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野录:梨云梦远 > 第6章 上山祈平安,设计换恩情

野录:梨云梦远 第6章 上山祈平安,设计换恩情

作者:渚见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6-17 02:56:40 来源:文学城

泡了药浴后,余姚颂入睡不再似往日那般艰难,常常戌时便涌上困意,白天的时候精神也能好些。

刘锦秀晚上照顾余姚颂睡下后,她还不太困,于是坐在桌前读会儿书。屋门被小心谨慎地推开,小吉从屏风后面绕进来,俯身凑近她身旁,轻声说道:“姑娘,朱六去外面打听来消息,说王二姑娘身子不好,每月月初清早王大夫人都会带她去福安寺请平安符,董四姑娘与王二姑娘向来结好,届时她会一同前去。”

刘锦秀听罢放下书,说道:“你去斜柳轩,告诉窦姨娘我明早要去福安寺为夫人祈福,请她随我一同前往。再告诉端儿一声,让她早些准备。”

“是。”小吉低低应道。

刘锦秀挥退小吉,起身走到床榻前,轻手轻脚地躺在余姚颂的身边合眼入睡。

一夜无梦,刘锦秀被端儿小心地摇晃醒。刘锦秀回头看了眼余姚颂,她还没醒。然后她轻手软脚地下床,在端儿的伺候下穿上外衣,离开了五芳斋。

“姑娘,窦姨娘已经在前院等您了。我让小厨房做了些填肚子的糕点,都备在马车上了。”端儿跟在她身边说道。

“好。”刘锦秀满意地笑道。

昨夜二更下的雨一直到现在也没停。端儿先行下车,打开伞才将刘锦秀唤出来。刘锦秀在伞下状似无意地打量一番周围的马车,在上面没有看到有象征王府或董府身份的府牌。

“敏慧,”另一边的窦薇见她站在原地,出声叫道,“我们走吧。”

刘锦秀收回自己的目光,乖顺地跟在窦薇身后上山。青灰色的石阶表面坑坑洼洼的,上面的凹处盛着满满当当的积水,一踩上去,溅起的水花难免沾湿了新做的裙角和鞋边。刘锦秀此时却无暇顾及这些。难道今日董风兰她们没有来此?她微微蹙眉想道。

刘锦秀随窦薇走进佛堂,里面也没有看到当日在马球会上看到的身影。她趁着窦薇跪在佛前祈福,招手唤过来身后的端儿细语道:“你和小吉都去过马球会,见过董四姑娘的模样。你们带着两个伶俐的人分别去偏殿和后山找找董四姑娘她们,借口就说我的贴身帕子不见了。让他们小心些,不要冲撞了神佛。”

“是。”端儿应道,迅速走出殿内,对着守在门外的小吉耳语一番后,两人便带着人离开了。

刘锦秀看着面前巨大的镀金佛像,虔诚地跪在拜垫上,心里默念道:“愿如来佛祖能够用善心保佑信女的家人,平安顺遂,万事如意。信女愿以今生长斋礼佛,狭恩图报。”

窦薇上完香后等着刘锦秀站起身,然后慈爱地说道:“我去主持那里捐些香火钱,你在殿外等我吧。”

“好。”刘锦秀听话地应道。

几人一同走到殿外,窦薇没看见刘锦秀身边的端儿和小吉,连带着还有两个小厮也不见了踪影。窦薇疑惑地看向身旁的刘锦秀问道:“你身边的端儿她们呢?”

“我刚才礼佛的时候,突然发现娘亲手给我绣的帕子不见了,这才让他们沿着来路四处找找。”刘锦秀面色自如地回道。

“原来如此。折书,你陪着大姑娘在这里等我。”窦薇对伺候她的一个婢女吩咐道。

“是。”折书领命道,走至刘锦秀身边。

一柱香的时辰过去,端儿和小吉等人回来。端儿悄悄在刘锦秀身旁低声说道:“姑娘,后山和偏殿都没有董四姑娘等人。”

刘锦秀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没一会儿,窦薇也从偏殿出来,看见端儿她们站在刘锦秀身边,问道:“帕子找到了吗?”

