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宣德大帝 > 第四百七十六章 第二次羊毛战争(一)

宣德大帝 第四百七十六章 第二次羊毛战争(一)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2-22 23:20:53 来源:转码展示1

听到王景弘抓到一伙形迹可疑之人,侯显惊呼一声道:“人在哪里,赶紧带咱家过去,这伙杂碎可让海军丢了大人了,郑公公在南京现在是度日如年,每天都被官员各种弹劾,陛下现在还在苦苦支撑。若是一直抓不住人,陛下也会扛不住的。”

“候兄!到底发生什么事了?”王景弘吃惊的问道。

“景弘老弟!别提了,一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海盗,袭击了海宁的一个庄子,整个庄子男丁全部被杀死,女人被掠走。

海军已经在周边各个岛上追查了两个月了,到现在也没有找到这伙人,就跟从人家蒸发了一般。”

“我说怎么总感觉很怪异呢,这伙人,本来是逆风逆水航行,可是在发现我的舰队之后,竟然吓得掉头就跑。

那伙贼人的船上确实有不少女人,咱家已经将他们分开关押,只要分开审问,一审就审个明明白白。”

两人也顾不上回海军总部了,直接又返回码头,先从船上的女子下手审问。这些女子本来就恨透了这伙水匪,自然是竹筒倒豆子,一点不剩的把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

海盗案算是彻底查明,不过这些人是从哪冒出来的,老窝又在哪里,就必须通过对这些海盗的审讯才能知道。

海军知道这伙子海盗是海宁灭庄案的罪魁祸首就已经满意,至于这些海盗还有什么其他问题,那不归海军管。

侯显马上写了一封奏疏,送到宁波府上岸,一路八百里加急送往南京。同时也将这伙海盗移交给了驻守定海的锦衣卫百户所,审问海盗的责任是他们的事。

一下子给锦衣卫百户所塞进这么多的朝廷钦犯,锦衣卫可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关押,只能再求海军帮忙关押。

说句心里话,无论文官还是武臣都不喜欢特务组织,平时海军也与锦衣卫很少来往。不过大家都是为皇帝效力,也只能派出一个队的海军陆战队帮忙管理这些钦犯。

奏疏在五天之后便送到了朱瞻基的案头,朱瞻基看完奏疏知道这是一个打击江南士绅的绝佳机会,将全旭喊来,让他带人亲自去一趟定海,务必要审问出详实的口供。

同时对那个常熟的钱家要严加看管,防止被人灭口,这就是一个让江南士绅颜面尽失的突破口。

八百里加急非紧急军情不得使用,如今八百里加急已经在南京官场传开,可是无论是皇帝还是内阁,都没有任何的动静。

这让南京官场有些慌乱,都有一种预感,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

全旭领命之后不敢怠慢,带着锦衣卫的刑讯高手,悄悄的离开了南京城,一路急行赶往定海。

本以为是一伙难以撬开嘴巴的悍匪,没想到却是一伙被人利用的蠢货。一番审讯下来,全部真相大白。

全旭在海军的船只协助下,将所有的钦犯都运回了南京,所有的审讯记录一份移交刑部,一份上呈给皇帝。

锦衣卫的审讯是为了只是特殊情况下的秘密审问,这部分审问是不能即入档案的。新政下,锦衣卫并没有审讯之权。

这一次的审讯是皇帝特许,是皇帝动用了自己的特殊权力。这样的权力皇帝不能随意动用,不然就会影响新政的推行,法律的权威。

刑部对所有的钦犯又进行了一次重审,在己方互相监督之下,无人敢于作弊,这样的大案那是皇帝亲自盯着的。

金纯为了表示重视,亲自担任主审,大理寺卿胡概与都察院左都御史顾佐做为陪审。同时皇帝的特使范安与全旭也全程旁听,整个审问结果与锦衣卫递交上来的案宗毫无差别,证明了所有审讯的真实性。

