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小人通天 > 第98章 七月围城(上)

小人通天 第98章 七月围城(上)

作者:谈天音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0-17 06:23:12 来源:文学城

那妇人闻言,竟然抖得如筛糠一般,她扯着孩子往后退,眼珠却定在苏韧脸上,说:“你……你……你真是石头?”

苏韧晓得她被唬住了,蹲下身柔声说:“是我啊,杏花姐。还记得你给我的萱草纹衫子么后来改成了我儿女的肚兜,总还藏在我家里呢。”

一别十余年,旧衫青青,尚不曾褪色。而石头记忆里那有虎牙善歌唱的少女,成了面前这憔悴不堪的妇人。若不是她温婉的嗓音曾萦回在小石头梦中,苏韧哪能认得出她乃是杏花姐

妇人不再后退,她松开自己孩子的手,直起背脊,望着苏韧半晌,想要开口,已泪流满面。

她哭着说:“石头……你真的是石头!石头……你长得这么大了!你上哪里去了?你,你居然是这样出息了……你能到今天……得吃多少苦啊……”

她情不自禁拉住了苏韧的衣袖,泪水打在红罗袍上,点点深红似血。

她那孩子不明所以,见当娘的哭泣,也忍不住哇哇大哭。

苏韧心中酸涩,低声安慰说:“杏花姐,那时我遇到了好人家,并没吃多少苦。再说咱们不是又见了么?你有多少难处,我都替你挡着,你还伤心甚么?”

杏花渐渐清醒,低头瞅见自己哭湿官服,吓得如被烫手,赶紧松开了苏韧衣袖。

苏韧笑道:“不妨事的。杏花姐,你缓口气,喝点水。”

他深吸口气,将杏花扶起,让她坐在官帽椅上,再捧上茶碗。

等杏花接了,他朝那小子招手,递给他一串葡萄:“吃吧!你爱吃多少,都尽着你。”

小小子哭得又渴又累,闻到果香,忍不住流口水。

他察觉母亲已平静,府尹大人竟一派慈和,满心欢喜,蜷缩在椅子一侧只顾吃起来。

苏韧心知杏花在牵挂家人,便问她来应天府,所为何事。

杏花饮水润了嗓,对苏韧道:“当时我嫁得了客商向老倌,心里并没个底。所幸我在无锡安顿下来,也算丰衣足食,后来我生了儿子,丈夫是年过半百人,哪会不欢喜?在家中,我便做得大半主。那时,我曾托人到湖州找过你,听说你和一个大个子木匠一起走了,也不知道往哪里去……前两年,向老倌折了本,丢了自家铺子。蒙人介绍,他来南京一家米行替人掌柜……数日前,说是什么涉嫌黑市,官府抓了他去。可那米行本不是我家开的,钱又不到我们口袋里去。幕后人逍遥法外,他一老头儿,岂不是背黑锅。石头……不,苏大人,你……”

她欲言又止,苏韧微摆手说:“原来如此,姐姐不必说了。此事不算什么,只害我那老姐夫受苦了。我这就命人将他放出来,与你们母子团聚。”

他打开门,唤来侍从,低语几句。那人连声答应,奔往前面衙门去了。

杏花惊喜道谢,苏韧闪避,不肯受她行礼。

杏花急唤那孩子道:“你快给苏大人磕头,马上能见老爹了!”

孩子吞咽着葡萄,含糊叫声恩人。

苏韧阻拦说:“既是杏花姐儿子,合该叫我声舅舅才是?”

他问孩子名字,孩子答:“舅舅,我姓向名实,娘叫我‘小石子’。”

苏韧一听,对杏花展眉道:“他叫小石子?”

