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秀才家有女种田忙 > 第22章 第 22 章

秀才家有女种田忙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一只鹅鹅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2-21 05:21:52 来源:文学城

牛车走的慢,到达邻县时早已过了晌午。

在经过小安村附近的镇子上时,钱氏让牛车停在路口,她要去镇上买些东西。

柳芽儿要一起,钱氏随了她。

钱氏想着从早上到现在颠簸了一路,小小的人儿早就焉了,让她下来走走也好。

问了路寻到镇上的肉铺,割了两斤五花肉,剁了两根排骨。买完了肉又到了边上的铺子称了一斤红糖。

钱氏想了想,牵着柳芽儿去了布庄,扯了几尺靛蓝色的布。最后出街市的时候,又买了几包点心。

从穿越过来至今,柳芽儿算是发现了,钱氏这个人对自己特别小气。但对自己在乎的人,她是毫不吝啬,什么都舍得买。

买完东西的祖孙二人也不耽搁,径直往路口去。

赶车的大爷见钱氏提着大包小包,走起路来都颤颤悠悠的,赶紧下车过来搭把手,笑道:“大妹子买这好些东西啊?”

说完心中咂舌,看着这大妹子的穿着打扮,不像是什么富贵人家的老太太。来这边走个亲戚,除了一担麦子,还买了这老些东西,真真是阔气。

钱氏感激大爷的帮忙,谢道:“也没什么东西,小十年来一回的,空着手也不像话。”

说着,又拿出包点心递给大爷:“拿回去给孙子吃,没多少,就当甜个嘴!”

大爷哪里想到这点心还有他一份,受宠若了之余赶忙推辞道:“使不得,大妹子这是作甚?我哪能要你的点心,你快收着,带去给大牛孩子吃!”

这可是点心,里面加了糖的,金贵着呢!

这几年因着灾荒,逢年过节的他们都不舍得给孩子买一回的,这包点心他哪能要?

钱氏才不管大爷如何推辞,硬是把点心往大爷手里塞,道:“老哥哥,你就拿着吧!我买的普通的点心,不值当什么钱。先前我这小孙女反胃难受,你就那么两个李子不也还拿给她吃?拿着吧,你又跟大牛同村,我还得麻烦你帮我送到大牛家门口,也省得这麦子还要我挑!”

大爷实在推辞不过,只得将点心收了,不好意思的道:“就算是大妹子你不说,我也会把你们送到大牛家门口的!”

待祖孙二人又坐上了牛车,大爷又赶着老牛,朝小安村驶去。

从镇上到小安村,还有七里的路,需要行驶大半个时辰。

黄土小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凹凸不平。柳芽儿死死的抱住装麦子的稻箩,她生怕牛车一颠,给自己颠下车去。

大爷瞧着柳芽儿的模样好笑,打趣道:“再忍忍,一会就到哩!不过丫头放心,我赶了大半辈子的车,定不会教你摔下去!”

牛车七弯八绕的颠了两刻钟,终于到了小安村。

柳芽儿看着破败的村落,终于安下心来。她怕再这样颠下去,苦水都要被颠的吐出来。

牛车停在了一座黄泥房子门口,老大爷跳下车,一边搬麦子,一边冲着屋里喊:“老姐姐,你娘家来人了!”

陈瘸子活着的时候,同辈的都会喊大钱氏陈家嫂子。等陈瘸子没了后,大家都称呼大钱氏老姐姐,显得跟亲近些。

屋里的大钱氏正在扫地,听到有人在大喊她娘家来人了,一时没反应过来。

娘家?她早就没了娘家!

把扫把放好,大钱氏佝偻着背,颤颤巍巍的出了屋子,大声道:“是哪个在瞎喊?”

“大姐!”钱氏看着逐渐映入眼睑的老媪,险些没站稳,差点一个跟头栽下去。

她知道这年头日子不好过,但没想过生活能把人折磨成这副模样。

大钱氏比她只大七岁,如今不过才五十四。可大姐现在的模样看上去,说是快七十也有人信!

出了屋的大钱氏见院子里确实来了人,抬眼去看,却发现看不真切。使劲揉了揉眼睛,又看了几眼,想到刚刚那人喊她大姐,才问道:“可是我小妹芳儿?”

芳儿,是钱氏的闺名。钱氏的大名叫钱芳,在娘家时,都喊她钱小妹或者是芳儿。

“是我哩!大姐,我……我来看你咧!”钱氏哽咽着声音,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

“你……你怎得来了?小宝,快,去地里喊你爹娘他们回来。你小姨奶奶来哩!芳儿,快,屋里坐。我先去烧水,饿不饿?大姐给你蒸馍馍吃!”

一直躲在门后的小萝卜头,听到奶奶让他去地里喊人,用力擦了擦鼻涕,一提裤子,飞快的跑了出去。

对于钱氏的到来,大钱氏先是大惊,又是大喜。等将人领到屋里,把凳子擦了又擦的招呼钱氏坐,又要去灶房给钱氏做馍馍吃。

钱氏一把将人拉住,道:“大姐你别瞎忙活,我不饿!早上出门前我特地多烙了几张饼。晌午在路上的时候吃了饼,这会儿哪还吃得下东西?”