“找到了,在山下的一棵树旁。”刘锦秀对答如流地说道。然后她走上前,与窦薇一同下山。回府后,端儿看着走在前面的刘锦秀,慢下脚步,对着身边的小吉怒其不争地悄声训道:“姑娘用你一回,怎么也不打听清楚,白白让姑娘跑了一趟。”

“端儿姐姐,我知道错了。”小吉郁郁地说道。

前面的刘锦秀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她们两人沉思片刻,然后对小吉说道:“再去打听打听王二姑娘和董四姑娘到底何时去福安寺。”

“是。”原本蔫蔫的小吉听到刘锦秀的话,立刻来了精神,连忙应道。

这场春雨下得格外绵长,水滴打在房檐上,发出沉厚悠长的声响,听着令人神思惬意舒缓。刘锦秀坐在榻上给余姚颂绣药枕,时不时看看门外缠绵的雨,怡然自在。端儿在一旁的矮凳上坐着,给她打下手。

廊下传来一阵有些急促的脚步声。小吉将打着的伞放在门口,拧了拧湿透的衣角,在红木板上坠落一地水洼。确实再也拧不出雨水后,小吉才踏着半湿的鞋袜走进来。

她看了眼屏风后面正在午睡的余姚颂,动作轻巧地走到刘锦秀身边,然后小声说道:“姑娘,前些日子王家出了丧事,所以王二姑娘才没能去成福安寺。不过朱六认识王府的一个小厮,重三迭四地确认过,三天后的辰时两位姑娘会携同董大夫人前往福安寺。”

“嗯。”刘锦秀低低应道,手里的动作不停,好像根本不在乎小吉说了些什么。

晚上刘锦秀守着余姚颂枕着她做的药枕睡去,然后带着端儿回了逸匣院。她坐在桌前,一面让端儿为自己磨墨,一面聚精会神地作画。

到了后半夜,端儿困得眼神迷离,悄悄掐着自己的胳膊才没有失态。刘锦秀察觉出端儿的困意,抬眸看了她一眼,加快了笔下的描摹。

就在端儿忍不住开始身形晃悠的时候,刘锦秀终于完成画作。她仔细观察着纸上的人,抬头看向端儿问道:“端儿,你看我画的王二姑娘像吗?”

端儿听见她的问话,连忙打起精神来,定睛一看,一位眉目清雅秀丽的姑娘的模样正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

“像,太像了。”端儿惊喜道。

“我记得年前在城北伍帽巷施粥,观音庙里有几个乞儿说要报答我。”刘锦秀脸上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缓缓说道。

端儿不明所以地说道:“是啊,不过应当信不得,他们这些话恐怕都不知道跟多少人说过了。”

“只要他们知道我能施恩与他们,他们自然会信守承诺。”刘锦秀抬手轻轻拂过纸上人的眉眼,温柔地笑道,“我跟在沁沁身边,常听人说王二姑娘乐善好施。”

端儿点头应道:“我也听说过呢。人们都说王二姑娘虽然先天有疾,但有一颗菩萨心肠,无论何时遇到行乞的人都会给予施舍。但依我看,姑娘您也是极好的人呢,逢年过节常设粥棚,不知帮助了多少人。”

刘锦秀没有回她的话,而是将画像小心装进画筒里递给端儿,淡淡地说道:“小心收好,别让他人看到了。”

“是。”端儿认真地应道。

两天后天终于放晴,余姚颂已经可以出门在院子里四处逛逛,咳疾也恢复了不少。“敏慧,你看我去年种下的海棠,如今花都开了不少了。”余姚颂欣喜地指着海棠花,对身后的刘锦秀说道。

“是啊,春天都来了有段时间了,这些花确实该开了。”刘锦秀笑着说道,“屋子里病气混浊,倒不如取些海棠花多放在屋里,既能芳香四溢提神醒脑,又能去去病气。”

“你说得对。”余姚颂点点头,向身后的轻烟说道,“轻烟,你摘些开得好的花放进屋里,我来插花。”

“是。”轻烟看着余姚颂有这样的兴致,高兴地应道,随即带着一个小婢女去挑选花枝。

刘锦秀跟在余姚颂身后,乐乐陶陶地说道:“娘如今身子大好,可见不仅是爹爹医术高明,我和窦姨娘的诚心也感动了上苍,冥冥之中在保佑娘身体康健。”