杏花脸红:“是啊,但我这小石子是真傻,远不如石头你从小聪明。”

苏韧掏出帕子,俯身替小石子抹干净他满下巴的葡萄汁水,说:“傻人有傻福。聪明人怕被聪明误啊。杏花姐,你们母子能常守在一处,便是人间大幸了。”

杏花闻言,犹豫片刻,才问:“石头,你后来回过湖州么?听说,你娘葬在那边了……”

苏韧身子一震,低声答:“没有回得去。我娘她……。”

一阵水榭的凉风袭来,杏花莫名打了个寒战。

她快步走到苏韧跟前:“石头,我想起个事儿,要告诉你……”

恰在那个节骨眼,靓波轩外的荷塘里,忽嘎嘎几声,飞起个绿头鸭。

苏韧杏花俱朝窗外一看,彼此噤声。有个少年人溜过回廊,直往这屋里来,正是范青。

范青兴冲冲道:“苏大哥,行李我已备好……呃,有客人?”

苏韧想到:杏花姐所认识的石头,是范青等人都不知道的过往。

他内心有丝不自在,面上掠过丁点尴尬。杏花瞧了苏韧一眼,先给范青道万福,范青忙还礼。

苏韧换上惯常沉稳笑容,说:“这位范青,是同我从帝京城来的朋友。如今府内的事,俱托于他掌管。青弟,这位向娘子……是我的远房姐姐。我们失散多年,不意在南京再见。”

杏花会意说:“是啊,托我家老头子的祸事,带来了这桩喜事。我离开家乡多少年了,也没想到……没想到巡抚大人就是……苏韧。”

苏韧寻思:杏花姐曾四处卖唱,自有随机应变的本事,应该不至于向外人露出他的底细。

他放了心,对杏花说:“我们姐弟重逢,本应庆贺一番。但不巧我今日有公务在身,即刻要启程前往军营。姐姐你且在此处静候姐夫。等我回来时,再专设宴席给姐夫压惊。既然咱们是亲戚,以后要常走动才是。 ”

杏花满脸关切:“你去军营刀剑不长眼,你看你穿着这身大红……”

苏韧和范青都笑了。苏韧收了笑,温言说:“是。姐姐说得有理。”

范青将荷包解下,丢给小石子玩,对杏花道:“向娘子,你是好心。只苏大人衣服多得很,哪只这一套呢”

杏花讪笑。她转身,静听范青逗小石子说话,暗暗将眼角泪痕擦去,再将裙上尘土掸了。

她默默望着苏韧与大家道别,自出门去了。

----------------------------------------------------------------------------------------------------------

苏韧走到外头,喝了碗绿豆汤解暑。

他换了一身常服,将范青替他备好的凉扇过了手,临了又撂下了。

他先到府衙堂内,与方川交待完毕。再往别室之中,见了奉命等候他的南京太医院院判。

临行之前,苏韧越发有条不紊。旁人心中纳闷,可不好当面去问他。

哪知苏韧少年时,也曾心急过。可这世间事,忙中易生错,恰应了“欲速则不达”那句圣训。

他吃了亏,便长了记性。所以,如今不是掐中了苏嘉墨的要害,是万万撩不急他的。

苏韧办完了该办的,听得厩内马嘶,晓得连马都等得不耐烦了,才吩咐上路。

马车颠簸,苏韧将“和事佬”所作那本“溧水杂谭”重新打开,循着折角页面继续阅读。

因为“和事佬”的文笔向来合苏韧的脾胃,所以苏韧阅读之时,常有会心笑容。

他不知看了多久,渐觉眼角酸涩。一缕阳光刺入车帘,他才想到瞧瞧应天府的乡野。

入夏时节,天光本来暗得晚。苏韧一眼望去,只见绿野茫茫,稻花翻滚。

炊烟之中,山色若隐。牛背上牧童吹笛,田垄间老农歇担,风物有情,仿佛入画。

到此时辰,日头依然耀眼,好像给山丘戴上顶金丝棉的风帽。

苏韧心想:溧水被围,百姓还是照样劳作。乱,只是一时。经营土地,倒是长久之事。

江齐本不多话,见苏韧远眺良久,才说:“大人您看……”

苏韧顺着江齐马鞭,只见路旁村落口的树杈上,倒挂着几条剥皮狗。

苏韧本人对豢养畜生从无兴趣,看到此场面,也不会起怜惜之心的。

他放下书本,索性现学现卖道:“这溧水县人,虽名气上不如咱们**人彪悍。然则你看此地两样特产,一是狗肉,二是烧鹅。本地人的性情,可见一斑是不是?”

