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光寺位于子峰山的最高峰处,古刹烟云缭绕,寺院规整而宝相庄严,来进香的人很多。
她们的车队在寺院外停下,岑知弦和堂姐从马车上下来,这次一同前来的除了王夫人,还有其他几家武将家的十几名女眷,加上婢女和随从,一大群人聚集在寺院外。
由于是来祈福的,大家都穿得比较朴素,但低调奢华的暗纹流光,简单却用料实在,一看就相当昂贵的配饰,还是能轻易看出这一群人的来历不凡。
寺院的方丈早就带领一众僧众在门外等候多时了,这里的方丈法号明远,七八十岁,持着紫檀念珠的手指就像干枯的树枝一般,他的脸上满是沧桑,目光坚定柔和,有种兼爱苍生的慈悲之感。
他看到王夫人下车,立刻迎了上来。
“阿弥陀佛,”明远大师双手合十行礼道:“寺内一切都已备好,夫人是否这就开始祈福?”
“有劳方丈了。”王夫人亲热地将堂姐拉到身边,挽着手。
“这位想必就是您之前提到的明珠姑娘了。”明远大师说。
“正是,”王夫人笑道:“前日才合了八字,说是她和我们家的小八是佳偶天成,天生一对。”
“可喜可贺。”明远大师说。
一行人跟在明远大师后面,沿着怀光寺的参拜路线开始祈福,怀光寺面积很大,有大大小小十几间殿,供奉着数十尊金像。
她们从正殿开始参拜,岑知弦跟着大家走,每到一处,就有僧人为她递上三炷香,众人轮番燃香祈愿,一番参拜后,又齐齐前往佛堂念经,她之前没有遇到过这些,这会儿体验一遍,觉得相当有趣。
在每一个佛像前,她都诚心祈祷:“希望能够飞速升级,快速升到世界等级七!”
一番祈福下来,已是中午,寺里已为大家备好斋饭,僧人们将众人带到后面禅院,这边有一间大屋,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十几个小案几被摆成凹字形,岑知弦被带着入座,堂姐没坐在她边上,而是被王夫人拉到自己那边。
这半天下来,这群女眷们都看出来了,王夫人对这出身乡野的媳妇不但没有不满,反而是相当喜爱,一开始还有人说些什么明嘲暗讽的话,这会儿都歇了嘲讽之心,开始相当和善地交流了。
“明珠,”王夫人拉着堂姐问:“我看你刚才很是虔诚,你在祈祷什么?”
“自然是祈祷家人能够身体健康,无忧无愁,千宿能够平安喜乐,事事顺遂。”堂姐说。
似乎是没有想到她会这么直率地说出来,王夫人微微一愣。
“唉,事事顺遂吗……”王夫人感叹地说:“小八这孩子一直很有主见,这一点倒是像他的父亲。”
有些知道内情的女眷纷纷看过来,眼里闪烁着八卦的光芒,正在聊天的也纷纷停住了话头。
“唉,”王夫人拍拍堂姐的手:“小八是个好孩子,虽然最近闹得有点过分,但情之所至,也不是不能理解,老太太以后也一定能慢慢转过弯来的,毕竟家和万事兴嘛。”
“还要请您在其中帮忙斡旋了,”堂姐真诚地说:“有一些事情……虽然他表现得毫不在意,但我能感觉到他多少还是有些失落的。”
“嗯,”王夫人点点头,思索着说:“其实现在不少地方都正是用人的时候……就是怕小八受到器重,又被派出去,你反而该怪我了。”
她突然说笑,大家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堂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可不是吗,”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说:“我的大姐就是这样,刚刚出嫁,姐夫就被派往边城去了,把她给气坏了!”
大家正在讨论,斋饭送了上来,僧人们排成一列,捧着食盒,送到各个案几上。
“请用。”一位僧人将食盒放到岑知弦的案几上,稳稳地揭开盖子。
食盒里有八个小碟,虽然都是素斋,但琳琅满目,清蒸的豆腐如白玉一般,上面点缀着绿色的果子,还有精心制作处理的青菜、素面、炖南瓜、豆芽、茄子、香椿,还有一碟坚果和一盘水果。
每一盘的菜量都不是很大,但胜在原料新鲜,品类繁多,岑知弦吃得很是开心。
在场的都是武官家的女眷,吃饭时,大家的话题已经从亲人出征,转到了祈福上面。
“我的父亲前年去北境之前,母亲来了一趟怀光寺,”一个女子说:“那时北境正是凶险,我母亲忧虑难安,连斋饭都吃不下,于是同行的夫人便劝她去后山走走,散散心,她在后山散心时,突降暴雨,她忙躲进山洞避雨,在跑到山洞口时,突然眼角闪过一片紫光,她过去查看,居然是一块拇指大小的紫水晶!她便将紫水晶带回家,串成项链,让我父亲戴着,说是能保平安。”
“你是说后山吗?”另一个人说:“那边好多人都捡到过水晶,不知有紫色的,还有粉色的和透明的,可漂亮了!”
