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宋腾龙 > 第466章 绝不能后退中

小宋腾龙 第466章 绝不能后退中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19 15:22:13 来源:转码展示1

谁对他好,他就掏心窝子的对谁好,他最痛恨的,恰恰是来自血缘上的亲人对他的冷漠,和不遗余力的挤兑。

但不管怎么说,不管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到底有没有能力救下赵福金,赵桓都不该对徐丙则说那句话,“蔡京、童贯、王黼家的妻妾不是各有二十四人要送吗,她蔡家为我大宋做了什么,她是蔡府人,必须送。”

同样是一个内心火热的人,赵桓,你为什么成了这样冰冰冷冷的。

有个同赵桓住在同一坊的、是他的一个夫人叫冯雪梅,擅自跑到了赵桓的竹楼上来,以往没有重昏侯的话,她们任何人不能来,这次看来有大事了。

冯雪梅说,“大臣们和太上进谏,要立五哥赵枢呢!”除了赵桓赵楷,底下的兄弟们以赵枢年纪最长,但这么一来,赵桓本打算等九哥汴梁事毕之后、再将位子还给九哥也就行不通了,这才是赵桓最担心的。

重昏侯惊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冯雪梅说,“唐古慧儿从韦太后那儿来,她从太后那儿听说的!”

她就知道这些,赵桓头一次很温和的冲冯雪梅说道,“你有心了,等有时间我再找你说话,你去将唐古慧儿给我叫来,然后再去康王府,叫邢秉懿来见我……别让任何人知道。”

冯雪梅走了,这是赵桓多久以来头一次给她好脸色,不大一会儿,唐古慧儿步上了赵桓的竹楼,一五一十从头讲了一遍,赵桓有点犯傻。

人们没当着重昏侯的面,在太上面前说话自然没有顾及,就算当着赵桓的面有人可能也要这么说,因为赵桓在临安重新上位后,在很多的事情上没令他们满意,尤其在张伯英平乱的这件事情上有点顽固不化,一点儿听不进他们的意见。

有的大臣说,罔顾亲情的人不该再管理国家,因为他对任何事都是冰冷的,何况对基业。

唐古慧儿能将消息立刻带回来,也许就是韦太后有意让她知道的。

韦太后不便直接跑到赵桓这里通报消息,她也应该知道这样的废立能影响到九哥,赵桓上位是因为九哥让位,而万一赵枢换了赵桓,和九哥已经没什么直接的关系了。

这样的结果对九哥来说极不公平,有些人妄图通过打倒重昏侯,而使大宋的政局出现一个很自然的时间拐点——赵九哥前边韩州救人、以及战场上的一系列大捷——等等一系列的努力,将从重昏侯的下台开始告一段落,宋室又立了长,从形式上讲,九哥离着这个皇位又远了一段。

韦太后是九哥的亲娘,她自然要站到儿子那边,在这件事情上韦太后和赵桓可以说是站在一边的人,赵桓问唐古慧儿,“太上是什么意思?”

唐古慧儿说,“这是韦太后转述给我的,太后说太上没有明确同意和不同意,但对这些臣子们尽力的安抚,请他们给一些功夫,让他再详细询问一下。”

但太上一直没来询问,或者韦太后的消息也是经过了太上转述她才知道,她听到的话也许经过了太上的取舍。

赵桓六神无主,不知道老五赵枢知不知道这件事,他又是什么态度。

如果赵枢顶了自己,如果赵枢真的有意于这个皇位,他一定会兢兢业业,一定不会像重昏侯这样行事无所顾及。

赵枢一定会凡事充分考虑臣子们的意见,至少让他们多数人满意,这样赵枢的位子才会坐的平静而稳定。

但九哥呢?九哥在前方呕心沥血,就该由于赵桓的错处跟着受损失?

他才是大宋的希望,紧要的关头,原来重昏侯除了九哥谁都信不着,通过四帝姬这一件事,他和父亲、兄弟们在韩州恢复起来的信任情谊,仿佛也不大可信了,他只信和九哥在患难中建立起来的感情。

冯雪梅坐着车子出去了,这个傻东西怎么也不知道低调点,是不是还要让街上卖鱼的都知道她去了康王府。

赵桓只是略略的生了冯雪梅的一股子气,心思还得立刻转到太上身上来,太上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太上也有此意,那么以前他只是不好意思自己来操作这件事,如果他这样做,便是做老子的忘恩负意了。

而现在通过吴乞买,太上针对的可就不是赵九哥了,针对的是重昏侯赵桓,九哥不在临安,可不就得找个年长的兄弟来平息赵桓惹出来的乱子,平息众臣的愤怒?

如果太上对韦太后说的,要询问一番详情是真的,那太上怎么还不来问呢?难道等着重昏侯痛哭着自己找上去承认错误?

本来,赵桓的注意力一直在徐丙则的身上,最担心徐丙则会拿着四妹的事来要挟,上次徐丙则来竹楼上面见赵桓时已经表示了这个意思,但被赵桓硬着头皮顶回去了。

那么这次吴乞买不怀好意的发难,一定没有徐丙则掺与在内,事情从金国皇帝的嘴里说出来,竟然连徐丙则都捎带上了,如果人们细一追究,自然要问一句——重昏侯不可能自暴自丑,吴乞买怎么知道这么私密的事?

在等邢秉懿的时候,重昏侯打量唐古慧儿,她比冯雪梅见过世面,面对这样大的事她的脸上还很平静,赵桓问她,“如果我不得不和一些人摊牌,你会站在谁的一边?”

赵桓问的很含糊,没说和谁摊牌。

唐古慧儿说,“一定会站在你这边。”

她答的很干脆,没有任何迟疑,这么说她猜到了赵桓说的“一些人”指的是谁了。赵桓问道,“本侯将你们从吴乞买身边抢过来,你不恨我么?”

唐古慧儿轻声道,“我得活着呀,吴乞买那里我回不去了,你放我回去他也不会待见我,这本就是他的错我没什么难过的……金国我回不去,也没人笑话我,上京有人偶尔提到我我也听不到。但在临安,你败了我才会更惨吧?”

“你认为我会再败吗?”

唐古慧儿又没想,回道,“我想你不会再败了,因为你和康王站到了一起,在海船上,在二王妃的喜宴上我就看出来了。”

重昏侯一直惶惑,却从唐古慧儿的话中汲得了信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