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心机美人又纯又媚 > 第23章 矛盾

心机美人又纯又媚 第23章 矛盾

作者:木子的星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12 00:49:03 来源:文学城

阿春虽是打趣,却没有胡说。

有道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属于哪类人,自然而然就聚在了一起。

长安拥有一百一十个里坊的外郭城就是这样形成了聚集格局。

以朱雀大街为中轴,东贵、西富。

东边住的达官贵人多,西边住的胡商多。

当然再加上宫城和皇城位于长安城北,女皇还是皇后期间修建的大明宫又在城北东北角,于是乎整个长安城房价最贵的地方就形成了——长安城的东北方。

放眼望尽,城东北方的各大里坊,一坊之内,尽是皇亲贵胄的府邸,堪为权贵聚集地。

刘家乃诗礼簪缨之族,早在前朝便起势,后又随大庆近两百年兴盛不衰,刘府祖宅自是坐落在长安城东北的里坊内。

位置非常好,位于崇仁坊。

坊开东、南、西、北四个门,西坊门出去就是皇城,刘家子弟一出坊门,就能去皇城的衙门机构办公。

南坊门出去,就是大名鼎鼎的平康坊,坊内有三曲,其中南曲、中曲可是住了不少名妓。

自古人不风流枉少年,还有什么风流才子,总要和这些名妓扯上一些关系,自然平康坊里少不了侠士、举子。

一个武,一个文,可以说长安城里,乃至大庆三百余州的好男儿,都少不了平康坊出入一下。

刘乐阳重生后就有个打算,回了长安,就多去平康坊逛逛,总不能人在家中坐好儿郎天上掉,自是要多走才有邂逅的机会。

诚然重生之前,她也是平康坊的常客,可以前更多是诗会乐会各种宴会,要不就是听名妓弹曲歌舞娱乐一番,没有太多闲心注意其他,如今是目的不同了,可不就不一样么?

然后崇仁坊的西南边,就是东市。

几乎一出坊门,隔壁的邻坊就是东市了。

所以,阿春也说的在理,回刘府见过家中长辈,刘乐阳就可以东市晃荡一圈,准能赶在宵禁前回家。

刘乐阳却没好气地白了一眼阿春。

她最是怕麻烦,说到底就是骨子里懒散,想到今日自己回府的大阵仗,等会回到家中少不得要好好背书一番,就是脑门直疼。

顿时,就想坐在马车里直到天荒地老。

可天不随人愿,马车外就像催命似的,提醒她下车的声响不断。

“三娘,夫人和大夫人她们已在外面了。”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一板一眼地在车外响起。

车厢里轻松的气氛立马没了。

阿春脸上笑意一敛,有些担心地看向刘乐阳。

刘乐阳脸庞挂上恬静乖巧的笑容:

“我们下车,可不能让夫人和大伯母久等了。”

阿春眼里不觉闪过心疼,只是低头,先行开门跳下马车,再是搀扶刘乐阳下车。

朱雀门离崇仁坊不远,沿着朱雀门下往东一条直线行上一刻多钟,便能到崇仁坊的南坊门。

刘家的宅邸,正位于里坊的南侧。

宅邸是刘氏一族传了两百余年的祖宅,一代代刘家子弟继承发展之下,这座象征刘氏一族辉煌的祖宅占地面积已经颇为可观了,达整个崇仁坊的八分之一,将崇仁坊西南隅和坊南门之西的这片土地尽数占据。

