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武侠 > 修仙从长生不老开始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粥而复始

修仙从长生不老开始 第一百一十一章 粥而复始

作者:神龙抄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0-06-19 13:35:38 来源:转码展示1

“云大哥真厉害,也不知是做什么生意,赚了这么多银子。zuowenbolan”

云苏挣银子的本事一次次地刷新了王玄机的认知。同样,花银子的大手大脚也一次次令她震惊。

“倒也不多,九牛一毛而已。”

王玄机虽然没有提问,云苏却好似看穿了她的担忧,毕竟,正常人会觉得,一次花一万两,你到底有多少个一万两银子可以挥霍。

怕小丫头觉得自己会变成穷光蛋,便多说了一句。

感谢那些视财如命的敌人们,云苏估摸了一下,办完岐黄会和另外一件事情,应该连零头都花不掉。

“……”

王玄机不知道该如何接云大哥的话了,一万两银子不过是九牛一毛,这个数算她居然有点算不过来了。不由心中暗忖,大哥这是对自己的莫大信任,即便自己没有开口问,只是看出了自己心有疑惑,也如实相告。

自己可绝对不能对那几个小的说,免得日后成了败家子,好逸恶劳,终日不求上进,只知道伸手问家中索取,浪费银钱。

她心中却是觉得,云大哥有钱了真好,比自己有许多银子还开心。

正好这时,一对年过四旬的老夫妻正看完了大夫,买了药出门,男人病了,妻子提着药长吁短叹,说道:“老头啊,我们还是抱养一个孩子吧,你看日后要是老了病了可怎么办。”

云苏闻言,有些触景生情。

可惜,还没来得及感动和感慨,便听到那男人一句斥责。

“怎的了,等你老了,孩子是你药引子啊。”

“……”

好大一个转弯,云苏差一点一口气没忍住,这位大哥还真是异于常人。

“老了我先死,给你留点银钱看病不就是了。”

“呸呸呸,你这死老头子,老不正经的,哪有拿这种事情说笑的。”

“怎的了,老子又没有孩子,你我吃饱,全家不饿。”

两人笑骂着远去,似乎连身上的病也没那么难受了,云苏却是若有所思,随手一弹,一块一两的碎银子便进了那妇人的钱袋中,一两银子加原有的十文钱,瞬间富了。

“云大哥,以后若是银钱不够多了,你,你还是为自己存一些,日后也好娶……随时取出来花。银子,若是有下次,能少捐一些便……”

王玄机也看到了这一幕,觉着人世间还是悲苦多些,幸福少一些的,放低了些声音,苦口婆心地说道。

她实在想象不到云大哥有多少钱,但一次性就要捐出一万两来办岐黄会,这花钱的力道实在过于惊人,她看在眼里,却是既为那些未来或许能受益的穷人高兴,又觉得心疼,一万两呢,若是云大哥日后万一想成家立业,养几十口人怕是也够的。

云苏淡淡一笑道:“玄机啊,这世上之事总是有得有失,所谓成大事者,一般不会索求无度,而是在那一线舍得之间求索。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得之在前,如果一味索求而不给予,难免违背了本心。

至于此事,若是想的开一些,便是所谓的花钱一时爽,一直花一直爽。大哥自小家贫,有一个毛病,越是花钱便越想挣钱,这银子还在兜里,我却是已经开始想念那些生意伙伴了。”

王玄机听得似懂非懂,能赚许多个一万两银子的生意,应该都是大生意了吧。

但还是点点头,背着身上的小渔宝,觉得轻飘飘的,也许云大哥说得对,花钱一时爽,自己在旁边看着云大哥花钱,虽然银钱还没拿出去,但大哥千金一诺,说出来了必然就会做,方才被这番话一劝,好像感觉也不错。

小渔宝才是最好打发的,一串糖葫芦七个糖球,几个月前才能舔着两个玩,现在却能独自吃一串了,乐的直蹦,吃的王玄机的衣服和青丝秀发上到处都是,让当大姐的忍不住小声笑骂逗她。

不多时,三人便回了家,正好韩玉来了,云苏便叫住了他。

“苏先生,不知有何吩咐。”

“韩管事,我看这渔阳一带还有一些穷苦人家,以及许多没有来得及返乡的西境三洲百姓,想要施粥一些时日,不知可有办法?”

云苏原本是想把两件事情都交给刘员外去做,但路上遇到王长安这件事,顺路把岐黄会的事情许给了他,干脆把施粥的事情也直接办了,免得再去刘府一趟。

“哦?这施粥的想法倒是善事,虽然渔阳城偶尔有人施粥,官府也办了粥厂,但却不不是日日都有,更是管水不管粥,管喝不管饱,隔三差五的,流民百姓也总有饿肚子的时候。

苏先生既然有此善举,不如将此事交给韩玉,韩玉家中有一贤妻,熟读诗书,通晓数算,最是会过日子,由她张罗施粥,定然周到无比。”

韩玉一听云苏要做善事,顿时高兴起来,妻子现在不用为别人家洗衣织布补贴家用了,倒是可以为她谋个事做,苏先生这等世外高人的差事,不求银子,办好了就是跟着做了善事。

不过,他也不忘提醒了一句,凡事量力而行,毕竟苏先生刚买了大宅子,也不知道手中银钱是否吃紧。

“如此甚好,你今日便在城中内外大致查看一番,估个数出来,把米柴人工和工具也一并算上,再算上韩夫人的酬劳,明日便开始施粥。”

云苏自然是乐得交给他,既能不耽误前院的改扩建,又能施粥行善,两全其美。

判断一个人是否堪用,若是子女,便看他们的父母如何。若是女人,便看夫儿如何。若是男人,便观其妻与子。

“苏先生,这施粥的时限暂定几日呢?”

