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宋腾龙 > 第338章 打气

小宋腾龙 第338章 打气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19 15:22:13 来源:转码展示1

赵鼎天赋机略,谋事缜密,闻言沉思片刻,说道,“这件事情虽说与陛下相关,但我们绝不能将陛下牵连进来,眼下陛下还在建康,这件事我们随时都可以做起来!”

众人点头,事情渐有眉目。

赵鼎说,“陛下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战事上,我们对冯益的弹劾也不必正式,因而奏章也不必送往建康,不然让陛下如何处置?岂不过早将陛下推到前面来了!”

常同说,“要让陛下不知,便将这份弹劾状呈予太上!连吴娘子都不叫知道。”

赵鼎鼓掌道,“正是!总归这父子俩都住在天眷大宅,我们就请太上作个处置吧,而且这件事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以示我们是闻讯而动的,完全是出于公心。”

常同说道,“这就需要诸位中有个人站出来,去天眷大宅呈递这个弹劾冯益的状子,然后由我和赵史台打第二阵!”

听到要选出头的人,另几个人有些吞吐。

职位都不高,万一将来这件事闹大了再惊动了陛下的话,陛下会不会因为隐疾被披露出来而恼羞成怒,会不会说这个递状子的人没事找事?

这不是没有可能啊,陛下肯冒那么大的风险去韩州,他和父兄的情意之深可以说天下无出其右,别等到了最后,陛下动不了赵桓,再一怒之下将递弹劾状的、被弹劾的一块拉出去砍了。

我们职小位卑,有些时候还不如个阁长啊!

殿中侍御史常同,数次以目光鼓励着一位官员,让他先表态,官员不能不吱声了,于是迟疑着说道,“请容下官回去仔细考虑一番,措辞真是个大问题。”

就如同几个人商量好了,要一起去一个地方,目的地和任务都清楚了,但是谁都不肯迈第一步。

赵鼎和常同对视一眼,今天的私议有点成效,再坐下去却没什么意思了。

两人还不能表现的泄气,那样将干扰另几人的决心,赵鼎起身说,“嗯,你先回去尽快考虑周密,我和常史台等你的消息。”

估计着三五天不会等来什么消息了,常同暗道,着急也没有用。

从三楼下来,几个人到外面取马,看到两驾车子刚刚驶入进来,车帘儿先后一挑,两位容颜悄丽的女子从里面探出身来。

别人还未认准这两人是谁,赵鼎已然抢步上前,笑呵呵的拱手问候道,“真是巧了,原来是张夫人和梁夫人,谁不知两位是临安城数一数二的巾帼领袖,倒叫赵某同时幸遇了。”

常同这才认出,来的一个是张伯英的侧室张秾,一个是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连忙拉着其他人上前打招呼。

梁红玉还礼道,“原来是两位台尊,怎么能这样夸奖我们姐妹。”

张秾笑着说,“是呀,若说到巾帼领袖我们哪里够的上?难道赵史台没见过大内里的吴娘子么?还有邢娘子,她们才是巾帼领袖。”

赵鼎问,“两位娘子来此是要小酌的?张、韩两位大帅率中岳和东岳大军征战于外,两位娘子雍容闲适于内,真是吉兆!”

张娘子客气着,问道,“两位台尊怎么这么早就离开呢?”

赵鼎知道冯益和张伯英的那段过节,就想让这位张娘子知道一下,他略略近前一步,低声说道,“唉!冯益于河北山东收购白鸽,还大肆宣扬是为了治疗陛下的隐疾!老夫和几位知交商议要怎么弹劾他呢!”

张秾稍稍一怔,便同样低声说,“这种事我们小女子不懂,也帮不上忙,但谁不知大内只有蔽日的金乌,哪里还有地方养什么白鸽?不过,御史台出面必非小事,奴家或可将之宛转的回禀给吴贵妃知道。”

赵鼎暗忖,她们女子之间私下里传一下也好,这样吴娘子就也知道了,说不定大内嚅的这些女子更会痛恨冯益污蔑陛下。

于是问道,“娘子见吴贵妃可还方便?”

张秾指指梁红玉,对赵鼎说,“贵妃娘子高看我们两姐妹,今日奴家和梁姐姐来此,便是事先筹划准备一下,要与贵妃娘子在这里义结金兰……全是姐妹之间的私事……”

她本想提醒赵鼎,这是姐妹的私事,不必声张,但无疑也能给赵鼎打打气。

谁知赵鼎正要给另外的几个人打气,闻言不等张秾说完,便朗声笑道,“这就称得上一段佳话了,原来二位要和吴贵妃娘子结成姐妹,这便不是一句雍容闲适能够概括的了,因为你们必将给御前东岳和中岳大军注入无形的力量!”

张秾怪赵鼎声张了,朝赵鼎丢个白眼,作不满嗔怪之状,然后不理乐呵呵的御史中丞,拉着梁红玉走进去了。

再看另几个人,面色上不知什么时候浮上来决绝之气,先前还说要回家考虑一番的那位官员道,“赵史台你放心,明日下官便将弹劾状递入天眷大宅!”

……

八月初,九哥皇帝陛下依然滞留于建康不能脱身,摇控着汴梁的北岳大军日夜强化防务,以防金军反扑。

同时,被西岳华山大军高宠部围困在伏牛山的三万金军,虽说油水榨得快差不多了,但还是一大块肉,体量还是很大。

是灭之?是收之?

如要灭掉这三万虚弱的金军,只须将他们放出伏牛山,在开阔地来一场大砍杀也就是了,也不知道九哥皇帝陛下是怎么想的。

斜也刚刚铩羽而归,连北方的天气也都炎热起来,谁都知道这个月金军卷土重来好像不大可能了,难道皇帝就想以此为借口,作为他不回临安的理由?

朝堂内外人们都私下里嘀咕,嘀咕之余也都不闲着。

八月上旬旬尾,以刑部尚书胡少汲、同知枢密院事周望为首的十多名官员联名上书二圣,请他们移驾汴梁故都,二圣如若成行,必将彰显王化之回归,并极大的鼓舞汴梁军民。

挑头儿的这两个人很有意思。

胡少汲主管刑部,虽说早已老迈不堪,但是一般人觉着他身上还带着几丝肃杀之气;另一个周望虽说出自于枢密院里的文职,但是怎么说也是管军务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