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一代文豪林黛玉 > 第21章 二十一

一代文豪林黛玉 第21章 二十一

作者:鹿门客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23 23:10:11 来源:文学城

这只“大猴子”脸上涂得猴脸,红红粉粉,身上披着戏文里的大红袍子。

原来这就是叔叔要探望的那位朋友,杨家的大少爷,表字文举。

我管他叫文举叔叔。

我们本来就打算走,谁料文举叔叔苦留。只得答应住几天。

卸去滑稽打扮的文举叔叔,年约三十多岁,生的是很清秀温和,只是很孩子气。

那天我们到杨家的那场火,就是杨叔叔因为琢磨鞭炮,而捣鼓出来的。

杨家的宅院,与我家和贾家都不大一样。是标准的江南深宅。也很富丽堂皇。

但是院落深深,走廊长长,吹过来的风全都是药味。我们经过的时候,主人下人,都缩在廊下的阴影里看我们,窃窃私语。

叔叔去前边,我去见杨家的女眷。

杨叔叔是长房的大儿子。他上面还有父母在,下面,曾有过一个儿子,却很早就夭折了。妻子又病怏怏的。他还不肯再纳通房。

他的族人倒都是人丁旺盛。光堂兄弟就有十几个。

杨老夫人虽然语言慈蔼,但是眼角耷拉下来,褶子层层叠叠,手上的老年斑,嘴里熏着香吐出来一股樟脑似的朽味道。

拉着我说话的几位堂夫人,手虽然着红穿金,都是笑脸,但似乎眼角都没有笑纹。脸上涂着的脂粉得有几斤。

没有见到杨叔叔的夫人。据说是身体不好,在养病。

杨家的小孩子都像鹌鹑一样,不会乱跑,更不会多笑,乖的一声都不吭。

下人们也都不说一句话。

等到杨家老夫人回去休息了。

几个夫人,几位小姐,才说起话。

一会谈到一个话题,说是昨晚守夜的老婆子居然在一位小姐跟前跌了一跤,衣服都跌得裂了,老脸通红,就嘻嘻哈哈地觉得滑稽,笑起来了。又谈到什么样的衣服绸子才时兴,各房得了多少。又谈做怎样的胭脂。又谈昨夜见到一盆从北边运来的名花开了。

零零散散,蝎蝎螫螫,花花草草,这这那那。

谈得最远大一点的,也撑不过是离杨家不远的一个庵堂,什么时候去上个香。

如果我提到从外面千里到扬州的经历,“抛头露面”,她们就拿扇子遮着嘴惊呼。看到我手上的一些茧子,一位小姐甚至目露同情。

如果我不自觉地走路步子快了一点,大了一点,甚至不小心蹦了一下,就是一场含着鄙夷的窃窃私语。

她们对我日渐红润的脸色都进行了非议――吃法的时候,我习惯性地吃完了一碗。满席顿时瞪目结舌。

她们自豪于自己苍白到不见一丝血色的皮肤,走不了几步就腿软的体力,吃不了半两饭的虚弱,认为这是一位千金小姐应该有的教养和高贵。

饭后,一位夫人又提议要打牌。我不会,也不喜欢,就一旁看她们抹骨牌。

于是,又一阵窃窃私语。

她们看我的眼神,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成了一个忽然闯入什么蚂蚁微渺世界的格格不入的庞然大物。

尽管,她们这样的日子,我也过了十几年。

而不一样的日子,我才过了几个月。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感到浑身不自在。

我忽然地想念起二十四桥,想念起瘦西湖,想念起赶路途中在叔叔指导下练习描摹人物,学习西洋语言的日子。想念起千里行船时看到的水面宽阔,船夫唱纤歌。

甚至想念起之前因为不会洗衣服而流眼泪,因为需要自己提水而恼怒的时候。

我问叔叔:“我从前……也像她们那个样子?”

叔叔笑了:“什么样子?”

我没有回答他。只是说:“我不喜欢这里。”

整个杨家的色调,都是灰冷的。

我们在这里住了十几天,我从没看到什么杨家人会露出一个弧度过了头的微笑。

面子上规规矩矩,礼礼节节。

而底下,我有时候穿廊过道,耳边又能听到叫我浑身发冷的:“那丫头怀上了,拉出去卖掉”、“爬灰”、“发贷,那个家的人还不交,送进衙门打死”之类的阴暗里的低语。

杨家全部的光彩,大概只有文举叔叔一家了。

文举叔叔和他夫人的院子里,有一个小池塘,池边种着颗杨柳树。

他会哈哈大笑着抱起小孩子转圈,笑出一嘴的白牙。

也会阻止杨家人因为一点小事,就对下人发脾气,打骂、发卖丫头,说:都是一条性命,何苦!丫头也是爹生妈养的。

府里兄弟争吵,他就笑嘻嘻地过去拉架。

他没有什么架子,即使是看见一个下人的孩子难过,文举叔叔也会披着大红的袍子,滑滑稽稽地去逗他开心。

文举叔叔的夫人姓陆,和文举叔叔志同道合,十分恩爱。

陆夫人虽然身体不好,但永远是和和气气的。是真的发自心底那种和和气气。

她会抱起摔跤的小丫鬟,然后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亲亲那小姑娘的脸颊,递给小丫鬟一颗糖梅子。

他们还会和叔叔高谈阔论什么“契约”、“变法”,有时候彻夜高谈各地江河山水。

是一对人到中年,依旧可爱的多情鸳鸯鸟。

但,我住到杨家的第一天,就知道,杨家人不喜欢我,也不喜欢叔叔。

因为他们讨厌和文举叔叔一家说得上话的任何一个人。

我听见杨家的人,偷偷地都说:“杨文举疯疯癫癫了几十年,怎么还不死?”