“此事你们贤伉俪先看着办吧,只要每日来领粥的真正穷苦之人还多,不管是西境三洲的百姓,还是其他的苦命人,粥铺就一直开着。”

韩玉闻言一惊,这事又小不了了,不禁暗道苏先生真是世外高人,连施粥的风格都和之前想建藏书楼时一模一样,自己自认为是饱读诗书的秀才,看来怕是读书读少了,有些跟不上先生的思绪和想法。

“若是长久施粥,这粥铺还请先生赐下一个名号。”

云苏微微沉吟,道:“这粥铺既然是要长久办下去的,便叫《粥而复始》吧,朗朗上口,见闻知意。”

“……”

韩玉不禁觉得,也许自己是真的读书读少了,别的粥铺,都叫什么施粥铺,济粥堂,照着先生的意思,寓意其中,若是叫个‘苏粥’好像也不错。

唉,可惜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回去让夫人一起好好算算,合计合计,遇到这样的世外高人,自己又能说什么,尽量少花钱办好事吧。

……

转眼,数日过去。

城外的‘粥而复始’已经开了起来。

许多西境三州的流民和本地的穷苦百姓,忽然发现城外多了一家既好喝,分量也足,若是老弱幼小排队领粥,不但管饱,还能配两块咸菜。

每日都有数千人排队,人多的从早排到晌午,十口大锅就没停过火。

一开始,韩玉和妻子王氏,原本还为云苏想了十几种开源节流,减少支出的办法。

“苏先生,您这施粥自然是好的,但是依您的意思,那一斤米也就能煮出十碗粥。以目前的市价,一两银子只能买一千斤糙米,一天若是施一万碗粥,一两银子便没有了,算上工钱,柴火,以及陶碗锅盆损毁之类的,一年便是好几百两银子没了,银子可是不经花的……”

在韩王氏看来,这一年不说多了,光是施粥就花掉价值大半个卫府别院的银子,苏先生即便是世外高人,又如何承受得起,自家相公可是还心心念念修藏书楼,别楼还没修起来,银子先没了。

云苏听了那韩王氏的说法,觉得非常有道理。

“韩夫人言之有理,银子确实不经花,这一天一两银子肯定不够用,这样,我们暂时按照一天二两银子来谋划此事。老弱幼小,添两块咸菜,皆可管饱。

这是一千两银子,今日便交由韩先生掌管,先施一年粥,我们到时候再来复盘此事。”

“……”

韩王氏一听,顿时一怔,这如何是好,劝来劝去还加钱了,原本两年施掉一座大别院,现在一年就要花进去了。

“先,先生,至于在粥铺摆放善款箱,招募义工之事,您意下如何?”

韩玉吞了下口水,还想挣扎一下。

他只觉得手中的银票烫手无比,苏先生居然随手就把一年施粥的开销交给自己了,一千两银子,这辈子书读得多,银子倒是第一次拿这么多。

“嫂夫人想得很周到,不过这捐钱助善,招募义工之事,向来皆凭自愿,不宜诱导,也不好阻拦。

这样吧,我们便以一年为期,凡是捐款不论多少,总数取前三者。以及义工之中,总工时排名前三者,年底结账之后,苏某可以请他们共进晚宴,聊表谢意。”

云苏原本不想如此麻烦,但忽然心头却是一动,有些事情自己做起来很容易,一个人也完全花得起这点银子。但要带起一股风潮,将行善布施这件事带出一股风气,却没那么简单。

韩王氏刚一怔,这闻言又是一愣,既然苏先生说了,那便如此做吧,苏先生想和为善之人共进晚宴的心情她能够理解,只是这劝捐募工的效果怕是就不好了。

反而是韩玉,似乎明白了什么,甚至不自觉想了想家中有多少银子,不,是有多少文钱。

施粥的事情暂告一段落,云苏也见了慕名而来的王家父子,商谈了一番岐黄会的事情。

相比急公好义,为人单纯,乐善好施的王长安,王老爷自然想的周全许多,善事要做,生意也要做,家业更不能不要。

父子二人带着许多疑问而来,云苏见这岐黄会不比施粥,不可能在自己离家之前便有眉目,一想到那韩玉夫妇二人心思缜密,办法颇多,干脆把二人叫来一起,将心中种种关于岐黄会的设想讲了一遍,然后让他们先回去商议,等过些时日自己突破归来时,再定计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