江齐收了马鞭,跳下马来,他牵着缰绳,侧脸陪着马车里的苏韧说话。

“大人恕小的鲁钝。”

苏韧莞尔:“狗肉燥血,鹅肉滞气,吃多这些,人满腔热血又气鼓鼓的,哪会是省油灯呢?”

江齐附和:“大人所言极是。所以倪佥事数万人马围城,却不用强攻?”

苏韧道:“此种神机,只倪佥事才知。江齐,你可认得南京太医院内一个同乡名何传馨的?”

“小的认得,可与他不熟。他原是白锣巷里白郎中外孙,**城里谁没用过他外公开的膏药”

苏韧失笑:“原来是他!他离开故乡早些,我一时竟没想到。”

“大人的思虑都是为国为民,这些俗事不足挂齿。白锣巷离开您府老太爷创办的学堂不远,八成他还是老太爷亲自开蒙的呢”

江齐口中“老太爷”,便是那位苏塾师。“苏氏学堂”,实为一间茅屋,从没招满过十个学生。

苏塾师是个孤僻老鳏夫,自打认了苏韧当螟蛉子,对外人只说是寄养在外的儿子。虽仅几年之亲缘,但父慈子孝的,乡民都看在眼里。苏塾师早就作古,而苏韧讳莫如深。莫说江齐,就是**县内地头蛇,谁能分辨得清楚?

江齐接着说:“早前小的公务出入,常与何传馨照面。近日似不见了他。”

“难怪你。何传馨为南京太医院委派,去了倪佥事大营担任医士。等我们到了军营,你可相机行事,引他来我们的下处。”

江齐一句话不多问,唯应命而已。

车马再往前行,大路收窄,路口正成“丫”字。

江齐问过了车夫,告诉苏韧说:“大人,咱们离大营已不远了!”

苏韧朝窗外一探,哪里即刻看得见大营

他左手边有座铲型小山丘,象是只竖立起来的簸箕。苏韧心思一动,翻看了下手中的杂谭。

“和事佬”写个地理书,甚为体贴,配有不少手绘。

此山形如其名,正是“和事佬”描绘过的,恰在溧水县城外的“簸箕山”。

据“和事佬”介绍:山上建有座“虎仙庙”,凡是祈愿,百灵百验,多年来香火不绝。

而让苏韧感兴趣的,却是那虎仙庙前有块大岩石,正是俯瞰县城内外及石臼湖的绝佳处。

谭老爹没念过书。可他在世时,常对苏韧念叨一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苏韧入营在即,自然不肯放过这个“高瞻远瞩”的机会,何况此山又不高,决计累不死人。

苏韧这样想,便对江齐说到意欲登山。江齐忙上马前驱,号令着车队往左行去。

不一会儿,他们就到山脚下。小山遍栽了桃李果树,红琼绿玉,有甜香扑鼻。

上山有条羊肠道。道口树荫里,蹲着两名锦衣卫。二人见了苏韧一行,忙拽着配刀站起来。

江齐上前拱手,出示应天府腰牌,此二人摇头说:“上峰有令,任何人不得上此山。”

江齐好说歹说,对方死活占着小道,不让通过。

江齐手下人看得火起,这个骂道:“你们是蟹生的么府尹大人面前,非得横着走”

那个嚷道:“好狗不挡道!你们的上峰,管得着我们应天府”

守山的也来了气,回嘴道:“锦衣卫,只认得锦衣卫的上峰!哪怕蔡述来了,照样不让过!”

