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星际生存手札[快穿] > 第33章 农家女的科举生活

星际生存手札[快穿] 第33章 农家女的科举生活

作者:束雨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6-17 09:47:13 来源:文学城

五年后

玉带河的水静静地流淌着,可这柳条巷却改了名字,叫做锦绣巷了。

刘氏母女当初买的小院,三年前便跟后面两处房子打通,变成了一家绣坊,兼营南北方各类绣品。如今府城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要学个手艺,或者找个活计,官营的织锦院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这家锦绣坊也颇受欢迎。时下做学徒讲究拜师,头三年算是孝敬师父,是不拿月钱的,可这锦绣坊不一样,不仅有师傅教各式新奇的针法,也给学徒们按件发钱,只要手脚不是太笨的,学个几年便可以出师了,出师之后便有考核,按评级来定月钱,绣女绣娘们没有不服气的。

门口有人进了来,冲一个身姿高挑的绣女喊道,\\\"魏姑娘,外面有称是你兄弟的来找你呢。”

“好勒。”魏襄月将针脚收起,理了理上衣,蹙眉走了出去。

到了巷口,那里站着个五短身材的少年男子,看到她立刻叫道,“魏小花,娘忘了给我钱吃午饭,你快取十文给我。”

“我不叫魏小花,”魏襄月五年前便不在用这个小名,赵姑娘给她取了学名魏襄月,她爱极了,“你是哪家哪户的大少爷,吃一顿饭竟要十文钱,我是拿不出来的。这里有两个铜板,你爱要不要。”

“你这个死丫头,两个铜板顶什么用,只能买个肉包子!你日夜在这里干活,敢说没钱?”魏耀祖一脸横肉抖了抖,“你敢不听话,我叫娘卖了你。”

“卖我?”魏襄月笑了,“你自己结不了业,便以为我也结不了业吗,我现在是待考解试的学子,官学里都是有我的名号的,你想卖了我,我就立刻就去官衙里告你去,让你这个没有手足之情的教唆犯判个流放!”

魏耀祖不通文墨,现在也分不清这个赔钱货是不是在糊弄他,于是一跺脚,骂道,“叫你这小蹄子得意,等我回去,再叫娘来收拾你!”

魏襄月懒得理他,她马上就要考府学,还得多绣些绣品,攒些束脩呢。

刘氏在绣坊里转了一圈,又走到了巷口的书坊里。

掌柜见了她,立刻让人拿上等的茶叶沏茶。

“刘娘子是来看画册的吧,正好工坊里印出了第一本,”掌柜走到门帘后面,很快,取出了一个雕花红木盒子,“按照娘子的要求,用的都是上好的菊花笺,正应了时节,颜料用的也是上好的,鲜亮饱满,上面画的这些个人物,各个像月宫的仙子似的。您看这侧面的小诗,每个字只有黄豆大小,却也印的真真的,精致极了……”

刘氏取了画册来看,果然跟蓁儿画的原图差不了几分,应是下了些功夫的。等这些画册印出来,她再让绣娘们绣上墨蓝银白的书皮,送到城里的各府的淑媛手中,再清贵不过了。

这样的产品目录,谁看到了,不想在这家制衣坊订两间新衣呢。刘氏的制衣坊眼看就要开业,这些画册也得尽快赶出来了。

孙掌柜这次下了十足的力,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在的,见刘娘子满意,他才开口道,“这画上的美人实在出色,不知娘子请的是哪位画师,可否为某引荐一二,这润笔费,某是决计不会吝啬的。”

“哪儿呀,画这图的是——”刘氏正想回答,外面跑来了两个锦衣雪靴的孩童,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

“娘,蒙学馆放榜了,您猜猜阿姐得了第几名?”

被两个半人高的熊孩子抱住了腿,刘氏顿时感觉身上绑了一千斤铁似的,沉得要命,“你们阿姐就从没考过第二,你们两个不缠着她,来缠着我干嘛。”

这两个孩子,女儿叫赵宜,儿子叫赵淇。当初在肚子里还乖巧地不得了,抱在怀里哪会儿,谁见了不夸一句好看,刘氏起先得意了两年,等孩子落地学会了跑步,事情就变了。赵宜带着弟弟,不是下河摸鱼就是上房揭瓦,有一回爬上了隔壁街一户人家的房顶,那家主人是个军户,二话不说上房顶将孩子救了下来,好险没有受伤。刘氏为了赔礼,要找人替对方修屋顶,军户摸了摸赵淇的根骨,说这孩子生下来任督二脉是打通的,天生是学武的料。再一看,好家伙,这女娃任督二脉也是打通的。

于是,赔礼变成了拜师礼,两个孩子便开始跟军户练武。不过两年,已经成了街知巷闻的小霸王,除了长姐赵蓁和师傅盛武,再没有能制住他们的了。

“嘻嘻,阿姐被夫子请去题字了,好大的一面墙,阿姐怕是手要断掉了。”赵淇说道。

赵宜啪地一声给了弟弟脑袋一巴掌,“少胡说,阿姐厉害得很。”

