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宋腾龙 > 第257章 不想写了

小宋腾龙 第257章 不想写了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19 15:22:13 来源:转码展示1

汴梁收复了!数朝之都重沐光明。

这将是黄天荡大捷之后的又一次大事件,金宋战局自此时起,任何人至少都可以说一句“扳回”了。

身为大宋皇帝的赵构,似乎,应该立刻下达一份《告全**民书》,意气风发的指点江山,筹划未来,藐视一下敌人,鼓舞一番我军,然后再接再励!

他不便吩咐别人来磨墨,担心话一传下去,止不定跑过来多少个争着磨墨的,便自己动手移了砚台,并从壶内加了水,拿着墨块一边研磨,一边想该如何写。

在他的房间门外站着两个女侍卫,今晚轮到领着她们值夜的是扈三娘,扈婉仪走过来巡视,从门外一眼看到陛下正在自己磨墨,便走过来。

现在扈三娘的身份已经是婉仪了,此时是晚上,又非什么公开的场合,她可以直接走到皇帝的桌边。

果然,赵构一边想着事情,一边头也不抬的将手中的墨块塞给了她。

高宠和张宪刚刚带着他的两份旨意去了汴梁,两份圣旨说了一大一小两件事,偏偏没说那件不大不小的——下一步宋军的大走向——偏偏没有说。

直到白天,赵构得到的消息还是三路大军正在围攻汴梁,完颜宗翰忙着上位,完颜宗弼可能正在借酒消愁的想老婆,铁浮图也垮了,大势于我方极为有利。

但汴梁的城墙多高,多厚赵构比谁都清楚,岂是那么好攻下来的?

他以为刘平叔等人注定不会一蹴而就,让他们攻就是了。

打他个十天半月都有可能,再说这是具体的军事,三个司帅用不着皇帝陛下隔了这么远指手划脚,再说赵构也不懂啊。

赵构没想到汴梁拿下来的这么快,眼下五岳大军里有三岳都在汴梁,皇帝总该像下棋一样将他们拨动一下,可是具体往哪里拨?

赵构只知道接下来汴梁应该固守住,但以三座大山来守汴梁又有些过份。

捷报传到建康,中间有段路程的消耗,也许刘平叔目前早就在做着固守的安排了,如果赵构刚有两道圣旨发过去,仓促之间再给他们下一道固守的命令、而无下一步的分派,不但显着是马后炮,可能又禁锢了三军的能动性。

如此一来,赵构本想写的《告全**民书》,即便此时拟好了,送到了汴梁也是华而不实,赵构想,朕就不去掺合了。

收复汴梁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大捷,放在一般的皇帝,可能很想从中找一些存在感,可赵构偏偏不需要。

大宋皇帝在韩州之行的决策中体现出来的胆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谋略和勇气,实际结果中收获的威望堪比收复三五座汴梁城。

收复汴梁是锦上添花,但称不上是黄天荡大捷那样的划时代,黄天荡朕都没去不也大捷了?汴梁大捷朕偏偏不置一辞,这就是皇帝的胸怀眼界!

朕领着几个拼凑起来的人消失了一个多月,又领着韩州数百老弱妇孺突然在建康现身,这就是一声惊雷,就是一道光照神州南北的闪电。

连上京那座人去屋空的吴乞买大殿的窗户纸都该照亮了!

给大宋诸路大军规划,命名,这才是朕该做的,朕从韩州一回来便做了,至于他们下一步具体怎么做,往哪里打,朕不说话可不是不懂。

朕是不屑于费这个小心思!

总之你们三岳大军自己看着该怎么办就是了,反正刘平叔也不可能敢乘胜而进,做出再去收复燕京的决定。

你们敢去燕京朕也不管,你们要是敢去燕京,还说明燕京往南都摆平了呢。

扈三娘去了一趟韩州,还没回临安突然成了婉仪了。

她和那些正妃,侧妃,贵妃,贤妃们都比不过,以前她只是个小宫女,走路得低着头,和婉仪比起来差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望着唯一的吴婉仪时,都得拿望着高山一样的眼神去看。

此时她磨着墨,不时留意着桌案后端坐着的皇帝陛下,这个神色刚毅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居然也是她的男人了。

只见他时而面色严肃,时而嘴角微微的挑一挑,不知又在想什么大事,扈三娘不敢弄出大动静来,生怕打扰了他。

墨磨好,扈三娘轻声说,“陛下,墨好了。”

她探身,挺着胸脯子给赵构铺好了纸,拿镇纸压平,再拿起笔蘸好了墨。

但赵构却伸出手来压住她的手背,“朕不想写了。”

扈三娘周身像是过了电一样,连腿都无力紧紧的并着,她以手撑住案角,面色微红的道,“那那奴婢要不要侍候陛下休息?”

赵构留意到她的变化,对她说,“你也累了吧,去休息吧,朕还要想些事。”

扈三娘周身洋溢着一种感动的暖流,陛下一次便和她说了这么多的话,还知道她也累了,扈婉仪连忙道,“奴婢还支持的了。”

有个女侍卫恰好过来站在门外道,“陛下,田娘子请扈婉仪过去说话。”

还得说田春罗知道给朕解围,赵构一笑说,“你快去。”

扈三娘走后,赵构又想西岳大军的事情,眼下国事板荡,金军的反扑不论早晚都是必来的,那将是两国间最激烈的碰撞。

宋军中有能力者,赵构要尽快使他脱颖而出,不能按部就班的来。

赵构还知道,即便没有他的出现,岳飞的升迁也够快了,年纪轻轻便建了节。而赵构的出现更加快了岳飞升职的步幅,他会不会骄傲?别人会不会不服气?

而这次的韩州之行居然又是个契机。

高宠和张宪以援救宋室的巨大功勋任命了都统制,人们听说这件事后可能会感到意外,吃惊,羡慕,但不会认为不合理。

吴芍药对二人说,本来皇帝要将他们留在御营司,这可不是客气,赵构确实和吴芍药说过这个想法,将这两人往临安城外一摆,方圆多少里连只猫头鹰都不敢叫唤。

恰恰是想到了岳飞,赵构才忍痛割爱让高宠和张宪归建了。

淮南宣抚司一百步军全须全尾的韩州建功,能有这样的战斗力是岳飞治军有方,统制的两个手下都成了都统制,岳飞总不能还是个小统制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