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 > 第54章 第 54 章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 第54章 第 54 章

作者:陆女公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1-01-19 01:50:08 来源:转码展示1

对王树和来说, 时间就是金钱,一秒钟都不能耽误,浪费一秒钟那都是在犯罪。

他放下搪瓷缸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 通知自己刚刚走马上任的秘书蔡飞进, 让他挨个通知招商局全体人员, 明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办公室,明天一上午要完成办公室的搬迁工作,任何人都不准以任何理由迟到。

他的本意是今天晚上加班完成搬迁,但是又想了想,下午刚刚开了整整5个小时的会议, 每个人都要消化消化,这才通融一下, 晚上让大家好好休息。

5点半之后, 整个办公区域内迅速安静下来, 对于这些, 王树和充耳不闻, 他在飞快的起草明天招商局内部会议的资料。

起草文件本应该是秘书的工作, 可是蔡飞进今天也是刚刚上任,很多东西都不了解,让别人来起草, 不能准确自己的意思,王树和还是决定自己来!

王树和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对蔡飞进交代,“小蔡, 没什么事儿了, 你也赶紧下班吧,明天还要提前一个小时上班呢。”

蔡飞进笑的很灿烂,露出一口大白牙, 对王树和说:“知道了,王书记!您也早点下班吧!”

蔡飞进看起来是很精神的一个小伙子,他中文系毕业,文字水平很高,在大学里就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对于蔡飞进来说,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没有问题,他老家不在县城,自己平时就住在单位提供的宿舍里,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他迈着轻快的脚步出了办公室的门,径直朝食堂走去,打了饭就朝自己熟悉的小伙伴走去。

几个年轻人在一起说说笑笑,很快半个小时过去了,蔡飞进洗好碗,出了食堂的大门,他下意识的往办公室的方向看去,属于王树和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

蔡飞进停住脚步,默默的站了几秒钟,心里五味杂全,在这个办公大院里,王树和是最年轻的领导,就连他们这些刚刚分配来的生瓜蛋子都看的出,王树和是一位实干派,什么事情都讲究效率,能跟着王树和当他的秘书,真是自己莫大的福气。

灯光如豆!

蔡飞进心想:看这个架势,王书记不知道又要熬到几点呢!一忙起来,连饭都没有时间吃。

于是,蔡飞进又返回食堂,准备给王树和打份饭送去办公室。

……

前一天会议上刚刚通过成立县招商局,第二天早上,就已经挂牌成立。

大家都不知道的是,王树和整整一晚上都没有休息!

一上午的时间搬迁完成,下午就召开了招商局全体员工内部会议!

所有员工分为两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本地,要大力宣传发展经济,鼓励个体户经营,深入了解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加以克服!

第二个小组主要负责外资,既然是外资,那就要天南地北的到处跑,经常出差,到大城市,到沿海地区,向所有人去推销郑县,推销他们的家乡。

既然要出差,那就涉及到差旅费问题,每天记录自己的行程,车费凭票保险,伙食费、住宿费则按天计算,要杜绝一切可能的铺张浪费!

会议开到这,王树和光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这种报销制度几乎没有可乘之机、没有油水。出差是非常辛苦的,如果还没有油水,大家难免心生怨言。

王树和扫视了一遍,把所有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对于这种情况,他早已想好了应对措施,有句话叫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有人按业务量论功行赏!

王树和的目的就是要杜绝他们在差旅费上花心思,让更多的心思用在招商上,这样钱才花的有价值!

真真正正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只要你有能力,那就绝对不会被埋没!

如果说整个招商局是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王树和就是这个机器的发动机,所有的设想在王树和带领的团队下一点一点具有了雏形和轮廓.招商引资对郑县来说、对他们所有人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们没有任何案例可以借鉴,只有凭着大胆的猜想和艰苦卓绝的拼搏。

.....

