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寻宝从英伦开始 > 第754章 分析

寻宝从英伦开始 第754章 分析

作者:子爵的青花瓷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4-13 18:41:33 来源:转码展示1

因为这座城市在历史上运营了将近4000年。所以自然在很多时候会出现一处遗迹之前曾经被多个文明反复使用过的情况发生。

所以对于梁恩他们来说,自从知道了这个地方就的乌鲁克之后除了几个黄金黎明跑去研究城墙以外,其他人全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各处神庙之中。

古代这些神庙并不仅仅只是宗教场合,同时也是文化中心以及财富的储存者,所以最重要的那种刻有文字的泥板也应该在这个地方能够找到。

尤其是对于这些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居民来说,他们让早期隐藏在模糊的祭祀遗址、泥像以及圣殿或寺庙的地面规划后面的含义明确化。

比如说从这些遗迹展示的情况来看,在乌鲁克被建造的早期整座城市已经展示出组织者与超自然对话的高超能力。

虽然如此古老,但其精妙复杂程度,在世界其他地方鲜有可与之媲美者。神庙已经成为早期城市的焦点,并且发展得越来越庞大、辉煌。

当时的人在这些神庙中举行祭祀以确保丰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祭祀的仪式变得复杂,更大更宏伟的寺庙在北至亚述的地方建立起来,距离底格里斯河300英里远。

据说,其建筑所用的雪松从黎巴嫩运来,铜来自安纳托利亚。在那个时候,没有任何其他古代社会给予宗教如此重要的地位,或者投入如此多的集体资源去维持它。

这就表明,相对于以乌鲁克,乌尔这类苏美尔人的城邦而言,其他古代社会只把神灵和宗教当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让人们的感情如此完全地依赖于神的旨意。

在古代,下美索不达米亚是一块扁平的由泥潭、沼泽和河流构成的土地。那里没有山脉供神灵像人一样居住,只有空旷的上苍,无情的烈日、狂风肆虐着那片没有防护的土地;

洪水是无法抗拒的力量,干旱带来毁灭性的枯萎。在大自然的伟力之下当时的人类根本无法抗衡,所以这也就不奇怪苏美尔人为什么如此虔诚的信仰神灵的缘故了。

按照他们的传说神灵居住在这样的自然环境里,或者住在平原中孤零零的“高地”上,就像《圣经》巴别塔里记载的砖石塔楼和金字形神塔。

乌鲁克城的那些神庙也都按照这样的形制建造起来的,而根据他们之前挖掘时的经验来看,这些建筑物附近往往会有专门用于隐藏这些泥板的灰坑。

这可能是因为那些苏美尔人认为文字是神圣的,所以这些有文字的东西就必须存放在同样神圣的神庙附近。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泥板都是这样被埋藏的今天的,另外一部分则是侵略者们找到了这些对他们而言没有太多用途的泥板之后直接现场抛弃。

考虑到这些泥板重量绝对不轻,所以入侵者来说他们肯定不会把这些沉重的东西搬到其他地方,所以也会埋藏到神庙附近。

事实也正和他们之前推断的一样,仅仅花了三天时间,他们就顺利的从好几个神庙遗址以及附近找到了好几个灰坑。

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那些刻有文字的东西对于古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哪怕的确不需要了也不会随处乱丢,而是选择了集中掩埋。

这的确方便了梁恩他们的行动,至少除了极少数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混进建筑残片里的泥板碎片以外,他们能够很轻松的一次就获得一大堆这种重要的泥板。

而且和之前那些彻底破碎的泥板不同,这些灰坑里的泥板虽然大部分已经破碎,但是其中有不少完整的存在。

从完整的泥板上来看,这些记录大部分现在都可以划分到百科全书方面,比如说记录了百余种职业的《百工表》,罗列了116种陶器的《容器表》。

甚至还有《鱼表》,《植物表》,《飞禽表》这样的博物学书籍,从某种角度来说,苏美尔人掌握了文字之后基本上把所有知道的东西都记录了下来。

除了这些记录那个年代方方面面的宝贵资料以外,这一轮搜索中找到的最重要一份记录来自于巴比伦时代的吉尔伽美什神庙,里面有一整套完整的《吉尔伽美什史诗》。

和之前被发现的那些史诗泥板不同,这些泥板来自于公元九世纪,算得上是现在已知的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史诗。

和现在最完整也只找到2/3的《吉尔伽美什史诗》不同,梁恩他们现在找到的这份史诗至少有九成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让人们能够真正的看到当年史诗的样子.

于是在当天晚上吃完饭的之后,梁恩被大家推选到台上做一个小小的演讲,内容就是有关于这个新发现的史诗。

不得不说现在他们能够翻译的那么快全都是因为梁恩掌握了相当于母语水平的这一类语言,所以可能别人要翻译几个月的东西他只需要看一眼就能够搞明白里面的内容。

虽然说很多的电影里面都会有某个考古人员找到写有古代文件的文物之后就能够顺畅的朗读起来,但实际上这也只是艺术化的创造而已。

因为想要研究清楚古文字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工作,所以绝大部分的考古学家并不掌握这种古代语言翻译的技能。

所以在过去,那些考古学们们找到自己觉得重要的文件之后往往需要通过邮件邮寄给那些古代语言的翻译专家进行翻译,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研究。

虽然随着技术进步,人们有了更多的联系手段,但无论是传真还是网络也都仅仅只是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而已,想要翻译还是要时间的。

毕竟这都是一些死去的古文字,所以对于现在绝大部分专业学者来说他们阅读这些东西的过程更接近于翻译密码而不是真正的阅读文字,速度也自然快不起来。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类似于梁恩这种翻译速度的确值得让这些专业人士们震惊,好在他之前对于多种死文字的破译展示了他在语言上的天赋,所以大家没觉得哪里不对。

除此之外,梁恩无论是汉语,英语,法语甚至是阿拉伯语都能达到母语水平,而这也给接下来的工作带来了大量的便利。

至少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利用母语研究和利用其他语言的研究是两种难度,所以梁恩现在的做法也大大提升了他们整个团队的研究效率。

甚至这段时间中,梁恩还专门应伊拉克方面的要求为这次找到的东西写了一些阿拉伯语的简介,以便日后的博物馆使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