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 三百一十二 退位的条件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三百一十二 退位的条件

作者:江南的风雨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06-17 08:22:21 来源:转码展示1

此刻,在满是废墟的皇宫内点之前,数名工匠正在对照实物努力绘制崭新的宫殿,好为不久后的宫闱重建打好基础。jiuzuowen

只见一名匠师将绘制好的一座宫殿草图交给另一员官吏,那官吏立刻按照图纸上的内容开始命周围的能工巧匠制作模型。

这批工匠都是军督府麾下的工匠司成员,预定计划是打算在六月初就将宫殿重修图纸和相关数据列完,好为即将到来的大开工做好充足的准备。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场浩大的工程,在场的所有官吏工匠都格外的认真,一点都不敢马虎。

这座宫殿基本是要拆除重建,想要修葺是不可能了,唉,可惜啊,李宿温此举实在太过份了……”

一名吏员和一位绘制工程图纸的工匠并肩立在一座满是残垣断壁的宫殿前,摇摇头不由叹息了一声。

重建宫殿,意味着要海量的钱财,历朝历代的君王修建宫殿都是耗费巨资不说,最后还搞的民不聊生,甚至严重的还会有亡国之祸。

这名官吏心中也是十分担忧,生怕刘策一步走错,把眼下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大好局面,因为这座宫殿给全盘推翻了。

事实上,修建一座宫殿真的会让一个王朝民不聊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王朝底气也实在有些感人(唐代大明宫可是耗费全国一百七十多个郡县一年的税收,也没见出现民不聊生局面)。

浩大工程导致民不聊生局面的恰恰是那坑爹的徭役制度,以及无休止的征集民夫充作免费劳动力,这样一来,百姓心中自然有怨言。

百姓一旦被服徭役,那么他们原本的生活轨迹必然会被打乱,收入减少导致家庭面临破产的边缘,这在封建社会是普遍现象,一次徭役能让一户小农家庭变的十分拮据,甚至要靠变卖赖以生存的农田来换取日常所需开销,这样久而久之自然会引起极大的民怨。

当然了,不想服徭役的,也可以给官府缴纳一笔钱,免除一年的徭役期限,只是这钱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各地官府制定的标准都大相径庭,也是一些苟蝇之辈借此谋利的手段……

不过,这个问题在刘策治下是不存在的,他早已经废除了徭役制度(敌军俘虏和官奴除外),所有男子凡是满十六岁除了符合条件必须服兵役外,其他早已废止,顶多就是犯有小案者必须进行“社区劳动”。

刘策深知,要想带动百姓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就必须在经济上给予大力补助!

所以,这次修建宫殿所需的钱,基本都是由军督府来想办法筹集,包括征召民夫的工钱也是如此。

修建宫殿绝对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所需的费用也是一笔天文数字,这名官吏初步计算,仅他负责的北面三座宫殿就需耗费两百余万银元,这还是他取缔了一系列不必要费用后,给出的十分保守数字。

不过,他的工作是把宫殿初步预算审核出来,至于其他的事他不用操心,自有财政司的官吏负责接手,只要确保开销合理,那就足够了。

而在皇城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下,偏殿之内,卫氏一族正与刘策一起,似乎在商议着什么十分重要的事……

只见偏殿之内,幼主卫康,其母梁皇后,卫璎、卫瑛、卫稷以及姚仲、太尉席满、孟固和刘策等他麾下的将领官吏和卫氏其他门人齐聚一堂,分席而座……

等许文静款步抵达,和坐在侧案的刘策点了点头后,一场决定中原王朝未来命运的会议正式展开了。

梁后峨眉轻蹙,爱抚下卫康后,缓缓抬头看向刘策,随后对殿上众人朱唇轻启:“诸位,今日哀家找你们来此所要商议的大事,想必也都已有所耳闻,

自太上皇开始至今,我大周朝廷局势日益趋下,京畿各地百姓十损六七,可谓是民不聊生,算算时日,大周自太祖立国三百七十六载有余,

也是到了该有个了断的时候了,还望各位族人和百官在此做个见证,让天下能早日恢复太平,百姓不再颠沛流离!”

