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新荆 > 第10章 情报网

新荆 第10章 情报网

作者:AMNH68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9 16:56:04 来源:文学城

宋仁宗嘉佑二年科举,苏轼、苏辙兄弟联袂登第,然而夺魁者并不在这二人之中。状元姓章,名叫章衡,正是章惇章子厚的侄子。当年章惇心高气傲,不愿屈居侄衡之下,嘉祐四年再试,擢甲科,授陕西商洛令。

那时候苏轼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地方挨得近,两人年龄相仿,便时常携手出游,造访了不少奇景险境、绝壁万仞。因为章惇屡历险境如履平地,胆子大得离谱,苏轼还给了他一句评价,说他日后必能杀人。

爬个山还把你给吓着了。章惇如今在苏轼那院子里喝了口酒,回忆起这段来,看苏轼的眼神越发像是看宅院里被圈养的珍稀动物。

苏轼朝他端起酒。“你怎么还在看我,这院子里至少五个美女围着你弹琴,你居然在看我,你到底还是不是章惇了,别是什么人冒充的。”

“我看的就是你。”章惇懒懒道,“我看你骨头一天比一天松软,志气也渐渐消磨了。”

“别套我话了。我知道你是来干什么的。”苏轼笑道,“我又不可能去你们制置三司条例司工作,你来我这儿,我除了能尽一尽地主之谊,以美人和美酒招待你之外,又能怎么办呢。你我也不是第一天认识了,不用这么大费周章。”

章惇:“‘轼官于凤翔,见民之所最畏者,莫若衙前之役,汤民产业,忽如春冰,救之无术,坐以自惭。’这是你在凤翔府时的上疏,跟介甫公的想法并无二致。现在我不过是登门拜访,你就如临大敌,倒显得我像是什么洪水猛兽一般。”

苏轼叹道:“子由初进三司条例司时,也曾赞同解决冗官、冗兵、冗费,然而王公并不能容他人意见,我如果进去,结果也是一样,又何必重蹈覆辙?”

章惇见他提起苏辙,问道:“子由近来如何?”

苏轼:“官家迟迟不定,他现在只能先请病在家。还不知道会被贬到哪儿。”

耳边歌女琵琶声温柔如絮,章惇沉默片刻,坐直起身来。

既然王安石亲自让他来见苏轼,他章子厚就得把这事办妥。至于这个“办妥”的过程会不会拖其他人下水,他就管不了了。

章惇看向苏轼,意味深长道:“你想知道官家为什么现在还没定苏辙的去向?”

苏轼一怔。他瞧着章惇表情,片刻后抬手,让身边侍女都下去。眨眼之间,小院恢复宁静。

“但说无妨。”

章惇:“相国寺以南一千步,保康门北,汴河西向东第二条巷子第三户。”

苏轼:“……怎么?”

章惇:“新荆在那住。你要不要找个机会见他?他现在身份时常能见到官家,你要是对苏辙不放心,这多少算是条捷径。”

苏轼不由得敛容。他确实对苏辙极不放心。苏辙苏子由近来话语一日比一日少,人也消瘦了些。他虽然不后悔给王安石写了《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递上书信、交上辞呈,但雷霆之怒并没有想象中来得快,贬官之剑如今悬在头顶,迟迟不肯下落,使得他精神紧张至极。

这可能也是朝廷——或者王安石本人——对他的惩罚,很巧妙,但时间未免有点太长了。

章惇说完之后,往后坐了坐,靠在椅背上,看着面前的苏轼凝眉不语。

苏轼是一种官场里的特例。他对金钱和权力的欲求并不强烈,性格却很独立。他在新党和旧党之间游离不定,只属于他自己。

但这个人又很重感情。而重视感情的人,无论有多么独立,终究会因为某个契机而变得被动。

他不能说我是在用苏辙的事威胁他。章惇心道,毕竟这是苏辙自己捅出来的篓子。

苏轼也在思考。他思考得很快。

“好。”苏轼点了点头,“子厚兄和新荆关系如何?他这人有什么喜好?”