苏韧至此才发话说:“尔等不可难为二位力士。既是倪佥事的命令,我们不得不遵守啊。”

他言笑晏晏,又是询问二人的姓名,又是夸奖他们的辛勤。

守山的见府尹如此谦和,忙躬身道:“大人莫怪。倪佥事听闻山上有虎仙,特令废绝淫祀。”

苏韧寻思:皇帝迷信,本多忌讳。倪彪名“彪”,正在领兵,而此地恰有虎仙大兴。倪彪若不禁止乡民崇拜,岂不是落人口舌?

他点头说:“凡民间怪力乱神,理应禁绝。但本府登山,是为了机要之务。既今日不行,明日我得了倪佥事手令再来。二位力士忠于职守,精神可嘉啊。”

江齐一个跨步:“大人?若上头以耽误国事为由责怪下来……”

苏韧瞬目:“嗳,不必多言。自有本府替二位兄弟应承。”

那二人听了这话,对视一眼,哈腰道:“且慢。大人既为了公务,我等倒不能拦着。”

“多谢二位通融,为难你们了。”苏韧笑道:“上峰的威仪还是要顾全,大队人马留此为好。江齐跟我上山,速去速回。”

江齐在前,苏韧在后,二人爬不多时,便来到山顶。

山顶平整,确有座小庙。虽苏韧在书里已神游过此庙,等亲眼见了,不由觉得新鲜。

那庙堂不过百尺方圆,绕着一圈杂色砖木砌起来的“百家墙”。

庙前竖面黄不拉几的锦旗,绣着“法力无边”四字。

庙周疯长着虎尾巴草,散落有几个木头座墩。

庙门口有对木牌,里面字偏生镂进去的,写得是:

“虎去山还在,山在虎又来”。

门槛里匍匐着只木雕的老虎。虎口半张,一双圆眼,满透着乡里乡气。

虎背上露块白皮,刻着四行隶书。

“来此庙者,虎口投币。

有钱不投,不得好死。”

苏韧抿嘴。江齐咕哝:“这老虎好毒 。”

苏韧之性情和易,并不全出于矫饰。他旋即掏出钱袋,微笑道:“入乡随俗,我先来吧。”

他找了找,才发觉袋里只有碎银金叶,竟无一个钱币。他一愣,想自己居然会不带零钱了……

江齐赶紧递上自家钱袋,苏韧捡了个铜钱,投入虎口。

木老虎咯叽咯叽,居然从后腚里拉出来张木签,江齐忙弯腰拾起来,递给苏韧。

苏韧一看,签上是:“自求多福!”

苏韧默然,点了点头。他观察这老虎的木工,颇有匠心,不由想到了老婆和丈人。

当年,他并不是嫌弃学手艺,而是谭老爹说他生得文气,愣是不肯让他做木匠……

江齐大约不信邪,乘这功夫也投了钱,老虎拉出来的,还是“自求多福”(1)。

江齐摇头,对苏韧说:“敢情无论大人还是小人,‘自求多福’这四字儿都管用”

苏韧恬然道:“此虎吃了还知道拉。比别庙里那些光吃不拉的貔貅(pi xiu)(2)有良心。”

说完,他将木签悄放入袖子,再往里头走。过了口枯井,便是庙堂。

庙堂里大概是因被倪彪断了香火,竟找不到一点供品,连神龛账幔都不知飞哪里去了。光秃秃案前,摆着一个瓷盘,里面半截蜡烛,满是烛泪。

神龛里有尊泥塑,是个跪拜村姑的摸样,也说不上美丑,手捧着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老虎。

苏韧想:莫非小老虎就是虎仙么?

他望着泥塑,欠了欠身,心中默念:若是你灵验,能保佑我苏嘉墨一家早日团圆么?

江齐不能免俗,在蒲团上拜了两拜。

苏韧问:“念叨你那兄弟?”

