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循香 > 第20章 金鈚箭一

循香 第20章 金鈚箭一

作者:秦镌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2-16 18:19:26 来源:文学城

“为什么?”番女小怜问,“是做官的把东西昧下来了?京里来的大官,来了又有什么不一样的?”

奚宜乘笑了笑:“关窍便在那先于沈押衙投入土牢的他寨信使身上。依沈押衙所探,那信使被下狱的理由,是在他身上搜出了官府的盐钞。”

盐钞是自庆历年变通盐法后官盐支取运销的凭证,商贾以钱货入中,官府发给盐钞、交引,再以所纳盐课收购粮草、充实军备。如今天机阁归档的案卷中并未言及此地县衙是否有与盐商勾结、转卖官盐牟取私利之事,但看供证中上至临近州城、下至胥吏僚属均是支支吾吾、讳莫如深,只怕当年实情非但相差无二,个中隐秘更是牵扯尤多。

在沈相弘递呈的奏报中,青树溪上游的这座僚寨应是一座“娃子寨”,本地土人跋扈,长年强掠四邻为奴;被掳来的“娃子”与寨中下民因受不了主家的盘剥,合力杀了“诺合”迁出自立,名义上仍归属原本的家支。如今的头人即是当时的起义者,谈及此事仍有忿愤,称“要看看这些黑骨头的骨头是不是黑的”。从遣来的信使身上怀有官府盐钞推测,这一诺合家支应该也在当地官商媾和中分得杯羹,靠出卖不服管束的卑贱下民的抚赈仍在此处做土皇帝,每年收治下进贡来的几百几千个猪头;官府得钱、商人得盐,三方各取所需,和乐融融。寨子与官府交恶,诺合主家自然派人前来施压;寨民本就余怒未消,又见区区一传话驱使主家都用盐钞打发,不知暗地里竟收多少好处——更是火上浇油,几乎将其打死。

沈相弘站在头人对面。这汉子正值年富力强时候,仪表威武堂堂,脚上踏的确是他那双皂革靴子;腰里红绸光顺夺目,想来裁自他那件只穿了不过半日的官衣。沈相弘心道回书请千岁暂先备下酒肉倒是没错,耳边却听头人说汉人全不可信,除非河水东边流到西边。

沈相弘站在水中,指着下方黯碧色、淌过他脚边的河。那要是我能让河水西流呢?

头人没有立即回答,他在谨慎地重新判断这个外来者的企图和身份。这个苗话口音的汉人先是大摇大摆地从大路进了山,被他们擒获关押后又白手出了地窖,袭击看守用的甚至是捆他的藤绳。脱身后也不急着离去,却在寨子中处处逗留,拿走村户家中的一勺炒豆、两枚熟鸡子便前往更深的山中;却也不像逃命。村人察觉时这汉人正蹲在山口附近,出神地看一根根独支的灰白石柱;直到再次被包围,此人甚至仍有闲心在河中洗去沾上的泥沙污物,好似有意等着人来。

头人说,我知道你有些本事,轻易奈何不得。但我们也不是好愚弄的,河水从山里来,山神不帮外人。

山神不帮外人。沈相弘点点头,山神只帮长养在山里的人。我知道大山里人的根骨,大树推不下山,老虎赶不下山;首领不妨由我一试,少则一二日,多则三五日,倘若水流西向,便就此罢了干戈,如何?

口滑心黑,我们怎知你不是寻个借口讨了赏便跑了?

我跑了有很大影响么?你们横竖也是要和官府搏上一搏的。

头人松了口。沈相弘于是折返山中,取回进山前藏好的弓箭。弓是铁胎,鱼壶内箭支朱杆挺直、白羽新簇,当中一枚裹着细绸,拉开竟是金镞熠熠生光。就见这汉人手握金箭,登高祷禳道:

