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雁渡寒潭 > 第6章 殃及池鱼

雁渡寒潭 第6章 殃及池鱼

作者:枕梦未醒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20 17:28:08 来源:文学城

百官齐聚宫门待朝,而大内之中,皇帝的寝殿才刚点起第一盏灯。

年轻的君主,意兴索然的任由宫人们服侍,众人皆知皇帝甚少上朝,不惯这般早起,只是节后大朝乃是祖制不可破。一干近身心知皇帝必没有什么好脸色,只管眼观鼻鼻观心的做好自己份内事,生怕一个不小心触了霉头,因而寝殿中人虽多却是鸦雀无声。

一旁侍立的凌英,似乎完全不为这诡异的沉默所影响,入宫二十七载,他从一个没有品级的黄门内侍一步步走到这权倾朝野的位置,早已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这个世人眼中只手遮天的权宦,并不像传言中的那样,熊腰虎背,豺声蜂目,骄横跋扈。正相反,除了面白无须之外,他就如一个中年文士一般斯文儒雅,可以想见年轻时的清俊姿容,御赐的蟒袍玉带原本是最华丽不过的颜色,可在他身上却穿出了几分素整清华的气度。

此时,凌英只是默默的立在殿中一角,注视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君王。

萧禛,先帝宪宗长子,亦是嫡子,他的母亲也就是如今的太后,以倾城之色宠冠后宫二十余年,即使后宫纳入再多的美人,也不曾动摇过她的地位分毫。

他的降临曾令先帝十分的欢欣,就在众人理所应当的认为他一定会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先帝却并没有这样做,或许是因为太后待他并不亲近。宫人暗地里曾有猜测,或许他并非太后亲子,这一点从他的面容上也可揣测一二,他的样貌并不像他那倾国倾城的母亲,而是更多地继承了他的父亲清逸的风姿,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刚毅。

凌英陪伴着萧禛长大,清楚的知道他的脾性,他即是赐给自己的无上荣耀的主人,也是在自己的陪伴下长大的孩子,他既有身为君主唯我独尊的霸道,却也不失宽和仁慈,而且他也乐于施舍他的仁慈。

“大伴。” 皇帝懒声唤道。

“万岁。”凌英趋身上前,在皇帝身边站定,躬身应道。

皇帝微有些不耐烦地挥退身边仍在整理袍服的宫人,这才说道:“朕知道他们私底下都怎么说的,说朕懒朝是吧。也好,横竖今儿是赖不掉,那朕便勤快一回叫他们瞧瞧,前日叫你拟的大朝议程可曾拟好。”

“已是准备妥当。”凌英不比旁人,他伴着皇帝长大,最是了解皇帝的心思。

如今的内阁几位学士,都是当年先皇与太皇太后亲指的辅政之臣,资历老不在话下,又是桃李满天下。这些老臣子自认为辅政日久,治国有方,常将皇帝的圣意置若罔闻,任意封驳。朝会之时,皇帝只需照着阁臣拟好的旨意照本宣科,内阁这般行事,皇帝自然也会想些促狭法子恶心恶心他们。

前几日,皇帝吩咐司礼监重拟大朝会议程,他立时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与内阁对柄机要时,着意将许多原本无可无不可的事务也加入了朝会讨论,又与礼部商议,将朝议礼制抻地尽可能长。横竖御门听政时冻不着皇帝,便叫底下那群人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好好的喝一回风。

“那好,今日的御门听政,朕就好好与他们议一议朝政,不说完可不许走。”年轻的皇帝面上是不怀好意的笑,也只有这小小的恶意能让他暂时发泄些许不满。

五凤楼上,钟鼓亭中,鼓声已毕,钟声响起。

皇帝扫视了一眼殿中伏跪的众人,轻叹了一口气转而看向奉天门的方向,眼神中间或闪过厌恶与嘲弄,最后带着一副难以捉摸的表情离开了寝殿。

伴着回荡在整个皇城上的钟声,巨大的宫门在低沉暗哑的声响中缓缓开启。

朝廷制度,举凡京官,四品以上,均需朝参。

大朝会时,钟初鸣,左右二阙门开,当直将军及宿卫执杖旗校等人入;钟再鸣,则左右掖门开,百官入。

凌孤意抬眼望去,那巍峨瑰丽的皇城离她越来越近,一砖一瓦都清晰无比,但她的脚步却越发沉重迟缓,眉间也多了一丝凝重,她拽了拽领口,深吸了一口气。其实这条入宫的道路并不是第一次走,可每次踏上这条路,心中总有些不可压抑的焦躁与彷徨,或许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难以言明的希冀。