说好的十一结婚,可是自己却忙的不见踪影,一秒钟恨不得掰成两秒钟用,为此,王树和感觉很抱歉。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第一小组的工作才有了一丁点的进步,全县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持观望态度,只有百分之一的愿意尝试,而且其中很多人还缺乏启动资金。

本来不抽烟的王树和甚至学会了抽烟,等这个院子里的人全部下班之后,整个空旷的大院里就剩他自己,他就这样静静的坐在那,点上一根烟,默默的思考问题,尼古丁的味道通过呼吸道,进而刺激他的大脑,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在快速的运转。

香烟在一点点的燃尽,而王树和对此毫无察觉,直到最后手指被烫伤,也就在这一瞬间,一个天马行空的设想陡然蹦出。

之前的自己是不是陷入了一个思想的误区,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大大小小的工厂企业甚至是事业单位都在改革,因为人思想上的“自私性”,“大锅饭”形式走不通,轰然解体,特别是在农村,家庭单干搞的轰轰烈烈,救了全国农民的命。

农村问题解决了全国人民的粮食问题,改革开放使东南沿海地区迅速腾飞,成为了最先实现相对富裕的地区,那么现在,对于急于解决困境的郑县来说,家庭或者是个人单干、个体户,能不能使全县人民快速富裕起来呢?

对于这一点王树和不敢保证,郑县和东南沿海有最基本的差别,尽管有有铁路,但是在交通上仍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实在是太穷了,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来说,普通的六口之家,打的粮食除了交公粮之外,剩下刚刚能满足一家人的需要,产的棉花、玉米等经济作物一年下来甚至不够一家人的开销,孩子要上学,孩子会生病,家里老人要养老,一家人要穿衣,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开销.....

这些天他下了基层才知道,很多农民因为没有钱,给孩子看病只能到医生那里赊账,等过了秋天,棉花和玉米卖了之后再去还账,等还了账,又是身无分文,第二年就继续赊,周而复始,让人看不到希望,唯一的念想是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可是那些孩子到了结婚的年纪的家庭,父母会更愁,要忙着起新房,要忙着说亲,一个孩子一个窝,全部要靠父母那一双双皲裂的手一点一点刨出来。

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经不得一点风吹雨打的穷县城,真的适合走这条道路吗?

沿海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适合他们,现在的人有自私心,处处都想着自己的利益,这是天性,是不可违背的,那原始社会的动物和类人猿就没有自私心吗?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同样都有自私心,那它们为什么要群居呢,它们睡在同一个山洞里,还吃着共同摘来的果子;对于这个浅显易懂的问题,就连一个一年级的孩子都能告诉你答案,因为单个个体的力量有限,面对恶略的生存环境,离开了种群,它就活不下去。

要的就是这个答案,这才是本质。

这样看来,郑县就是一个在经济浪潮中面对生死存亡的种群,要想活下来,他们必须要报团取暖。

想到这,王树和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大跳,这和主流观念背道而驰,别说实现了,就是提出来就可能会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

这个想法冒出来以后,他迫切的需要找人聆听和分享,当然目前这个人只能是古长青。

王树和一刻也等不了了,他单手抄起椅背上的外套,像一阵风一样离开了办公室。

.....

现在已经进入了九月,等到了十月底十一初,整个北方就要进入秋种了,化肥的需求量就会陡然增加,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古长青不需要收集数据就知道,因为秋种关乎到每一个家庭一年的口粮,所以秋种化肥需求量甚至占据了全年化肥需求量的50%以上。

这不现在才9月,收到的订单已经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

为此化工厂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加班加点的备货,但是就这短短的几天,本来堆满货的仓库快速清空了,甚至出现了货车等货的现象,古长青看着手边堆积的订单和车间主任送来的车间生产进度表,她恨自己的这些机器为什么没有三头六臂,白白的让自己流失了那么多金钱,真是肉疼难忍。

机器和生产工艺决定了长青树化工厂的吞吐量,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这一瞬间,古长青想到了扩张,活了两辈子,她深知一个道理,世界万物,都不能安于现状,要居安思危,时时刻刻强迫自己壮大,只有足够强壮,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改革开放的这几年,全国大大小小的化工厂如雨后春笋,看上去,每一个都在蓬勃发展,但是万事万物都逃不过一个定律:一个新行业出现,都会有一段时间的遍地开花形式的蓬勃发展期,然后就是相互竞争,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大部分中途淘汰,最后剩下那么几家佼佼者独占鳌头,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对于古长青而言,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长青树,不是来陪练的,在它身上,自己倾注了太多心血,它就是自己的半条命,就是自己重活一世人生价值的体现,更是对自己命运的掌控,自己的命运要自己掌握,只有长青树茁壮发展,她才不提心吊胆。她要把长青树做大做强,看着它吃掉一条又一条的小鱼,最后称霸整个“鱼塘”!

接下来自己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到长青树的生死存亡,自己要慎重再慎重!

想到这,古长青那刚刚取得一点点成绩的小喜悦顷刻间烟消云散,整个人变的像只炸满刺的刺猬,随时准备攻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