刘氏被两个孩子夹着走回了锦绣坊,后日便是府学招生,若蓁儿能考进府学,她就再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熙和朝的科举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读书人备考解试的则统称秀才,解试考中的便可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有了举人的资格便可以入京城参加省试,考中的便可以称进士,而殿试则是皇帝主考,分三甲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评定状元榜眼探花。

秀才们进了府学,便相当于一只脚跨进了解试的门。

蒙学馆的结业考,在府城里并没有掀起什么浪花,毕竟真正的秀才们都是出身名门巨贾,从小便在家学、族学里由名师教导,精通四书五经、学习琴、棋、书、画,礼、乐、射、御。蒙学馆教的那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实在不值一提。

就像此时,蒙学馆结业的秀才们还在背书,而那些名门世家的秀才们已经从长辈那里得知——省试的风向变了。

礼部尚书上书熙和帝,要在省试加上算、御二科,与之前的策、论、经义、诗赋合计六科。陛下已经恩准了。

既然省试的风向变了,府学的风向自然也跟着变了。

府学入学考核的布告张贴出来,上面赫然多了两行——算、御。

这张布告一贴出来,几家欢喜几家愁。喜的是富家子弟,他们从小便开始玩一项贵族运动,打马球,各个都称的上会骑马,有些还骑得特别好,这门考试,对他们而言毫无难度。而愁的,则是寒门子弟,他们大多家徒四壁,牛倒是骑过,马却是买不起的,如今临时抱佛脚,只怕要摔断脚才对。

而坊市内,则有不少人抢着买马,关在院子里跑两圈,省得上场露怯。

钟离家托了锦绣坊的福,是买了几匹马拖货的,她偶尔会去城外踏青,因而也是学过骑马的。门还没落锁,外面就来了几个同窗好友,皆是买不起马,来借马骑的。刘氏也不吝啬,立刻让人卸下车套,将马都牵了过来。钟离则做示范,教他们如何骑马。

闹了好一阵,等到了宵禁时分,众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绣坊。

翌日,整个府城格外热闹。

马蹄阵阵车铃叮当,城内城外的学子们意气风发。

府学的考试考两天,分四门,即为经义、诗赋、算学、御。

第一门考的是经义,即从十三经里面节选一段,让考生释义。对于熟读经典的学子来说,属于常规题目,不算太难。

第二门是诗赋,只要用典、立意过得去,就可以合格,若遇到有灵性的,则会被点为优秀,在府学内传颂,极为荣耀。时下是金秋时节,不少人提早琢磨出了几首咏菊、落木、登高的诗,你高洁来我寂寥,你思亲来我忧国,各个都立意颇佳。至于其他的常见的题点,如明月、古城墙、清莲、农桑、鸦社、春游、秋雁、冬雪、寒梅更是年年写月月磨,每人肚子里都装着好几篇。

于是,当题目展开,露出一张画的时候,众人都惊呆了。

这次并不是看题作诗,而是看画作诗。古语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确不假。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哪个不是诗中圣手。

一草庐,一青烟,一童子。

连个熟悉的具象都没有,这可怎么写?

钟离是知道这类题目的,若果作画人同出题人不是同一个人,那么往往出题人的答案会跟作画人的原意相去甚远,这幅画的特点是留白,想必出题人欣赏这种空灵的遐思,于是她也不必琢磨这人是要出世还是入世,只要虚虚实实,渲染一种宁静深远,意蕴悠长的氛围就可以了。

第一天考完,考场外不少人在忙着对答案。

钟离就遇到好几个蒙学馆的同窗,跟她打招呼,“赵蓁,你写的是出世还是入世?画中的青烟如同青云,我以为是入世。”

“不见得,我看那画中童子懒惫得很,分明是出世之意。”

钟离点点头,“你们二位言之有理,我却是没写这两项,写的是景象。”

几位同窗摇摇头,“若没有立意,你这景写得再好,也落入下乘了。”

也有姑娘安慰她,“你颇通算学,也懂骑马,过了这两门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算学跟背经文不同,经书读个百遍,意思也就自然清楚了。可算学呢,若是懂了,便是遇题破题,万变不离其宗。若是弄不懂,便觉得千难万难,连背都背不下来,恨不得以头抢地。

不幸的是,大部分人都属于后者。

府学大约是考虑到算学以往只是选学,便从九章算术里抽选了几题,连数字都没有改动,便放入了考题。

例如“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还有难一点的几何题目,“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

考场里时不时发出一道道抽气声。

于是,钟离早早交卷离开,就显得有些奇特了。

“大概是不会做,弃考的?”

“真难啊。”

钟离回去用完午饭,刘氏和弟弟妹妹便同她一起出发,要去看她考“御”。

考试的地点是在两湖守备军的校场,离城里有些远,刘氏怕女儿伤了力,硬是不准她骑马,便要用绣坊的马车送她过去,正好让女儿在车上养养神。

钟离想着反正时辰还早,便答应了。

与他们同时出发的人不少,官道上,车马密集,除了考生,还有不少家眷,都想着凑个热闹。

赵淇将脑袋伸出窗外,瞥见别人的高头大马,羡慕得不得了,“阿姐,快看,那是师父所说的西域汗血宝马,一日千里呢。”

赵宜抓住了弟弟的辫子,“你给阿姐添什么堵,咱家用的老马,人家用的汗血宝马,这怎么在一起考核?”

