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宋腾龙 > 第692章 议和

小宋腾龙 第692章 议和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3-27 01:38:12 来源:转码展示1

河北要恢复到靖康年双方议定的边界,赵桓割让三镇有历史依据,刘彦游死了但字可没毁,地方还要归我大金。

这是第二条。

每年宋国给金国岁币……老杜去了要见机行事,昏德公硬气就少要点儿,要是还像以前那么软可以多要一点儿,数目可由杜公美灵活掌握,在每年五万两至十五万两之间波动,茶绢先不要了。

这是第三条,一看就有些外强中干。

有人说,“摄政王,这些条款好像是我们大胜了,这,这,合适吗?”

宗干道,“杜公美人还没到建康呢,我们总不能先降了身份弱了气势,宋人我懂,一听这个‘和’字他们的脑瓜子就不会转了,敢不和?不怕我一生了气年年骚扰他们?”

有个太学站出来说,“建康我有个昔时同窗说宋国此时又是权臣当政了,那么他在外边的将帅不可能再立什么大功,摄政王一定要有信心。”

摄政王说,“我有的是信心,给我岁币我更有力量随时南下。”

有个大臣说,“议和就要请宋国放吴乞买回来吧。”

完颜宗干可没这个想法,吴乞买一回来就等于祸害回来了,自己辛辛苦苦培植起来的势力抵不过吴乞买往那儿一坐,但宗干又不能明言反对。

他点着头说,“那就给杜公美再加个第四条:如果大皇帝舍得离开临安舒适的生活,赵佶得将他和所有的后妃礼送回来,差一个人也不行!同时还要在先期议定岁币的基础上,每年再加上二十万两,做为先皇帝一家在上京的生活费用!”

所有的异议终于平息了,杜公美胆颤心惊的从大同出发。

……

张伯英丢了帅旗,消息随着四太子的密信一同被秦会之知道了,可是秦会之不能跑到道君面前去说,不然道君一问他消息哪儿来的他就说不清了。

这个也好操作,总之道君不久便知道了。

张伯英按旨出兵的满足感还未消失呢,道君就要面临乱指挥的指控,没有人敢明着说官家,不表示人家背地里不嘀咕。

枢密使张德远就问,“不知太上怎么处置张伯英?他遵旨没错,但失旗是大错,臣从未闻帅旗离开大帅的,中岳大军被金军全歼了还是怎么的?”

道君沉吟着,张伯英还是年轻气盛,让张伯英出兵的旨意是道君下的,遵旨的人若被重惩的话,以后谁还听道君的旨。

他看秦会之时,内心也在游疑。

秦会之私下里和他说的那些话,在他肚子里翻来覆去。

一是国家经济已经支持不了庞大的军费开支,看看邢娘子瘦的,那都是被钱累的。二是军事力量说不上强,收的好多溃卒群盗来扩充军旅,听说连盗墓贼都进来了,军纪废弛,不足以战。三是文武不和,不可以急图大业,因此先保全东南,巩固根基不是毛病。

文武不和才是道君的心头大病!

道君以后还得到地下去见祖宗,北狩时他觉着没脸下地,所以跳了回井祖宗也没收,可此时不同,只要国家大道不在他手上再次颠覆,他可以扬眉吐气的去见祖宗了。

再就是康王的安危,道君不得不想,他也得靠康王啊。

若图和,赵佶认为韦娘子不会反对,她也一直担心康王的安危。

但韦娘子在此事上最终会支持她的儿子,如果康王一定要战,她不会拉倒车。

秦会之站出来道,“凡事不是非黑即白的,中岳失去的就一面旗子,不过我们从中也看出来,淮南金军还有很强的战斗力。”

吕元直说,“秦相爷你以为帅旗是什么?尿布?”

秦会之冷冷的说,“别看不起尿布,别以为那是女子和娃娃们接触的,张秾也是女子,照样往金州千里送钱,太公不念张伯英的小错,难道不该念一念张秾的功劳。”

韩世忠态度居中,可能这里有梁红玉的原因,另外他和张伯英五岳并肩,不想节外生枝。

最后,赵佶拍板:去信江西对张伯英进行申斥,由他设法补救。

张德远和吕元直低着头退下,大敌当前两人谁都不想把张伯英弄死,就是受不了太上和秦会之这种轻描淡写的态度。

但随后的议和一提出来,不但是张德远和吕远直,连韩世忠都跳起来了。

韩世忠不觉中暴了半句粗口,“他奶,”然后把“奶的”止住了。

吕元直说,建炎以来我们做了几件事:打造了一支足以与金人抗衡的军事力量。离民正在会集起来恢复生产,涵养朝廷的财力也在积累。

再者康王统一了内部,平定了靖康以后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后方。

最重要的,我们降租开荒重修典章制度,被战争破坏的社会秩序正在恢复。

怎么在此时突然提出议和?

张德远说,“议和一出,军民意志零散,局面将顿时朽坏,我们好不容易焕发出的斗志怎能被随意阉割!难道要以自宫换取不败么?”

自宫!秦会之不爱听,他现在与自宫还有什么区别!

秦会之此时什么都不能怕,议和提出不易,失之交臂了挞懒不会放过他,四太子不会放过王氏。

秦某一但身败名劣,不肯放过秦某和王氏的还有更多人,他有倾向议和的道君,只是有些摇摆,此时秦会之若软下来,道君直接就缩回来了。

道君果然把头缩下去了,还忘不了北狩。

秦会之说,“文武大道乃是重防,是我们每一个臣子的底线操守,休养生息是军民所盼,张枢密何来的零散之说?西岳在淮西才多少人马?兵无常势,我们举国的安全难道就靠他一支人马?张伯英失旗便是上天示警于我们,别等着局面真正的朽坏到不能收拾!”

秦会之在道君和韦皇后那儿把功夫做的很足。

他接连三次提醒道君,由他一个臣子提和,深恐未便,他请道君精虑好了再说,道君还是犹犹豫豫不想放弃。

一说文武大防,韩世忠避蔫儿了。

李回站出来支持秦会之,“试问到那时遍地散勇,只认刀枪不认理,我们做文臣的又有什么力量去掌控他们啊。”

张德远说,“我就是文臣,怎么啦?如议和,臣请卸枢密之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