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的点心铺位于牛车水,是一家兼营中式点心与西式点心的店铺。最初我到那儿工作时,主要负责制作蛋挞、泡芙等西式点心。但渐渐地,老板发现我制作的菠萝包非常受新加坡当地人的欢迎。尤其是女孩子,她们非常喜欢买我做的菠萝包与之合影,这样可以显得她们的脸比较小。于是干脆就让我专门制作菠萝包了。这说起来应该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因为我做菠萝包的手艺就是从他们那儿学来的。当然,来购买我做的菠萝包的人不仅有新加坡本地的居民,还有来自东南亚、日韩、欧美,也包括我们中国等五湖四海的游客,这无疑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相比于我家的西饼屋,这里的工作时间明显要宽松许多,早上七点上班,下午四点就下班了,而且每个星期都有一天休假的时间,因此我有了比较多空余的时间用来放松、休闲。每当下班或者休假的时候,我都习惯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四处闲逛,或者购购物,或者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有时候,也会去图书馆与博物馆看书、学习。我以前对历史其实并不怎么感兴趣,但自从来到新加坡后,为了能对这个国家有更深入的了解,常常会去博物馆听那儿的讲解员讲解。我去的最多的自然就是位于宝塔街48号的牛车水原貌馆,这是一栋三层楼的老式洋楼经过翻新修改而成的博物馆,里面复原了华人移民在新加坡的早期生活场景。从讲解员那儿,我了解到了不少早期华人下南洋的艰辛历史,也充分体会到新加坡建设成如今这样的面貌,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其中华人占了绝大多数,其余的则是马来人、印度人等少数族裔。不过虽然在新加坡,语言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但为了更好地融入新加坡的社会,我也有努力学习英语和马来语。英语对我来说倒还算容易,毕竟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但学习马来语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了。其间我也曾想过放弃,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虽然到现在我的马来语仍然还是说的不太流利,但应付日常的交流已经没太大问题了。
在学习马来语的同时,我也有在了解马来族的文化习俗,尤其是美食。在马来族的传统美食中,我最喜欢的是沙嗲串,这是一种将腌好的牛肉、羊肉、鸡肉串成串,炭烤后蘸上一层由花生酱、椰酱、幼虾等调制而成的沙嗲酱一起食用的肉串,味道我觉得比国内的烤串要好很多。除此之外,马来族的椰浆饭我也非常喜欢。
最后来说说在新加坡意外的收获吧,那是我来到新加坡工作的一年后,一次下班时,我看到有一位三十来岁的女人带着她的两个女儿在我工作的点心铺挑选点心。起初我没太在意,但当经过她身边时,无意间转头瞥了她一眼。当看清她的脸庞时,愣了一下,随即脱口而出;
“小林阿姨,是你吗?”
说完,我又仔细打量了她一眼,确信眼前的这个女人就是曾经在我家西饼屋工作过多年的女店员,也就是我的好友珠儿的姑姑。而听到我打招呼后,她也愣了一下,用一种迷茫的眼神打量我,似乎还没反应过来。
“小林阿姨,你不记得了啊?”我笑着说,“我是美雪啊!”
“哦,是美雪你啊!”她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看上去十分激动。“不好意思,多年不见,我都快认不出你了,记得当初辞职时,你才小学毕业,没想到现在都长这么大了啊!”
随后,她请我到牛车水的一家娘惹餐厅吃了晚餐。能够在异国他乡遇到故知,我俩都十分高兴,交谈中,我得知她的丈夫是新加坡人,因此她婚后便搬到了新加坡生活。如今育有两个女儿,其中大女儿九岁,上小学四年级;小女儿六岁,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她们俩都非常懂礼貌,还主动喊我阿姨,不过我嫌阿姨听起来显得有点老,就让她们改口叫我姐姐。接着,我也把来新加坡工作的情况告诉了她。她听了后非常佩服我独自来异乡打拼的勇气,于是便留下了住址和联系方式,邀请我有时间去她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