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杭州市区中,混杂着各种各样三教九流的人群。你只要能发的出工资,不难找到人马帮你干各种伙计。不过呢,这年代没有消费者协会,被坑了也只能自认倒霉,所以在雇人前得做好审核。
但又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光靠看是不能看得出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入履历了。如果一个雇佣兵每次都能把任务完成的很好,那么这人肯定就更加可靠。
然而履历这个东西,也不存在一个正规机构予以统计,雇佣兵完全可以随意乱报履历。因此这个时候又得引入中介,中介一般是消息灵通,在当地长期经营生意的人担任,比方说酒馆的老板。这种人重视商业信誉,而且就算坑了你,你也可以上门找ta算账嘛。
道观虽然不允许私下接触江湖人士,但曾与江湖人士有过合作,找一个可靠的中介也并不困难。在中介老板娘的介绍下,女主认识了一些江湖武者,女主的师姐还和这些人简单切磋了武艺,测试了一下他们的战斗能力。
其中有个三十来岁的女人很显眼,因为她和本地汉人长得不像。她有着一张长脸,鼻子直而窄,肤色要比大家白个一度。聊了之后才知道,这人名叫关自珍,是东北女真族出生。此人骑术和武艺颇高,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道长一共招募了10个人,总花费220两银子,其中中介费20两。而且只打一个季度,打多了要加钱,食宿还是雇主全掏,有这个费用雇佣民夫能雇100个。好处是这十人众武艺不错,而且直接听命于自己。
招募完了护卫后,就是去和兵备道一起去动员更多兵力。
在联系了当地卫所千户王某之后,千户带他们审阅了一遍卫所兵。这些卫所兵衣衫破旧,面容惆怅,知道的以为是士兵,不知道的以为是贫农呢。而且这些人加起来也没有一千,大概只有六百人左右,按照一个千户一千二百的标准,这缺编率已经达到50%了。
千户表示缺编的士兵很多是出去干活了,并非真的不存在。他们平时被克扣响银严重,战时如果不支付每人至少10两银子的行响,这些人肯定是没法开拨的。等钱到位了,无论是召回人员还是找其它卫所借兵,都保证给他们凑够1000可战之兵。
10*1000=10000,要动员上1000人得花一万块,这钱霍本人一时出不起,只能先想办法找人化缘吧。
见这批人至少愿意考虑士兵的粮饷问题,而不是责骂士兵不愿出战,王千户还是很感动的。千户这个官虽然高达正五品,但其实很穷。平时都得靠倒卖军资、克扣军饷和把军人出租出去干苦力这种方法补贴家用,就赚的这点黑心钱大部分还得用来贿赂文官,一个五品大官硬是过得跟乡间土财主差不多。
为了帮助他们,王千户特地写了一封信件,又派了一个百户做一行人的随从,帮助他们去找更多人讨饭。
讨饭的首要目标是当地士绅、商人或地主,土匪活动对当地的商业与农业都造成了破坏,他们绑架的对象也以富人为主,当地有钱人理所应当需要掏钱。
然而这些有钱人在被霍碧薇一行打着官府和军队的名义找上门后,大多以各种理由推诿,并表示应该让别的人多交。
没有办法,道长只能继续借官府和道观的名义,将这些人延揽到一块儿开会,让大家共同分担责任,不会存在有的人出大力,有的人一分钱不掏的情况。
同意了一同分担后,财主反而愿意掏钱了,然而财主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一旦大家掏了钱,但剿匪事业却失败了该咋办?那这钱不是白出了?
为此,霍道长只能继续用信用担保,并且协调各方妥协,同意如果剿匪失利,则由组织方退还一部分的资金。
于是绅士们最终达成了协议,同意出资,还愿意动员一点乡镇民兵。绅士们自掏腰包,又向穷鬼们摊牌了一笔钱,凑了大概3000两白银。霍道长又跑去找各路官僚寻求政府拨款,死缠烂打之下让他们拨给了卫所4000两白银,加上霍碧薇本人垫付的银两,已经能凑够开拨款了。
王千户也没辜负大家的期望,他没把这笔钱全发下去,而是发了一半用于支付薪水,另一半用做奖金,还承诺打上山后给大家分战利品,让大家过个好年。除此之外,他还跑去别的卫所花钱借了点兵,正式凑够了1千人。
寒风呼啸着吹过,士兵们拿着刚发的钱换了件新衣,又吃了顿好的,不再像过去那样挨饿受冻了。
霍碧薇则是四处奔波了有一个月,才堪堪做完了准备工作。她将自己标注过的地图带到了兵备道的府上,同兵宪与师爷们共同讨论,根据形势和条件制定了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