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野狼1369 > 第165章 上海

野狼1369 第165章 上海

作者:我是曹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05 17:31:49 来源:转码展示1

1937年8月5日,上海。xiashucom

曹宁来到上海已经几天了。

来到上海后,曹宁去了沧浪街21号,拿到了电台。当即向韩雪与方杰发了电报,告知已经平安到达上海。

但是,曹宁不准备住在沧浪街21号。

这个地方是方杰给准备的,曹宁不放心。

所以,曹宁便在沧浪街的街尾,租了一间屋。那间屋可以从另一条街上进出,不用进出沧浪街。

之所以这样安排,一则是两者不远,要用电台,可以去21号。电台与人分开,安全些。二则,作为在上海没有产业的人,不可能常住在21号。

来到了上海,曹宁花了三天时间,坐着黄包车,跑遍了上海,熟悉地形。

作为一个优秀的特工,最先考虑的应该是退路。

熟悉了地形后,曹宁便考虑着后期的工作。

他每天通过报纸,查看国际国内情况,与前世的历史相比较。他发现,只有一些小事、个别人与前世不同。如洪涛没死,还有张萍的事,这些与前世有出入。其余的大事,基本上没有背离前世的轨迹。

想到这,曹宁便查了眼下的日军情况。

在八一三事变发生之前,中国就已经初步形成了全面抗战的局面,但是抗日统一战线并没有形成。在七七事变发生之后,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被充分点燃,但是当局的两个党派并没有达成共识,建立统一战线。据史料记载,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就当时社会状况发表讲话说,如果平津失守,国民军队则加入抗战。

在“八一三事变”前,日军已经从各个方面做好了从华东方向侵略中国的准备。1933年日本军费开支占财政支出的388,1936年已经增长到了473。

到1936年初,日本陆军常备兵力由1930年的25万剧烈增加到40万(这不包括号称百万的关东军人数)。

1936年的日本海军扩充计划确定的军舰数字是:主力战舰12艘,航空母舰12艘,巡洋舰28艘,驱逐舰96艘,舰艇70艘,海军飞机685架。按照这个计划,日本将在1937年达到和美国海军一样的海军总吨位。

为了全面侵华,日本把已经被占领的中国东北地区当成掠夺和储备战略物资的大后方,日本的铁产量有50来自东北。同时加大了从美国进口废钢铁、铅、铜、铝、石油的进口,战前4年,进口量逐年增加,翻了一番。

日本还在1936年提出了军工生产的一揽子计划,要求军工企业在5年内要生产1万架飞机,10万辆汽车。到了1937年,日本一年就生产了4万多支步枪,400多台坦克,400多门火炮和1500多架战斗机。

与此同时,大批日本间谍渗透到了中国的华北、华东地区,进行抵近侦察,勘察地形,收集情报。这些情报源源不断地汇总到设置在上海、天津等城市的情报站后,汇总发回军部,军部再根据情报进行一遍一遍的指挥所推演。

1937年5月,日本军部甚至组织了参谋本部的高级将领和幕僚来到中国东北地区,实地进行指挥机关的参谋业务培训,熟悉中国国情社情,以提高高级指挥机关人员在即将到来的侵华战争中的适应能力。

在“七七事变”之前,日本海军已有扩大战争的准备。此后,日本军部有一部分人主张不扩大战争,中日之间就停战已开始谈判,但海军方面还是在继续准备扩大作战,认为如果陆地作战的话,海军的偷袭也是有必要的,所以继续在制订作战方案。

1937年7月12日已形成对中国作战计划内部方案,要对中国实行海上封锁,攻击中国舰队。详细方案有海军航空兵第一、二航空战队空袭杭州,第一联合航空队空袭南昌、南京等,这与“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日本海军的行动一致。

日本海军有一系列准备,在各地进入备战状态,海军军令部严格命令将长江流域下游城市的日本侨民遣返回日本。

曹宁收集的情报的目的性很强。他就按照前世的历史记载,再对比现在日军的动向,来分析日军的意图。

可以说,曹宁手上的情报,比任何一个高级特工的情报要准要多。

1937年8月8日。曹宁向着延安与南京发回了第一封电报。

“日海军军令部严格命令将长江流域下游城市的日本侨民遣返回日本。据秘密消息,日军将在中国上海虹桥机场挑起争端,为日军进攻上海找借口。”

曹宁的这封电报,发出去后,没有受到重视。

南京的高层认为,日本人撤侨,已经不是秘密了。对于曹宁所说的日军将在上海虹桥机场挑事,他们更不相信。

于是,这封情报便被丢进了垃圾箱。

但是,第二天发生的事,让他们目瞪口呆。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西部派遣队中尉大山勇夫和一等兵斋藤要藏驾车直冲虹桥机场,企图进行侦察活动,被中国保安士兵击毙。

事情发生后,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向上海市长提出如下要求——中国方面的事件责任者谢罪,并处刑;限制停战协定(地区内)内保安队员人数、装备、驻军地点;撤除该地区内所有防御工事;设立监视以上实行的日支兵团委员会、力行取缔排日抗日。

如此苛刻要求几乎等同于宣战布告,国民政府方面当然无法接受,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决定:不可能接受如此条件,准备战斗。

8月11日日本由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率领的除第1航空队外的其他第3舰队所属部队到达上海。

8月12日上述两部队开赴上海东南四礁山,并再次制定增兵方案,决定派遣第11师团,第3师团组成一个军增援上海。同时中国方面,军事委员会决定“围攻上海”,并作出了相应的兵力调整。

1937年8月12日,曹宁再次向延安与南京发报。

“日军计划,明日展开进攻上海的军事行动。”

南京方面回电:“请报告日军的具体行动计划。”

收到电报,曹宁冷笑道:你以为我是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还要具体行动计划?

曹宁知道前世的日军行动计划,但是他不能说。如果说了,那么曹宁就很危险了。

保命要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