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新荆 > 第61章 宁州

新荆 第61章 宁州

作者:AMNH68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16 19:07:59 来源:文学城

从汴京出发去秦州,就不如从秦州去汴京顺利。来京时,后半程可走水路。陕县西接关中,北邻三晋,新荆来时专程从这儿的渡口上船东进,他在集津镇休憩时,发现渑池距离此地不过二十公里,驿所墙上留诗,竟多是怀古之作,感叹战国时期秦赵之争,多少英豪辈出,千百年时间倏忽而逝,如今也只剩下一抔黄土。

新荆的感受要更复杂。在集津驿所,夜幕降临后,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商贩饮酒畅谈,讨论不远处的渑池遗址时,他内心里算了算距离,发现记忆中的三门峡水电站也在不远之处,同样不超过二十公里。

渑池的残迹在西,三门峡未来的虚影在东,他在集津临河而立,仿佛站在了两个一千年的新老城市中间,也站在了两段记忆的长河中间。

这种感觉在离开汴京的时候又被强化了。神宗给了他两辆车,因此不必再坐船,临行时王雱来送行,交给他一方砚台。

新荆当场被刺激到了。出于一些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原因,他坚决拒绝了这个礼物,使得王雱有些尴尬。

“并不是什么名贵的礼物。”王雱不由得解释道,“路途遥远,这方砚台的盖子可以锁紧,便于在马车上使用……你如果不喜欢就算了。”

“我不是不喜欢,”新荆顾左右而言他,“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不能收这礼物,就算没这东西,我也会时常写信给你。”

王雱不再勉强。他最近学会了观察新荆,虽然仍猜不透新荆在想什么,但已经能看出这人正因为自己的礼物而心烦意乱。

“你送给三娘一支玉簪。”王雱换了个话题,道,“你把她吓了一跳,三娘去问了价,发现那簪子贵得很。”

“我赶不上她出嫁了,提前送个礼物。”新荆定了定神,道,“嫁妆轮不到我操心,但她的妆奁越重,蔡卞就会越小心。这不是坏事。”

“蔡卞已经快要不能呼吸了。”王雱回忆起父亲列的随嫁物品清单,笑了笑。“不过三娘见过蔡卞之后倒是很喜欢,两人见了几次面,私下就开始联诗了。”

新荆:“你怎么知道的?这事儿你可不能拦着。”

王雱:“好,我不会拦着。蔡卞的诗没你写得好,你如果不想收我的砚台,就写诗给我。”

“……”新荆一时间不知道回什么,呆了一会,道,“比起联诗,我更希望你研究研究我给你的那半本书。”

王雱笑道:“研究得好的话,有什么奖励吗?”

新荆又呆了,他感觉这话题走向似乎跟想象的不同,忍不住看向几步之外同来送行的曾布。

曾布看起来很崩溃。“你不要看我,”他大声道,“你就当我不存在!”

新荆:“那,感谢子宣兄专程来送我?”

曾布道:“你赶紧走吧你。”

新荆笑了笑,拱手朝几人告别。启程后,他独自坐在车中,逐渐地,感觉被一种莫名的焦躁攥住了,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钳制了四肢。

他环顾四周。他这趟出来一共两辆车,一辆全是佛经和书卷,另一辆,一半是书,留给他一块休息的位置。

神宗派来的十个人被他退回了七个,留下了驾车的两人以及一位随从。神宗前日被弹劾大兴土木及奢侈宴饮,宋神宗找来王安石本人诉苦,毕竟他真的没有大兴土木;但同天节当日,皇帝突然要求扩大集英殿参宴人员范围是板上钉钉的事,王相对皇帝深表同情,他平时被台谏官集火得多了,知道这是什么滋味。

