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小人通天 > 第86章 如此人间清月夜

小人通天 第86章 如此人间清月夜

作者:谈天音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0-17 06:23:12 来源:文学城

夜半时分,春雨淅沥,寒意随风潜入内室,谭香在梦里打了个喷嚏,便醒转过来。

她一醒来,尚未清醒,黑暗中便急唤:“苏密!”她捉摸着,却抓到了一只略带温意,骨节分明的手。那只手紧紧回握住她,苏韧温柔的声音近在咫尺:“娘子,我在,苏密也在。待我点灯来。”

谭香揉揉眼,明白这回又发了噩梦。

苏韧不慌不忙点了灯草,又来拍她的背,拉她说:“瞧,苏密不是睡得好好的?”

谭香顺着灯影,果见苏密睡在距离拔步大床三尺的围栏床内,甚是安稳。那小鼻子小嘴,玉琢一般可人疼。谭香下床,摸了摸孩子的头发丝,便心满意足。自从上次苏密离奇失踪,又失而复得,她就狠狠病了一场。恰逢宝宝升了太子,迁入东宫。范老太进宫替她告了病假。上面大概也是忌讳她病气,所以没有立刻下旨要她们娘儿俩随着宝宝每日进紫禁城陪读。谭香也不在乎在家里耽着,只守住了苏密,不许他随便乱跑。春来,她的病看似痊愈了,人倒是未见得消瘦,可落下了易惊醒的病根,

谭香抚摸胸口,猛然吸口气,失笑道:“嗐,我还真是笨!苏密不是好端端的。”

苏韧轻手轻脚,卷起帘幕护着窗纱。他本凝神聆听,这时摇头道:“ 阿香哪里会笨呢?常言道:身在异乡为异客。咱们身在他乡,到了春天发个梦,本是正常。前儿那太医也说了:瞧娘子的样子,已大好了。只是妇人家忙家务事,劳神亏损也是有的。吃几贴药滋补滋补便无妨。”

谭香眼睛亮晶晶,光是瞅着他,微微发笑。她看她男人脸皮上挂的笑,同素日里一般从容。只是合着这昏光细雨,竟然有一丝萧索,让她心里难受。她寻思得赶紧去除了这病根,免得影响苏韧专心做事。可是,她在这男人面前藏不住念头,嘴还咧开着,眉头却皱了起来:“吓……”

苏韧回头:“吓什么?有我呢。”

谭香歪头躺下,低声说:“没什么,许是这房子太大,想来想去总觉得有点吓人。本来这是蔡述借给我们的房子,不是咱们自己的家。等你把玉虚宫的差事交了差,还是换个地方住吧。”

苏韧低头,没有言语。

谭香环顾四周,又问:“阿墨,那沈明……真的不会回来了啊?”

苏韧听了,躺到床上,把谭香揽到怀里,说:“他不会回来了。你不见沈凝兄弟这些日子里失魂落魄的伤感么?我上次与你说过,我读过沈明留给儿子的书信。言辞淡然,想是突然看破了红尘。一个人如此心甘情愿地想通了,自然就会隐得彻底,哪里还能回得来呢?”他说到这里,起身吹灭了灯,把头一侧。

谭香叹息说:“我倒怎么也想不通。阿墨,你还想从前的事情么?”

苏韧本已想得果断,嘴上干脆道:“不想!我只想眼前,如何让你们娘儿俩过得更好。”

他说着,拉过微凉的被子,盖在谭香身上。

谭香似盘算了许久,才道:“阿墨,我们到底是欠了大白的人情。他这些日子也不出门,听金婳婳说,他连锦衣卫衙门都不大去了。我本想上门道谢,可宝宝当太子了,我又没有个由头。想来想去,我心里不安生。不如你去请他,咱们夫妻俩叫他吃个酒?”

苏韧沉默半晌,幽幽说:“我可以去请,但人家未见得有空来,这是其一。二来,他已经把话放明:我们俩不再算他帮派里的人了。往后就更不是同路人啦。再者,我方才说了,不想从前的事情了。叫他来吃酒,我们之间除了叙旧,还能有个什么?”

