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燕乐寒枝 > 第107章 乐之论

燕乐寒枝 第107章 乐之论

作者:玄时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1-20 16:05:50 来源:文学城

盈盈当然在平康坊的小院之中关注着世民的功业。在突厥进攻之时,长安宵禁之时为世民和大唐国运祈祷,世民与突厥议和的时候她又是欢心,又是忧虑。

世民在宫中再设弘文馆,招揽天下之士。她所熟知的这位太常丞吕才,便因博学广治,尤擅音律而位列其中。若要将《破阵乐》献与世民,能求助的非此人莫属了。盈盈心下暗想,此曲虽然曾经受到世民的喜爱,但多半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却还没有让真正的音律高人听到过,不如先试上一试。若没有得到吕才的认可,那么想在宫廷之中上演,便不可能了。

于是,她化名“一默”,来到吕才府中求见。“一默”也是化用了“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句,她想不那么明显,又能让世民听得此名,十有**会想起她来。

来人眼见盈盈衣着普通,问她来此何干。盈盈说自己她说自己名叫“一默”,手中有一本谱曲,希望能够进献吕才。近日不时有些各地州府的乐工,拿着曲谱来到此处,求得能入太常寺一鸣惊人。门人见怪不怪,根本没有为她传话。盈盈等不得见,便给了门人钱物,门人答应为他通传,但吕才却说自己并不认识她,令她自找别处。

盈盈知道吕才只识音乐之妙,而不识其人。于是她决定就用此曲让吕才注意到自己。一日,她等在门口,眼见吕才正要出门,便藏在侧面弹奏一小段《破阵乐》,这便是她刚刚浴火重生的音律,最新完善的“颂歌”。

吕才听到此曲,原本迈出的脚步不自觉地停下。他是精通音律之人,当然知道这首乐曲的分量。他立刻转身回头,四目环视,却不见一人。他心下十分狐疑,仿佛发现了一颗明珠。怎奈他刚刚接到传召至弘文馆面圣,实在无法停下来寻找这样美妙的声音。

他突然想到前几日来到府中要为自己献曲的“一默”。于是吩咐家人,如果“一默”再来,务必将她留住。他匆匆入宫,却一路上都在想着刚才的旋律。心想,这段旋律从百姓的角度赞颂君王,非为赞颂而赞颂,但却字字声声皆为颂歌,情真意切,实在难得。

“一定要得到它”,他心中一面想着,一路入宫来到弘文馆。

原来今日,世民御诏吕才进宫参论乐事,只见魏征、太常寺少卿祖孝孙、御史大夫杜淹等在坐。原来是祖孝孙奉世民之命确定了新制大唐雅乐。

只见祖孝孙说道,“臣斟酌南北之乐,考以古声,确定了‘大唐雅乐’的组成,请陛下御览。”

世民很是高兴,“朕以为,凡是历朝历代的音乐,都是圣贤之人审时度势,希望用乐礼教化民众所用。但是国家的兴盛衰亡岂能由礼乐来表达来决定呢?音乐与国事,关系如何,你们怎么认为呢?”

杜淹道,“陛下,臣以为音乐与前朝的衰亡是关系的。比如齐国灭亡,是因为齐东昏侯做《伴侣曲》,而陈朝灭忙,更是由于陈后主所作《玉树□□花》。如此亡国之音,到处传唱,行路的人听到这样的音律都会悲泣,怎么不会加速国家的消亡呢。”

世民侃侃而谈,“此种说法,朕并不赞同,礼乐确实能够打动人心,所以乐者闻之则喜,忧者闻之则悲,悲喜在人心,并非在乐曲。齐与陈,本来就有亡国之政,所以民生凋敝,人民愁苦,听到乐声当然就会感到悲凉。如果民心所向,欣欣向荣,就算听到这两曲,你们还会觉得悲伤哀痛吗?比如在我大唐盛世之中,请吕卿在此演奏《玉树□□花》,大家听来,还会有亡国之感吗?”

