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 > 第57章 第 57 章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 第57章 第 57 章

作者:陆女公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1-01-19 01:50:08 来源:转码展示1

章楚走后, 古长青一个人沉思了许久,人生就是一场豪赌,投资也不例外。面对这个巨大的商机, 让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溜走, 她绝对做不到。

但是理智也警告她, 现阶段不是最好的投资时机,从农村走出来的自己知道,虽然农民在除草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愿意用除草剂来代替,他们宁愿费力也不愿花钱, 对他们来说钱是最重要的,力气才是最不值钱的。

也许五年后, 十年后, 或者是二十年后, 全国土地上的农民被解放出来了, 到那时就是除草剂横行的天下了, 但是那时候再生产, 黄花菜都凉了,还有自己什么事儿呢?

一个行业的发展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的!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古长青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王树和回到郑县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化工厂见古长青, 而是马不停蹄的面见县委书记,两个人进行了彻夜长谈。

王树和一路上想了很多,面对恶劣的现实环境, 一个小小的县城要大力发展工业, 是何等的艰难,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他偃旗息鼓的借口,实现他事业的宏伟版图, 要打响的第一枪就是要树立一个典范,一个新时代新农村的典范。既然打算要从零基础面粉厂做起,那就要马上付出行动,一秒钟也不能耽误。

王树和碰到县委书记,两个人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拍即合。让郑县的老百姓脱贫致富,是他们两个共同的夙愿,这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他们现阶段的人生启明灯,指引着他们一路跌跌撞撞地向前,哪怕被碰的头破血流。

经过一整夜的长谈,在王树和脸上看不到任何困倦和颓势,相反,县委书记的支持和理解,让他整个人充满了能量,斗志昂扬,这让王树和有一种感觉,这是他人生新阶段的开始,面对未知的未来,他要大刀阔斧,勇往直前!

一连半个月王树和都没有回厂,白天带领他们的小团队下基层,走街串巷,走访一个又一个行政村,听听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的意见和心声,晚上就住在办公室,凑合了一夜又一夜,秘书蔡飞进还临时充当了他的生活助理,泡茶、洗衣和打饭,蔡飞进感慨,他的这位领导连回家的功夫都没有,哪还有时间洗衣服呢,自己只好代理生活助理了。

任何时代都不缺乏能人,这个时代也如此,老百姓渴望发家致富的心愿很强烈,压都压不住,没有政府的引导,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想法到处乱撞,但是效果甚微。

他们今天去的村子叫桂岗村,这个村子很大,光这一个村子就分了6个大队,有2000多人口,村支书叫吕孝奕,30出头的年纪,这个年纪就能当村支书,肯定有他过人的能力,王树和一和他聊天,就发现了他的过人之处,两个人简直是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谈了生产队,谈了在王树和的组织带领下挖的一口口井,还谈了县里修的水电站.......

从聊天中,王树和得知吕孝奕曾经当过兵,甚至还立过功,因为母亲身体不好,就复员回了老家,回了老家还闲不住,凭借个人的才能,很快在村子里崭露头角,当上了村支书。

碰到投机的人,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天都黑了,但是谈话仍然意犹未尽,吕孝奕招待他们留在村子里吃晚饭。

饭还没有做好,他们就在大队里院子里聊天,旁边满了群众,那一张张久经风霜上了岁数的脸上布满了一道道皱纹,在微黄的灯光下,就像爬满裂纹的榆树皮,早已看不清它们原来的颜色。

王树和看着难受,全中国有十多亿人口,其中8亿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一年年的匍匐在土地上,靠双手在地里刨食物,养活一家老小,他们的双手皲裂了一道道口子,如果两手搓起来的话,还呼啦啦作响,像风吹树叶的声音。

如果眼前这些农村人富不起来,那些全国人民发家致富的话就是一句空谈。

王树和在农村呆了整整七年,这七年的时间,他基本上看透了农村,也看透了农村里生活的这些人,他们大部分和城里人一样,善良、勤劳,辛辛苦苦的干活,为了一口吃的而一天到晚地奔波忙碌,碰到不幸的人也会热心的伸出手帮助一把,面对上面的政策也遵纪守法,不敢越雷池一步,说白了就是一群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当然还有一小部分人,不光农村有,城市里也有,好吃懒做,偷鸡摸狗,一定规则的大环境下小打小闹,有朝一日有点小权利就无法无天,欺男霸女,无恶不作,那些年不知道多少女孩特别是女知青惨遭他们的毒手。

本来知青和农村,就是两条平行线,几乎永远不会交叉,不同位置的人都会牢牢待在他们的位置上,靠既定的规则有序的迁移,他们的相遇就是时代的悲剧,是这个悲剧的时代让他们杂糅在一起,发生了这么多让人同侧心扉的事情。

返城的大门被打开,抛弃妻子、抛夫弃子的比比皆是,这是那些知青的错吗?显然不是,他们本来就不属于农村,又怎么会待下来呢?天上的大雁不属于河流,它们终究要离开,他们的到来就是一个错误,后来发生的一切就是在纠正错误,不离开的才是这个国家的悲哀。

他们回城没有错,错的是这个时代落后的生产力,满足不了他们家属的就业和安置问题,如果国家工业和商业足够发达,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那这些知青的家属一起返城就没有一点问题,但是现实却是那么的冷冰冰,他们自己回城的安排都是一个问题,甚至不受兄弟姐妹的欢迎,没有地方住,只能睡在客厅里,或者楼道里,更别说家属了。

错的是农村太落后,知青们拥有的知识没有发挥的余地,假如农村像城市一样发达,那知青还有回去的必要吗?他们在哪生活不一样吗?

说到底,还是穷的的错,这才是万恶的根源。

穷,必须要根治!

