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宋腾龙 > 第453章 道

小宋腾龙 第453章 道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19 15:22:13 来源:转码展示1

王柒在这方面注定远远的强过了吴乞买,为了探究他自已的身世,王柒没少研究过宋室的过往历史,自大宋立朝伊始,所经历的年号他都是非常门清的:

宋太祖的第一个年号是建隆,建隆年号总共历时四年,第二个年号是乾德,前后历时六年。接下来是开宝,历时九年。

然后是宋太宗的太平兴国历时九年。雍熙历时四年,端拱两年,淳化历时五年,然后是至道,总共三年……年号中第一次出现了“道”字。

王柒在心中默算了一下,从建隆元年到至道元年,总共是四十年,如果算到至道三年的话,总共是四十二年。

那么他就可以算出来,这位圣女离开宋国时,最小的年纪应该是十八岁,因为四十二年后的至道三年,她才能恰好是六十岁。

当年离开宋国时,她最大年龄也就是二十岁,等她遇到函普时便是四十年以后的至道元年了,那样她也可以是六十岁。

如果当年她是十九岁,那么四十一年后的至道二年,她也是六十岁。

总之前后过不去三年的出入。

而她带去生女真的这一对双胞胎,他们只能是生于建隆元年,一定也不是大符皇后所生,因为那个时候大符皇后早就死了,他们一定是皇后的妹妹——小符皇后生的。

大周的显德六年——也就是宋国建隆元年前一年——的六月初九日,周世宗下诏立宣懿皇后符氏的妹妹为皇后,正式由她主持中宫事宜。

同时立四皇子柴宗训为梁王,领左卫上将军。

柴荣的前三个儿子在九年前的乾佑政变中都死在了刘铢的刀下,柴宗训显德六年虽然只有不到七岁,但在兄弟中却是最年长的,很显然,柴荣就是想由柴宗训来继承大统的。

同年的六月十九日,柴宗训的姨母成为皇后仅仅十天后,周世宗柴荣驾崩了。

次年的正月,大宋开国。

也就是说,王柒的祖上和吴乞买的祖上,应该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如果从显德六年的六月初九至六月十九,也就是柴荣和小符皇后共处的这段日子往后推出去十个月,等到这对双胞胎的兄弟出生时,恰好就是赵匡胤立国后的建隆元年三月。

宋太祖在这年的正月立国,三月的时候正是他忙着稳固根基、撤掉旧臣换上心腹人选、立大盘子、千方百计稳定人心的时候,他应该还顾不上幽居偏宫的小符皇后。

再因为小符皇后那么点儿的年纪,突遭了这么大的变故,却显的极为通晓事理,她未等赵点检带着大军回到汴梁,便带着六七岁的幼主柴宗训,主动下达了禅位诏书,宋太祖在这一点上对她应该是比较满意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直到十一年后的开宝六年,已经十九岁的废帝柴宗训死于房州,小符皇后又活了二十年,离世时她也才三十多岁。

待要再往深处谈,远处已经传过来狱卒起床清嗓子的动静,原来过道儿里已经透进来隐约的晨光。

王柒和吴乞买得立刻离开牢门,不然叫狱卒一看见,很显然两人就是整整对坐了一夜,那就再也不好解释了。

吴乞买慌忙的把门内黑着灯摸了多半宿的盘子、酒杯都递出来,王管家接过去,匆忙拿到自己的房间,然后躺下来,心情很久不能平静。

多少年来,他都认为自己是柴家仅存的一个,并以复仇为已任,然而从昨晚起,他一下子又有了同族中人,而且建立了还算强盛的大金国!

这些日子吴乞买沉默寡言,会不会专门编出这套故事来拉拢自己呢?眼下吴乞买能指望上的人就是王柒,而且王柒还在不遗余力的要救他出去。

这个念头闪了一下,立刻被王柒自己给否定了,应该不会,吴乞买再精,对宋国的年号也不会如此精通,他怎么一下子说到了“道”字?

不管怎么说,王柒都是兴奋的。

只听着过道外有个狱吏到了,正在大声的吩咐他的两个手下,“你们的这项差事就要结束了,聂大人刚刚有话给我,重昏侯让我们今日午时前,将吴乞买、还有他的充容,修仪,等等一切从官及其妻妾,全部移送到天眷大宅外边的竹楼里去。”

很快,过道儿里响起脚步声。

王柒暗道,还是吴乞买强过自己,他好像有先见的感应,这才急着将秘密说给他听,果然就要从大理寺狱迁出去了。

等迁到了竹楼去,也许就真的没有这样的好机会说话了。

在这一刻,天眷大宅及韦舅爷府上的管家王柒暗暗下了死誓,就算有万险,他也要救一救吴乞买,即便真的救不成,那他也要去上京,将这段往事亲口告诉大勃极烈——完颜宗翰。

辰时末,大理寺的正卿聂守献亲自到牢里来了,并且亲自安排着人,将吴乞买、他的充容和修仪,曹侍郎和他的妻妾,还有两位侍丛官员和家眷送到了竹楼。

竹楼距着天眷大宅的大门两里远,离着朝天门更近,有两百个御营司侍卫严密的把守,但是在王柒看来,这里就比大理寺狱强多了。

也许,他可以花重金买通哪一班的巡视守卫,只要能混出这座竹楼的门,后边的路子他早就安排好了。

王柒随着大理寺的人离开了大理寺,从此往后的一段日子里,管家不能再日夜耗在金国皇帝的身边了,他的重点改在了天眷大宅。

大宅内总会出现最乱的时候,重昏侯也总会有分神的时候,那时便是他和吴乞买的机会到了。

很快,王柒便在经常出入天眷大宅的官员里发现了一个,他不是去参加早朝会的,这个人虽说每天也会早早的来大宅,却只是去内城外边、外城里边的地方去做农活儿。

然后每天的下午他就不会再来大宅了,他去的地方是国子监,原来是给学生们讲课的。

这个人就是原来的梅州刺史,徐丙则。

……

徐丙则已无缘参加朝会,他上午经过天眷大宅去做农活,下午到国子监讲课,每天跟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哪还有心思讲什么课,因为张伯英追着乱匪,马上就进入江西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