“真的能保平安吗?”有人问。
“确实有这种说法,”王夫人掩嘴笑道:“我家就有好几个。”
接着,大家又聊到听说哪两家的公子打起来了,哪家的小姐才艺出众之类的话,岑知弦吃完了饭,听得有些无聊,便寻了个借口溜了出来,在寺里到处转悠了起来。
刚才在祈福的时候,前面的几个大殿她都已经看过了,这会儿她打算在后面逛逛,不同于前院的香客如云,寺院的后院相当幽静,除了僧侣之外,这里也住着一些清修的居士,大家偶遇见面,只是双手合十安静地互相致意。
岑知弦觉得刘昭俨一定会喜欢这样的气氛,她在后院闲逛着,隐约听到有人在念经的声音,她循声找去,在隔壁一处小院,有三间屋子,其中一间是一个小小的佛堂,声音便是从那里传来的。
为什么有人在大中午的饭点念经?
岑知弦好奇地凑到窗边,透过窗棂,可以看到小佛堂里面,在一个被红绸环绕的金色佛像前,一个和尚正跪在一张蒲团上,手中念珠转动,一边低声诵经。
岑知弦觉得在饭点诵经,又是跪在佛前,那多半是罪孽深重了,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么恶意的猜想,她忍不住扑哧笑了出来。
她的笑声惊动了诵经者,那个和尚停了下来,微微转头,视线隔着窗棂和岑知弦撞了个正着。
这个和尚看起来二十多岁,面目清瘦,他温和地冲岑知弦笑了笑,岑知弦不好意思地冲他点点头,和尚站起身来,不紧不慢地从佛堂走出。
“不好意思,”岑知弦忙说:“打搅到你念经了,我刚才听到声音,忍不住过来看看。”
“无碍,”和尚温和地说:“现在确实还有些早,但这边通常不会有人过来,施主可是迷路了?”
“那倒没有,”岑知弦说:“我是和奚大将军府的王夫人一道来的,她们还在吃饭,我想着自己随便逛逛。”
和尚双手合十,冲她微微鞠了一躬,便转身回到小佛堂,跪到垫子上,继续闭目诵经去了。
岑知弦帮他把门拉上。
她算着时间,想着差不过那群人也该吃完了,便往用餐的禅院过去,远远就听到一片嬉闹。
“去吧去吧!我想去!”
“你捡到水晶了~要给谁啊?”
岑知弦刚进禅院,就看到大家正结伴往外走。
“知闲!”堂姐跑过来拉住她:“大家说要去后山找水晶,我们也一起去吧!”
“捡水晶?好啊。”岑知弦对水晶的兴趣不大,但对去后山转转还是颇有兴趣。
“你们去吧,我们在这里再歇歇。”王夫人说,几个年长的妇人也留下来陪她。
于是一大群人,各家的小姐带着婢女和小厮,乌泱泱地从寺院的后门,沿着小径出去,正是中午时分,太阳有点刺眼,但大家玩兴正浓,毫不介意。
寺院的后山有几块菜地,穿过僧人们的菜地,便是一片密林,有几股潺潺的山泉从石间冒出来,汇成一条不到半米宽的水流往山下流淌。
密林里林深草密,郁郁葱葱,各式各样的野花盛开,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到后山便稍微散开了些,不时听到有人嚷嚷着,似乎是找到水晶了,也有人在嚷嚷,让大家别走太远,注意安全。
“你看那个!”堂姐瞪大眼睛在地上搜寻:“是不是水晶!?”
岑知弦看过去,是一块小碎粉晶,堂姐跑过去捡起来。
“好漂亮!”堂姐说。
岑知弦刚开始还颇为警惕,这会儿被她开心的样子感染,挽起袖子,也开始认真找起水晶。
“你是想给奚公子送一个护身符吗?”岑知弦问。
“嗯!”堂姐说,她的小布兜里已经装上了三四块各种颜色的小水晶:“我知道他还是想去战场上的,我想多捡一点,给他做一串手链。”
“好主意,”岑知弦说:“那我这两个也给你。”
“谢谢!”堂姐开心地收下她的那两块。
这里的确是富藏水晶矿,随便找找就能找到不少碎水晶,但品相好的比较稀缺。
找了小半个时辰,不知不觉她们走得有些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听不到其他人的声音了。
堂姐已经收集了几十粒大大小小的水晶,岑知弦和她一起在小溪边把水晶洗干净。
“这些就足够了,”堂姐说:“我们回去吧,别让大家等……咦?”
她顿住了,侧耳倾听,岑知弦也听到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诵经声。
“这是……”岑知弦张望了一下,一个和尚从林子中走了出来,他手里转着一串念珠,双目低垂着,正是岑知弦之前在小佛堂见过的那位。
“是你?”岑知弦问:“怎么还念经念到树林里来了?”
“师父这念的是什么经啊?”堂姐也很疑惑。
“这是往生经。”和尚停住了念珠,抬头看过来,眼神温和带着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