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宋腾龙 > 第390章 重昏侯升朝

小宋腾龙 第390章 重昏侯升朝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19 15:22:13 来源:转码展示1

因为喝了不少酒,睡的又很晚了,赵佶回来后一躺下连个梦都没做,睡的很沉,直到郑、韦两位太后和乔太妃推他,他才知道天已亮了。

大宅内异常的热闹,各部省有资格参加朝会的官员,从昨天晚上便接到通知了,御营专使韦渊这点儿人放在大宅的门口有点不够用,官员们的马匹和随从都不能到大宅里面来,都在大门口安置,官员们步行进入朝会地点。

一连四个月未开朝会,头一次选在这么个地方来开,我大宋的气象也与黄天荡大战前截然不一样了,主持朝会的人也换了赵桓。

人们心思各异,有高兴的,沮丧的,观望的,有踏实的,不踏实的,无不嗅着早晨空气中随处弥漫着的、淡淡的青竹味儿往里走。

大宅的街心是一座青石砌成的半人高的台子,左右两边各有九级的台阶,天眷大宅的旗杆就竖在石台旁边,上边挑着一面蟠龙月牙的杏黄色旗子,上边行云流水的写着“锦绣家园”四个字。

这真是非同寻常的一天。

石台前摆了好几排马扎子,有人立刻就有了疑问,不是应该左右两排么?文东武西一边一排,怎么却和私塾里学生们上课一般,全都横着摆上了。

正在议论着不知如何坐,韦渊进来了,维持着秩序说,“前边按着品阶坐,台前头排,左一位是康王的位子,左二往右是宰相们的位子,第二排是各部尚书各寺正卿侍郎签书,再往后可以混着坐!”

康王穿的还是那件红袍子,此时正同台下的赵栩、赵模、赵植、越杞等几个兄弟在一起,从他身边走过的官员全都恭敬的与康王行礼。

一日前,这个年轻人还是我大宋的九哥皇帝陛下,他功勋卓着胆识过人,将北狩宋室全盘接回,并带回了金国皇帝吴乞买。

令国人耿耿于怀的一件事在他的手上突然实现了反转,仅凭着这一件事,便激励着大宋举**民的抗金热情,有如大潮涌动,层层推进。

然后在朝臣们议论纷纷、异见将起的时候,一回了临安便将位子让给了大哥。

有人觉着惋惜,有人憋足了力气要拿着名份说两句,忽然觉着无处可施,但是康王让位这件义举,让哪边人都说不出毛病来,敬意都不是装出来的,有人恭敬的伸着手臂请道,“康王殿下请前排就坐!”

赵构闻言摆了摆手说,“让宰相们坐吧,我不想让人看后脑勺。”

人们一笑,纷纷找位置坐下,但宰相们都把头排左一的马扎子让出来了,有人说,我大宋以文治国,你看开朝会也像上学了。

只是有的人肚子太大了,已不像个学生,等屈膝折股的往马扎子上一坐,感觉甚是压迫,必须要将两肘支在膝头,手掌托住下巴壳才舒服。

六部尚书的位子上少了刑部尚书胡少汲,周望坐下之前想道,我大宋有不杀文官的祖训,想不到,赵桓复位之前先拿胡少汲垫了脚,这个先声夺人的气势也够吓人的,不知他上位之后是主战呢还是主和。

只听有个内侍在远处竹楼的后面喊道,“重——昏——侯——升——朝——”冯益犯了事儿下去后,大宅又选了一位主事的阁长,许多人都不认识他。

人们坐在马扎子上扭颈往那边看。

从竹楼上下来四个引路的内侍,每人的臂弯里架着一杆拂尘,两个青衣侍女托着红漆的盘子,盘子里衬着黄绸,里面各放着一枚金印,引着昂头挺胸的赵桓朝石台子走了过来。

他往那片马扎子堆儿里看了一下,看到了坐在兄弟们中间的赵九哥,并未深究他为什么没坐在前头,而是笑着朝他拱了拱手,然后迈步上了台阶。

四名内侍就在两边的台阶下一边两个的站住,侍女托着盘子走到了台子上,一边一个站好,原来石台子上边也有个马扎,是赵桓的位子,只见他郑重其事的撩了撩黄袍,在马扎上坐了下来。

赵桓头一句话便对众人说道,“任何人,不论品阶不论职衔,奏事不准称我官家,不准称我陛下,不准呼我万岁,一律要以‘重昏侯’称我,我不称朕只称我,都听到没有?”

没人敢答,方才内侍高呼“重昏侯升朝”,已经令人大吃了一惊,此时人家第一句话说的斩钉截铁,谁敢拂了赵桓的面子,弄不好从台子上跳下来再飞起一脚。

赵桓也不在意,冲台左边的一个托盘的侍女勾了勾手,侍女近前,赵桓将盘中的金印拿过来,冲底下道,“这是书诏之宝,本侯考虑,九哥康王前往汴梁,临机之间必定要有些调度,但他那时离着临安甚远,如何能做到及时?”

书诏之宝是赵九哥即位后新铸造成的金印,就为了下达诏书和命令而用的,昨天才在码头上与镇国宝、定命宝一并交给了赵桓,今天赵桓是要干什么?再送回来?

重昏侯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不要说康王是本侯的九弟,更不要说他还是我在早年亲任的兵马大元帅,他的所行便是本侯的意思,那么便将此宝交由康王携带吧。”

底下有好几个人同时倒抽了一口气,但没有人敢说话。

只有康王起身冲上边施礼道,“臣弟多谢大哥之盛意,但尊卑有序,令出一声,臣弟不敢妄用书诏之宝,再说康王的旧印,臣弟这里还有呢。”

康王金印早就跑丢了,但也得这样说。

这次促成他急急忙忙赶回来让位的原因,除了众人知道的原因之外,赵构还接到了完颜宗翰从上京写给他的一封信,这是赛里和设野马南下时带来的,通过汴梁的刘平叔送抵建康。

大勃极烈在信中说:恭祝大宋皇帝陛下,喜迎二位皇帝陛下南归,此时贵国一龙化为三龙,一宋变三宋,力量已绝非我金国可比……

也许赵构在其他方面的敏感度还赶不上大哥赵桓,但因为韩州之行的生死磨砺,有机会近距离窥探金国上层的矛盾,使他在面对金国时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对方在一举一动后边掩盖的真实用意,几乎都瞒不了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