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哑妃 > 第132章 第 132 章

哑妃 第132章 第 132 章

作者:童童捅桐桶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7-10 16:08:45 来源:文学城

元念卿暗自思量,缘卿留下这话的意思像是知道自己命数已尽。这并不奇怪,王掌柜曾说缘卿也身患宿疾不能自医,奇怪的是对方为什么能笃定自己有朝一日会带着信物找到这里?

房秀征以为他不好意思开口:“虽然我与元兄弟素昧平生,但既然你带着信物来,我就一定会兑现承诺。”

他再次拿出小笼子:“看来房大哥和此物本来的主人感情相当深厚。”

房秀征点点头:“他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和伯父他们能在这里安身立命也都是他的功劳,于情于理我都该报答他。只可惜他离开时我还年少,没有能力帮上忙。这十几年来我一直记得他的嘱托,今天总算把你盼到。”

元念卿被这份诚意所感:“那我就不客气了。其实之所以找到这里,是有很多问题想要求证,这些问题关乎许多人的性命,还望房大哥不吝相告。”

房秀征点点头:“我一定知无不言。”

“缘卿道长当年是一个人来到此地的吗?”

“不是,他还带着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婴。”

“你可知道他们俩的下落。”

房秀征没有回话,只是点下头。

“房大哥可就是那个男孩?”

房秀征微微愣住,片刻后反问道:“你为什么会这么问?”

考虑到对方的态度,元念卿没有说的太直白:“因为那个两个孩子的身份很特别,也最能帮上我的忙。”

房秀征没有继续隐瞒,大方承认道:“没错,我就是那个男孩。”

他赶紧带着白露和听剑起身,房秀征见状立即拦住:“我如今与那个身份已经没有关系,之所以承认也是希望免去你们的顾虑,在你们眼前的只是一个山野大夫。”

元念卿明白对方希望能安于现状,不想再与朝廷和皇家有任何瓜葛:“我接下来的要求有些残酷,但还是希望房大哥能具体说说当年之事。”

房秀征欣然点头:“你想从哪里开始听?”

“从……你的父亲,他真的是投河自尽吗?”

遥想当年,房秀征依然有所动摇,平静心神片刻才道:“父亲确实是投河自尽,因为他和如今的太后做了交易,以自己的死结束对方对元氏宗族的恨。”

元念卿震惊不易:“他用自己的性命和太后做了交易?!”

房秀征心痛地点点头:“那时候祖母已经被太后的奇毒折磨得生不如死,身边的不少亲信也相继丧命。父亲实在不想让如此残暴的杀戮继续下去,于是只身去找太后,希望用太子之位换取后宫安宁。”

可惜仅仅一个太子之位恐怕打动不了太后。

果然,房秀征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想:“谁知太后根本不在乎太子之位,只想要人抵命,父亲别无他法只能答应。”房秀征说到这里长叹一声,“只是没想到,他的死非但没有换来后宫安宁,还让太后的杀戮变本加厉。”

和太后做交易无异于与虎谋皮,从这点来看懿德太子生性纯良,不过也确实太过天真。

“母亲本打算在安葬父亲之后就带全家投奔宁国候,却在动身前被内侍找上门来,逼我和母亲服下毒药。母亲拼死抵抗终是惨遭毒手,我则在争执中撞到头昏死过去,不过也被他们灌了毒。”

“那之后你是如何逃出来的?”

“具体过程我也不清楚,等我醒来时已经到了京城之外,身边除了姨娘和妹妹,还有两位乔装改扮的道长。我听姨娘讲述才知道她听到动静不对带妹妹躲进了水缸,被两位前来搭救的道长救出。道长们赶到时,我还没断气,因此服下解药逃过一劫,但母亲已经断气多时,他们也无能为力。”

至少到这里,和师父所述大致相同。

“他们本来打算直接带我们往庆州去找宁国侯,可往西北的官道小道都有大批京兵把守,盘查十分严格。而且姨娘还怀有身孕,这一番折腾下来情况也不是很好。于是他们商议后决定由存彦道长带姨娘去赤鸣山,找缘卿道长相熟的观主安顿;而缘卿道长则带着我和妹妹上路,奔着安陵方向,看能不能先到安国侯府上。”

元念卿十分意外:“你们本来的目的地是安陵?”

“正是,宁国侯和上一任安国后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那时候如今的安国侯虽未继承官爵,但到底是元氏族人,应该会帮忙。”

这点确实不错,父亲就算和主家因为封号的事闹得不合,也不会对懿德太子年幼的儿女见死不救,往安陵去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你们后来到过安陵吗?”

房秀征摇头:“太后大概早有防备,不仅进巴州的官道过去不,乌岭的山道也到处都是兵丁盘查。缘卿道长不敢冒险,便带着我们继续往南走,打算从幽州绕道文州,再想办法过去巴州。”

“我听附近的人说,那时候文州正闹匪寇。”

“没错,我们还没到幽文两州交界,便遇到逃难过来的流民。里面许多人长途跋涉又水土不服,眼看就要不行,队伍里虽然有人略懂医术,但也是杯水车薪。而妹妹还在襁褓嗷嗷待哺,这一路只能靠米汤养活,根本吃不饱。正好流民中有哺乳的妇人,缘卿道长便带我们跟进队里,他帮忙诊治病人,换妇人照顾妹妹和我,就这么一路到玉屏山安顿下来。”

“你们在玉屏山过得如何?”

“早先很是艰难,毕竟这里不是荒芜之地,平白多了许多张嘴,当地百姓也不乐见。还是缘卿道长和队中大夫主动到山民家中拜访,帮忙医治了不少身患疑难杂症的病人。大家觉得流民暂住也不全是坏处,才逐渐愿意接纳,偶尔还会送些柴米帮衬。”

有难能可贵的好大夫,难怪流民能在玉屏山暂住:“你没再想过去安陵或是庆州?”

“没有,我本就是为逃命,如今有一个栖身之所已经满足。后来文州日渐安定,有流民相继回去,当初那位照顾我们兄妹的妇人舍不得,本想带我们一起走。可惜我早就打定主意留在这里,不过妹妹年幼离不开她,便随她和家人去了文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