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各有长短。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
道本华夏国教,夕哉华夏亡国危难之际,道教志人,皆舍生为死以救国。上马杀敌卫国,下马度化天下。于国有功,身有大福源,理应封神。
今敕封李圆通为天善星星主,居元灵宫,赐元灵九宫剑,掌福运,显道法。为福运与仁善之神。长生久视,万劫永在。
今敕封贺炳炎为天战星星主,居妙云宫,赐七星古月刀,为守护与杀伐之神。长生久视,万劫永在。
今敕封黎遇航为天勇星星主,居宝德宫,赐纳运拂尘,为噩运与勇气之神。长生久视,万劫永在。
今吃饭曹信义为天应星星主,居乌浩宫,赐软玉麒麟道袍,为财富与贵族之神。长生久视,万劫永在。
敕封尔等四人为四方天师,不忘道门教诲,镇守天宫四极,尔其钦哉?”段天星站在封神台上呵道。
只见封神台上多了四道身影,个个仙风道骨,一股仙气飘飘,不是环境,那是气质,看着就是道骨傲然。
只是一位道士不穿道袍穿军衣,独臂而立,手持一把大刀,好不威武。一股杀气仿佛在体内,只要看见敌寇便会拿刀冲向前。仿佛不是一位道长,更像一位征战四方,统御万军的将军。
此人便是独臂将军贺炳炎,不仅是道门中人也是一位军人。
四人相视一眼,同时说道:“愿受封神。”
丧尸世界本源所化的书本射出一道金光,覆盖在四人身上,金光退散,四人皆是一身道袍,好似天人下界,霸气侧漏。
三人芬芳朝着九流十家方向走去,唯独贺炳炎走到了代表兵家分身的背后。其余三人走到九流十家中代表道家分身的背后,安然站立,不言不语。
知道这四位的人应该不算太多吧!
李圆通可能还好点,毕竟之前还在网络上红过一阵子。
其余三个,哪怕是贺炳炎估计许多人都没听说过,哪怕他们都是为了华夏流过血的人。
太平盛世,那些伟人总是会被民众所忘记,那些流过血洒过泪的的也被遗忘,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段天星在封神台上继续念叨:“劝农耕,以足衣食。农家一门,积善行德。以农法救众生,农家众人,皆有大德。
袁隆平以农家手段,养华夏人,身居大功德、有大福源、大机缘,理应封神。
今敕封袁隆平为天农星星主,居云楼宫,赐神农鼎以昭其功。为农牧与四时之神,长生久视,万劫永在,尔其钦哉?
今敕封朱英国为天平星星主,居晓华宫,赐神农尺以昭其功,为农牧与植物之神,长生久视,万劫永在,尔其钦哉?
今敕封李登海为天田星星主,居广寒宫,赐神农笔以昭其功。为农牧与耕种之神,长生久视,尔其钦哉?”
丧尸世界本源所化书本射出一道金光。
眨眼功夫,封神台上便多了三道魂魄。只不过九成的人只认识袁隆平老爷子,毕竟人家在教科书上可以看到,只要受过教育基本上都知道。
至于剩余两位,除了少数一些人,大概没人知道他们两人是干什么的吧!
袁隆平老爷子九十高龄完全看不出一点老态。背略微有些驼,这也是每个华夏人都敬仰的老爷子。毕竟都有人给建生祠了。
其他两人么,要真细算起来,也是功德不小,甚至细算起来,那个李登海比起袁老爷子也丝毫不让。
有一句话叫南袁北李,南袁是指袁隆平,南李就是指李登海。
就连那位朱英国贡献也不小,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力量,如果是袁老爷子起到百分之四十的作用,那朱英国怎么着也起到百分之三十十的作用。
杂交水稻上,这两个人基本上占了大半的作用。
甚至在杂交水稻这方面就是说两人齐名也不过分,只不过知道他的人少一些。
之前讲到的李登海更是在农业生产方面不分伯仲。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人家李登海就搞杂交玉米。是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甚至对于总粮食的产量贡献还要搞出袁老爷子。
当然,两人都是农业的专家领袖,都是中国人,都是中科院院士,都是华夏脊梁。一切都只是为了中国的兴起。一切都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都是为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而奋斗,都是为了让自己国家强盛而奋斗。
当然华夏的今天更是无数仁人志士换来的,段天星此次封神肯定不可能全部顾上,只能说是选一批确实有功,有正能量的。
也算是对于他们努力的一点回报吧!
其实更可悲的是好多人对于科学家的绑架。一副我弱我有理的样子,很让人无奈的。
袁隆平的豪宅被人骂,人家更多是为了研究。钟南山收诊费太贵被骂。
有贡献得到一些特权不应该么,总拿着社会主义国家说事,现在还没有完全**。
这些人既然能推动国力,给点特权没什么过分吧!你行你上啊!
朱英国领了神位走到九流十家中代表农家分身的背后。
段天星看着封神台上的南袁北李二人念到:“你等二人,阳寿未尽,待到百年之后,自然有人接引你等归领神位。”
两人还没反应过来,段天星挥一挥衣袖,两人便魂魄归体了,两人手中也是拿着一封神灵诏书。
这神灵诏书能保他们死后真灵不散,到时候天道分身自然可以把他们魂魄吸入丧尸世界,神灵归位么。
“呼!”段天星抬头看了一下九流十家背后几乎零零散散的都有几个人了。呼了一口气。
虽然别人看不到他面貌,但是对于段天星来说敕封神灵,尤其是华夏神灵还是挺刺激的。
目前已经敕封神灵二十一位,距离此次预计敕封神位只剩下一十五个,看来封神也快完美收官了,段天星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