旧荆回去之后把这信儿透露给了新荆,新荆立刻明白了他意思,连夜写札子给皇帝正式上书表示自己用不了那么多人,他应该为国家财政能省则省。

神宗批准了这条,然后回头翻了一遍那位台谏官的各项弹劾内容,找了几条火力过猛又证据不足的,交给了中书严肃调查。

这件小事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新荆和神宗、旧荆目前达成了一种平衡:神宗知道新荆不是临川王氏族人,但不知道他对旧荆没有二心;旧荆知道新荆对新党无害,但不知道他是皇帝有意发展的亲信——两人对新荆的这种信息差非常重要,也意味着新荆对他们二人都有所隐瞒,但都没有暴露。

这是第一条钢丝绳。

第二条钢丝则是:他在走第一条钢丝的时候,到底能将王雱等人的命运影响到何种程度。

“王砚泽”的灵魂已经消散,而这一世的王雱还活着。问题就在于,他回京一趟,使得王雱拥有了崭新的官职,从这一刻起,他再也无法用上一世的经验去判断王雱的命运走向了。

新荆思虑至此,起身敲击车壁。赶车的随从听到声响,道:“新察访有何吩咐?”

新荆:“我来汴京时走的武功至京兆府一路,如果打算从环庆入秦州,路上会耽误多长时间?”

赶车人想了想,道:“可以从高陵沿泾河北上邠州、宁州,沿马岭山继续北上环庆。环州有条河叫葫芦泉,附近有条商路,向西就进了镇戎军,也就是进了秦凤了。但新察访要去的是秦州的成纪,从葫芦泉直接穿山越岭过来,还不如先从蒲川河南下彭阳,再南下岐山,走渭水古道。折北上再南下,少说也有半月路程了。”

新荆:“如果只是骑马,来回就能快些。”

随从笑道:“这两车东西,比军队粮草辎重贵重得多。我这已经是按照急行军来算了,不知道新察访有何要事?”

“家兄未来要去环庆做官,我提前一步去看看那儿的情况。”新荆道,“这样。先按你说的,从高陵沿泾河北上邠、宁二州。定安是宁州的治所,如果时间不够,我一人一骑从宁州定安去庆州安化,不过一天时间,当日再回来,能省去五六日了。”

随从又笑道:“新察访所说的家兄可是王雱王殿讲?他比你年长,官职较你更高,并不像是刚出家门游历的年轻人,怎么还需要关照如此?”

“你知道什么!”新荆呵斥道,“西北边地,外有西贼侵扰,内有将门豪士,不知有多少年轻人被军功迷惑,卷入泥潭之中。”

随从见他严肃,便收敛起来,点头称是。

如此一路西行,大约行了十日,还没到邠州,刚出京兆府,便见到路上有急脚递奔行入京兆府城,马上士兵面有倦容,神情紧绷。

新荆心底一沉。他这几天已经和那赶车的随从混得熟悉了,赶车人寻到就近的驿站,先进去打听了打听,出来之后,脸色也不好看。

“环庆败了。”他低声道,“据说西贼调集大军打算攻击报复,北线吃紧,周边几路正在向北调派士兵。新察访,我们还去不去环庆?”

新荆一愣。“报复?庆州军主动攻击了西夏?”

“听起来是这样。”随从姓姚,叹道,“驿站的人说庆州知州李复圭杀了自己手下大将李信……环庆路水太深,我们还是走吧。”

他见新荆站在那儿没动,急道:“新察访!”

新荆沉声道:“先进驿站。”

他不再等这位姚随从如何反应,大步走进驿站。院落中也有其他马车,马匹牲口则在后院,有位老兵走了过来,见新荆气质不像是寻常商旅或是衙内,不敢怠慢,客气地问是否有官方驿券。

新荆从怀中取出驿券,问道:“驿丞不在?”

老兵见上面盖着京城官印,恭恭敬敬道:

“邠州的兵都抽调去了宁州,邠州人手不够,就继续向下抽调。这事本来轮不到我们驿站,但庆州知州斩了大将,流放了都监,不在庆州结了这事,却又押送东路监押到宁州审问;宁州担心这是驱虎吞狼的计策,紧急将南部人马都抽去了定安县和北部边防。”

姚随从追到新荆身边,再次低语道:“新察访!”

