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循香 > 第18章 扣关

循香 第18章 扣关

作者:秦镌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2-16 18:19:26 来源:文学城

青树溪通漕是近二十年的事。确切说来,是自洪朔郡王当年平乱之后,又经过几年的生息经营,最终在邻近几县的共同请求上书之下,将青树溪并入了已有的漕运网络分担运力。山下城镇依托青树子渡很快繁荣起来:漕河转运的粮食、岩盐,漕船的建造与投入使用,为调节水力而修筑的闸坝等土木公事带来了大量的劳工与丁口迁入,各色酒食、日用百货等等的商行紧随其后,涌入的税收进项吃得附近几县主官不说富得流油,至少也是满面红光。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不论是运输还是基建都需要大量的木材;甚至青树溪承担转运的各项大宗货物当中,林木也是占比相当重要的一类。木材从哪里来?自然是从山上砍。对于僚人来说,无论山川大地、草木土石,赐予他们居所又供给他们庇护的万物都有神明所居,早年各个村寨也为此起过争论;漕路开通之后的利益却是实打实的。于是反对的声音也逐渐小下去,各寨明里暗里也放任寨民下山谋事、或是进山采卖木材。

“但是这种石头很多的地方,树不容易长回来。”在跟随那女孩子往深处走的路途中,小段指给他看两侧光秃秃的山头,“我们来的时候走的那片乱石滩,三十年前是没有这么大的;是上游的山没有树了以后塌方严重,春夏洪汛冲下的大量碎石。”

殷飞点点头,越往上走就越能看到山体表层剥蚀的痕迹,暴露的岩面的红色让他想到新鲜的伤口。鸟兽锐减,洪水频发,如今山上是再卖不了木材了;可是山下漕运的吞吐量巨大——每一年都比之前更大,对人力和物资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起初只是寨子中青壮自发下山到漕运货港讨生活,到后来逐渐成为定例,如今已是每到用工时节官府必上山来征发民夫。从前依靠卖木材的收入勉强可先抵着,如今断了来路,要缴纳的免差钱便成了一个很大的负担;上游的环境恶化又导致了水力的不可控,为了均衡水力又需要更多的闸阀……

“这样下去寨子会被拖死的。”小段总结,“山上的资源早晚要耗尽,青树溪的水力也会枯竭,水力一枯竭青树子渡就没有办法承担交通枢纽的转运功能,漕运就会废掉。最差的结果是漕河改经他处,整个地方陷入萧条,并且山上也再住不了人了,寨民如果不愿背井离乡,便要终日忧心哪一天会被山上失控的洪水吞没。”

“是山神愤怒了。”走在前面的女孩子突然说;她的汉话很漂亮,“山神在惩罚我们。”

“这是阿照姑娘。”小段介绍说,“头人让她给我们做向导。”

“要知道是你会来帮官府说话,当初就不该帮你。”阿照说,又怒上心来停住脚步,恨恨地拔高声音:“你就被闲人口水淹死算了!”

……看起来像是要随时要跳起来朝小段膝盖或者肋骨下面踹一下。

小段也确实向后躲了一躲——殷飞确信,刚才确有那么一瞬间小段在犹豫要不要躲到自己背后——话倒说得很笃定:“不会的。阿照姑娘侠骨丹心急公好义,是肯定不会坐视我被淹死的。”

想到前几日被这姑娘打抱不平差点拆了的连楼茶馆还有她那副把“平生好打不平”写在脸上的扮相,殷飞深以为然。

头人要阿照带他们去看的是最严重的一段塌方区,乱石已经几乎将河水完全壅塞,浑浊的水流零零散散从石头的缝隙里挤出来;似乎因为坍塌的影响,青树溪在更上游的地方改了道,折了一个回弯仍旧流向下游,只是绕过了这块滩地。

寨民筑的坝就在河湾上,他们这个位置是看不见的,从更高一点的地势远眺也只能看到河水被截留后漫出一片汪洋,在日光下反射白光。

“洪水,加上滑坡,今年终于闹到死人了。”小段说,“情况寨民和耆老之前就有和县衙反映,但是……”

“但是官府像死了一样。”阿照冷冰冰、硬邦邦地说,“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派人来看;可是每到征工的时候,寨里的例额也从来没有少过!”