围着祖宅周边,则是刘氏旁支的宅邸。

如坊南门之西、坊内东南隅、坊西门之南、坊内十字街西之南、十字街之东等等整个大片区域,无一不是刘氏子弟的宅邸。

长安城的每一个坊,都有黄土夯筑的坊墙围合而成,东南西北四门就开在围墙上,而居民的宅邸正是位于这坊墙之内,全部都被这些难看的土黄色坊墙给包围起来了。

但自古以来都有特权阶层,刘氏作为簪缨世族,自是有一定特权。

大庆律法,王公贵族及三品以上大官的住宅,方可在坊墙上开大门。

刘氏一族当下的本家,主家为刘公,乃帝师,曾官拜宰相。

刘公膝下有两子,皆为嫡子,不说长子已是三品以上的高官,就是次子,也就是刘乐阳的父亲,都是从三品的祭酒。

父子三人无论哪一位,都足以顶门立户,拥有在坊墙上开自家府邸大门的权利。

是以,刘乐阳一下车,就见到了眼前的一幕。

说来这一幕也是矛盾。

时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布衣平民,好奢靡,喜浮华。

时下士文人圈子里,却是隐逸风盛行,倒是追求起了魏晋名士风流,弄起返璞归真的戏码。

像她阿翁这类的大儒,又曾官拜三品大员,致仕后就喜欢跑去山间玩归隐乐趣,甚至有些官员在铨选之前的等待期间也跑去山间归隐。

所谓学而优则仕,又是上行下效,弄得一些白衣举子也跟着跑去山间苦读。

刘乐阳对此很不以为然。

不过这种沽名钓誉的行为,刘乐阳倒是跟着捡了便宜,跟着这种风气走,好名声也就很好地手到擒来了。

且说回正题,刘家祖宅的大门口就将这种矛盾状态体现的淋漓尽致。

夯土的本来原色,真的是一点朱红彩漆都没上,黄土色、最多七尺高的低矮坊墙,就是一眼望去的刘家祖宅外围。

然后土墙中间一个很是简陋,就三根木柱横竖一搭,便是要进入刘家祖宅的第一道大门。

当然要装饰一下了,就把成“艹”形状的木柱涂上黑漆。

还顾名思义为乌头门。

当真是返璞归真,又是黄土本色,又是乌漆漆的黑色,二者实是相得益彰。

而此时,就出现了第二个矛盾之处。

简陋的乌头门下,只见衣香鬓影,只闻香风习习。

十余名容貌姣好的绿衣侍女聘婷而立,也有好几个着褐衣或白衣的仆妇,也都是衣衫整齐,十分得体。

被她们众星捧月簇拥在中间的有四人,更是华服美饰,衣着十分鲜亮,用瑰丽多姿形容也不为过。

当中两人年纪为长,都不到四十的模样。

左侧的妇人罩一袭绛紫色大袖衫,挽朱红色软纱披帛,加之体态丰腴,看上去甚是雍容,又生了一张银盘似的脸,修眉入鬓,深目高鼻,很是端庄的长相,只是眉宇间大约是习惯性的常皱着,已经有了两道细褶子,故此看上去有三十七八的样子,不然依着皮肤白皙,还能显小两岁。

当前又以左为尊,刘公原配早已仙逝,且之后也未续弦。

当中居左的中年妇人一望即知,就是刘公的大儿媳,刘家大夫人薛氏。

当中居右的中年妇人自然只有刘二夫人王氏了,也不知可是再嫁之身,又或是刘二郎君刘之成乃国子监祭酒,乃本朝最高学府的主长官,王氏身为国子监祭酒夫人,就穿了一身素净的淡蓝色大袖衫,挽白色暗绣兰花软纱披帛,衬着本就修长清瘦的身材,竟越发清减。

可就是这一份不和时下普世审美的清瘦,因着皮肤也很是白皙,眉眼间又有着几分读书女子的清婉,即使生得不算十分美丽,居然看着还颇有些惹人怜惜之态。

只是依旧能一眼看出并不年轻,除了气质好一些,也就是一个三十四五岁的中年妇人了。

两位刘夫人身边则各站了一个妙龄女郎,刘乐阳目光在两个女郎身上一瞥就过,只把两位夫人多看了一眼。

还是重生前的样子,尤其是这王氏,以为一身素净就能装出人淡如菊的样子吗?

念头未过,脑海里就闪过了父亲刘之成书房外摆满了各色菊花的盆栽,还有母亲小甄氏秾艳似牡丹的国色天香,心里顿时一默。

“大伯母。”

“夫人。”

刘乐阳对着紫衣妇人欠身一礼,又向蓝衣妇人欠身一礼,举止从容,态度恭敬。

王氏为填房,惯是小心谨慎,又嫁入诗礼簪缨之族,自是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唯恐让人耻笑了去,故最是重礼仪了。

所谓长嫂为母,嫁来时婆母又不在,这会儿分明是自己的继女对自己问好,她也不答声,只先看向一旁紫衣大嫂。

头上无婆母,现任弟媳又天然矮了一截,刘大夫人薛氏可谓是当仁不让的刘家当家主母,主持中馈,奉事舅姑又顺从夫好自不必提,外和六姻、内睦九族却是自不可少。

刘乐阳虽是小叔子之女,乃隔房了,但刘公尚在,刘家亦未分家,还遇上继母继女的问题,大夫人薛氏少不得要多担待一些刘乐阳出嫁前的教诲问题。

见刘乐阳施施然行来,行止有仪,不见丝毫惶然或异样,大夫人薛氏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乐阳,回来了呀。”

大夫人薛氏随口应了一句,就去和夏云川派来的十余护送亲兵言谢,待对方远远走出了视线,才回头看向乖觉站在一边的刘乐阳,严肃道:“你祖父在府中等你。”

“啊!”刘乐阳一愣,随即忙掩了眼里的讶然,低声道:“祖父今日没去宫中赴宴吗?”

这下好了,以为今天只用面对大伯母的唠叨了,现在却是直面祖父了。

刘乐阳心里叫苦哀哉,面上却是一派气定神闲,仿佛一点儿也不担心。

“三娘,你最是得祖父宠爱,即使这次惹了大事,想来祖父也不会多怪责的,你且宽心。”

一个悦耳动听的年轻女音突然插言进来。

本文架空,背景类似唐末,虽然看过《唐朝穿越指南》这类的资料书,但都是一两年前的事了,太久远了,现在写起不定有记错的习俗之类,大家不要深究哈。继续求收藏,新人太难,鞠躬,感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矛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