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玄武奇侠传 > 第15章 天下第一坛

玄武奇侠传 第15章 天下第一坛

作者:蜀中雷明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19 09:34:51 来源:转码展示1

那天智涵告诉嫦娥妹妹,自己准备回千山头。

嫦娥听说智涵哥要走,心里像没了魂一样,忍不住流下两行热泪。

说实在的,自从智涵哥到来后,嫦娥天天和他一起在山上玩。

聊天嬉戏,切磋武艺,快活得像小仙女,灿烂的笑容常常挂在俏丽的瓜子脸上。

可是,当她听到智涵哥要离开时,嫦娥感到难舍难分。

许嫦娥哭闹着要跟智涵哥一起去玄真观,智涵耐心给她解释,没有得到无为师父的同意,自己不敢带她去。

再说了,现在洋教和中国传统三教的矛盾日益尖锐,千山头是个炸药桶,随时可能发生流血冲突。

嫦娥急的泪流满面,哀求道:“智涵哥,你和我都是孤儿,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亲人。

我们从小像亲兄妹一样,一起玩耍,一起拜师学艺,一起成长,现在你就是我最亲的亲人。

智涵哥,我不怕什么流血牺牲。我要跟你一起去闯天下,就算死了也心甘。”

智涵安慰道:“傻妹妹,你别说胡话。

你现在还小,先在玉虚道长这里继续炼功,等过两年你长大些了,我再来接你去千山头,好不好?”

嫦娥不服气,瘪嘴说道:“你总是说我小,我现在已长成大人了。我功夫又不比你差,别看不起人!”

说完又要与智涵哥比武。智涵只好说道:“好吧,我先回去央求无为师父,如师父同意你去,我马上来接你。”

嫦娥道:“你别骗人!”智涵伸出小指头,嫦娥马上与智涵哥拉勾。

嫦娥无奈,哽咽道:“智涵哥,你回去后,一定要恳求无为师父,准许你来接我啊。”智涵点头答应。

智涵拜别了玉虚道长和道友,依依不舍地下泰山,启程回千山头。

一日下午,智涵来到济宁县城,经过城隍庙时,见有许多人在围观,便凑过去看热闹。

只见一个洋人带了几个教民在宣传洋教,企图招收教徒。

为了吸引当地百姓入教,教民大肆吹嘘,说什么入了洋教,教民受到朝廷和洋人的保护,既能保身,还能发洋财。

围观者中有人大声喊:“我们是山东人,只信孔圣先师的儒教!”

一个教民高叫:“孔老二当年周游列国,如丧家犬一般,他那些东西早就过时了。

你们看看,信儒教的个个受穷,信洋教的人人都发财了。”

这几个教民也不想想,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儒教创始人孔夫子的老家呀!

齐鲁老百姓以孔圣人为荣,哪容洋人洋教诋辱?

几个人一拥而上,动手撕毁洋教的宣传品,与洋人和教民互相争斗起来。

这时,一个中年大汉挤进圈子。

大家见他身材高挑,用红布包头,一根红色褡包缠在腰间,腰带上挂一把明晃晃的钢刀。

他冲上去一顿拳脚,把洋人和教民打翻。

大汉用脚踩到洋人身上,逼他向孔老夫子认错。

洋人见打不过,只好告饶,然后带着教民灰溜溜地跑了。

智涵见天色已晚,附近正好有个客栈,便走进店去,伙计安排在楼上住下。

智涵喝茶休息后,下楼去饭厅吃饭,选了墙角边的小桌子坐下。点了一碗素菜汤,就着大葱煎饼吃。

邻桌一伙人,头挽红色英雄结,腰缠红布褡包,围在一起喝酒,其中一个人在大声说话。

智涵定睛一看,此人正是今天下午脚踩洋人的大汉。

大汉把酒杯端起,吆喝同伴一口喝干,说道:

“兄弟们,坛主张德成率领拳民烧了静海等地的洋教堂。

我们今天夜里,去把济宁县城的洋教堂烧了,把揭帖告示贴满全城,号召民众起来驱除洋教。”

三个兄弟说:“好,李杰大哥,我们今晚上跟你去干个痛快。”

李杰与同伙又喝了一阵酒,叫店伙计来结了账,大摇大摆地离开饭店。

智涵刚才听到李杰提起“坛主张德成”,他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猜测李杰说的这个坛主,莫非就是曾经救过自己命的大恩人张德成?

他见李杰带同伙去行事,便远远地跟在后面。

李杰等人转过几条街,来到一个基督教堂。

四人纵身跳上教堂顶,找到传教士的伙房,在房顶撬一个洞,倒进去两筒火油,点燃一团纸投到油上面。

火油顿时烧起来,引燃了伙房内的柴草,不多时教堂火光冲天。

李杰等人刚从房顶跳下,一群教民从教堂里冲出来,发现是李杰等人放火烧教堂,拿起棍棒,冲上去便打。

李杰和兄弟们抽出钢刀,砍翻几个教民后逃跑。

两个洋人传教士拿出洋枪,准备向李杰等人的背后开火。

危急时刻,在树上观看的智涵,急忙从衣袋里拿出几个泰山石子,用“飞蝗石技法”向传教士头上打去。

只听得两个传教士叫声“哎哟”,头向后仰,两只洋枪枪口朝天。

“砰!砰!”两声响,子弹射向了天空。

过了一阵,智涵跳下树,想去找李杰打听恩人张德成的消息,可是李杰等人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智涵离开济宁,在回千山头途中,听到许多缺衣少食的民众,唱着《义和拳歌谣》,纷纷加入义和拳队伍。

列位看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民众参加义和拳?在下需要交代一下背景。

由于今年黄河上游决堤,黄水泛滥成灾,百姓流离失所,数万灾民涌向直隶和山东,城乡到处是逃荒要饭的流民。

河北威县的义和拳师赵三多,借黎园屯教案事件,竖起“助清灭洋”的大旗。

召集各路英豪在威县蒋家庄商议,趁机收纳流民办团练。

山东神拳首领朱红灯、直隶着名拳师张德成、威县“大刀”阎书勤等人参加了这次聚会。

会后,张德成回到静海县,在一拳民院内预先埋下一把钢刀。

过了几天,他把流民召集到院里,当着众人念咒语作法。

然后手指院内一棵树道:“此树有杀气,掘之当得除妖宝刀。”

拳民用锄头挖掘,果真得到一把亮闪闪的钢刀。

众人都信以为真,对张德成敬佩得五体投地。

张德成手握钢刀,大声宣布:设立“义和神团天下第一坛”,自任第一坛坛主。

张德成在静海县竖起“打洋学”大旗后,远近逃荒的灾民和百姓纷纷归附。

后来张德成又在天津、山东等地建立坛口,聚集起拳民数万人,成为当时最大的一支民间武装力量。

那时洋人正在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清军屡战屡败。

由于义和拳反洋人和洋教,山东巡抚毓贤认为,义和拳本属乡团,可以利用义和拳民来抵抗西方侵略军。

毓贤向老佛爷慈禧太后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的策略,得到清廷的支持。

于是,毓贤对山东义和拳民进行安抚,将其招安纳入民团,组成民军开赴战场前线,抵抗洋人的进攻。

后来,赵三多与张德成等民团首领商议,将所有民团联合起来,统一组成“义和团”。

将“反清复明”口号改成“扶清灭洋”,在直隶和山东,掀起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侵略运动。

一时间,参加义和团的民众多达十几万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