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咸鱼嫁纨绔[重生] >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咸鱼嫁纨绔[重生]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作者:南风小调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5-28 12:31:59 来源:文学城

冰凉的河水自四面八方涌来,将晏翎迅速淹没吞噬。

他试图屏住呼吸阻止河水灌进口鼻,可是巨大的冲力直逼面门,甚至连眼和口都未来得及闭上便被卷进至湍急的水流中,正循着那股无形的吸力渐渐远去,无论如何挣扎泅浮,都无法从水底脱身。

夜黑如墨、水流浑浊,晏翎吃进几口河水后再度屏住了呼吸,除了刺入骨髓的寒冷及耳畔的沉闷水声,他已经感知不到身旁有任何活物的气息了。

那通判让他跳船,并义正严辞地保证会护他周全,可是现在呢?

果然啊,这世间……再无一人可信。

时间渐逝,晏翎屏息良久,已经无法苦撑了,沉闷的水声自耳廓漫入脑海,似是要将他所剩无几的神智彻底吞没。

冷——好冷。

淤积在肺腑中的寒气被河水激透,逐渐向四肢百骸蔓延,晏翎在刺骨严寒中疾速失力,扑面而来的水流犹如一把巨斧,劈断了他最后一根求生之弦,冰冷的河水伺机冲开他的口鼻,肆无忌惮地涌进肺腑。

在河水漫灌时,他仿佛又看见了宫墙内的红梅在怒放,娘亲和姐姐在灼灼梅艳中轻声唤他的名字——

庭书,二郎。

连舅舅和老师也在皑皑白雪中冲他和煦一笑,他们说……

他们说……

他们说了什么?

晏翎缓缓地坠入无尽幽渊,除了湍湍激流,他听不见任何声音。

罢了,左右都是要与他们团聚的,到了黄泉之下再问个清楚便是。

或许这就是命——他本在前世就已身死,重回人间亦是违背天道,如今还了这条命,也算是绝了执念吧。

晏翎拂散尽最后一丝气力,任由自己随湍湍激流卷向漩涡深处。

遽然间,一双温热有力的手托住了他的身子,与此同时,唇角也被温软覆盖,一股柔丝破开齿缝钻入咽喉,仿若竭泽之鱼忽逢甘霖,给予了最后一线生机。

“活下去,好好活下去。”

——他终于听清了舅舅和老师说的那句话。

活下去,所有人都希望他活下去……

柳长风紧紧地拦着晏翎,单手浮水、万分艰难地游出了激流。

他不敢想象若自己再晚一会儿会发生什么事,在抓住晏翎的那一刻心脏都停止了跳动,直到为他渡下续命的气息时才渐渐缓过来。

漩涡离岸很远,他的体力快要耗尽,好在游到一半时王府的暗卫围了过来,用麻绳将他二人拖到了岸上。

漕船上的一众官兵全被卷进了漩涡,无一生还,就连那位通判大人也未能幸免……

也不知晏翎吃进了多少河水,柳长风按压了许久才听到他的咳嗽声。

“二郎?二郎?”他轻唤两声,未闻应答,当即对周围的几名暗卫吩咐道,“想办法生些火给殿下取暖。”

暗卫们拖着满身水渍四散而去,不多时便各自搂着一沓木柴返回,用仅存的一支火折子续出一星火苗。

经由河水浸泡后晏翎的身子比冰块儿还凉,柳长风知道他的寒疾复发了,奈何备着的药全随漕船卷进了漩涡,眼下连片粒药末都找不到,情急之下,他只能让暗卫们再寻些茂枝,围在四周做挡风之用。

柴火愈燃愈烈,四周的空气逐渐变暖,柳长风立刻脱下两人身上的湿衣加以烘烤。

晏翎面色苍白口唇发绀,连气息都变得微弱起来,柳长风忧心如焚,一面用身体为他续暖一面轻唤他的名字:“庭书不要睡,你听听我说话好不好?”

两副身躯紧挨着,一个暖如火炉,一个冰凉刺骨。柳长风听不到回应,连语调都变得颤抖起来:“二郎,二郎……二郎你别睡,我给你讲个故事,讲个故事……”

到嘴的话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柳长风厉声道:“来人!来人!”

几名暗卫隔着茂枝齐声应道:“小侯爷但请吩咐。”

“去请大夫,快去请大夫!”