皇皇天帝,明明下土,斯其维德,照临黎黍。

善则锡福,恶则降殃,无祝不应,有感必详。

今岁遭变,伏望垂瞩。折此山溪,恩布荛刍。

……

祷毕,引弦发箭,金光直向山口坠去。溪谷内宛如雷鸣地动,土石摇撼,众人急忙撤出;三日后果然寨前流水西向。再去看时,箭落处山石崩塞,阻绝溪流,上游改道折行至此。

“头人无话可说,只得随其下山。洪朔郡王果然足备了好酒肥牛率众相迎,答应既然首领言出必行,朝廷也会保他们在山里日子安稳。”奚宜乘说,放下已凉的陶盏;立刻有茶博士殷勤上前注水,盏底勾画的金叶脉络重又舒开。“之后衙署流官迁任,漕河通运之后随航道疏通,当地土司、鬼主也相继敛旗息鼓。僚汉就此修好,相安无事直到今日。”

“善哉。”少林弟子许仁泰说,“能解了刀兵实在是功德一件。从前在山门里,只听师兄弟说起过天机阁主广纳天下能人异士,却不知道这沈押衙崩山移川的箭术是何流派的秘籍武学,还是什么妙法神通?”

“这便无从得知了。十数年前朝廷将天机阁改组为当今天道盟时变动匆忙,文书多有轶失,我方才说的不过是拾前人牙慧,将还能找到的记述串连拼凑,敷衍成篇博观者一笑罢了,当中颇有阙漏,并不可作参详。”奚宜乘笑了笑,“然而沈押衙的甲簿中确有记载,其少年游侠前曾为方士,或许真有些神通也未可知。”

“……没意思。”小怜咕哝道,怏怏地用手指绞着前日在集市上随意买的绣品。同行数日几人俱已摸清她的脾气,知她兴致来得快去得也快,并不搭话;番女独自生了一会儿闷气,招手把堂倌叫了来:“你们这里,很出名的菜,有没有?啊,就是那个!写在楼下……叫什么……水牌子上的那个!上一套给我,还要酒呢!要只在你们家有、别的地方都喝不到的酒!”

堂倌赔着笑脸:“唉哟,姑奶奶,实在是不赶巧儿,您点的这几样啊,刚好没了……”

“没了?怎么没了?”小怜柳眉倒竖,拔高了声音,“之前我看别人都有点的,怎么偏就我要的时候没了?狗东西,才挣得几个钱,便要欺负人么?”

她声音尖细,这一嚷叫整个二层的人都纷纷侧目;堂倌也犯难,一面不住地向四处看来的熟客摆手哈腰,一面解释:“唉哟,唉哟您说的什么话,哪敢,哪敢哟!只是咱们家写在水牌子上的酒菜,用料都是时令的新鲜东西,喏,就是和您抓的那帕子一个地方产的,往常啊都是大清早就运到城外,再从城外拉进来;可您也见着了这些天,山上路封了,水里也停了船,平时备的货早见了底,就早上这些,都还是我们掌柜的磨破了嘴子,到城外头乡下高价收他们自己留的。您要是一定要,那咱们确实没有;您说咱们店里欺客,咱们也没说的。再者……”

堂倌欠了欠身子,让出身后窗台外挑出檐下的迎客幡:“咱们二楼,开的是茶馆,给雅客们清谈听曲子的,原本也不是喝酒吃菜的地儿。您要还想吃点啥,得受累到下边一楼去。”

茶客们哄堂大笑;小怜气急,喝骂“碎嘴的奴才!”便要发难,许仁泰也起了身要拉开她。奚宜乘不予理会,径自拿起茶盏呵开浮沫,望向楼下熙熙攘攘的长街。有一行人马向这边来,左右稍后的是穿着县衙衣服的官差,当先引头的敞衫乱发、不修边幅,正是何文斌。

他将残茶饮尽。门口木扶梯传来挤压和噔噔的脚步声,何文斌领着两名官差先后进入,奚宜乘制止了闹得起兴的番女,向两位说明来由的官差一一答礼。

“走吧,”他对许仁泰说,对方点点头,轻声呵斥要何文斌理好衣衫,自己提了靠在墙角的哨棒跟在他身后;小怜自然也跟着他们,“怎么叫你上山?山里有什么好玩的……”

他说,“自然是去见一见沈押衙的神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