谭香听得这话,忍不住用脑袋轻轻撞他,不满说:“什么一来二来,不想去就别去呗!一二三,我听得头疼!苏嘉墨,你对你老婆打什么官腔?”

苏韧被她一撞,心惊肉跳。他赶紧柔声道:“好好好,何必生气呢?香榧子讲得话,我哪会不放在心上呢?我虽然不才,但知道人心是肉长的。岂能平白忘记了人情?”

谭香向来经不起苏韧的软语温言。因此便顺了气,慢慢在雨声里酣然入睡。

-------------------------------------------------------------------

那苏韧听着风雨,双眸湛然。因为谭香才睡熟,他并不敢动弹,可是怀抱着温香,枕头底下却渐渐发凉。他只觉得北地春寒,连厚厚帘幕都抵挡不住。过去的事情,犹如空中楼阁,云遮雾挡,怎么都看不分明。即便明白了前因后果,也未必对他这个小角色有好处。他所能攥住的,不过是“前程”二字。如那座新建玉虚宫,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别人的汗水,他自己的心血,实打实,半点是不能唬弄的。

阿香到底心地善,年纪小,不太知道外面的艰险。帝京城内,都是势利眼。他们专门锦上添花,鲜有雪中送炭。墙倒众人推,更是理所当然。这所房子不住了,难道能退回到更寒酸的地方去?阿香愿意,他也不会乐意。如果不能借着天梯爬上去,将来再遇到妻离子散的惨事,他也还是如苏密失踪那晚一样,只能去求人。可是他就算再磕头,也不一定能搬到救兵了。

从冬到春,他思前想后,一斑为一环,穿针引线,颇窥得豹影。在朝野间,他冷眼旁观,对于沈明的下场,已心知肚明。沈明那么个无所不至的狠辣人,尚且一夜之间能消失得干干净净。那么宝翔的活泛,蔡述的精明,又哪能逃出紫禁城御座上“老神仙”的神机妙算呢?所以,他们三人成虎,旁敲侧击,促成了万岁下决心除掉沈明,但多少暴露了自己。到今日,他彻底明白范忠“有事一定先找东厂”的弦外之音,也懂得了冯伦陈琪倪大同那班老臣的智慧。宝飞白看来是学乖了,而蔡述……那个人多半是不在乎的。

而他苏韧给皇帝的印象究竟如何?只怕是还不够……太不够!

倦意渐渐袭来,苏韧借着临睡前最后一丝清明想到:亲近大白,危险重重,但傍着蔡述,也会四面楚歌。而人算不如天算,他幸运之至,还占有一个先机。那位状元沈凝——皇帝的心肝宝贝,居然将他视为为知己朋友。他扪心自问:是否沈凝的知己呢?也算是吧。他确实是知道沈卓然的。那是个标准的“读书人”。这种人,口口声声以天下为己任,动辄慨叹,常常激愤,然而连小鸡也踩不死,对奸臣更是杀不动。他们多半爬不上去,即便能爬上去,也缺乏手段,徒有清名。可对沈凝,他并不反感,多少存有一丝怜惜。因为卓然他倒真是个读书人。沈明在时,他不好奢侈,讲读东宫,他未见骄矜。对他苏韧一个小人物,他信而不疑,始终如一。所以,即便是昏君奸臣,也不见得敢杀沈状元这样的人。因为于国于民,沈卓然,会是一个最好的面子。而沈凝……以万岁的意思,做了宝宝师傅,虽然此刻没有参政,将来显然是要大用的。也正因为沈卓然是个“君子”,做他的知己,甚至都不会显眼。

他想到这里,忽然听得胡同里一阵马蹄,俄而,隐约有喧哗从邻舍传出。他睡意顿消,轻轻挪开谭香,替她掖好被子,再披衣起身。他重新惦记起来,今夜他先醒来,并不是因为风雨,也不是因为谭香噩梦,而是他听得里巷中有动静。

若真有动静。无论出自公主府,还是总管府,说不定都是朝中大事。

他虽颇费思量,但也清楚:夜半三更,即便是邻人家里的动静,合该是别人墙内的事。他苏韧官卑职小,不可能有人骑马来知会他。

即便有什么事,他反正不知道,应对不及,情有可原。

他释然了,想:起来也起来了,一时半会儿不可能睡着。近日,大木料从江南源源不断运来京师,自己忙于应付。每日的施工手记,亦记得颇芜杂。做工事的人,白日永不得闲。若不狠下心来,在家时也是不得闲的。正该趁此雨后静夜,梳理一番。