江齐坦白:“兄弟同母生,成家各自飞。小的许愿早日在城中买房,安置我那多嘴的浑家。”

苏韧道:“果然凡是个名城,都少不了人。地价日贵,连我在帝京尚无有自家地皮。”

“大人自有洪福,这些个不在话下。”

苏韧笑说:“多谢你吉言。”

他说完,似觉有什么不妥。他嗅了一嗅,皱眉查看,瞧不出名堂,再往庙后走去。

庙后有泉眼,泉水滴滴答答,穿过一丛灌木,是块伸出山坡的大岩石。

苏韧想:这便是“和事佬”所说,当地人称为“虎舌头”的地方。

夕阳西下,山风袭来,苏韧立在“虎舌”之上,虽不着红袍,周身却为霞光所浸染。

他视力极好,且无畏于登高。因此他再迈一步,布鞋底钉住,则七月围城,遥遥在望。

只见平原尽头,有座临水孤城。火炼玛瑙似的天空下,城郭影迭于石臼湖的波光上下。

城外军营密密麻麻,如星罗棋布,中有道路经纬,分左右两军包围县城,正挾成蟹钳状,

黄昏时分,不论城内千家,还是城外万军,大家俱忙于炊事,那烟气蒸腾,仿佛浮起片红雾。

苏韧心中悸动,振作精神,暗叹道:纸上谈兵一万年,不如身临其境一刻钟!

难怪有人不好财帛女子,偏爱干戈兵马……此间大气,最是引人入胜。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苏韧自认外行,但看这架势,便知城内外的,都不是等闲之辈。

一方不急于攻,一方不慌于守,犬牙交错,未知哪个先“内伤”。

城楼上有人走动,挂上排灯笼。虽不入夜,灯笼已燃,白底红字,甚为夺目。

苏韧好奇,往前迈步,江齐轻声提醒:“大人小心。”

苏韧脚底下自有分寸。他在离开“虎舌”尖三寸处,稳稳站住,以手遮额,举目观看。

八个灯笼,亮得正好,原来是“上不反君,下不欺民”。

苏韧奔赴军营前的紧张,已被山岚吹得稀薄。

他展开手掌,嘴角一扬,喃喃自语:“有意思……”

他心中有个梗概,便与江齐匆匆下山,往倪彪大营行去。

苏韧精细,与人约会,向来守时。他前信中说:今晚会赶到。果真,天一擦黑,他人就到。

苏韧选天黑才入营,本有他的算盘。

因本朝锦衣卫内,多有勋臣子弟,风气素恶。

而倪彪本卫戍紫禁城,后为皇帝拔擢,在长江要冲领军近十年,自有他那一套。

苏韧自问对军事是一窍不通。且他以为多数人浅薄,常爱以初会的印象来下断语。

夜色盖脸,对彼此省事。他可免去些装样的功夫,别人呢,也使不出大威风来。

大营前,早有位年垂不惑,倜傥不群的锦衣卫千户,率一群大小军官等候。

苏韧下车,彼此问候。晓得那人姓周,乃是倪彪副将。

周千户道:“因不知大人何时到达,倪大人且留账中处理军务,专令我等迎候。我等已备下接风酒,专为您洗尘。”

苏韧客套道:“多谢费心。”他请问周千户籍贯,答说是冀州人士。

苏韧仿佛闪念,提了句:“冀州周氏,在本朝人才辈出。大人岂不是昭仁成皇后的本家?”

周千户一笑,挺胸道:“家父正是成皇后的从侄。”

苏韧肃然道:“如此,失敬失敬啊。”

本朝外戚干政,比前朝要收敛得多。裙带上生官儿,却照样少不得。

外戚子弟,血脉合与皇族,难免自矜于门第。

可显赫的家世,好比丝质小衣,自己每贴心宝惜的穿着,并不好常露出来给别人瞧的。

而苏韧不仅想到,还提起了,周千户对府尹大人这份殷勤,回报以家常寒暄。

他二人领头在前,边走边聊。

后面众人听得都是“南京今夏太热”“犬子已经进学”之类的闲话,无半句牵涉正事。

殊不知苏韧这人最喜欢在主菜上来之前,拉上几句寒暄,以为开胃下酒的小菜。

苏韧觉得:那“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题目,太大太深奥,对他并不实用。

而官场上人与人的交往,正如宴请,双方是轮流做东。

光有主菜,没有小菜,显得不够周到。只有小菜,不备主菜,也是不够体面。

苏韧在应酬间,冷不防听得一阵风声。他一抬头,只见个壮大妇人迎面朝他冲过来。

苏韧愕然,周千户等急叫:“快拦住!拦住她!”

