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咸鱼嫁纨绔[重生] >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咸鱼嫁纨绔[重生]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作者:南风小调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6-09 22:22:10 来源:文学城

奉元帝双眼泛黑,待回过神时只来得及抓住一片衣角。

城楼下炸开阵阵惊呼,盛京城的繁华与喧嚣似乎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暮风轻拂而来,城头旌旗猎猎作响。奉元帝面色苍白如纸,瞳底盈满不可置信的神色。

楼少游的话如城头钟声嗡鸣,一阵阵地击打在他的心尖上——臣不想与陛下有来世了,更不想有生生世世。

不想……不想……

奉元帝浑然不觉是如何迈下城楼的,直到那身被鲜血染透的白衣撞入眼底时,四周的喧嚣才重新汇入而内。

武鸣试图去搀扶他,却被他一把推开。

奉元帝拖着麻木的双腿来到楼少游身畔,双膝徐徐跪地,颤巍巍地将他搂在怀里。楼少游目露灰褐、气若游丝,鼻腔、嘴角和双耳内都有血水溢出,落在白衣之上,宛如雪地绽放的寒梅,灼灼刺目。

奉元帝浑身发软,抱着楼少游艰难起身,脚步沉重却又急促地往前奔去。

街上的行人纷纷为他避让出一条路,武鸣和肖安焦急地跟在后面,竟是连半个字也不敢说。

“太医……太医……叫太医……”

肖安听清了奉元帝口里的喃喃之词,忙牵过烈马疾驰而去。楼少游吐血不止,奉元帝的脚步愈发急促,饶是双臂失力也未松懈分毫,他不敢低头看躺在怀里的人,嘴里不住地念叨着:“你不会有事的,朕不会让你有事的……不会有事的……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辰,以后朕还要陪你过八十岁的生辰——不,你会长命百岁,长命百岁……”

楼少游微一张嘴便呛出了浓稠的血沫,他艰难地扯了扯奉元帝的衣襟,声音几近蚊呐:“陛下,放过臣罢。”

奉元帝眼角泛红,视线渐渐变得模糊起来。

“放过我……”楼少游每开一次口,鲜血便流得越多,奉元帝当即驻足,绵软的双膝再也支撑不住,重重地跪在了地上。

楼少游双目微盒,嘴角牵出一抹淡笑:“……多谢陛下,让臣体面地离开。”

奉元帝垂眸,两滴温热落下,与楼少游面上的血水交融,转瞬便消失不见。

“朕……我说过不会再逼迫你,我做到了。从前亏欠你的我会用余生来偿还,你为什么不信我,为什么不愿给我一次机会?”奉元帝颔首,与他额头相触,“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你若是想要自由……我也会给你。求求你活下来吧,我只有这一个请求,算是我最后逼迫你的,好吗?”

残阳西斜,锦灯初上,空气渐渐转凉,怀中的温软也变得僵冷起来。

奉元帝呢喃了许久,终是没有得到回答。

肖安回来时,一并带来了郑冗。

郑冗迅速下马,两指探向楼少游的脉搏,须臾后摸向颈侧,指腹颤了颤。

“陛下,”他犹犹豫豫地说道,“楼大人他……”

“滚。”奉元帝双目空洞,面上泪痕未干,“都给我滚。”

*

楼少游之死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奉元帝逼·奸命官之事也逐渐传开。

众人皆知皇帝荒唐,竟不知荒唐到如此地步,是以有无数朝臣联名上疏弹劾当今陛下,然而奉元帝对此浑不在意,甚至连朝政也荒废了。

太后赶到清居殿时,在满地狼藉中找见了蓬头垢面的奉元帝。

殿中酒气熏天,奉元帝双目无神地倚在桌角,手中白玉壶觞微垂,潺潺佳酿正沿着壶嘴溢出。

太后皱了皱眉,迈过一片狼籍来到奉元帝身侧缓缓蹲下,用纤白的手指替他理顺两鬓的乱发。

“煦儿,”太后捧住他的面颊,叹息一番后柔声道,“你是一国之君,当心怀万民,怎可囿于儿女情长?”

