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燕乐寒枝 > 第12章 灯火阑珊

燕乐寒枝 第12章 灯火阑珊

作者:玄时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1-27 16:32:37 来源:文学城

转眼盈盈入府已经一年多,快到年下,府里张灯结彩。

当今陛下杨广仍然在汾阳宫中寻欢作乐,丝毫没有返回长安的意思。各地进献到汾阳宫中的美人络绎不绝,连杨广很少会来的晋阳宫里也都住满,再由行宫总管挑了好的送去。

杨广和他的美人们不知自己危险降至,突厥大军已经将他重重围困。皇亲国戚,文武大臣尽数于此。一兵一卒,一纸一木,一声一息都无法从雁门关传出去。最后,中书侍郎萧瑀只好建议将求救信息刻在木板、竹简上,沿着汾阳宫后的汾水投递出去。一路南下,募兵增援。

世民意外地在汾水畔发现木板,意识到之前父亲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他没有回府,而是日夜兼程,投奔距离雁门最近的隋军守将云定兴。云定兴只有五万人马,正在担忧寡不敌众,这一去怕有来无回。

世民帐前献计,很有把握的说道:“云将军,突厥派十万之众将陛下围困在雁门关,无非猜想我军主力远在辽东,附近既没有大军应战,援军又无法及时赶来。但突厥缺少谋略,又不知我军虚实。不如用疑兵之计,白天让士兵在山上布满旌旗,晚上则雷动鼓乐。突厥定然以为我们援军已到,不敢决战。如此僵持一阵,突厥必然退兵,我们可转败为胜。”

云定兴听了,大赞世民的计策,随即委任世民领军做疑兵,亲自实施这个计划。世民欣然答允,带领五千人马深入崞县一带,埋伏在山谷险要之中,一面扼住敌军咽喉,一面巧用疑兵之计,僵持了数日,突厥退尽。世民初出茅庐,独自领兵,就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解了当朝皇帝的雁门之围。这一战,给他很大的信心,从此名声鹊起。

世民回到晋阳时正逢上元佳节。李渊非常满意,知道儿子成熟了,李家后继有人,特别赏给他一把倍于常人的柘木长弓。弓梢粗壮,弓臂上绘有虎皮纹饰,十分华美。这弓只能配得世民这样的英雄,换了旁人的力气和武艺是无法拉开此弓的。

世民得胜归来,英姿勃发,又得此等宝弓,心情舒畅。下午便带了随从前去晋阳郊外狩猎。晋阳的冬日,本不是什么狩猎的好时节。但世民喜欢享受在猎场自由驰骋的感觉,也喜欢那种掌控猎物们生杀大权的快感。

万物肃穆,孕育着来年。

世民骑马踏过地上一层层枯木干枝,卷起飒飒的声响。他如同巡视这生灵世界的国王。

狩猎当然是秋天最好,牧草丰茂,野兽肥美。但他也喜欢在冬天狩猎,喜欢从藏着的洞穴里,或者是萧条的黄土间,偶遇几个勇敢出来却有些蠢笨的猎物。这种不期而遇,或者说敏锐捕捉,更加考验着一个成熟猎人的智慧与经验。

他从不射杀怀孕的母畜,不射杀刚出生的幼崽,只求一箭射死猎物让其免于挣扎,也尽量不在春天狩猎,这是自然繁衍的时候。

这一日他心情大好,雕弓翎箭,游刃有余,半日下来囊括了许多猎物。

晚上是府里的上元节欢宴。世民打来的猎物为桌上增添了不少美味,或炙烤,或蒸制,香气扑鼻,还有一道道糖油和面所炸制而成的点心,摆做各种花鸟图案。

主人宾客意气风发,觥筹交错,好不欢喜。这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府里也有一班歌舞伎,也都派上用场。楼上传来声声弦乐丝竹,缓歌慢舞,为宾客助兴。

这样的场合,盈盈自然是在主人身边侍奉。万夫人赏赐府中家仆,盈盈随众人一道先向主人恭贺上元佳节,又一道跪在厅堂中叩谢赏赐,别无不同。酒宴开始,她便侍立于世民身后伺候。

今日佳节,府中侍女被允许穿戴与平日不同的衣衫首饰,装点节日气氛。毕竟都是年轻女子,谁不爱打扮自己。平时循规蹈矩做活也就罢了,今日主家难得恩赏,自然抓着机会花枝招展一番。

盈盈穿一件嫩鹅黄素色窄幅襦裙,月白半臂,别无刺绣装饰,只靠色彩拼接凸显出身段儿。发上只插淡白珠簪。妆容比平时要浓些,画了远山眉,擦了一点梅子色胭脂,又同样用它轻点丹唇。这一打扮,又不浮华,又不显山露水,但也不像平时朴素淡雅的侍女模样,宛如初春的一幅画。

世民未见过盈盈如此装扮,心里喜欢得紧。想着果然曾是宫中女子,这穿衣打扮的品味可不是这小小晋阳府里的丫头们所能比拟的。他的眼神时不时便停留在盈盈身上,真想好好称赞她一番。

但无论如何穿戴,终究也是在酒宴上伺候主人。

元吉坐在对面,看到盈盈这个装扮,早就心里发痒。又见世民和她在席间虽然一坐一跪,但仍然时不时眉目传情。

他实在忍不住,想找些理由,或出些花样刁难盈盈。便来到世民面前:“二哥,我先敬你又立下一件大功劳,为我们李家争了光”。

“多谢四郎。”两人在寒暄中一饮而尽。

“怎么样,这次路上没有遇到哪里的美人,再救回一个?”