因此,苏韧进入书房,泡了壶陈年白茶,对着烛火,边看边喝。等茶喝完了,乱麻也理得差不多了。他才推开房门,按着酸涨的风池穴。

夜风一吹,苏韧颇觉振作,意欲到后园信步,再回书房小憩,清晨打起精神,坐等入宫。

-----------------------------------------------------------------------

他这人无论做实事,还是演虚的,忙过了之后,总会存有几分高兴,用来打消疲惫。

雨后月出,清光无尘。苏韧提着直裰,足下小心,避开倒影天色的积水。

眼前的花园不大,可是树木蓊蔚,莺簧宛啭,风雨过后,满庭香雪。

此种情境,苏韧是第一次见,不知如何去欣赏,心里却莫名欢喜。

人人见他无事忙,却不知他的天性原是好静的人。连他自己,常常都会忘记了。

他身心舒畅,不禁面带微笑,眼光顺着庭中一树雪白桃花,向着凉亭一瞥。

哪知就此一瞥,他差点吓得魂飞了。

只见亭中有人独坐。白衣胜雪,瘦影孤洁,背对桃花,好像一缕幽魂。

不过苏韧并不信鬼神,定下惊魂,倒是认得这个人的。

曾记得他与他邂逅时,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那人回头,见到是他,点点头,脸上看不出什么神色,只说:“嘉墨,你倒是机敏。一点动静都瞒不过你。”

苏韧吸了口气,对那人说:“蔡阁老,您怎会在这个时候光临寒舍?”

蔡述的声音像个少年,颇为单薄,他仰头看看月光,说:“这本是我的房子啊!我想避开闲杂人,又没别的地方去,所以拿了旧藏钥匙来坐坐。真没想到,新主人会在这时候到后院迎客。”

苏韧走近凉亭,低声问:“下官听到外面有动静,是城中有新消息吗?”

蔡述点点头,退后了半个身子,把脸全藏在黑影里,可眸中亮光,无法遮掩。

他静静说:“是啊。我的母亲三公主,在前半夜里薨逝了。”

苏韧一听,面上变了颜色。三公主是个废人,蔡述不婚,亦以母病为借口。这时她死去,本不意外。他立刻想到此事对蔡述和朝廷的意义。但是,他的反映往往更迅捷于他的思维。

他向蔡述行了一个大礼,语气惆怅:“阁老,务必节哀。家母离世多年,虽然她只是一届村妇,但我明白阁老之心情。”

蔡述闭上眼睛:“我的心情,你不可能明白。你可知道,我家中除了我,人人大放悲声。王公贵戚重臣们,此刻正忙于准备,等天亮后上门吊唁。可是我,一点也不伤心。我母亲的样子,你是没见过。她死了,对她倒是解脱。我家早就备好丧事用品,也用不着我操心。”

苏韧听他出此怪言,想到自己母亲,记得自己那时似也未掉一滴眼泪,淡淡说:“我明白。”

蔡述默然,苏韧也默然。他刻意不看蔡述,只盯着桃枝残蕊,冷冷想:母亲死了,按照礼制,这人就要守三年之丧。不知他是否肯放手。他虽然说不伤心,但未必舍得权柄。

蔡述立起,白袍飘然,临栏眺望:“那边是万岁御赐的牡丹吧?此时花尚未成,理应去其瘦蕊,世人谓之打剥。你可知我父亲精于护花?他不爱满园黄紫,只喜两三枝风流。”

苏韧到了这时,方觉手冷。他想珍珠叔叔的“风流护花”,自己倒是领教过的。

他低眉顺目:“多谢阁老赐教。下官夫妻是乡下人,牡丹娇贵,能开一朵是一朵吧。”

蔡述居然笑了一声,他依然凭着栏,仿佛和苏韧讲话,又像自言自语:“我小时候,曾跟着廖严在这处小房子里念过书。父母亲都常来看我,但他们之间从不说话。我总想:以后我大了,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然而,那一年居然是我一辈子最开心的时候了。后来,我母亲跌伤了……我也吓得病了……我父亲那时候,在家里种了一株牡丹。牡丹花开,朵朵血红,他笑着叫我看,我看了,吐得昏天黑地,再后来……就是在杭州遇到你们了……我真喜欢小孩子,和他们在一起,世上事会变得纯粹,而非本来面目。”

苏韧低头,嘴唇微动,终究不吐一字。

蔡述看着他,又问:“苏韧,你比我早生些,对么?你是生在**?你家就你一个孩子?”

