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寻剑三觉 >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寻剑三觉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作者:担一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14 00:15:09 来源:文学城

许是延等她俩的缘故,宋消虽一直往前走着,身影仍旧清晰可辨。高逐晓在马上同李元兆打了个面,示意往前快行追得紧些。

此时已近巳时,只是头上雾白连片,见不着一丝日光。这样的凄沉又同那些流民身后所依的灰白砖瓦相映衬,将其下这方寸之地绵密地挤压着,叫人喘不过气来。

复往前行,离开皇城附近,破布烂衫的数量肉眼可见地增多了。

“别过来!”

倏然,阴沉死寂的空气,叫一声尖利的吼叫划破,并伴着一把碎石子叮当撒落在地的凌乱。

高逐晓往前看去,见宋消胯|下那匹马正仰颈轻咴,前蹄往回收折,马尾有些燥郁地左右扫动着。而方才那把碎石子,此刻正散在那马蹄附近,惊得马儿顿滞住,似是在等主人下步如何指令。

宋消却如无事发生般,先是伸手柔柔覆在那明黑的鬃毛上,自前往后捋了几回,并未由此侧目探视,两腿轻夹马腹,复而悠悠前行。

“他就是那个‘玉面修罗’,我阿爹就是叫他们害死的!”

同是方才那个激烈的声音,一个身着碎布拼补马甲的中年男子猛自起身,将头对向身后围坐成簇的流民,振臂高呼着。

“我王二是个不怕死的,现如今也只剩下这把硬骨头!你们当中可不也有高堂叫他们这帮人害死,你们不敢站出来,我却是打算豁出这条命的!”

说着,他竟渐渐疾走起来,奔至宋消的马匹前面,阻住了他的去路。

高逐晓和李元兆见前面不大对劲,不由也往前赶去。

“你这修罗怪,有种的便下马,我们单挑!”

那男子直挺挺立着,一双怒目似要将马上的人登时炙化射穿似的。而他这封战书甫一颁下,旁侧便有二三流民颇受感染,拾起地上的碎瓷烂盏、剩饭菜叶的,就往宋消那处掷砸去,惊得马儿步履紊乱,也似终于惹得马上之人的注目。

只见宋消缓缓抬眼,剑眉上敛了千山暮雪,目光冷冷落在那个叫王二的男子身上,仍是未有其他动作,只徐缓吐出两个字:

“让开。”

那男子见宋消全然不为所动,好似更为胆壮,竟上前一步,自马前颈两侧握住了辔头。

“你今日若不能给我、给我身后这些失了亲怙的父老乡亲一个交代,就别想踏出这襄城!”

此话说得义正词严,在场所有人的视线均交汇于此处,亦不由为这出头的小伙子捏了把汗。

只是此话方出,便招致马上人几点冷笑,随之而动的,还有原别于其腰侧的金错刀。那刀虽仍封存于焦桐鞘中,可此时动的原也并不是刀,而是驱刀的真气。

如此,马周三尺以内顿如秋风扫落叶,将才抛掷于此的石子杂物,俱随之吹散开来。而那径自立于马头的王二,也失却了那股信誓的镇定,不受控地往后倾身退去。

待到真气流散将尽,他堪堪站稳后,呼吸便更急促些许,面容亦流露出一丝慌张。

“你爹娘生了你,不是要见你莽撞赴死,枉自为刀下冤魂找我索命的。你若真有志气,不如先思救人,再虑杀人。届时,我宋消必奉陪到底。”

闻言,那王二扭过头去,便望了眼蜷于他身后的那些流民,复而垂下头来,似是在沉思些什么。

宋消也未再多说,手握缰绳斜斜调了方向,擦过他的后背,扬长而去。

身后,高逐晓与李元兆亦已快马加鞭追将上来,高逐晓在前,便与宋消一左一右并行着。

“为何不向他们解释其中缘由?”高逐晓侧首,瞧着马上那人漠然的脸颊,出言问道。

“解释了又能如何?他的亲人已死,再说什么都是无用。”

“那便任凭他们误会你么?”