暗卫首领齐渊说道:“小侯爷莫要焦急,属下已派人出山去寻大夫了。”

柳长风喉间发涩,严丝合缝地搂紧怀中人,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体温渡入他的肺腑里。

地上的干柴悉数被他扔进了火堆,烈火炽热,如发狂的火蛇般疯狂跃动,几乎将他的身体炙烤得发红泛肿。

可饶是如此,晏翎的身子依旧冰凉,若非他还有气息呼出,恐怕……

悬于树枝上的湿衣很快就被烈火烘干了,柳长风把所有衣衫都穿在晏翎身上,自己只余一条长裤蔽体,旋即抱着他往外行去。

齐渊问道:“小侯爷这是……”

“带路,出山。”

此地离庐州不远,但要徒步而行不知何时才能赶到,更何况荒郊野岭夜路难行,柳长风方才救人时已经耗费了不少体力,若让他抱着人翻山越岭,只怕还未出山人就要累倒。

飞速思索一番后,齐渊说道:“小侯爷不如把王爷交给属下吧,属□□力充足,定能背王爷出山。”

柳长风没有理会他,哑声道:“带路。”

齐渊知道他此时心情不佳,亦不再多言,遂用长刀劈开荒径两侧的杂草,借着手中火把的光亮将二人引出山林。

晏翎的气息越来越弱,整个人无力地靠在柳长风的胸膛上,双手下垂,随着柳长风前行的动作微微晃动着。

此处山势陡峭,柳长风好几次险些摔倒,若非齐渊眼疾手快,恐怕他早与怀中人跌入了荆棘丛里。

齐渊劝谏多次未果,现在已经不再开口了。出山寻求援助的暗卫们尚无音讯,柳长风的体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衰减,齐渊每走两步就要回头看一眼,唯恐小侯爷支撑不住。

如墨的夜空中瞧不见半片星辰,唯有齐渊手里的火光在山道中忽隐忽现,成了暗夜里唯一的希冀。

周遭的草木刺藤接二连三地刮在柳长风的身上,留下了无数道深浅不一的痕口,血珠渗出,与如瀑的汗液同时滑落,尽数揉进了裤缝里。

墨色消散,天际开始露出银灰之色。

柳长风和齐渊自河岸攀上山顶,又沿着山路蜿蜒而下,连林中的虫鸣鸟叫声都在不知不觉中淡去,他却依旧抱着晏翎,亦步亦趋,不肯放弃。

柳长风低头看了晏翎,顿觉眼前重影斑斑。

不知不觉间,他的呼吸也变得虚弱起来,双脚如同绑有千斤铁石,再难挪动分毫,腿腹也似被铁钉凿穿,每动一下,剧烈的疼痛便会迅速蔓延扩散,直逼心腔。

“二郎……”柳长风艰涩地张开了嘴唇,气若游丝地唤道,“二郎……二郎……二郎……”

齐渊听见了身后的动静,正欲回身时忽闻响竹鸣音在上空炸开,他匆忙抬头,一眼就认出了这是王府暗卫发出的信号,当即叫道:“小侯爷!他们回来了!”

柳长风只觉颅脑内嗡鸣不休,双膝再也无法支撑,重重地跪倒在地。

*

柳长风醒来时正躺在一张宽阔舒适的床上,四周陈设典雅,空气中还浮有淡淡地檀香气息。

他盯着帐顶怔忡几息后豁然起身:“二郎!”

柳元闻声入内,红着眼说道:“公子,您可算醒过来了!”

“王爷呢?”他四下寻望一番,并未发现晏翎的身影,面色焦急苍白如纸,“他在哪?”

柳元急忙安抚道:“公子莫急,殿下就在隔壁,由秦遇和顾大人照看着。”

“顾大人?”柳长风拧眉,“哪个顾大人?”

“御史中丞顾嬴。”

“……”柳长风踹开被子,面色不虞地跳下床,却在着地时摔了个趔趄,小腿僵硬无知觉,连双臂也疼得抬不起来。

“公子当心!”柳元避开他身上的伤口,小心翼翼地将他扶起。

柳长风低头,这才发现自己身上裹满了绷布,像极了古墓里的粽子。

柳元耐心地替他解释着:“两日前您抱着王爷行了数十里山路,臂膀后背俱被荆棘刮破,双臂也因长时间的搂抱伤了筋韧,回来后更是烧了整整两个日夜,眼下您粒米未进,哪还有力气走路?”

“两天两夜?”

“是啊。”

“顾嬴守了王爷两天两夜?”

“……是啊。”

“二郎如何了?”

“王爷还未醒来,不过服了丸药,已无大碍。”

“妈的。”柳长风低骂一声,旋即对柳元道,“赶紧给我拿点吃食果腹!”

待他狼吞虎咽地吃尽粥食后,又在柳元的搀扶下赶往了晏翎所在的客房。

晏翎面上依旧没有血色,但气息已经平稳了不少,此时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乍一看去倒是与熟睡无异。

顾嬴正坐案几后,正眉头紧锁、一瞬不瞬地盯着床上之人。闻及房门敞开的声音,他缓缓侧首,与柳长风目光相接。

柳长风面色阴沉地瞥了他一眼,而后一瘸一拐地来到晏翎身侧坐定,嘴唇动了几下,却不知如何开口。

顾嬴淡声开口:“小侯爷伤势不轻,郑大人叮嘱过,让你务必好生歇息。”

柳元在一旁搭腔:“是啊公子,郑大人说您的双臂韧带受损,万不可再施蛮力,否则就要废掉。”

柳长风瞪了他一眼:“郑冗知道个球!”

郑冗此刻正在客栈的厨房熬药,忙不迭打了好几个喷嚏,秦遇一边生火一边问道:“大人可是生病了?”