“你们有心了。”余姚颂欣慰地笑道。

“明日是个好日子,我想跟窦姨娘去福安寺还愿。”刘锦秀顺势说道。

“好,这是应该的。”余姚颂点点头说道,然后拉过刘锦秀的手继续向前走去。

江之助年纪尚轻,身娇体弱又常年不出府,正是容易染疾的时候。这次去参加马球会,她在外面便感觉浑身燥热无力,回来果然病倒了。

原国公府接连几天,出入的大夫不计其数,如果不是宫里这段时间亟需用手,恐怕连太医院的各位太医都要被请过来。

胡江生将扎在江之助穴位上的银针拔出,用干净的湿毛巾反复擦过针头后,放回针灸包里。然后他起身躬身向江源等人行礼说道:“大人,令爱这是邪寒入体引起的热病。只要开几副方子按时服下,细细照顾,不能着风,最近也避免沐发沐浴,想来不出半月便可痊愈。”

坐在后面的杨别冰拿着扇子半遮住脸,闻言心急地问道:“大夫开的药阿助都按时喝下了,可为什么几日过去,阿助的病症还是没有消退的迹象?不仅觉越来越多,还常常呓呓梦语,看着吓人。”

“夫人,是药三分毒,即使是大夫开的药,也要按量喝,不可贪多。我看这屋里窗户关得严实,可以打开些,风频往居,对病情也能有所帮助。至于多觉,孩子发热容易睡觉,而且多睡觉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夫人不必太过忧虑。”胡江生半低着头回道。

这几日接连下雨,静芳怕江之助过了凉气,只在午后开会儿窗户,平常鲜少打开。这时冷不丁听到胡江生的话,吓得后背都出了一层冷汗。她刚要下跪请罪,杨别冰却顾不上治她的罪,急忙对静芳等人吩咐道:“快去打开窗户。”

静芳和明烟她们不敢耽误,迅速去支开窗户。

“多谢胡大夫了。”江常熙说道,引着胡江生去往外间写药方。

杨别冰见人出去,这才坐到江之助的床边,心疼地用浸了温水的毛巾擦拭着她脸上热出的汗。江源走过去,大手轻轻揉着杨别冰的肩头,安慰道:“这么多大夫都说了,阿助的病只是来势汹汹,但并不是什么大病。你就别担心了。”

杨别冰眸中含泪地低低应了一声,然后突然想起自己被冷落的儿媳,抬头对着江源说道:“福安寺的神佛灵验,不如你和无道明日告个假,我们一家人去福安寺为阿助上香祈福。”

“当今皇上登基不久,此时正是外族内奸虎视眈眈之际;为了恢复国力,皇上广施仁政,休养生息,到处都是用人的地方,我和无道怎能这时候同时抽开身?”江源念及自己频频被召入宫的大儿子,他松开手,忍不住蹙眉说道。

杨别冰垂下视线,怜惜地看向床上紧闭双眼的江之助,半晌妥协道:“罢了,求神拜佛讲究的是诚心,心意到了就可。你和无道忙得墨突不黔,明日我带着音卿和常熙去就好。”

第二日刘锦秀和窦薇到福安寺门口,不仅看到了董府的马车,还有原国公府的两辆马车。

刘锦秀并没有太在意,上前几步跟上窦薇的步伐。几人来到山顶,远远地便瞧见佛堂外面守着十来个小厮和婢女,这样的阵势恐怕只有富贵逼人的原国公府做得出来。刘锦秀和窦薇正准备进去,里面的人便出来了。

江常熙走在杨别冰和林氿霜身后,他抬眸不经意间看见避在一旁的刘锦秀两人,然后淡然地收回目光。刘锦秀低垂着视线,没有发现江常熙的一瞥而过。

佛堂旁边的大殿里,明亮的光线透过窗棂倾泻进室内,细小的尘埃环绕着光亮缓缓运转。

坐在榻上的大师寂空接过王菁递过来的木签,沉声说道:“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此乃上上签,意为事有反转,绝处逢生。施主近日或有不顺心之处,不必纠结,也不必太过忧虑所求之事,行到山前必有路,静待佳音即可。”

王菁听了寂空的解签,觉得久日郁结于心的闷气终于随着她的一呼一吸慢慢消散了些。她笑逐颜开道:“多谢大师解惑。”

董风兰上前,将王菁扶起。身后的董王氏带着两个姑娘向寂空请辞道:“叨扰大师许久,我们这便离开了。”

