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续命丹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取舍

续命丹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取舍

作者:云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10 01:57:09 来源:文学城

安和九年,四月初八,东宫太子薨,讣告传遍整个大魏,令全国举哀一个月。

太子薨,天下尽哀之,朝廷上下人心浮动之。

薨逝的太子名曹行,是当今圣上继位后的第二个太子。

第一个太子是皇后杨氏所生,在其刚满六岁被立为太子后的第三年病逝,之后宫中皇子大多早夭。

因当今圣上和清河王是兄弟,大臣们提议从清河王府中过继一位天资聪慧的公子为太子。

经多轮考评后,终于选中清河王第四子曹行为太子,可惜,才短短七年,太子竟突然薨逝。

太子薨逝前东宫仅萧氏良娣育有一女,朝中再次为选何人为太子犯难。

如今的清河王虽有年龄合适的公子,却都是之前挑剩下的,实在难堪大任。

太子薨逝,于陆萸这样的小人物而言,没有太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她现在满脑子想的是如何才能让曹壬在养病的时候过的开心一些。

这日下午,她从南安王府归来,心情一如既往的沉重。

只因今日的曹壬清醒的时间依然很短,二人都没怎么说话。

刚至门口,银杏报杨蓁蓁已在芝兰院等候一个多时辰。

她忙整理好情绪匆匆入内。

芝兰院中,满院的紫藤,茎蔓蜿蜒攀曲,花繁叶稀,淡紫色的花一串一串,摇曳生姿。

杨蓁蓁立在紫藤架下,看着陆萸:“我此番是来和你告别的。”

太子薨逝,作为太子妃的娘家人,必须即刻赶回洛阳奔丧。

“何时归来?”陆萸问。

“此番一别,估计不会再回江东了”杨蓁蓁说着,眼眶中泪水打转。

父母已经在为她和姐姐挑选夫婿,一旦定亲后就要留在洛阳学习礼仪直至出嫁。

她的母亲向来看不起南方的人文环境,觉得女子出嫁前有北方文化熏陶教养,嫁入夫家后才更能得到夫家的尊敬和重视。

她是陆萸在这个时代的第一个女性朋友,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倾听,但她待自己是真诚的。

因此,乍然听闻此番可能是永别,陆萸心里止不住难受起来。

只是她素来冷静惯了,所以只是走上前轻轻抱住杨蓁蓁:“回到洛阳,别忘了传信给我。”

杨蓁蓁的眼泪在陆萸身后滑落。

她哽咽着出声:“你不许忘了我。”

“好,我此生绝不忘了杨蓁蓁。”

“收到信要及时回复!”

“一定及时回复!”

感受到陆萸向哄孩子一样轻拍着背,杨蓁蓁退出怀抱,破涕为笑:“罢了,看来只有我一人难过。”

“哪有,我只是不善表达罢了”

陆萸觉得很冤,即便哭哭啼啼、泪散千行,又改变不了即将分别的事实。

擦掉眼泪,杨蓁蓁将一个烟青色绣有苍鹰的荷包递给陆萸:“替我转交你二兄,就说我祝愿他早日实现理想。”

荷包?女孩子送男孩子荷包?好友难道不知是为何意?

陆萸满脑子问号,看好友的眼神也充满疑惑。

对于从未体验过情窦初开是何滋味的她来说,这也太突然了。

她瞬间有种被好友和兄长欺骗的感觉。

“敢情你落了半天眼泪是为别人,不是为我呀!”

杨蓁蓁闻言,气急反笑:“你都不问一下就这般想我?”

陆萸一副你让我如何想的表情看着她。

杨蓁蓁无奈解释:“托你的福,我有幸遇到好老师,如今也学有所成,这只是谢礼而已。”

谢师礼送荷包?

陆萸有些不相信,但想到二兄那傻哈哈的性格,便收下了荷包。

她想了一下,又问:“若二兄不收,我该如何处理?”

替别人送东西,她还真怕对方拒收。

杨蓁蓁顿了一下,苦涩一笑:“他若不收,你就销毁吧,我送出去的东西从没有收回的。”

有了这段插曲,浓浓的离愁别绪好似变淡了少许。

在夕阳余晖下,杨蓁蓁走了,留下陆萸独自一人拿着荷包立在紫藤架下满怀惆怅。

这个时代交通不便,此次一别恐无再见之期。

看着小小的荷包,她却觉得有如千斤之重。

心里想着次兄若能收下,好友当是高兴的,但想到这谢礼有点暧昧,又担心他受情伤。

一夜矛盾纠结辗转难眠后,陆萸起了个大早,带着黑眼圈去找陆纯。

当她向陆纯说完前因后果,并将荷包递出去的时候,陆纯连看都未看一眼。

他只淡淡开口:“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你还给她吧。”

陆萸想替好友再问几句,但想到她即将回北方,便颓然地收回了荷包。

见妹妹情绪低落,陆纯道:“以后这样的东西你莫要胡乱答应替别人转交。”

那是她的好友,哪里是别人?