“倒是没什么明显喜好。”章惇道,“我瞧着他就只喜欢王雱。有时候条例司里加班太晚了,大伙儿都快累死,新荆也快不行了的时候,只要能看见王雱,他就能由内而外地活过来,跟看见一朵花似的。”

——章惇还挺喜欢这种画面,毕竟他从王安石本人那儿挺少见这种鲜活的场景。有时候新荆干活干到精神萎靡的时候看见章惇也能支棱起来,令章惇非常感动;吕惠卿在旁边就没这个效果,只会加速他的枯萎,搞得吕惠卿莫名其妙之余还很气愤。

苏轼则不知道他们三司条例司的情况,心道章子厚啊章子厚,我这是想送点礼过去,你这回答真好啊,难道让我要把王安石的儿子打包送到新荆府上吗?那我弟弟估计三天后就会被王安石本人连夜投放到辽国。

“太后那边,我确实没有什么门路。”苏轼沉思片刻,道,“但是王选娶了蜀国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他与我有些交情,我可以让他通过公主那边问问高太后的情况。”

章惇猛地坐直。有苏轼这句,他今天这趟算是没白来了。

“王说乃是本朝开国将领王全斌之孙,蜀国大长公主乃是英宗之女、陛下之妹,苏兄果非常人。”

苏轼摆了摆手,意思不用再客套这些废话。“子由一日在京城,我便一日不公开与三司条例司为难。”他说道,“但是你们要是做得过分了些,我可能也会控制不住我的笔。”

章惇笑意盈盈地拱手施礼,虽不言语,心里却道,青苗法已经让你觉得过分了?那不好意思,更过分的,马上就要来了。

————

新荆在日暮时分再一次去见了中书省官员杨蒲。这位杨蒲名义上是个旧党,却是个爱财之士,简直是再完美不过。新荆半年来的工资基本上都砸在这上面了。

“司马公计划弹劾王雱。”这位见了他之后,左右看了看没人,在墙壁的影子里与他贴近了低声道,“很快了。”

新荆一愣:“什么内容?”

杨蒲犹豫了片刻,道:“品行不端,亲昵同性。”

新荆:“……啊,这事。”

他想起来了。前世里司马光确实在《涑水纪闻》写王雱亲昵练亨甫,说王雱轻狂浅浮,在朝堂中起了相当恶劣的作用。不知道司马光为什么这时候不再打算把这段写在笔记里,而是要直接上朝抨击了。而且这事儿实际上发生在几年之后,那时候吕惠卿的兄弟先发难提出王雱的作风问题。彼时吕家跟临川王氏已经有了隔阂,但现在的王安石跟吕惠卿的关系还相当紧密、亲厚,应该没什么新党内部不和的流言蜚语值得司马光大做文章。

杨蒲极其紧张地看着新荆:“就算不是司马公亲自写札子,也会是其他朝堂重臣写。您,您要不要,提前做点准备,毕竟这是弹劾王雱和……和……”

新荆摆了摆手。“不用。”

杨蒲一愣,愣了好一会,然后眼神就转为了强烈的敬佩。

新荆心道你这么看我干什么,这有什么好准备的?不就是练亨甫吗。

他早就知道有这个人,所以这辈子他自从进制置三司条例司起就牢牢地看着王雱,直到现在王雱和练亨甫说过的话不会超过三句,关系极其纯洁。旧党想弹劾,那就让他们弹劾去好了,都不知道他们能弹出什么花来。

到时候神宗看见了问起,大不了把练亨甫本人叫过来。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旧党最近的路子真是越走越窄了。

因为这事,新荆晚上一路走回住处,走得就比平时慢得多。上一世里吕嘉问、练亨甫后来都成了王雱的门客,那时候王安石已经经历了一次罢相,期间吕惠卿主持新党变革大局,但王安石回来之后,两人的权力关系变得极难平衡。王雱和吕嘉问、练亨甫等人商议对抗吕惠卿,吕惠卿不知这并非是王安石本人指示,极为悲愤,铤而走险、提前发难,新党内部关系彻底撕裂了。

王安石得知后非常震惊,将王雱好一顿训斥,但已经极难挽回局面。王雱本想着帮助父亲,却事与愿违,愤恚难当,很快竟因疽发背而死。

……元泽,这一世尽量还是避开这些人为好。

……

新荆思绪不定,回到住处发现门口站着个人,一瞬间还以为自己走错了。

新荆看清了那人相貌,着实一愣。

“怎么是你?”他吃惊道,“……你来干什么??”

“瞧你说的。”苏轼笑道,“想我吗?我来给你送礼来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