元吉一杯酒下肚,便开始挑衅起来。世民没准备理他,只说着:“哪能次次如此。四郎,这些天不见,听说你文章进步了不少,来,我也祝贺你。”

世民只想引开话题。但元吉不依不饶:“你别岔开话题呀,怎么样,今日上元佳节,让你上次救回的佳人给我们舞上一曲如何?”

“四郎……”建成在旁边瞪了他一眼。

李渊眼见这边发生的事,知道元吉又来了,于是开口道:“盈盈,今日上元佳节,又是家宴。你也不用太过拘礼,乐舞若会,便让府中乐伎伴奏,跳上一段。若不会,我知你善弹琵琶,给大家弹奏一曲,倒还罢了。”

世民和元吉没想到父亲会突然发话。世民望向盈盈,眼神透出说不出的情绪,想着父亲也真是的,是喝多了不成,便这般让人家效仿倡优么。

盈盈听李渊也说如此,只得出来回话:“奴婢幼时也曾习舞,今日佳节,愿做《踏歌》之舞,以娱宾客”。

《踏歌》是南朝乐府旧曲,也是隋宫经常排演的舞蹈。她虽不精通,但此舞需要的舞伎众多,她也确实跳过。不能比宫中圣手,但起这府中舞伎来说还是强上许多。

转眼琴筝、短笛、箫鼓伴奏而起,盈盈与十余舞伎在乐曲声中踏地为节、连袂起舞。

盈盈今日这套衣服穿得实在是好。静时不觉什么,若是起舞,动了起来,才更是仙袂飘飘,弱柳扶风。在朦胧月色之下,在鱼龙灯火之间宛若剪影一般。

她娇媚,她柔弱无骨,她洒脱含蓄。世民又一次看得入神,他很惊讶,这些日子,盈盈的确只做房中侍女,每日不过端茶倒水,竟然还能舞出此等行云流水的别样风情。

元吉也看得呆住了,心下更加羡慕世民竟然守得这样清新脱俗的宝贝。建成与李渊,以及众宾客都交相称赞,频频饮酒。

舞曲行进到“人间缘何聚散,人间何有悲欢,但愿与君长相守”一句,盈盈在不知不觉之中,将水袖抛向空中,迎着圆月,让她的目光尽情地洒向世民,她在心中愿与之长相守的那个人。

这算不算永恒呢。盈盈边跳边想。就在此刻,在他的目光里,在他的凝望中,在他那么深沉的惊喜和赞叹中。

转眼舞毕,掌声响起。李渊赞叹道:“盈盈,想不到你也精于乐舞,果然是才貌双全。”

盈盈谢过,便又侍立在世民身后。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她继续重复着那些做过千万遍的肢体动作,重回一个侍女的本分。

欢宴结束。世民对她耳语了几句。她会心一笑,原来今日上元节,城中难得不用宵禁,世民想到带她去晋阳城中游玩。

世民带她出门上马,李菁在后面跟随。原来晋阳也是个热闹的地方。盈盈自打来到这儿,都还没有出过府门。

此时正是火树银花,明月逐人。城中富商凡有奇伎,无不总萃。世民带她来到裕勤楼上,楼下街坊便是最繁华之处。盈盈看着眼下车水马龙,游伎新妆,宾客流连,又有千百处好玩儿又新奇的物件儿,兴致盎然。世民看着盈盈,想到她毕竟才十五六岁,便已经历了宫中府中这许多事。虽然在自己身边,能比到了别处好上一些,但自己,究竟又能给她些什么呢。

“公子,在想什么……”世民听到她的呼唤,用一种很温柔的眼光看着她:“叫我世民吧。”“世民……”盈盈语调婉啭莺啼。两人会心一笑,总算可以摘下面具了。

世民说道:“盈盈,你今天真美。虽然不华丽,但那种美更加自然,实在是沁人心脾。我都觉得平时太委屈了你。若是你穿上时下昂贵的衣料和流行的款式,还不知有多好看呢。”

盈盈听了,望向世民深情地说:“世民,我不在乎。只要能在你身边,我说过的,我都不在乎。”

“但我想让你更好,拥有更好的。”

“世民,其实更好,也不在于身外之物,我日日在你身边,感受你的思想,分享你的喜悦和烦忧,对我来说就是最好不过的。虽说衣裳钗环,没有女子不爱,但若无心里的踏实,岂不是空有浮华。在你身边,我每日都有一种满满的感觉。世民。你能懂得么。”

世民听到此处,很是爱怜,“我懂,我当然懂”。他抚着盈盈的头发,在冰凉的珠簪和她温婉的发线间滑动手指,然后趁着月色,将盈盈轻轻地拥在怀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