世民一番论断下,几人笑了起来,点头称是。魏征则言,“依臣看来,古人所说之‘乐’并不一定就是钟鼓之类的乐器,乐之关键在于人心,而不单单只在音调上。

世民转头问吕才道,“吕卿是音律奇才,对礼乐之功用可有什么高见?”

吕才听得刚才世民与杜淹之间的对话,明确了陛下的心意。这位陛下对自己治理的国家很有信心,既然国家兴盛,那么乐曲哀婉亦不哀,若国家衰亡,则乐曲喜亦不喜。

他便爽朗对答,“陛下所言甚是。雅乐意在弘扬我大唐乐礼,故而‘诚在人和,不在声音’。如果颂歌之乐唱在亡政之时,虽颂也无人称颂。如果在政通人和之际,更能有引领民众感沐恩德之效。再者说来,音乐使得听者精神舒畅,净化人心,求得一份内心的宁静。所以臣以为,如今陛下开创盛世,乐逢其时,正可以用宽松的政策发展音律,以创造大唐乐舞之繁荣。”

世民听后大喜,认为吕才具有音乐才华无人能及,“吕卿所言甚是,卿主理太常寺,便可与祖孝孙、张文收一起,创制我大唐雅乐,以传后世。”

吕才心中暗喜,这番话深得圣心的话,若放在以前,他也不一定能一时半会儿想的出来。却正是临走前那段无名的琵琶,才让他临时兴起,明白过来的。那段颂歌,不是正与陛下的这番高论不谋而合吗?

在这盛世歌颂盛举,得到百姓们真心拥戴,声不在乐,而在人。这首曲子不就是现成的么。如此动人,如此激励,如此的符合盛世之需……他想着,他一定要获得此曲,既是他的职责所在,更是让乐曲千古流芳的机会。

他回到府中,问今日可有什么人来吗?家人回答没有。他决定开始寻找那位在他门前弹奏琵琶的女子。但一连几日都无所收获,吕才有些气恼自己那一日的高傲冷漠,如今寻起来却难了。

盈盈看到时机差不多了,便挑选了一个明媚的清晨,精心收拾了一番,来到吕才府门之外。她怀抱琵琶开始弹拨那段旋律,吕才梦中醒来,听曲大惊,慌忙追随此曲,直到府门之外。他看到盈盈立在一簇白色的梨花树下,清晨的阳光明媒爽朗,照着她清丽优雅的脸庞,他不禁被这样的景象看呆了。

吕才上前问道,“此曲是娘子所弹?”

盈盈答道,“正是”

“敢问娘子为何人?”

“一默。”

吕才咀嚼着,“一默?这恐怕不是你的真名吧……”

盈盈笑道,“先生,此处不便说话,能否借一步到我院中小坐呢?”

吕才看眼前女子,善良美丽,并无什么恶意,便径直料跟随盈盈来到她的院中。“娘子,听得娘子作此曲目,绝非凡人可为,敢问娘子真名?”

“我是当年秦王府中的侍女,此曲是我当年为秦王所作的《秦王破阵乐》”

吕才赞叹道,“在下想到此曲之豪迈、情真、宏大的意境绝非一般人可写,果然是不同凡响”。吕才不知就里,也出言一问,“那你为何在此处呢?”

“宫闱之事不足挂齿。我来找先生,是有个请求。我想将此曲谱曲演奏,排练歌舞,献与陛下。”

吕才听闻,说道“你是那位天策府送给齐王的女子,对不对?”

“嘘……”盈盈示意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你也是那位在晋阳府中为秦王弹曲侍宴的女子,对不对?”

“正是,大人是如何知道呢。”

“你为秦王夜弹之时我也在场,只是当时身份低微,只能远远听着罢了。”

盈盈叹一口气,缓缓说道,“谁能知道,命运竟然安排至此。我本心如止水,想在此处了此残生。只这一曲《破阵乐》,耗尽心血,实在是想献给陛下。所以才重拾了意志,来求先生。希望先生可以帮助我。”

吕才听到如此诚意之言,心下感动,“我与娘子素昧平生,竟然以如此大事相托,我必定帮助你实现心愿!”

“盈盈谢过先生!”

吕才忙道,“娘子不必客气,我每日前来来此处,与你商榷此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