陆萸有些不悦地看着二兄。

陆纯轻叹一声,揉揉她的头顶:“都说我傻,我看你才是真傻。”

言毕,不等她反击,边笑着边道:“我约了叔重赛马,你自便。”

头上的双丫髻都被他揉乱了,陆萸不高兴的在后面喊:“你骂我傻,我要找大兄告状去。”

陆纯听了,大笑着扬长而去。

他已不是小孩,也早已不惧大兄责罚,妹妹可真傻。

杨蓁蓁是清晨离开建邺城,雾气笼罩着整个水运码头。

她走上甲板最后一次回望这座城,想起了那个神采飞扬的少年郎。

他如今可能又在郊外跑马吧?

她十几年间一直循规蹈矩,学骑马是她第一次反抗母亲定下的规则。

而送荷包是第二次,也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

内心隐秘而不为人知的情感,还未来得及开始,便已不可与人诉说。

所以她唯有选择这样的方式送出这份独特的谢礼。

他若能懂是她的幸,若不懂,便让这一切随晨间茫茫雾气一同消散吧。

时间悄然流逝,初夏时节,行云院中的海棠花开的越来越灿烂。

海棠花一朵朵挤在一起,引来了蝴蝶和蜜蜂,让安静的行云院迎来了这个时节独有的热闹。

这期间,曹壬终于等来了徐医仙让人从北方送来的药,白日里清醒的时间渐渐多了起来。

谢洐因陆萸许久未去华彩阁,打听一番后亲自到南安王府探望曹壬。

甫一进院子,他也被满树的海棠花吸引,不过来不及驻足观赏,跟着江澈进了内室。

眼前的少年仅一眼,就让他大吃一惊。

他还记得两年前初见少年时的模样,芝兰玉树、灼灼风华。

可如今的少年除了那双眼睛不变,脸上惨白如纸,骨瘦行销,手腕细得连挂在上面的佛珠都快挂不住了。

“你”视觉冲击下谢洐忍不住想问曹壬到底经历了什么。

可出口的话变成了:“今日天气不错,你看起来也不错。”

曹壬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但也喜欢听到鼓励的话,笑着回:“无法起身行礼还望谢公子包涵。”

谢洐不拘小节的坐在炭盆旁,然后笑回:“小丫头唤我一声谢九叔,你无需与我客气。”

坐定后,他和曹壬闲聊了一会,陆萸便来了。

在这里遇到谢洐,陆萸有些惊讶:“听闻谢九叔去东山赏花了,几时归来的?”

谢洐每年春天都会抽空去上虞东山住一段时间,是为赏花,听闻东山有着江东最美的蔷薇花。

“有美景没有好故事,看的久了无聊的紧,我便回来了”谢洐笑回。

“那谢九叔来得真是时候。”

陆萸丝毫不想耽搁,忙让木槿将皮影材料取出,然后示意江澈关门,放窗帘。

屋内突然暗了下来,摆放好白色布幕后,木槿点起了灯。

见状,谢洐惊呼:“你要表演影子戏?”

“您之前见过?”陆萸边将人物小相取出,边问。

“之前在长安游玩时见过,不过他们参与演出的人很多。”

谢洐对只有陆萸主仆表演的影子戏有些好奇。

陆萸也未做解释,一切准备好后,她接着从须菩提祖师在孙悟空头上轻轻敲三下那里表演。

哪怕没有出色的音乐作配,没有华美的灯光,陆萸的表演依然让谢洐耳目一新。

和第一次看表演时的众人一样,连手中的茶杯都忘了放下。

看过一场表演,谢洐也不催着陆萸出首饰设计图,而是催着她演出。

这次之后每次要来表演,陆萸都会事先告知他,时间在西游记精彩剧演出中飞逝而过。

安和九年,五月初六,当今圣上下诏:大魏各地藩王府凡年满十四未成亲的公子皆赴洛阳与今年新生一起入太学学习。

洛阳太学是大魏最高学府,每两年入一批新学员,新学员来自各州郡,皆是通过大中正点为上品的世家学子。

学子入太学后,学制两年,两年后经太学博士严格考评,再经三省定品后方可入朝为官。

当今圣上一纸诏书才下发,一石惊起千层浪。

大家都猜到了圣上想在各诸侯王中挑选下一任太子。

清河王府没有合适的人选,但还有西平王、成都王、东海王、南安王。

特别是南安王府的世子,自幼聪慧,文采斐然且仪表堂堂。

他前些年所作的几首诗赋更是得到过太学博士的夸奖,流传至今。

一时间,大家心底已经默认下一任太子非南安王世子莫属,毕竟放眼整个大魏也找不到这般优秀的儿郎。

西平王世子听说是个武夫,只懂舞刀弄枪;

东海王世子因即将过门的世子妃突然病逝而整日消沉,成天泡在酒中,连提笔写字都困难。

而成都王世子比前面几位都年幼,听说整日沉迷斗鸡不可自拔。

突然之间,递进南安王府的拜帖如雪花一般,连和南安王府有婚约的陆氏也收到了很多帖子。

陆萸无暇顾及那些,她担心的是曹壬,毕竟他也在诏书要求之列。

洛阳的冬天比建邺寒冷数倍,他要如何才能在那样的寒冷中苦苦坚持到圣上选定新太子之日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告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