他们不但这么说文举叔叔,还以恶毒的眼光品评陆夫人:“生不出蛋的疯母鸡。”

尤其是陆夫人身体不好,常需名贵草药将养。文举叔叔体弱,又不通俗务。

杨家人连给他们送药、茶,都经常拿次品糊弄他们。

文举叔叔他们虽然不在意,但是喝了不好的药,就时常咳嗽。

文举叔叔他们知道吗?

他们大概是知道的。

我有一回,听见他和叔叔两个人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忽然不复平时的快乐,大哭起来:“杨柳树,杨柳树,何被春风动!”

屋里传来砰砰砰的声音。

文举叔叔饱含痛苦的醉醺醺的声音响起来:“我要走……走!”

陆夫人也忧郁叹息:“杨家这样,多少富贵人家也都这样,根子都要烂了。”

但是这种抱怨,也不能多说。

杨家上上下下,就好像随时驱使着耳报神,没过一会,我就能见到杨老夫人拄着拐杖,出现在文举叔叔面前,哭天壕地:“你去哪?!你去哪?!你整天没大没小,没个正经也就算了,你还想抛下这个家,你非逼死我老太婆不成?”

既骂文举叔叔,又骂陆夫人:“不会生蛋,又不会理家,连我那孙子都看不住,又不会劝着一点丈夫,整天就知道多管闲事,这样的妇人,还要你做什么?当神像还是当清客啊!”

然后就说要命文举叔叔休了陆夫人。

文举叔叔最后只能拼命磕头。用沉默的方式拒绝回应。

而陆夫人每当这种时候,就会站在门外,双目含泪,愣愣地望着池边的那株杨柳树。

大闹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僵持。而杨家老爷和老夫人,就会下令,断了杨文举夫妇的月钱供奉、医药。

最后的结果,通常是文举叔叔他们的屈服:他们暂时不再谈论那些了。

第二天,文举叔叔沉默着去听杨家男子门客谈论八股作法。

陆夫人安静地坐在角落,听小姐夫人们的鸡零狗碎。

文举叔叔和陆夫人身上发生过什么事,发生着什么事,到最后我们走的时候,叔叔也没有告诉我。

他只是劝他们“走”。

可是总是“走不成”。文举叔叔有一次醉后,对叔叔说:“我们两个,既看不到这世道的出路,但是在外头又活不下来。也就这样了。你不一样,你走,你替我们走。”

叔叔也就只是叹息了。

我便也只能看到文举叔叔和陆夫人徒自痛苦。

――――――――――――

终于离开杨家的时候,杨文举夫妇还在殷殷目送。

走了一段路,黛玉听见林若山喃喃道:“其实,这样也罢。文举他们,是一对天真鸟。我不该……哎,罢了。”

黛玉不知道林若山和他们夫妇之间有什么事,但她也有自己的想法。

黛玉低声道:“我觉得文举叔叔他们不是天真鸟……我觉得他们像、像……”

像谁和谁呢?

她又不说话了。

半晌,她没头没脑地说:“他还在里面,我出来了……我,我想不明白。”

林若山也不深究,摸摸她的头:“想不通,想不过去的事,就先写下来。慢慢再看。”

黛玉低低说:“嗯。”

这天晚上,黛玉在客栈的灯下凝神许久,写下来一篇文,借用了一点西洋式的语言,就叫做《杨柳树》。

“杨柳树,风吹过枝条,吹动了他们的心。

但是他们的根却还是长在土里。空了心,还是拔了根?

都只有死去。 ”

她写着写着,发现笔下的那个人,既是文举叔叔,又多么像宝玉,又多么像曾经的自己。甚至是像没有走出来的,未来的自己。

“幸好”,她喃喃着,“我走出来了”。

尽管,她还不明白是什么东西拉住了宝玉,拉住了文举叔叔他们。

但这一刻,黛玉看了看自己手上的茧子,竟然有点喜欢它了。

《杨柳树》写了几天,但是没有结尾。黛玉想,等下次见到文举叔叔夫妇的时候,再结尾好了。

接下来的行程,林若山说,往浙江去。在浙江,他有件事要办。而正好,黛玉有点想念渡儿了。

接下来人称可能会随着剧情,有一部分时候是第一人称。

作者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看得懂你们就看。看不懂也不要吐槽我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二十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