刘氏闻言,心下一惊,“我只知道给家里的马儿喂足了草料,却不知什么老马名马,现在可怎么办——要不我去找找徐夫人,跟她借一匹好马?”

魏襄月却是打探好了点,赶集劝慰道,“婶子别急,府学发过公告,为了公平起见,考核的马是由两湖守备军统一准备的。管他们骑什么汗血宝马,总之是上不了考场的。”

钟离也点点头,“是极。”

到了校场,众人开始抽签,二十人为一组,夺得旗杆者评为优秀。

钟离抽到了第一组,她身姿颀长,跟那些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站在一起,看不出小多少。

为首的少年解了锦袍,长腿一蹬,飞身上马,博得满堂喝彩。他回首了,露出一张如玉般的面庞,更是引得观众席的人群呼和不已,十分激动。

同组的小姑娘,有好几人偷偷拿旁光觑他,眸中带水。

钟离也飞身上马,回首冲刘氏和弟弟妹妹招了招手,获得了赵宜和赵淇疯狂的尖叫——

嗯,中气挺足的。

她打量了周围一圈,除了有几个上马都颤颤巍巍的,其余动作矫健的有六七个,看样子还都是互相认识的。不过,论得上是自己对手的,应该只有为首的那个叫陆泽的少年。

钟离正打量着对方,马突然被人一撞,在原地转了半圈。

旁边一个扯着缰绳的华服少女,哼了一声,满目鄙夷,“再看陆哥哥,就把你的眼珠子挖出来。”

钟离哼了回去,“我只知赛场上有对手,不知道什么哥哥姐姐的。”

那华服女子沉着脸,“你给我等着。”

上了赛道,考核很快开始了。

一群人飞快地抽了马背,往旗杆的地方冲了过去。

近距离的赛跑,众人直接的差距微乎其微,钟离牢牢牵着缰绳,避免与人相撞。到了旗杆的地方,几只手几乎同时握住了那竹竿。

钟离正欲发力,身下的马却突然受惊,让她差点跌落。

转身一看,却是那华服女子伸出了脚,冲她笑得得意。

“阿姐,小心!”

钟离一把捞住了马背,从侧面爬了上来。

那华服女子却像是盯上了她,又牵着缰绳,撞了过来。

赛场上不许伤人,却没说不能伤马,那女子大约是知道这一点,每次都故意攻击钟离的马。钟离眼看着那旗杆被人拔走,不愿再浪费时间,便挥出了鞭子,将那少女的马两只后腿缠了起来,狠狠一抽。

她的力量这几年是做过特训的,扛三百斤的石头没有问题,拉一匹跑着的马倒是没有试过。

随着一声嘶鸣,对方连人带马,翻到在地。

钟离顾不得看他们一眼,立刻抓紧了绳子,冲着陆泽冲了过去。

她挥了挥马鞭,观众席上不少人是见识过刚刚她的厉害的,于是好多都激动地站了起来,对陆泽喊道,

“陆公子,小心啊。”

钟离抽了抽鞭子,那旗杆从头顶飞过,终于落到了她的手中。

“阿姐好厉害!”

钟离正欲返回,手里的旗杆却被另一支长鞭紧紧缠住。

她回过身,出手的正是被她抢走旗杆的陆泽。

马鞭绕了好几圈,她一时解不开,便又挥鞭,抽向了对方的马背。

围观群众发出一片嘘声。

“好恶毒的小姑娘。”

“陆公子长得那么俊,摔坏了可怎么好!”

“陆公子小心呐!”

那陆公子却几乎同时腾飞在空中,施展轻功降服了受惊的战马。

“陆公子了不起!”

“陆公子功夫好俊!”

“快把那旗子夺回来啊!”

陆泽丢了鞭子,只能徒手去抢旗子,他劈来便是一掌,用了三层功力。

钟离直接接下了这一掌,又反推回去,将对方差点拍下马。

陆泽为了轻功,练了多年下盘功夫,虽然上半身被打下马,可他的腿却勾住了马鞍,靠着小腿的力量稳稳地挂在马身上,他在蓄力,等待一个机会重新坐回马背上。

“天啊……”

“陆公子没掉下去!”

“他撑住了!”

钟离没等到他施展第二次轻功,便拽着马套,从他身上飞跃——

马蹄扬起的尘土,落在了对方的锦衣和俊脸上。

陆泽闭上了眼睛。

围观群众也纷纷闭上了眼睛,甚至有些姑娘家,眼角落下了泪水。

“姐姐赢了!”

“是姐姐赢了!”

预料中的血腥场面并没有出现。等众人回过神来,却只见到陆泽落在尘土里。

而终点处,则站着一个纤细的小姑娘,正挥舞着旗杆,发丝微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农家女的科举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