同时对所有的水匪都进行了身体检查,并没有发现刑讯逼供,屈打成招的情况,这一次的案件是新政实施以来最大的一起刑事大案,其公正性与程序的合法性都将是载入史册的,没有人敢于有任何的马虎。

案件审理的过程中,一个频繁被提及的名字成了案件的关键,那就是常熟的钱老爷。这位钱老爷头一天还是个受害者,自家的一个庄子被海盗杀光、抢光,下一天就直接被刑部提刑司的巡捕抓捕。

案件不断的深入审理下去,越来越多的内幕被挖掘出来,整个江南各地到处都是刑部巡捕抓人的声音。

整个官场都为之震动,那些弹劾过海军的官员开始暗暗躲在家里瑟瑟发抖,生怕下一刻就牵连到他们自己。

随着抓捕的人越来越多,所有的矛头最终都指向了一个人,那就是内阁辅臣张瑛,当刑部巡捕冲进张瑛在南京的临时住所时,却发现张瑛早已消失不见。

接着派往张瑛老家的巡捕也报告称,张瑛并没有回到家乡。人去了哪里?根据对犯案士绅的审讯,一个惊人的阴谋浮现出来。

张瑛肯定是去了西南,从此西南不稳了,金纯等人将这个猜想报告到朱瞻基,皇帝听了只云淡风轻的说了一句:“人各有志,随他去吧!朝廷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在东南推行新政,只要朝廷的根基稳定,区区一个西南又算的了什么。”

“陛下!要不要将张瑛的家人控制起来?”

“金爱卿,既然我们决定要一切以法律为准绳,张瑛的家人抓与不抓,只看他们有没有触犯法律,若是没有,我们没有道理去抓人家。”

“是!臣明白!”

金纯回到刑部就对下属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找到张瑛家人的不法证据,不能让乱臣贼子逍遥法外。

朱瞻基倒是对这样的背叛无所谓,张瑛选择跟士绅站在一起,那是他的出身立场问题,两个立场不同的人今天不对立,明天也会对立。

如今尽早将这个脓疮挑破,反倒是比被蒙在鼓里要强多了。这让朝廷有了更多的准备时间,估计江南士绅的大量财富都已经开始向西南转移,朝廷必须控制住这样的财富流失。

随着这场江南大案的渐渐落下帷幕,没有被牵连的士绅大户开始变得小心谨慎,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牵连进去。这些被抓起来的士绅的罪名听着就让人害怕,什么勾结海盗、刺杀朝廷官员、阴谋颠覆朝廷,哪一个罪名扣在头上都是死罪。

新政的推行变得越发的顺利,似乎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这个时候经过休整的王景弘赶回南京,朱瞻基在乾清宫召见了他。

行礼过后,王景弘向朱瞻基汇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陛下!臣离开葡萄牙的时候,卡斯蒂利亚王国已经向葡萄牙宣战,他们的理由是葡萄牙勾结异教徒,玷污了神教的神圣性。”

“这恐怕不是他们的真实理由吧?”

“陛下说的是,真实理由是臣切断了卡斯蒂利亚王国的货物销售权!”

“你为何要将卡国的货物销售权切断?”

“陛下!臣向其采购绵羊种羊,结果被卡国果断拒绝,并对臣说让臣死了这条心,卡国的绵羊以后不得出卡国一只。”

“你没跟卡国说是朕想要吗?你代表的可是朕,可是大明的脸面。”

“陛下!臣就是这么说的,可是这卡国油盐不进,臣当时无比气愤,就把本属于卡国的销售份额给停了。”

“然后卡国就找了个理由要打葡国吗?”

“陛下圣明!这卡国是要警告臣,得罪了他们咱大明就会失去这个在西夷的落脚点。”

“你们海军打算怎么办?”