宋消闻言,未置可否。

这句问话便径自幽幽消散于无边的灰白,偶的吹来一两挂风,又将它们飘流的痕迹抹得干干净净,好似这话原本便无足轻重,不值当回答。

“你方才不该下马,将那包点心分于那些流民。”

良久,宋消开口,却是答非所问,将话头牵扯至方才她分递点心的事情。

高逐晓越发觉得,她与身侧这个人是如此不同。

譬如,她并不能眼睁睁瞧着有人向她伸手呼救,而自己却仍能够无动于衷,独善其身。她也不能够理解,为何善意被人曲解时,却不愿向人解释清楚。

纵使如此,也恰是如此,她想要知道他的理由。

“为什么?”伴着嗒嗒的马蹄声,高逐晓轻轻问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世间贪念,人皆有之。若只借着这有限的吃食,去救济数不清的流民,得到的人不知所足,未获之人怀恨于心,永无穷尽,便不若不做。”

此刻,据三人约莫一里远的东面,两排身披明白甲胄的守备兵严肃齐整地相向站着,自他们的中间,鱼贯地往来些百姓,想是已然行至襄城东门口附近。

高逐晓心中思虑着方才宋消所言,却总觉有些惊异,只觉他今日似与往常颇不相同。且他如是这般想,又为何要自费心力去救那本也数不清、原自无穷尽的老者弱民呢?

“可我觉得,在这等乱世之中,每一个甘愿活下去的人,都值得在乎。”

她抬起头来,望了望天空,复尔转过头来,眸中却似被某样无名之火燃得炽热。

“行心所向之道,我自问心无愧。”

三人往前继续行去,很快便穿过了东城门,踏往郊外,人烟越发稀薄。只见宋消蓦地将那缰绳扬起,定在胸前,将将要策马疾奔之际,却于轻尘掩映间,留下最后一句话:

“那便是我的答案。”

由是,三人便纵马于这郊野群山之间,未再有片刻停顿、顷时犹疑,整路途中一马平川,已是高逐晓心中极少充溢的恣然畅快。

有那么一瞬,这个盛大而又陌生的江湖,好似陡然叫人揭去了那层可怖的面纱,如今现诸眼前的,不再只是阔远无际的漠河冰川,还有那恰愿为枝头落花承柔的一江春水,同它一起,流向无尽的远方。

只是甫一到尧天阁大门,还未及进去,便见一名弟子在门前旋回踱步,当下见着他们回来,赶忙走上前去,拱手朝宋消回禀道:

“少主,即皋门有客前来,已在正厅等候多时,说是有要紧事求见。”

闻言,宋消冷笑一声,抬眼往其内望去,好似能够透过那方石插屏瞧进后面的正厅似的。

“咱们前脚将将烧了通济仓,即皋门倒是后脚就赶着来庆贺,当真是手眼通天。”

话毕,他又扭过头来,看了眼身后蹙眉垂眼的高逐晓,高逐晓知其意思,便轻点了点头,站在原地。

只是待宋消走后,过了片刻,她又抬起脚,转过石插屏,跟了上去。

原是不知此次即皋门派谁前来,但宋消心内已然猜知,其此刻必是沾沾自喜,为着自以为所求“秦晋之好”,赶来亲上加亲的,而如此,便极可能是其破绽之端始。

在厅中落了座,见着厅内所立那人并非许浪,宋消心中稍自松了口气。寻隙细端详来人,也觉并不熟识,想只是即皋门一传信的弟子。

那人朝他恭恭敬敬揖了一礼,而后缓步走上前来,自怀中掏出一封书信来,呈递到他手中。

“少阁主,五日之后的腊月初一,乃是我门门主五十大寿,由是派我来给贵阁递送邀函。”说及此,他微微一顿,稍又抬眼来,似是查探座上那人的神色,继而又接着补充道:

“他老人家叮嘱我,务必将话带到,愿两门派此后多多交相往来,共开江湖盛平之世。因此,望您务必前往,万勿辜负。”

宋消视线低垂,凝在手中那真红打底烫金框边的信封上,又瞧了瞧立于厅中,垂首拱手恭立着的人,嘴角噙笑,自座椅上起身来,大步走至他身前,将他扶起身来。

“小兄弟无须多礼。杜老寿宴,我宋某人必会前去道贺,还要烦请小兄弟代我将此诺转达,共缔两派通家之好。”

如此,那弟子见其使命已达,似是又未曾料及宋消答应得如此爽利,当下神色便有些激动,再揖礼时,整个身子都止不住地颤抖着,连连点头如小鸡啄米。拜谢一番过后,便同他告辞,转身离去。

那人走后,宋消又独自立于厅中,视外良久。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节气总依此变幻流转,富有节律。春为新载之始,夏承生命正盛,秋唤万物归根,而惟有冬,上结旧岁繁冗,下启春水初生,可谓灵气聚益之时,万物于此皆为所变。

他的心头隐约觉得,那个重要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了。

宋消再度踏出厅堂时,原要直奔青云筑而去,只是一罅发觉,檐下门框旁侧,立着个小小的身影。此刻,他虽未曾回头,心内却仍旧清楚,她正于那处,紧紧地凝视着他。

“方才他说的,我都听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