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小皇子 > 第17章 第 17 章

小皇子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2-07 13:45:05 来源:文学城

收获的喜悦无与伦比,特别是纪国的收获,更让他们新生感慨。

从纪国建国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收获,前面几任君主,都为纪国种田做过努力,结果众所周知。

中间又经过许多波折,终于有了现在的收获。

南郊的上万亩田地,就是最好的证明。

虽说这些田地,远远不够纪国上下食用,但总算有个不错的开始。

从纪凌小院实验,再到南郊的实验,一切都证明,他的种田指南,还有纪国现在的努力方向是对的。

纪凌也是稍稍放下心,看着面前已经成为农户的兵卒们收割麦子等农作物,心里再高兴不过。

南郊的荒地彻底成为田地,而这些田地的面积还在陆陆续续扩大,终有一日,会让纪国的粮食自给自足。

一连好几天,纪凌没事就到南郊查看情况。

国君等人也是如此。

放在年初,谁会想到他们纪国也能种出粮食,而且种出来的粮食更加饱满。

跟他国的粮食对比,就能看出自己麦子的大小跟饱满程度令人惊讶。

但纪国等人没想太多,毕竟没有参照物,怎么也对比不出来。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好好种田,能吃饱饭!

反正埋头发展就对了!

等这万亩田地收获,最先种田的八千兵卒也带着家人在附近安家,成为纪国都城附近的第一农户。

既然都安家了,田地制度也该落实。

纪国跟其他国家到底不同。

现在大多数国家的基础赋税分两种,一种是人丁税,另一种是田税。

人丁税先不讲,纪国大部分百姓都是军制,故而他们暂时不收这个。

其中的田税,大部分国家还在使用井田制。

听闻郑国的上卿有意要改掉郑国的井田制,只是暂时还未成功。

井田制就是一块一百八十亩的田地,被以井字形分成九块,最中间那块田地为公田,其他八块为私田,分给八户人家种植。这八户人家还要共同种植中间的公田。

等收获的时候,中间的那块田地收获便给国家,私田收获为个人所有。

这种田地方式利于统计,但是久而久之,农夫便会精心耕种私田,粗糙料理公田,那样国家的收获就会越来越少。

一旦国家收到的粮食不够用,肯定会再私自摊派加税。

但这些旧制度跟纪国没什么关系。

以前都没什么人种田,也谈不上井田制。

再说纪国现在的田地划分,已经跟井田的形状相差甚远。

纪国南郊的田地,跟即将开耕的南荒田地,全都按照便于耕种的位置划分。

参与这件事的纪凌,直接用了后世较为先进的初税亩。

就是按照田地的亩数征税,再也不分公田跟私田,有多少土地交多少税。

这种收税的方法,跟后世大家熟知的方法差不多。

纪凌忽然发现纪国对田地一窍不通的好处。

以前从来都没有各种规则,现在制定新规则更好推广。

看那郑国,以郑国上卿郑锡的威望,推广新税法都很艰难,到纪国这里,简直畅通无阻。

当然,这也只是安慰安慰自己罢了。

纪凌都觉得自己好笑。

国君纪伯看到收上来的粮食,差点喜极而泣。

终于收上农税了!

太不容易了!

每次吃饭,都是吃别人家的粮食。

之前有个小国,笑话纪国吃百家粮。

现在呢!

现在你们还敢笑吗?

肯定笑不动,因为那个小国已经被他们灭国了。

纪凌听他爹讲这个事,表情有些微妙。

什么地狱笑话!

最先成为农户的八千户兵卒们,心里也是高兴的。

每亩地交两成赋税,剩下的粮食足够他们吃到明年,还能把一家接到身边住。

国君他们在田地附近给他们划了一片空地,让他们在那里建房子。

有粮吃,有地方住,不打仗。

这是梦里的场景啊。

一家老小团聚,皆是抱在一起哭。

这下,他们终于有了天下已经太平的感觉。

有些农户已经在把收获的麻进行处理,等到年底的时候,他们说不定还有新衣服新鞋呢。

这种自给自足的日子实在太好了。

路过南郊田地的其他兵卒们,看得一阵艳羡。

他们这些兵卒是从五个纪国城池陆陆续续调拨过来的,要去更难一点的荒地。

原本不少人还有怨言。

要离开家里感觉肯定不同。

但瞧着这些兵卒们的日子,加上公子凌还说了,只要在那边开荒成功,到时候建房屋,建城池,也能把家人接过去。

原本只是听一耳朵,现在却像找到生活的奔头。

有指望的日子总是开心的。

看看人家的麦田,看看人家修的房屋。

路过南郊田地的时候,还看到人家老婆孩子做了午饭送到田埂上,然后一家几口吃饭喝水唱歌。

这谁不羡慕啊。

他们也要开荒!

他们也要成为农户!