梁氏话音刚落,偏殿内立马发出议论之声,唯有刘策却是双手环胸,面色平静地看不出有半点情绪。

毕竟这个问题早就已经开始知会过了,只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并不是刘策一方,反而是以梁后为中心的卫氏一脉以及朝中一些重臣。

事实上,大周朝廷支撑到现在,早已名存实亡,地方世家对朝廷根本就是听调不听宣,由于财政税收败坏,卫氏一脉的日子也是过的十分拮据,地位也远不如鼎盛之初。

如今,卫氏见刘策大军进入京畿非但没有加害卫氏一门,反而以君臣之礼相待,倒是让他们萌生了拿手中这份已经凉透的权力换取几代人的荣华富贵。

现在,多余的寻死觅活章节基本已经揭过去了,接下来该谈的是如何把权力从大周朝廷转交到刘策手中,并从中让自己的利益取得最大化。

通俗点说,这就是一场交易,金钱与权力的交易,虽然听上去很肮脏,但却不失为当下和平过渡权力最有效的方法……

卫瑛和卫稷以及卫璎三人在刘策进京后,就命人向他们第一时间通报了京城的情况,并让他们前来皇城吊唁自己亲人,所以也趁此机会一并参与到偏殿这场会议中来。

对与这种情况,卫稷这根老油条却是一副风淡云轻的模样,满脸的不在乎,这些年他靠抱着刘策这条大腿,早已从一名穷酸王爷过渡到了身价千万的富豪!

至于卫瑛,脸上还挂着一缕淡淡的忧伤,毕竟自己的两名亲人都死与意外,她又怎能不伤心。

偏殿内在经过短暂的争执讨论过后,坐在刘策侧案的邬思道放下手中毛笔,摘下刘策特意为他打制的老花镜,捏了捏眼角,吐出一口浊气,起身开口说道:

诸位,请先静一静,在下这里有一份章程提案,不如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足之处可以提出来,好加以改进……”

众人听邬思道这么一说,也就逐渐安静下来,都把目光扫向他身上,密切注视着其手中一本账簿。

邬思道翻开账簿,然后大声说道:“诸位卫氏宗亲的开销,具体如下……”

众人听着邬思道报出一笔笔一年的开销款项,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就连卫瑛都侧耳倾听,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总计一百一十三万五千三百二十五块银元……”

当最后的数目从邬思道口中说出后,他向刘策和梁氏分别恭敬的行了一礼,等待他们的提议。

沉默半晌之后,刘策侧头对梁后欠身点头,彬彬有礼的说道:“皇后,您觉得这一年一百一十三万银元够卫氏嫡系宗亲上下一百二十六人一年开销了么?”

梁后想了想说道:“汉王,可否要让哀家说句实话?”

刘策点头说道:“自然,皇后有何意见但说无妨……”

梁后道:“汉王,这一百多户皆是卫氏嫡亲血脉,这一百一十三万银元一年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的开销!”

刘策解释道:“皇后,等京畿局势稳定,本王会安排卫氏宗亲去合适的地方工作,只要有真才实学,这俸禄也是只高不低……”

梁后摇摇头道:“汉王,你说的这些哀家都懂,只是你莫要忘了,这一百多户宗亲同样有诸多家眷需要养,毕竟也是皇亲国戚,这一百多万银元实在有些少了……”

这一百多万银元折合市银差不多是三四百万银子,严格来说也不少了,但卫氏一族毕竟不能等闲对待,毕竟他们曾经祖上都“阔”过。

刘策刚想继续反驳,忽然却听卫瑛说道:“刘策,你就听听皇嫂的意见吧,本宫也知道你不是一个不讲情面的人……”

卫瑛这声“刘策”,让梁后以及姐姐卫璎登时有些吃惊不小,因为她这语气里有着一股说不出的柔和,简直跟恋人一般。

听卫瑛这么说,刘策望了她一眼,却见卫瑛正包含秋水的望着自己,顿时这心也就软了下来。

与是,他吩咐邬思道继续翻开账簿记账,并点头对梁后说道:“好吧,请皇后继续示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的,好一并添加进去。”

梁后一听,立马对刘策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汉王,卫氏宗亲的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这抚养所需的费用总该给吧?”

身为皇门一族,这一年十三个月,多备几身苏杭的丝绸绸缎并不过分吧?”

出行所需的车马费总该有吧,这个也并不过分吧?”

还有所需要的吃食以及玩乐,一年到头的费用,还请汉王务必不要吝啬……”

另外……”

听着梁后如数家珍的向自己报出一笔笔所需的费用,刘策在顿感头大的同时,也有些哭笑不得,暗道这个梁后当真是精细之人,一文钱都不愿放过。

与是他支开邬思道,起身坐到他的位置上,亲自开始把一笔笔所需的费用记录在主簿之上,一直等梁后停顿了之后,才对她说道:“皇后,还有么?”

先容哀家想一想……”

也许一口气说了太多的话,梁后也有些口干舌燥,轻抚着额头,做出一丝焦虑之状。

刘策见此,立马吩咐人给梁后送去一杯参茶,并给在座所有人都奉上一杯新鲜的龙井绿茶。

这年轻人,心思倒是细腻,哀家一笔笔问他要钱,非但不恼,还准备了参汤……”

一口参茶下腹,梁后再看刘策时,眼神也和蔼了许多,只是在她见到刘策正在认真核对账簿的严肃神情时,眼神中却莫名多了一丝异样情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