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宋腾龙 > 第608章 咒语

小宋腾龙 第608章 咒语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19 15:34:08 来源:转码展示1

一位樵夫告诉他,过一道山谷翻越熊耳山,再翻一道山谷就到伏牛山、鲁山县,再往前走就是许州,说着很容易,但也有几百里路了。

四太子想的是,等樵夫回了镇子他的行迹也就暴露了。

他一边感谢着,冷不防拿断弦从身后狠狠的勒住樵夫,等他一动不动了,再拖到树窠子里藏好,将那张废弓往柴捆里一塞,挑着柴担子往东而来。

追踪者如影随形。

往常朝廷不允许这些老实本份的人拥有武器,为了生活他们便将敏捷、力量和聪明全都运用到豺、狐、鱼、鲛身上去了。

当他们为了生存拿起铁剑,原来都有蠢蠢欲动的进攻性,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的都焕发出一些孙武子的特质来。

他们在偏僻山中的一户猎户家里,发现了倒在血泊里已经断了气的小两口。

男的俯身僵卧,后脑被重击过,他手里握着一把小刀,旁边丢着一小截儿皮弓弦,也许刚刚帮邂逅者修好了弓便遭遇了毒手。

女子倒在离他不远的地方,身边扔着剪切剩下的零碎兽皮,院子里扔着一挑子柴草,屋里屋外找了一遍,猎人的箭一支都没有了。

康王叫人埋葬了死者,他离着安康越来越远了,不知斡勒妹找没找到,可是他不甘心,吩咐道,“下边可能要追一个身材魁梧的猎户,身上围着兽皮,我们要小心他的箭。”

接下来他的追踪就得换一套策略了,要适当弄出些动静,要叫金兀术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还不能被他的弓箭威胁到。

康王要撵着金兀术再往东走,尽量让他去郾城,还不能被他看出是有意为之。

每个人都加了小心,三人一组行动,眼观六路彼此照应,伏身在山林沟壑中敏捷无声的穿行,这些人时分时合,有时由亲军左统制岳云带一队人去封锁四太子的某一个去向……

汴梁。

宝山大王得知父亲在楚州围住了赵立,使之不能扰乱身后,主力人马迂回到彭城、陈州一带,在那里集中优势兵力谋歼西岳主力,他在汴梁也发动了攻势。

他要牵制一下宋军,呼应父亲在陈州的作战。

再者他刚刚获知,从燕京千里迢迢运送的军需粮草,走到滑州城北一带时押粮队被两千义军击溃,粮食被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遍地饥民哄抢,顷刻消于无形。

隔着一条大河,手下的人们本已嗅到了粮食味儿,一转眼就在眼皮子底下丢了,而且劫粮者并非正规宋军。

这个消息陡然增加了军中的焦躁情绪,怒火高涨到了要释放一下才行,汴梁就是等着挨一顿狠捶的!

可是如果攻城不利,又会很快对斜宝稳定军心产生出严重干扰。

以往金军南下,粮草从来都不需要重点考虑,走到哪儿抢到哪儿,宋国人有啥他有啥,作战的本钱只要够买马蹄铁就行。

这次,大勃极烈放弃了在上京争夺了许久的最高权位,高风亮节的主持扶立了绳果的嫡子为幼主,安排了辅政之人,还不顾天时突然决定亲自攻宋,像被神灵下了咒语一样异常的坚决。

他带上了除驻留在山西之外的所有作战力量,恨不得一下砸扁宋国,等真正要押送粮草时,后方连个硬手都找不出来了。

斜宝设身处地想他父亲的处境,大勃极烈此时多半还不如自己,因为宋军所有的城外力量都被吸引到南半部去对付他了,归德府、彭城一带的宋军也没有过多的精力来关心汴梁。

有这样的机会再不行动,坐视军中的粮食快速消耗,斜宝也着急,时间不等人,等肚子一饿干啥都晚了。

他在汴梁四周留少部人马牵制宋军,主力则猛攻南薰门,成群结队的骑兵跳下马,在护城河上堆出十多条土道,冒着城头上如雨的箭支架起云梯冲过护城河攀爬城墙,冲到护城河边以密集的弓箭策应爬城者,几门火炮瞄准城门猛轰。

汴梁宋军顽强抵抗,斜宝连续强攻了两日没有进展,不得不安排一些小股人马到汴梁城周边的县镇抢劫一下,看看有没有收获,主力依旧猛攻不止。

攻防战最激烈的时候,金军的爬城者逼近了垛口,敢死队冲到南薰门底下堆起了柴草,在门下点燃了熊熊的大火。

重昏侯赵桓拿着刀跑到城上助守,在攻防的间隙里他往城下看过一次,城根下金军死尸狼藉,交叠着堆起老高,他还是不肯动用那三套八牛弩,估计汴梁还能坚持,用它只换宝山大王的命太不值的了。

城中的百姓们男的将伤员抬下去救治,拆掉城内多余的建筑,檀木搬到城上做滚木,砖石瓦块运送到南薰门下,直接从里面将门洞子砌死,女子们提水送饭上城,替人包扎伤口。

赵桓靠在八牛弩上休息,看到十姐和朱凤英也来了,他挥着手让她们赶紧下去,还问她们去没去白云寺看他提到过的那间小院子。

朱凤英说去了,“唐古慧儿就说要进去看看,连个回绝的借口也没给住持留,”

她朝赵桓眨着眼睛说,“但那就是一间普通的小院子,里面转个身都难。”

这样狭小的地方,却被住持说成是为香客留宿的,朱凤英当时就不相信。

里面只有两间小房,一间住人的,还有一间书房,屋地上被蚂蚁挖出来的虚土堆起来半尺多高,仿佛几十年没有人光顾了,她连床底下都看过,根本没有暗道。

赵桓说,“太奇怪了,在这种地方无论寒暑昼夜的常挂着一盏灯笼,要招魂吗?你们既去了一回为什么不当面问问住持,看他怎么说。”

朱凤英说,“你安排的事我们能不问?说出来你都未见相信,十姐你说吧。”

赵多富说,“那是柴宗训住过的地方。”

赵桓大吃一惊,因为太祖当年就是接受了小符皇后主持颁布的禅让诏书,从七岁的柴宗训手中接过的皇位,太祖还封小符皇后为周太后,让她幽居西宫,降柴宗训为郑王。

赵桓只知道两年后,九岁的柴宗训便被太祖遣出了东京,让他去房州居住了。

赵桓也做过皇帝,当然知道太祖的用意,柴宗训禅位后久居汴梁很不好,有的人可能要打着柴宗训的旗号搞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