“大姐,这是芽儿哩,你可还记得?她洗三的时候你还抱过她哩!”钱氏将柳芽儿拉到跟前,好叫姐姐看得仔细。

大钱氏看着面前的小人儿,想伸手摸摸小人儿的脸。可瞥见手上厚厚的老茧,不自觉的将手缩了缩,最后只摸了摸柳芽儿的肩,道:“这一晃眼芽儿都长这么大哩。日子过的是真快,不知不觉都快十年了!芽儿,你跟你奶奶坐,姨奶奶去蒸馍馍给芽儿吃!刚碾的白面,蒸出来的馍馍可软乎哩!坐,你们坐!”

大钱氏说着,又要去蒸馍馍。

钱氏再也忍不住,哭出声来!柳芽儿也跟着掉眼泪。

来时的路上她们跟赶车的大爷打听过,小安村的麦子也受灾严重。交了赋税各家留下的麦子也就百来十斤。他们碾麦子的时候,麦麸都不舍得筛掉,混着面粉一起吃。

麦麸就是麦子的外皮,现代搅碎的麦子都会筛掉黄色麦麸,只食用白色的白面粉。在现代,麦麸是拿来喂猪的,也就是农村人所说的糠。

这世道难,难到要吃糠。可大钱氏还要为她做白面馍馍。

“姨奶奶,我不饿哩!您坐着陪我奶奶说说话,我奶啊,可想您了!所以才带我来看您哩!”柳芽儿扶着大钱氏坐下,又乖乖的坐到钱氏旁边。

“呀,这芽儿养的好!不认生,也不怯人!不像我家那个小宝,胆子小,见着人只晓得躲他爹娘后面,亏的还是男娃!”

“小宝那是年纪小,等大了就好了!我芽儿前几年也是,柔柔弱弱的,见着人都不敢吭声。你瞧现在,能耐着哩!”一说到自家孙女,钱氏那是发自内心的自豪。

她觉得这世上,不管是能耐还是孝心,这天下没有哪家孩子能比得过她家芽儿的。

不过这话她也就心里想想,面上该谦虚还是得谦虚。

昏暗的黄泥房子里,多年未见的姐妹两拉着手叙这旧。从各自的孙子说到各自的儿子,又说到自家的田地和收成。

柳芽儿乖乖的坐在边上,听着她们聊天。

老姐妹两聊的正热的时候,大钱氏的儿子媳妇都扛着农具回了家。

其实大钱氏生了四个孩子,只是行二的儿子和行三女儿没养的活,只活了大牛和大壮。

柳家祖父过世和柳芽儿洗三时,柳芽儿这两位表叔是去过柳家的。不过那时候原主才出生,自然也就没什么印象。

“小姨!您怎得来了?也不提前来个信,我好去镇上接您!”大牛领着媳妇儿子过来给钱氏见礼。

大壮也搭腔道:“就是,小姨来也不提前说。您瞧,这来了连口热水都没得喝!小姨您先坐着跟我娘说会话,我烧水去!”

钱氏刚成亲那会儿,柳家祖父带着钱氏来过小安村。那时候大壮才三岁,刚记事。记忆里小姨总是抱着他,逗他玩,还给他买了点心吃。

所以即便快十来年没见,再见到钱氏,大壮还是觉得格外亲近。

大壮如今三十有一,还未娶亲。大牛娶的是隔壁村的李氏,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大宝和小宝。大宝年十三,小宝将将六岁。

相比小宝怯懦的性子,大宝显得成稳许多。家里来了客人,大宝见完了礼就去帮着小叔烧开水。

大儿媳李氏给钱氏见完了礼,拉着大牛到了院子里,附在大牛耳边轻声商议着,让他去镇上买块豆腐,她再去村里看看找别家借几个鸡蛋。

大牛揣着几文钱刚走几步,又被李氏喊住。

“怎得了?”

李氏赶忙捂住大牛的嘴,压着声音道:“你小点声!我想着小姨难得来一回,总不能都让她老人家吃不好。你去仓里称上十斤麦子去镇上卖了,再割点肉回来!”

“成!”

大牛转身要去去称麦子,就听屋里传来钱氏的声音。

“小姨,您喊我呢?”

钱氏拍了拍衣裳,起身道:“喊你媳妇别瞎忙活了,我知道她是个好的,咱们是自家人,不用那么客套!喊你媳妇也进来!”

大牛领着李氏进屋的时候,钱氏已经从稻箩里拿出来肉糖点心放在了桌子上。又拿出一块粗布,道:“这一块布有六尺,你们拿去给大姐和大宝小宝做身衣裳!布我都买来了,你们可别舍不得压在箱底!”

“这包糖是给大姐的,这两包点心你们拿去给孩子吃。别舍不得,这天渐渐热了,放久了发了霉那不是糟蹋了?这一百斤麦子,大牛你给倒进仓里。稻萝给我,我还得带回去!”

钱氏又把肉和排骨递给李氏:“你啊,也别去村里借鸡蛋什么的了。我来看我姐姐的,又不是来好吃好喝的!这肉跟排骨你拿去烧点给孩子们吃,再腌点起来。等农忙的时候,也能尝个油荤!”

其实刚刚李氏拉大牛去院子里,她就猜到了这小两口子要做什么事。

大姐家穷,穷的连给大壮娶个媳妇都娶不起,哪还能拿出什么像样的菜色招待她。

“小姨,您……”大牛红着眼睛,愣愣的不知道说什么。

也就是这两年,小姨家日子也不好过,才没送粮食。往年小姨每年都要托人捎来一百斤粮食的。他一直记着小姨的好,想着有朝一日给小姨尽尽孝心。可如今小姨到他家来,他连顿像样的饭菜都整治不起。

倒是小姨,难得来一回,差不多把整个家当都搬过来了。这恩情,他陈大牛要怎么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