奉元帝轻轻躲开她的触碰,缓缓抬手又往嘴里灌进几口浓醇酒酿。

太后一把夺过酒壶用力掷碎:“你可知你有几日没临朝了?照此下去,就不担心贼子窃国吗?!”

奉元帝眸光微亮,猛地推开太后扑向那堆酒樽碎屑,不断地舔舐着地上的酒液,嘴角与掌心很快便被碎屑割破。

太后揪住他的前襟,忍住了掌掴的冲动怒斥道:“晏煦!你看看你现在像个什么样子?连街边乞儿也不如!”

“我本就是个乞儿,”奉元帝失笑,“江山不是我的,臣子不是我的,就连锦安也不是我的。”

太后咬牙,面色变得狰狞疯狂。良久后,她努力平复心绪说道:“楼少游已经死了,你若还想留住如今的一切便振作起来。晏翎自淮南道回来后就格外反常,若不加以提防,迟早会生事变。”

晏翎……

奉元帝眸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须臾后笑道:“朕知道该怎么做。”

太后无奈地摇了摇头:“楼大人生前体面,死后也当风光。哀家欲赐他孝文称号,以二品侯爵之名厚葬,陛下可有异议?”

——她若不低头,难保皇帝会以更加荒唐的名声将楼少游厚葬。

奉元帝徐徐闭眼,艰涩地说道:“母后说了算。”

*

楼少游出殡那日时逢阴雨,柳长风和晏翎正在醉仙楼吃着小炒栗子肉,目光循着那副金丝楠木棺椁游移,连手边的冰雪元子融成了水儿也未察觉。

左司郎中死后被冠以孝文侯之名入葬,其声势浩大,堪比一品重臣的葬礼。

柳长风脑海中回忆着开南苑里投湖的那抹白色身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他当时就该想到的,脖间和臂腕上的那些红痕一看就是情事余留的,亏他还傻叉兮兮地以为是职场霸凌。

不——被上司霸凌也是职场霸凌,且是最严重、最无解的。

原著里没有楼少游这个人物,柳长风也从未料到他最终会是这么个结局,不免有点惋惜。

毕竟他和晏翎一样,翠竹为脊、幽兰作面。

思及晏翎,他徐徐抬眼,见对座的人也正垂眼目送着那副棺椁,心里蓦地涌出一股无言的苦涩。

奉元帝恋慕晏翎,他如今已经逼死了一个楼少游,若再对晏翎下手,以自己的微薄力量根本无力护他周全,唯有晏翎成为九五至尊,方可高枕无忧。

可是这条路并不好走啊……

叹息间,晏翎收回视线,自果盘里捡起一颗核桃轻轻把玩着,须臾后,他淡声说道:“十日之前,楼大人与我在此见了一面。”

柳长风一瞬不瞬地看着他。

晏翎道:“楼大人告诉我,当今圣上——我那位同父异母的弟弟晏煦恋慕我,并将他视作我的替身,强迫他行不轨之事。”

柳长风眸光暗了下去。

晏翎敛眼,语调分外凝重:“那日楼大人对我投诚,愿助我成事,可我却因他和晏煦的关系而怀疑他。”话说至此,晏翎蓦地回想起楼少游对他说的那番诀别之言,连同那张皓月砌成的脸也一并浮于眼底,“本以为是初次与楼大人结识,却不想是最后一次。终究是我害了他……”

又一个人因自己而死去——

手中的核桃“咔嚓”一声碎成齑粉,晏翎无奈地闭了闭眼。

柳长风握住他的手,柔声道:“二郎饱读诗书,理当明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个理,皇帝逼·奸命官之事也许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但它不该出现在大梁的历史上。本朝奉行文政,文人风骨、文人气节、文人地位都是大梁的脊柱,若脊柱被折,则国危矣。

“我在开南苑与楼大人有过一面之缘,彼时相见他便已有了轻生的念头。后来我也想过,那时我好心救下楼大人,无异于又将他送回了皇帝手里——也许令他日日饱受折磨的并非皇帝,而是多管闲事的柳长风。若二郎觉得愧对于楼大人,我亦如此。”

柳长风轻叹一声,又道:“世事或许可以未卜先知,但却无法完全掌控,往往越是有所顾忌,失去的便越多。”

关于晏翎藏在心底的秘密,柳长风或许已经猜到了。这些于他而言是“秘密”,然而对晏翎来说却是“心魔”。心魔不解,晏翎就永远放不下过去。

一个被过往牵绊的人,如何成事?