既然他们在既定的规则下他们善良勤劳,那就制定一套规章制度让他们遵守。

吃完饭离开桂岗时,王树和决定就把桂岗作为试点,来实现他的梦想。

而这个晚上,王树和一夜未眠!

第二天,王树和刚吃完饭,就继续起草桂岗作为郑县经济改革试点的方案,电话铃声响起,接通后知道,原来是吕孝奕来县政府找他,被门卫拦到了外面,赶紧让给吕孝奕放行。

吕孝奕一米八的身高,穿着军大衣,呼出一团团哈气,褪下手套装到大衣口袋里。

王树和赶紧招待吕孝奕坐下,还让助理蔡飞进给吕孝奕倒杯热水,接着问,“一大早,那么冷,怎么过来的?”

吕孝奕看上去有点局促,不但没有感觉冷,浑身上下还出了汗,这里毕竟是县政府,自己一辈子都没有来过的地方,他捧着热水暖着手,回答的倒也爽朗:“骑洋车子过来的,抄小路,不远,还不到20里,就是路不好,坑坑洼洼的,要是像国道一样修成柏油路就好了!”

王树和放下笔,把文件收起来,为了缓解吕孝奕的局促,他笑着说:“你赶紧把热水喝了,暖暖,凡事不要急,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只要我们不放弃!!”

吕孝奕赶紧把热水喝了,问:“王shuji,你不知道,我早就想干票大的,我们家现在做些小生意,家里种了2亩地的蔬菜,每天早上天不亮就拉着菜来县里,卖了菜再从县里批些东西回去卖,有味精、食盐、洋火、红糖等,倒弄来到弄去,也赚了小钱。”

王树和说:“你这叫赚了些小钱?三轮拖来机都买了,家里还起了五间新房子,还开了村子里唯一一家代销点,十里八村还有比你更厉害的吗?”

吕孝奕有点不好意思,“这些在村子里吹吹还行,到王shuji你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王树和冲着吕孝奕比了个大拇指:“要是全国的老百姓都要达到你家的这个标准,最少还要十年吧!你还在我面前谦虚!”

王树和说的是事实,吕孝奕古铜色的脸庞上闪耀着自豪的光芒,“王shuji,这也就是我呀赶上了好时候,首先要感谢你这位好领导,没有你王shuji,咱们县也不可能这么快家家户户通上电,再看看咱们邻居县,除了了县城,其他地方几乎还都是煤油灯!”

事实就是吕孝奕说的一点都没有夸张,大部分省份直到九十年代初期才完成了全部通电,郑县则提前了整整十年。

王树和露出了典型的领导般的笑容,接着递给了吕孝奕一份资料,接着说:“你先看看,这是我连夜整理的有关桂岗村的资料,整个村子总面积约4000亩,其中耕地面积3100亩,总人口2500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24亩,离村子最近的主干道是10X国道,距离有3公里,也就是6里地,国道向东30里直通县城,向西80里直达临县,如果从国道到村子的最后6里地也修成柏油路,那么交通就彻底打通了!”

吕孝奕翻着手中的资料,越翻越心惊,心里早已泛起了惊天骇浪,此时人民公社制度已经土崩瓦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巨大作用,但是手中资料上的文字却明明白白,它的主人要重新走重走集体化经济的道路,这怎么能不让吕孝奕心惊。

吕孝奕不敢置信的抬头望着王树和,王书记他是不是在痴人说梦,但是自己在王树和脸上看到的却是淡定、从容,还有运筹帷幄。

对于吕孝奕的反应,王树和早已预料,“对,我就是这个想法,是不是很荒诞,过去的十年早已验证了集体经济就是个错误,但是我今天又把它提了出来,是不是很想剖开这个脑袋,看看它是怎么想出来的?”王树和指着自己的额头说。

吕孝奕摇摇头,他急于弄明白王树和这个想法的由来,“王shuji,我是想做一票大的,可是重来没有这样想过,整个村子2500多人,要是现在提出把土地全部收回来,他们还不给我拼命!”

长期以来超负荷的工作,让王树和习惯了抽烟,他没有回答吕孝奕的问题,而是先点了一支烟,修长的手指夹着,吸了一口,吐出烟圈,又弹了弹烟灰,方才接着说,“但是,现在的个人经济也只是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要想发家致富,几乎没有可能,不要说桂岗村,就是整个郑县,都是一穷二白,穷则思变不是吗?”

吕孝奕没有打断王树和,像块吸水的海绵听着王树和说。

香烟闪烁这淡淡的亮光,即将燃尽。

“对内,收回土地,建立面粉厂,方便面厂,面条厂等,全民参股,每个人都是老板,平时按件计算工资,多劳多得,到了年底公布报表,享受利润分红,所有人凭借劳动获取薪酬,拒绝劳动,将会丧失所有福利待遇,任何人都不得例外。对外,要迅速占领市场,现在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物质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生产的再多,都能卖的出去,可以说只有我们产不出来,没有卖不出去的.....”

王树和一番慷慨激昂的话感染了吕孝奕,使之蠢蠢欲动。

吕孝奕问,“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人多力量大,凝聚所有人的力量去办一件事,绝对能办成。可是前期的机械设备厂房需要很多钱,估计难办?”

王树和直接捻灭了香烟,回答:“村子里的事情你去办,资金问题我来想办法!”

王树和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向银行贷款,以一个村子的名义,自己来担保向银行贷款。

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先不说村子里进行的情况,单说王树贷款这方面的情况,跑遍了几大银行,没有一家愿意放款,给一个一穷二白的村子放款,史无前例,风险太大。

万般无奈之下,只能从“长青树”上下手,想到这,王树和才记起自己已经离开家那么多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