哦,所以才要把河拦上。殷飞想;又问:“官府之前不是有人来吗?应该就在前几天。当时陪同来的向导、通事,听说还扣在你们这边?”

“现在才来有什么用?”阿照白了他们一眼,“来了也只会说那几句废话。放他回去,官老爷一准又要做哑巴;先押在寨子里了。”

“人关在哪了?”小段插嘴道,“能带我们去见见么?”

“见他做什么?”

“有几句话想问。”

通事被关在一处半坡下的土牢里,看年岁应当是县中的老吏了,头发花白,形容憔悴;殷飞注意到他身上并没有明显的外伤,衣服上只有泥,看不到血点子,猜想寨里对他姑且还算客气。有两个人在土牢门口看守,远远的听阿照说了句什么便放行了;不过仍不让他们入内探视,只能矮着身子,隔着一道木栏同里面说话。木栏很低,应该是拿畜棚改的,只高出地面半人多;里面是向下挖出的地窖样的泥室,也不甚宽敞,老吏在里面佝偻着,木栏卡在通风口的位置,不管是仰头听还是说都很勉强。

不能让他出来说话吗?小段蹲在地上问。阿照不应;两个守卫置若罔闻。小段只得作罢,和老吏简单说明了身份和来此的原因,问官府之前上来交涉的情况是怎样。

通事苦笑。寨里的意思是,不要再采伐山里的木材和征发劳役,最好再一并解决眼下青树溪上游的山洪和滑坡问题;衙门的意思是——

拖。

这事没法解决;或者说,仅仅是青树子渡所属一县无法解决:治本则要停漕,以漕河为生的附近数县百姓衣食从哪里来?治标则要将成片僚寨悉数迁出,另寻他处安置,然而又安置在哪里?是否要拨给土地?钱要由谁来出?……不论哪一种都是牵扯颇多,无法决断。

整个县城,连带附近各州县,都已经被架上了漕河这架狂奔的马车。县令也是快要致仕的人了,最大的想法也就是在最后的任期上平安落地,能拖到什么时候便拖到什么时候。

小段抓耳挠腮。如果县令自己不想解决,那现在这个局面怎么办?比起山下东拉西扯拼凑出的声势浩大,山上可是货真价实的民怨沸腾,没有讨到说法就拆坝放水恐怕是天方夜谭;但看青树溪上游如今的蓄水情况,倘若寨民筑起的临时土坝发生溃决,那山上山下就得一起遭殃……他求助地看向殷飞,殷飞歪过头回看他;他又转向阿照,阿照仍是绷着脸。他只好硬着头皮,转回来继续问通事,以前……以前是怎么做的?有类似的情况没有?

他想到了来的时候阿照说的那句“一个两个都爱扮个别的样儿”,又想到来的路上县丞说的旧事还没有讲完,突然福至心灵,问:“那个……三十年前,洪朔郡王来的时候,上到寨里来的那个,沈押衙,他是做了什么?”

寨子里之前是有和山下往来的;就是说,三十年前确实曾经化解过两边的冲突。那么,也许同样也能找到缓和当下再度紧张起来的关系的办法,至少,能抓到什么头绪或线索。

老吏慢慢地想了想。老朽也不甚清楚,三十年前,老朽还未到县里当差;不过,这桩旧事早年间在城中流传甚广,经历似乎颇有些传奇,有游艺人还就此编过一折《平蛮记》,到今也时有演唱。若只论当中情节,老朽确实有些耳闻,却不知做不做得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