垣重在一旁看见她这副样子,虽不明白为何,但也习以为常了。他是荫封的锦衣卫,出身于世家,平素也多与公卿贵戚打交道,最善察言观色。他很早就察觉到凌孤意对于入宫这件事过分的在意,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抵触,好比入宫值宿这样体面金贵的差事,她就从来不沾。

若论常理谁不想亲近皇帝,说不好在陛下心中留下几分好印象,何愁将来不能平步青云。平日里锦衣卫中有资格的个个都趋之若鹜,独有凌孤意唯恐避之不及,能躲则躲,几年下来入宫值宿的次数一个巴掌数得过来,若是遇上今天这样躲不掉的日子,她必然面色难看得很。

只不过垣重是个有分寸的人,就算有些好奇个中缘由,也绝不会问出口,他只是拍了拍凌孤意的肩膀,冲她摇了摇头,提醒她收敛自己的情绪。

凌孤意微微颔首,领了他的情,以拳抵在唇边轻咳一声掩饰了自己的不自在,便于众人一同鱼贯而入。

百官列队肃立于奉天门前等待了许久,皇帝才姗姗来迟。

皇帝甚少上朝,日子久了,有些人就忘了这天还没亮就站在这喝风的滋味,又有一干人等以为这大冷的天,皇帝大概也就是走个过场。谁知道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好不容易等到皇帝安坐于金台之上,锦衣卫力士张五伞盖、四团扇,联翩自东西升立座后左右,这么一番架势摆下来,底下的百官早已冻得骨头缝儿都酸了。

行完了叩拜大礼,鸿胪寺官唱奏事,各衙门以次进奏,这大朝会才刚刚开始。

今次皇帝似乎没有一点要草草了事的意愿,而通政司、鸿胪寺官还有都察院各御史,及各部尚书都跟约好了似得,均有具本上奏。

底下众人心中叫苦不迭,上奏的官员亦是有口难言。谁也没想到今日上奏之人竟如此之多,可是这大朝会都是事先拟好的议程,各官员有何奏本早已呈上御前留底,只等鸿胪寺官唱名后,则出列照本宣科,故而谁也不敢擅自删改奏本内容。

奉天门前无遮无挡,北风一吹,刀子似得刮在人身上,手脚都快没了知觉,而这骈四俪六的奏本还又臭又长,催得人直欲昏睡。可这几重折磨之下偏偏还丝毫不能动弹,若是奏对之际,稍有失礼,侍立在旁的锦衣卫能立马拖下去廷杖伺候,新年第一天就脱了裤子吃一顿好板子,谁也丢不起这个脸。

眼见得已有不少人摇摇欲坠,皇帝稍稍有些快意,他原意也只是对平日里指手画脚的老臣们小惩大诫一番,并不想弄的满朝文武都怨声载道。

凌英一直留心皇帝神色,一见其已是面色舒缓,并无不快,知道可以见好就收了,即暗中向鸿胪寺官使眼色。

满朝除了皇帝,无不希望这朝会快些结束,鸿胪寺官一得了上头的示意,忙不迭的将余下议程尽皆省去,引导着众人行叩拜大礼,山呼万岁,这一场闹剧似的朝会在众人的期盼中终于落幕。

凌孤意与垣重一道出宫,二人相视苦笑,他们都知道这不过是皇帝不满权臣故意撒气,只是法子委实幼稚了些。城门失火,殃及了他们这些池鱼,一大早就吹了个透心凉。好在衙门不远,还能尽早回去暖和暖和。

刚到宫门口,却听得有人唤道:“凌镇抚且站一站,掌印有事交待。”

凌孤意只得先别过垣重,在宫门口站住。那传话的中官倒是个熟脸,这人名叫赵如意,与周芳同属凌英私臣,如今也是正六品的典簿,她曾见过几回,观其为人行事,善于逢迎却不令人生厌,心思也极为活络,将来前途未为可知。

年轻清秀的中官见她驻足等待,虽然禁中不能奔跑,但也加快了脚步紧赶慢赶的走到凌孤意面前躬身一揖道:“司礼监典簿赵如意见过凌镇抚。”二人宫中交谈,自然不能如私下一般随意,因而赵如意规规矩矩的自报家门。凌孤意同样并未受他全礼,只是淡淡地问道:“赵典簿,凌公何事交待?”

“劳镇抚久待,只是凌公交代了,虽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却也务必叫镇抚知道。凌公说今日下了朝便会回私宅去,叫镇抚晚间落衙后必得回去一趟。”想必是为了在她出宫前能传达口信,赵如意走的有些急,说话间还有些微喘,此时却是不做停留。“不耽误镇抚的公务了,奴婢话已送到,这就回去复命了。”说完又是一揖,随即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