柳长风无奈一笑:“我毕生口才全用来宽慰二郎了,你不要无动于衷好不好?”

晏翎徐徐抬眼,与他四目交接,并十分敷衍地点了点头:“好,多谢小侯爷。”

柳长风被他气笑了:“我从未见过哪家夫妻之间这般冷淡疏离,二郎什么时候也让我体会体会何为‘温柔乡’吧。”

晏翎默不作声地抽出手,而后执杯,从容不迫地饮尽了杯中的果子酿。

奉元帝消沉五日后重归明堂,朝中臣子接连弹劾他好几日,甫一见到,又忍不住指着鼻子骂他为君不仁。奉元帝垂眉敛眸不言不语,任由这帮文官谴责谩骂。

太后虽有心向着自己的儿子,却也不便在此刻出言制止,只能硬着头皮听朝臣们数落着皇帝的不是。

待责骂完毕,她才悠然开口:“大理与成都府的矛盾日益激进,为保两国边境安稳,大理不日将派遣使臣入京和谈,届时便由礼部接管和谈之事。”

虢藩手持玉笏,对太后揖礼:“老臣斗胆一问,若此番大理使臣入京也如北延那般狮子大开口索要城池,不知陛下和太后要作何打算?”

刘玄师忍不住笑道:“人都还没来,虢相就开始计划给对方送城池了?”

“本官这不是为刘相谋取后路么,”虢藩侧身看向他,“北部幽云十六州已尽数相让,如今能瓜分的只剩下南部各州府了。每每和谈之时刘相总是第一个提出以城池换取和平,不知这次刘相又看中了哪一块风水宝地?”

虢藩这话一出,引得满堂哄笑。

刘玄师面皮挂不住,当即怒道:“虢老此言倒显得我是个卖国贼了,本官这是以最和平的法子换取百姓安居乐业,有何不可?难道非要生灵涂炭、战火纷飞才叫保家卫国?”

虢藩讽刺道:“刘相整日为国为民,可知如今大梁舆图上还剩几府几州?”

刘玄师懒得同他理论,却又不得不回答:“十四府二百四十州!虢老可还要本官为您背一背各府州的名称?”

“洗耳恭听。”虢藩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刘玄师气得胡须倒立,颤微微地指着他的鼻子怒道:“老匹夫,蛮不讲理!枉为人臣!”

刘相和虢相每日朝会时多少都要拌几句嘴,朝臣们对此习以为常,只做做样子劝拉几句,奉元帝心不在焉地坐在龙椅上,对他二人的争吵充耳不闻,最后还是太后忍不住开了口:“两位相爷皆是为我大梁百姓着想,莫要再争执了。如今大理使臣还未入京,我们却在此自乱阵脚,传出去不免有失体面。”

虢藩和刘玄师对视一眼,不再争讨。

太后又道:“刘相和虢相所言不无道理,无论大理此番和谈的条件是什么,我们都得做好应对之策。”说罢看向双目无神的奉元帝,脸色微微下沉,“陛下你说呢?”

奉元帝回神,笑道:“一切听凭太后旨意。”

太后皱眉,忍无可忍:“退朝!”

早朝毕,武鸣奉旨前往信霆侯府,宣晏翎入宫面圣。

柳长风知道奉元帝对晏翎是个什么心思,面上隐隐可见几分忧色:“二郎,我陪你去。”

武鸣笑道:“小侯爷与王爷鹣鲽情深着实令人艳羡,只是此番陛下旨在让王爷一人入宫,连秦大人也不得跟随,小侯爷就莫要为难下官了。再者而言,王爷是陛下的兄长,兄弟俩私下叙叙旧,小侯爷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柳长风冷嗤:“我头顶青青大草原,你让我放心?放哪门子的心?”