新荆缓过神,道:“车马物品都留在驿站。”

随从大感不妙:“那我留在这儿看管……”

“不,”新荆道,“你跟着我,去一趟宁州。”

此时已是五月,天气逐渐炎热。两人各有一骑,马直接就从驿站租来,一夜下来,人困马乏,堪堪到了宁州城下。此时还没开城门,城下有一些商贩等着第一时间进城运货,比他们来得更早。

姚随从已经没了和新荆争辩的力气。他又困又渴又饿,从马上下来,去商贩那儿就近买了点干粮。

然而城门开启比平时更晚。城外众人怨声载道,终于还是等到了开门。今日盘查也严,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汉子向守卫悄悄递了个小包,守卫神色微松,道:“今日不同寻常,你自己多留意就行了。”

那商贩苦笑道:“那庆州知州还要在这儿待多久?”

“不久了!”守卫压低声音道,“昨晚上东路监押瘐死狱中,他也该放心了。”

那姓姚的随从正听到这句,浑身一震,回到新荆身边。

“要我说,还是得回秦凤……”姚随只觉得身上一阵阵恶寒,巧的是,他还闻到了一股恶臭,转头一看,有人赶着一辆骡车,车上几大坛子的腌菜,也不知道放了多久,招惹了不少蝇虫。那赶车的人也正被守城和周围人呵斥,躬身赔礼,急急忙忙的,出来城门,扬鞭抽在那骡子身上,匆匆走了。

姚随从久在京城,少见这腌臜场面,不由得摇了摇头。他感觉有人按住了自己右臂,转头一看,正是新荆。

新荆缓缓道:“好。我们不进城。”

随从大喜,道:“正该如此!”他转念一想,却觉得该在附近休息休息,然而听到身边马声嘶嘶,新荆已经上了马,调转马头,绝尘而去。他大吃一惊,急忙上马追去,渐渐感觉不对,他们的方向偏离大路,竟进了山了。

他再追一阵,发现新荆勒马停在路边,抬头朝他看了一眼,道:“你身上有什么武器?”

姚随从也勒马下来,拍了拍马身。“带了一柄短刀。没有弓箭。刚才那卖腌菜的有什么问题?”

“看着有些眼熟。”新荆道,“这天气闷热,等会儿怕是要下雨。刚才遇到了一个山民,说前面有个飞将军庙,我们去避避雨。”

随从道:“新察访休要讹我。飞将军庙距离这儿少说也有十里路。”

新荆笑了笑:“这一路上还没有问过姚大哥的名字。”

“官人何必如此!”随从叹道,“如果真要称呼,就称呼我姚十一。官人们都是秀才,不像我这等粗人,一路过来,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刚才那车腌菜……里面怕不是菜。”新荆道,“坛中的东西已经腐臭了,根本不值得专门一早装坛运出城。”

姚十一叹道:“穷苦人家里买不起棺材,家人死了,找个坛子姑且一装……”

“那更不必遮遮掩掩。”新荆道,“姚大哥!你明明也知道那坛中的人还活着。”

“新察访说的什么话。”姚十一道,“那人就算出城的时候活着,也活不了几天了。大费周章救出狱中,不也是一个死……”

他见新荆凝视着自己,不由得再叹:“我多年没回环庆,勉强能认出那赶车的长了一副老种家人的眉眼。庆州兵败,知州斩了手下的大将李信,流放了都监郭贵,让东路监押种詠瘐死狱中,罪责都在这几人身上了,知州脱了责任,逍遥而去……”

他忽然咬了咬牙,道:“我多嘴了。”

新荆沉默不语。他当时在城门下就是因为觉得那赶车人异常眼熟,才决定追上去。现在想来,这种眼熟,多半是因为这年轻人跟种谔长得像。

种谔,字子正;前几年,就是他从西夏手中夺取了绥德,启动了横山之计;未来永乐城之战,他是沈括、沈存中的副使。那时种谔深得神宗信任,来京面圣,曾拜会过王安石本人。

——这次受庆州兵败牵连,被押送宁州处置的庆州东路监押,是种谔的四哥,种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1章 宁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