寂空低敛着眸子,颔首做礼,然后端坐在塌上闭上眼睛,不再言语。

众人静声退出屋子后,董风兰眉飞眼笑地挽住王菁的手臂说道:“阿晋,定是你的善心感动了上苍,才让佛祖显灵,保佑你的身体日后能得到好转。”

“是啊,你和你娘的一片苦心总算没有白费。”王思懿感到十分宽慰地说道,心里却越发心疼自己的好友和她的女儿,眼眶一红,泪水便盈了出来。

“娘你真是的,这是好事,怎么还哭了呢?”董风兰口中埋怨道,但还是连忙绕到王思懿身边,拿手中的帕子擦了擦她眼角的泪花。

“是,是。”王思懿忍住泪意,笑着说道,“你们姑娘们想说什么就说吧,我先下山去马车上等你们。”

“好。”董风兰高兴地应道。

从佛堂里走出来的刘锦秀看见正在下山的,身边只剩几个婢女和两个小厮的董风兰和王菁,然后她对身边还要去大师那里为二姑娘求签的窦薇说道:“窦姨娘,我的头有些不舒服,许是因为前几日不慎淋了雨,所以染了风寒。我就先回马车上休息了。”

“好,我车上还有备着的汤婆子,你让端儿给你拿过去。”窦薇担忧地说道。

“多谢姨娘。”

刘锦秀和窦薇分别后,便顺着石阶朝董风兰她们的方向过去。董风兰几人行至半山腰,突然从旁边的矮树丛里钻出几个模样可怜的乞儿,他们干净利落地跪在王菁和董风兰四周,趁着所有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将原本跟在她们身侧的婢女小厮们隔离开来。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在世菩萨,求您们可怜可怜我们,我们已经几日没吃上一口东西了。”他们脏兮兮的手拽住王菁和董风兰的裙角,一个劲儿地哭喊道。

王菁和董风兰被他们猛地扑上来一顿乱抓乱拽,一时七魂都吓没了六魄。她们慌乱地拽着自己的衣服,朝着四周害怕地喊道:“来人啊!快把他们拉走!”

刘锦秀快步走到跟前的时候,王菁已经紧张地小脸变得煞白,呼吸急促。刘锦秀常常照顾余姚颂和祖母,很快看出不对劲儿,赶忙叫身后的小厮去帮她们的人赶走那些乞儿。

“呸!连个铜板都给不出来!”几个乞儿见好就收,逃跑前还不忘回头啐了一口。

刘锦秀顾不上他们,迅速走到王菁身边把住她的脉搏,蹙眉探清后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惊吓过度,神经太过紧张。她伸手点揉王菁耳尖上方的率谷穴,然后摊开她的双手,又按揉起上面的神门穴。

过了一会儿,王菁的脸色果然好了许多。一旁急得快要哭出来,却不敢出声打扰刘锦秀的董风兰见状连忙担心地问道:“刘大姑娘,阿晋怎么样了?”

“董四姑娘不必害怕,王二姑娘只是被吓到了。”刘锦秀扶着还在微微打颤的王菁,对董风兰安抚道。

她们维持着这个动作站了一会儿,王菁终于吐出一口气,对着刘锦秀缓缓说道:“多谢刘姑娘相救。”

刘锦秀摇摇头,温柔地笑道:“姑娘没事就好,只是我没想到两位姑娘竟然认得我。”

“我们去过早些时候姬夫人举办的马球会,你马球打得好,我们都记得。”董风兰轻轻抚着王菁的背说道。

“说来也是巧,我也是在马球会上见过两位姑娘,才得以认得。”

“今日之恩,我和阿晋都会铭记在心,只是眼下阿晋需要休息,来日我们必会登门谢恩。”董风兰感激地说道。

原本听到呼救声跑上来的江常熙看到刘锦秀等人出现后,便躲在了一旁的大树后面。他看着石阶上面安然相谈的三人放下心来,默默地绕道离开了山腰。

片刻后,杨别冰听到江常熙回来的声音,撩开车帘问道:“大师是如何说那求得的签的?”

江常熙老实回道:“儿子去得晚,寂空大师已经休息了,我下午再来一趟。”

杨别冰闻言无奈地点点头,说道:“走吧。”然后放下了帘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