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黄星跃和李奶奶在周家得到了热情招待,尤其是周家这些女性家属,一直默默照顾李奶奶。
怕李奶□□次来做客会拘谨,周奶奶就一直陪在身边闲聊,说自家孙子和隔壁席家孙子儿时趣事,说黄星跃和他们之间如何相处情景,说小星如何招她家老爷子的喜欢,现在两人还成了忘年交……
一顿热闹的晚饭过后,做医生的周明芳察觉到李奶奶明显体力不支了。想想也是,从未出过这么远的远门,又在医院做了各项的检查,难免人就疲惫了。
周明芳和黄俊梅一起帮着李奶奶到平日里黄星跃留宿的房间里,扶她上床,又帮着调整好姿势,等李奶奶迷迷糊糊睡着后,两人才放心地从屋里走了出来。
这时的黄星跃,早就被周老爷子拉到书房里下起棋来。
“你看,周子建这小子明明比你还大,却还时不时对着家中长辈卖傻撒娇,你却已经开始照顾起自己奶奶的生活起居。这人呀,都是吃五谷杂粮的,怎么就这么不一样呢!”
面对对面周老爷子这番老生常谈,黄星跃一边执棋,一边慢慢笑地说道:“这不是挺好的吗!周子建这叫做‘童心未泯’,挺好的呀!”
周老爷子却摇摇头,很是嫌弃般地说:“他那是事事太顺,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苦。太顺了,人就不容易长大,独立起来。不像你”
“像我,像我这般真的好吗?有福不享,却要硬找苦吃!这不对呀!”面对黄星跃突然的打断,周老爷子这才停下棋子,正视对面那双望过来的亮闪闪的大眼睛。
“我觉着周子建这样,就很好!不是谁都有条件去保持童心的。先天上,他必须出生在父母健存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睦,老有所依,幼有所育,这是物质条件。后天上,他自己本人必须内心纯良,至善,方能一直保持一个金灿灿的童心。
像我这样的,有什么可学习的。从小到大生活的苦,奶奶都陪着我吃了个遍。要不是后来频遇像你们周家,席家,还是夏校长等等这些‘贵人’,我和奶奶现在都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长草了。”
周老爷子就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才十一岁的小女孩,她神情恍惚,眼神迷离,那是从未见到的脆弱一面。
黄星跃此时,也不知道说的是自己,还是原身在述说:“我之所以喜欢来周家,席家,就是因为内心羡慕,渴望如周子建,席锦龄这般,能承欢于父母膝下。家庭圆满,诸事顺利,这不应该是我们华国人人追求的向往吗!”
此时,站在书房门外的周子建,席锦龄同时屏住呼吸,小心翼翼贴着门边听着里面黄星跃的声音。
“在石头村里,像我这般从小就吃生活苦的孩子还有很多。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村里的女娃娃们,只要家里有弟弟或是哥哥,那女娃娃就可惨了。做不完的家务活,农活;原先连读书都是奢侈。现在好多了,我们黄村长天天给这些重男轻女的家长们做思想工作。
不是教育他们要一视同仁,要女孩男孩一起疼。而是从利益方面下手,告诉他们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竹篮子里。男孩读书不行,女孩万一读书好,未来也有一份好工作。好工作就有一份好收入,自然就能贴补家里和弟弟或哥哥。这才说动了那些家长。这是,**!但是,它又是古华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顽症。你说这些家长狠心吗,好似也不对。说来说去,就是因为没钱,穷,闹的!
这样的苦,你希望周子建去吃吗?你希望大家都像当初的我那般,差点连学都没得上吗?
一个人如果在她/他小的时候吃尽苦头,将来长大了即便功成名就,也还得在精神上不停地还小时候的穷债’之苦的。”
一时之间,书房里面,外面都静极了!