苏韧抬头,直面蔡述说:“是,下官是丙午年十月生。生在**。父亲年老,母亲早逝,只有一根独苗。”

蔡述双手笼袖,轻声道:“我本来以为我家只是我一个,可今日母亲临终,回光返照,竟然与我说了一些往事。原来,我还有个弟弟。可惜他与我同父异母,命运不佳,早就化成灰烬了。那倒是好,想我爹爹心里牡丹,并不是我们母子,早与他们团聚去了。”

苏韧听得这话,背脊一阵发麻。他想起牛大兴的故事,再想起沈凝身世,忽发现蔡述此人,实在是形只影单,寂寞无双,而且,活该如此。

蔡述说完,转出凉亭,布鞋碾过落花,肃然道:“母亲去世,我便能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了。我爹爹,虽然你怕他,但他还是待我好的。他教了我太多,我每身处花园,都会想起他在身侧。”

苏韧闭紧了嘴,神情竟是脆弱无助,又别无选择。

他在这种时候,得陪伴这么个人,听着这样的话,怎么也不可能有精神。

蔡述端详他,鼻尖一动,眼光锐利如电,复化成水色,终于道:“我走了,今夜多谢你听我说话。苏嘉墨,我一直觉得,你有点像我,只不知哪里像。”

苏韧躬身道:“人死不能复生,大人请节哀。”

蔡述望着园子,长叹道:“人间聚散总关情。不久,你恐怕会有两难之境地,正如我今夜一般。”

苏韧到这个份儿上,再无心装聋作哑,只能直面他道:“下官冒昧,揣测得阁老的两难为何。请问阁老,下官的两难又是什么?”

蔡述嗤笑,漠然至极:“你我的两难,怎么可能一样?”

苏韧不动气,依然神态温和,追问道:“下官若出了玉虚宫,回到了内阁,阁老会在吗?”

蔡述居高临下,睨视着他道:“苏韧,我不服输。我母亲薨逝,但皇子年幼。我敢冒人伦之大不讳,哪怕与天下君子都作对,也不可能坐在家守丧。”

苏韧展颜,只说了一个字:“好!”

这个瞬间,颇为玄妙。苏韧已知道他与蔡述注定为敌,也预感到了对他何谓“两难”。

然朝堂之间,本应力争上游。

他既能以一笑掩之。此后如何遭际,也是他与谭香的宿命了。

我无论作为生活中的个人,还是作者,

都没有博客,没有微博,也从未用过微信。

□□这几年很少用了。现在只有和几个老友还偶尔聊聊。

对国内消息,网络风云,我消息全不灵通,只能听朋友们讲一些。

听了以后,我会想,嗯,真是“山中无日月,世上已千年”啊。

然后我忙忙碌碌身边的事务,心里又会变得平静。

时间久了,有些网络上交往的人连名字都忘了,

只依稀记得哪个人有对我好的地方。

如今一切日趋稳定,小孩已经开始读书认字了。

那天我教小孩复习“人间四月芳菲尽”一句,

小孩笑嘻嘻说:“我来扮演大林寺的桃花。”然后一边演一边背了。

我忽然想到:十年前,我的一个故事引用该诗

虽然现在有的人觉得旧文幼稚,但那时的我写得挺认真。

只是,人不经过一些事情,对世界的理解毕竟有限。

当时,我以为美丽的人应该内外皆美,可爱的人可以完美无缺。

说糖果文学,也正是那样吧。

星云大师说:生活要简单一些。

我现在选择做好手头的事,少关注外面的是是非非。

这样对孩子好,对我自己好,对读者也可能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6章 如此人间清月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