“陛下!古有陈汤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大明今日怎敢辱没了祖宗威严,臣建议带兵扫平卡国,让卡国知道谁才是这天下的主宰。”

朱瞻基想着曾经的那个离奇之梦,未来的西夷这个卡国想必就是未来的西班牙,这个国家经历辉煌之后就会渐渐没落,最后只能成为列强的附庸。

不能过多的削弱这个国家,必须要让他有跟其他列强一战的实力。不然整个西夷大陆上,没有了势均力敌的对手,也许会因为大明的介入让西夷大陆统一起来。

若是造成西夷大陆统一,造就一个强大的国家,那自己可就成了千古罪人。

“你们打一下,朕不反对,不过只要迫使卡国放弃对葡国用兵,并且向我国出售绵羊,不过这一条若是我军在进军途中缴获了卡国绵羊,这一条也可以不加入。

不过必须要保证葡国的安全,你们最好能够让葡国成为我大明的藩属国,这样以后我们干涉西夷就会师出有名。”

“陛下!为何不将这卡国给灭了,这样不是能够一劳永逸吗?”

“景弘!哪里有什么一劳永逸之事,我华夏历代对草原用兵,从秦汉的匈奴到隋唐的突厥,再到两宋的契丹、女真、蒙古,如今的匈奴何在?突厥何在?契丹何在?女真何在?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灭掉了一个部族,总会有另一个部族快速崛起,填补前一个部族留下的权力空白。景弘可知道这原因何在?”

王景弘仔细琢磨了一会儿,忽然豁然开朗,眼睛瞪大道:“陛下是说,我们即使把这些部族灭了只要无法控制这些土地,也根本就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过些年这些地方自然会被别的部族填满,照样与我们敌对。”

“你这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我们发动战争一定要想清楚目的是什么,战争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战争得到什么。”

“陛下!臣明白了,若是我们将卡国打得太狠,得利的并不会是我大明。只会是葡国或者是与卡国相邻的其他国家。”

“景弘这回说对了,我大明花着银子,死着人凭什么要便宜别人。这也是朕在九边与瓦剌和鞑靼开边市,保持两家的平衡的原因,我们汉人在草原上站不住脚,就算是我们将鞑靼与瓦剌灭了,对我们来说也没有好处,不一定会便宜哪个不知名的蛮族。

只要我大明在草原维持住平衡,让他们两家都不敢得罪我大明,再辅以藩属国的外交手段,慢慢对草原牧民进行渗透,让他们从心里认可他们就是我大明人,

最后再通过修路、开矿、垦荒等一系列的手段,让汉人不断的留在草原,改变草原上的人口比例。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我大明在不知不觉中便同化了他们,成为我们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臣明白了,这一次再去西夷之地,臣只带四个协的陆战队,与卡国打一场有限的战争。让卡国对我大明从内心深处对我大明惧怕,再也不敢对我大明生出反抗之心。

同时也让葡国明白,没有我大明葡国随时都有可能被卡国灭亡,葡国必须与我大明越绑越紧,当然我们也要给葡国足够的好处,让葡国在西夷变成一个小而强的存在,即使大明一时反应不过来,其他国家也不敢轻易的欺负葡国。”

“你明白就好,国与国之间战争只是手段,背后的利益才是目的!”

“是!陛下圣明!”

“景弘!你这次回来就不要再出海了,年前的军事会议,朕将你安排到了京师,你要在京师统领全局。郑和老了,朕让他坐镇定海统管本土舰队,主要工作就是为何大明东南沿海的安全。

侯显与郑和年龄差不多,虽然身体比郑和强一点,可是岁月毕竟不饶人,说不定哪天就倒下了,只有你与洪保还年轻一些,还能多撑些年。真让侯显统管东洋舰队,负责对朝鲜与倭国的贸易,也算是半退休的方式养老了。

你的西洋舰队就交给洪保,对西夷的战争也交给洪保吧,毕竟洪保最年轻,你在京师统管全局,一定要为海军多培养人才,海军人才不能断档啊!

朕打算与陆军学堂一样,开办一所专门培养海军军官的学堂,这件事你必须亲自抓起来,教官就从三大舰队征调。只要是你相中的,三大舰队必须无条件放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