谁都没想到,平日里出现在众人面前乐观开朗,无所不能的星姐,既然会说出如此心酸刻骨的话来。
黄星跃今天难得如此多的感慨,还是因为在医院里老医生的那番话给触动到了。李奶奶这身的病痛,并不是癌症这类不可逆转的病症。起初只是跌倒扭伤筋骨,骨骼挫伤等小毛病。如果,当时家中有成年人,有余钱,自然就能得到很好,很快的治疗。
但是,贫穷和没有旁人的帮助,李奶奶只得选择了隐忍。这一忍,就是6,7年。黄星跃只恨自己人小力单薄,所以她才这么着急地要长大,快快撑起李奶奶世界的那片天。
即便,现在她在众人帮助和自身努力下,一步步走来,但也不意味着这是一件好事!她更喜欢李奶奶能像周奶奶那样,年老时膝下有小辈陪伴撒娇;老伴还在,天天还有人拌嘴;儿子儿媳妇有本事,能撑起整个家的天。
多美好呀!这才是她最想给与李奶奶的晚年生活!可惜,她办不到!人力,终究还是有穷尽的时候。
周老爷子一向知道这孩子心思重,却不想她既会深思到如此地步。
“你这孩子,也才十三岁来的。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再也没有比你更好的了!不要把自己逼得这么紧,有困难有问题,都可以来找我们。我虽然年纪大了,不管事了。但是我周家在,席家也会伸出援手的。既然你将李奶奶接来了,就安心看病,养病。你呀,别忘记你自个儿还是一个高中生,还得以学业为主才行!”
周老爷子这番话,话里话外就已经把黄星跃当自个儿的孙女看待了。黄星跃自然明白,内心感动,眼睛都微微泛红了。
……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众人分成两小组行动。一组以周明芳为头儿,开车带着李奶奶到医院继续治疗,今儿放假的黄俊梅陪着一起,以便多个人照应。
另一组以黄星跃为头儿,外加周子建,席锦龄两男生,前往之前黄安帮忙租下的房子里做卫生,整理房间。
现在黄安和黄星跃都各自有一部最新的小灵通,有事就互打电话说事情。黄星跃电话这头让黄安今天就不用过来了,让他忙店里的事。说起这小灵通,还是黄安前段时间又再次南下,从S城买回来的。
现在华国的通讯事业也在蓬勃发展,之前黄安带回来的BP机以及羡慕不已的大哥大,据说在S城已经慢慢被淘汰了。
实际上,现在J省也有几点店铺开始售卖这些小灵通,周家席家的人也都早早用上了。就是身为学生的周子建和席锦龄并没有配备,所以对着黄星跃手上的这个小灵通,两人都表现出了兴趣和羡慕之情。
黄星跃边打扫卫生,边和这两人科普未来的不久,华国有可能迎来的信息大爆炸。到时候人人有升级版的小灵通,还有席家现在席父书房里那笨拙的台式电脑,也会被快速地升级,变得便捷轻便,还能随身携带办公……
周子建一边干活,一边乐呵呵地听着,只当作星姐在“白日做美梦”,不过听着听着他也沉浸进去了。
“嗯,将来我一定要多买几部,没事就自己给自己打电话,哈哈哈~~~”
席锦龄却不是这么想的。平日里他父亲有空在家就会和他聊一些,外面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科技,经济等领域,华国现在正在紧赶慢赶与国际接轨。而黄星跃口中所说的,惊人地和席父口中所说得预测吻合。
所以,席锦龄是听得格外得认真,心里也默默记下了这些信息。
卫生很快就做完了,主要还是因为这租来的房子也就一个卧室带厕所,还有一个小厨房,面积不大。搞完卫生后的黄星跃又召集两人一起下楼,准备熟悉一下周围环境,毕竟后面这一个月的治疗时间,她和李奶奶不可能每天都在周家蹭饭吃。
不大功夫,三人找到了这附近的菜市场。黄星跃就买了一下蔬菜,油米调味料等,还有一些生活用品。别说,零零碎碎的加在一起又多又杂。但,咱不怕,因为这不还有两个现成的“搬运工”!
三人吭呲吭呲得将东西捯饬到家,时间也到了中午。这时,李奶奶三人也从医院回来,进门见这房间里已整理干净,整齐,大人们纷纷夸奖三人勤劳,能干!
“勤劳”,“能干”,这两个词在前十几年岁月中和周子建是完全没关系的。但是,在和星姐相处的日子里。周子建,以及席锦龄这两个从小被照顾无微不至的“少爷”,似乎也慢慢带上了一丝人间烟火气了。
周子建的妈妈看着这两个大小伙子,从内心里感谢黄星跃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