那妇人生得比通常男人还要高,头顶着个宝塔似高发髻,水桶腰,黄粉面。

她一踢脚,一甩裙,两手一拍,真力大如牛,区区几个锦衣卫,哪里拦得了她?

她张着猪肝色的大口,高喊道:“苏大人,你终于来了,你要替民妇做主哇!”

苏韧心说不妙,忙要躲闪,可是妇人已瞅准他扑过来,似想揪住他衣带诉苦。

苏韧大惊失色,肩旁一溜,身子偏过,谁知妇人收不住力,整个人摔下来。

众人惊呼中,眼睁睁看着壮妇人带着府尹大人一齐摔倒。她山崩似的,跌在苏韧身上。

苏韧活到今天,尚未经历过如此恐怖的阵场。

他被一摔之下,眼冒金星,身上剧痛,心中发苦,想要呼救,喉咙却被口痰堵住,发不出声来。他胸口更象压了座铁塔,哪里能动弹?

那壮妇面上的黄粉和着汗珠融了,掉在苏韧脖子上。等她回过神,自己也吓了一跳。

江齐等高呼:“大人啊!”众人手忙脚乱,分开壮妇,扶起了苏韧。

苏韧气若游丝,靠着江齐,勉强站立。他耳里满是那妇人嚎啕:“苏大人,你要替民妇做主!”

苏韧一阵眩晕,不知哪里出了差错,冒出来这么个人?

他惊魂未定,想:初来乍到便出了丑,自无可挽回。满脑浑沌,绝不能理那女人的茬子。

周千户见苏韧失语,便对江齐说:“苏大人脸色不好,先请你家大人去为他安排的营帐歇歇吧。”

江齐忽冒出一串**乡音,大意是问,军中可有大夫**乡音,并不好辨。

周千户先没听懂,后才吩咐手下:“……快去唤何大夫。”

苏韧半闭眼,心中好笑:江齐倒会“急中生智”,是个人才。

他任由江齐将他搀扶到一处营帐内,才叹气睁眼道:“周大人,那位……”

周千户尚陪在他身边,再三抱歉说:“我等实不料此种事故。都怪‘母大虫’过于厉害,让大人吃了惊吓,我等万分过意不去。”

苏韧挤出笑容:“不怪她惊我,我原中暑了。厉兵秣马的,她一个妇人,唱得何等角色?”

周千户道:“她姓邱,是现任的溧水县县令俞戬(jian)的老婆。溧水县被围之前,俞戬刚好新官赴任,撞在了刀口上,被一同圈在了城内。邱氏听说消息,率六个孩子一同从江北赶来。正逢倪大人包围此城,她便在营里面赖着,天天吵嚷,不得安生。”

江齐默默送上盆水,绞了条手巾,苏韧自己动手,擦去脖子里粉渣。

他心道:厉害,生养六个孩子,她还能大吵大闹,大打出手。此类女人再多几个,天下大乱!

===========================================

(本章节长,上下不能贴一起,请谅。(下)今天一并贴了,请按下一章节。)

注释

1,自求多福:意思是你求助自己,会比求助他人得到更多的幸福。

语出《诗经-大雅-文王》:“勿念尔祖,隶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2,貔貅:一种神兽。它有嘴无刚men,能吞金银财宝,却永远只进不出。(确实神奇啊。)

3,烈士:这个词语出于《史记》,指重义轻生而愿意杀身成仁的人。

4,自强不息:此词语,出于《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最近我比较忙。举个例子,眼镜片摔碎了,没空去配,后来总算配好了,上周来电请我去拿,咱没空去拿。争取下周去拿吧。

懂得,你保重身体。

路人甲,你那问题很细致,很好。我等下给你回帖。请你看到后,帮我参详参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8章 七月围城(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