武鸣没听懂他话中之意,只得赔笑。

晏翎:“既是陛下旨意,本王便随武都知走一趟。”

“二郎?”

“武都知也说了,我是陛下的兄长,叙旧而已。”

柳长风看着他,不再说话。

武鸣笑意不减半分:“王爷,老规矩——”

晏翎不动声色地取下腰间的软剑递与秦遇,旋即问他:“可还有什么新规矩吗?”

武鸣道:“殿下说笑了。”

进入宣德门后,晏翎改乘步辇,随武鸣一道行往御书房。

御书房内仅奉元帝一人,待晏翎入内后,武鸣当即合上殿门。

奉元帝手中握有一本奏疏,头也不抬地说道:“皇兄来了。”

殿中充盈着龙涎香的味道,与书卷气相融,怡人又凝神。

“皇兄惯爱喝石笋茶,这是朕方才亲手所点,皇兄尝尝味道如何?”

晏翎循着他的话音看去,堆满奏疏的桌案上果真有一盏浓稠的热茶,茶香馥郁甘洌,正是石笋独有的气息。

奉元帝抬眼,对他淡淡一笑:“皇兄放心罢,茶是朕亲手所备,没有假手于人,不会被人做手脚。”

晏翎在旁侧的太师椅上坐定,捧起那杯茶浅尝了一口。

奉元帝垂眸,重新看向手里的奏疏:“这是锦安呈来的最后一道奏疏,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刻在了朕的心上。”

晏翎微微皱眉。

“朕有一事不明,特宣皇兄入宫。”奉元帝说道,“初四酉时,锦安在醉仙楼与皇兄见过一面——不知锦安与皇兄都说了些什么?”

晏翎冷哼一声:“楼大人生前活在陛下的掌控之中,死后也要被陛下盘问吗?”

奉元帝抬眸,眸中似有微光,连称谓也变了:“我没有!我没有想过要掌控他……我想补偿的,可是他不给我赎罪的机会。”

晏翎兀自饮茶,不再接话。

片刻后,奉元帝淡声开口:“我猜锦安那日定是向皇兄说明了我的心意罢——皇兄得知后可有觉得恶心?”

晏翎眉头颦蹙,顿觉口中茶水苦涩难咽。

见他不语,奉元帝权当他默认了答案,而后将话锋一转:“皇兄也失去过至亲至爱,自是能明白痛彻心扉的滋味。锦安十八岁生辰那天,我与他在南薰门城头共赏盛京繁华,就在我以为世间美好当是如此之时,他却当着我的面自城楼一跃而下。

“我曾向锦安许诺,要与他相守生生世世,然而他跃下城楼之前却对我说……说他不想和我有来世,更不想有生生世世。他恨我,到死都在恨我。“

晏翎定定地看着他,眼神微暗。

奉元帝径自失笑,眼眶泛红:“错全在我,当初我不该让你于人前舞剑,不该放纵自己相思于你,更不该放纵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逼他、迫他。因果孽缘,轮回之报,我所孺慕的两个人……无一不恨我。”

晏翎放下杯盏,语气森冷如薄霜:“陛下既知臣心中有恨,为何还要与臣说这些话?”

奉元帝侧首看向他,嘴角牵出一抹艰涩的笑——

他们两人……还真是一模一样啊,语态凉薄,毫无情意。

几息后,奉元帝问道:“皇兄可知昔年谢国公和季太傅为何要认罪伏诛?”

晏翎遽然抬眼,冷冷地盯着他:“那封信上究竟写了什么?”

奉元帝道:“皇兄若想知道,不如自己取来一观。”

“信可在刘玄师手中?”

奉元帝未予应答,只轻轻笑了笑,旋即从袖中摸出一块雪白的绸缎,依稀可见上面的竹枝暗纹:“他跃下城楼时,我只抓住了这一片衣角。”

晏翎眉峰紧拧,竟猜不透他究竟在想什么。

直到杯中茶水渐凉,奉元帝才再次开口:“朕欠你们,定会偿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