去南边开荒的兵卒们越来越高兴,一路都在高歌。

跟他们同行的,还有被送到南荒的耕牛。

这些传闻中被纪国贵族吃掉的壮牛,其实都被拉到南边。

从九月开始,已经送过去一万五千头牛,后续还有两万五千头等着,它们将会是开荒的重要工具。

所以这路上,牛吃的特别好,照顾耕牛的人恨不得当祖宗养。

兵卒们看着奇怪,但也只当牲畜珍贵,并不知道这些东西会帮他们大大减轻劳动力。

国君跟纪凌等人也没想到。

南郊田地的收获成功,不仅给纪国带来近些年来头一笔农税,更让后续的兵卒们鼓足劲。

整个纪国似乎都因为这次的秋收带来更多活力,给南荒开耕,也带来更多希望。

之前反对开耕的五个大夫,现在已经什么都不说了。

经历过周围三个大国使劲送耕牛,使劲送美酒让他们堕落,再加上这次南郊田地收获。

他们终于明白,郑国,昌国,祁国,就没有一个盼着他们好的。

那些人明里暗里还在问,若是给纪国十万头牛,能不能把铸造室给他们,有的还想把纪叔公买走。

看清楚他们的目的,纪国上下早就生气。

以前打仗的时候,这些国家就喜欢坑他们,明里暗里吃了不知多少亏。

现在又来这一套。

至此,纪国井然有序的分为两部分。

明面上花天酒地,声色犬马,享受着其他国家送来的粮食跟美酒美食。

若不是纪国国君一家不爱美色,肯定还要送许多美人。

而纪国的胃口渐渐变大,似乎相信郑,昌,祁三国对他们没有恶意,要的东西越来越多。

那三个国家还会尽力满足。

背地里,三十万的兵卒已经到达南荒,由五个大夫带领,纪国下卿主持,在南边陆陆续续开荒。

等到九月底,已经被认为分为五个城镇,一个城二十村落,人数都在六万上下。

就连国君本人也偷偷去那边看过。

见那五个城镇井然有序,自然高兴。

大公子纪胜熟读兵法,城镇位置设定也颇有格局,无论哪处遇险,其他地方都能及时支援。

而且五个城镇距离水源都很近,绝对是好地方。

把之前安营扎寨的本事用在寻找合适耕地上,也是厉害。

纪胜每每被夸,便要说一句:“要夸就夸我弟弟,他才是真正厉害的人。”

在国都的纪凌听了都不好意思。

他哪有那么厉害,他只是提意见,真正会看地,会看水源的还是他哥!

萱夫人见兄弟和睦,忍不住笑。

笑过之后又在发愁,自家夫君跟孩子们是极好的。

但在纪国以外,国君纪伯的名声越来越差。

纪伯爱吃牛肉的名声已经传遍天下,连周天子都在问,还有她父亲母亲都写信过来。

萱夫人的父亲是周朝最北边的庆国下卿,为人有勇有谋,可跟庆国国君政见不合,不得重用。

而纪国跟庆国的位置,几乎一个最南边,一个最北边,已经许久没有联系。

这次写信过来痛斥女婿,看来是气急了。

这信萱夫人拿着烫手,准备等纪伯从南荒那边回来再说。

别的十岁小孩或许看不出母亲的忧虑,纪凌是能看出的。

“母亲,您有什么担忧的吗?还是纪国如今有什么问题?”

萱夫人想着小儿子聪颖,便也不瞒他,拿出书信道:“你看,这是你外祖寄过来的。”

外祖?

纪凌看过后,面上却带了惊喜。

好事啊!

不对。

不是说信里骂他父亲是好事。

而是今年六月份时候,堂哥纪钦从东边的卢国寄信,那会费劲也就写了种田二字。

即使这些都被人种种试探。

现在十月份,外祖在北边的庆国写了一封长长的骂人书信,也没人阻拦。

更别说纪国荒唐的名声,已经传到最远的庆国!

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这证明周围三个大国对他们的监视更加放松了啊!

所以是好事!

纪凌心里觉得是好事,但说不口。

毕竟这信上骂的太过难听,他要是说出这话,那可太孝顺了。

纪凌轻咳,安慰到:“母亲放心,父亲看到这信,定然会开心。”

果然,从南边回来的纪伯拍腿大笑:“好,好得很!岳父骂的对!”

长长的信被纪伯翻来覆去地看。

这是骂吗?分明是对他这段时间的夸奖!

被骂成这样还开心,只怕他父亲也是周朝第一人吧?

可纪凌也知道。

纪国的新征程来了,如此好的发展时机,他们纪国定然不会浪费!

纪凌看着父亲带回来的南荒开耕消息,从七八月定下此事,开始调拨兵卒过后,到现在十月份。

几个月里,三十万人已经开耕出三百一十二万亩田地。

这还是刚开始,想必一切顺畅后,开耕的速度会更快,这一波甚至能赶上冬小麦跟冬麻的种植。

纪凌越算越兴奋。

要不然他也去南边看看?

正好种田指南的第四部分,肥料,要开始准备了。

南郊种田的时候,时间有些匆忙。

但这次完全可以啊。

等合适的肥料用上,这次的百万亩田地,一定能够大丰收!

以后基本在六点左右更新,爱你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