郑冗摆了摆手:“我觉得有人在骂我。”

秦遇:“……”

柳长风没有应声,柳元嘿嘿一笑:“当时暗卫赶到,您和王爷都已不省人事,可即便如此,您依旧死死搂着王爷不放,若非顾大人强行将您的手掰开,恐怕这会儿还抱着王爷呢。”

其实柳元的本意是“幸亏顾大人帮了您一把,否则郑提举根本无法为您清理伤口”,可柳长风却听出了棒打鸳鸯的味道,脸色愈发难看起来。

顾嬴并未察觉出他的异样,径自劝道:“小侯爷放心,此处有下官守着,王爷定不会有事,你且回房调养着,待王爷转醒后下官再告知于你。”

“不必了,我在这里一样能调养。”柳长风索性踢掉鞋履倚上床柱,“二郎醒来若没看见我必然会忧心如焚。”

——他要晏翎一睁眼看见的是自己,而不是这个所谓的原著里的正牌攻!

顾嬴沉默片刻后说道:“下官去外面候着,小侯爷若有吩咐尽管开口。”

柳长风盯着他的背影陷入了沉思: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怎就降服了晏翎呢?

什么破书,真他娘的不合逻辑!

又过了半日,晏翎总算醒寰,睁开眼皮的那一瞬,一张喜忧掺半点脸赫然入目。

“二郎……”柳长风柔声唤他,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晏翎虚弱不堪,见他身上裹满了绷布,便问道:“你受伤了?”

昏睡了好几日本就体虚乏力,甫一出声嗓音沙哑不堪,愈发惹人怜惜。

柳长风忍住了要去抱一抱他的冲动,转而开始琢磨着如何让自己看起来很惨,于是他垂下眼帘,委屈巴巴地说道:“无碍。”

柳元平日里脑子不太灵光,此刻却如同仙人抚顶开了灵智,忙接过话解释道:“殿下那晚落水后公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您救回来,后来又抱着您爬了几十里崎岖山路,一身皮肉被荆棘刮破,双臂也因长时间的搂抱而伤了韧带,回来后更是烧了两天两夜,如今几乎和废人无差了!”

柳长风:“……”

真不知该夸他还是该骂他!

晏翎看向柳长风,神色平静地说道:“有劳小侯爷了。”

柳长风的笑意僵在嘴角,许久后才出声:“二郎无恙就好。”

不多时,秦遇和郑冗一人呈着药碗、一人端着稠粥相继入内,就连顾嬴也一起进来了。

晏翎见到郑冗和顾嬴时蹙了蹙眉,问道:“这是在何处?”

秦遇解释道:“回殿下,此乃庐州城的佳悦客栈。”

大抵知道他要问什么,顾嬴道:“陛下得知王爷离京后,特命下官与郑大人前往,让王爷务必回京,不得踏入淮南道半步。”

过了应天府便是淮南道境内了,此番已至庐州,算是抵达了淮南道的中心地带。顾嬴没有料到他会走水路,追上秦遇和柳元后又在庐州城等等足足三日,直到前天夜里两拨暗卫汇合,他们才寻到晏翎和柳长风的踪迹。

晏翎试图起身,秦遇立马将他扶起,顺手塞了两只软枕在他背后。晏翎沉声道:“太后遣我入封地,为何陛下又不许我踏进淮南道?”

顾嬴与郑冗对视一眼后回答着:“下官只是奉皇命行事,余下一概不知。”

晏翎一声不响地盯着他,须臾后问向郑冗:“郑大人也不知?”

郑冗眸光翕动,忙颔首回话:“连顾中丞都不清楚,下官就更不知道了。”

他二人互打太极,晏翎知道事情不会简单,语气陡变,冷声道:“备好车马,立即前往安庆府。”

“王爷不可!”顾嬴近前一步劝止道,“您旧疾未愈,需得静养。”

晏翎没有理会他,余光瞥及坐在床尾的柳长风,心底忽然涌现出一股异样的情绪,须臾后问道:“小侯爷的伤势如何?”

这话是对郑冗说的,郑冗忙应道:“皮外伤居多,外加双臂筋韧受损,亦需静养,不宜走动。”

柳长风笑了笑:“郑大人都说了只是些皮外伤,无甚紧要的,既然二郎想赶往安庆府,我自然要与二郎同路。”

见他俩执拗不堪,顾嬴不得已之下取出一卷明黄锦帛:“陛下圣意在此,还望王爷勿要为抗皇命。”

晏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既如此,顾大人便将陛下圣意宣读出来,若有一字遗漏,则是假传圣旨——顾大人位居御史台,应该清楚假传圣旨是什么罪吧?”

顾嬴蹙眉,眸光微动,良久后展开圣旨,语气艰涩地宣读着:“春汛天祸,亟降淮南,又因疫症起而毁数城。朕弗察其故,欲抚万民,今援淮南以保社稷稳固。尔为一国之亲,当辅弼千秋,不得涉险,万望速归。”

晏翎面色平静地听完了顾嬴的宣读,脑海中忽然回想起那日于京城闹市纵马的殿前司都尉,彼时他手中所拿便是一封加急奏疏。

——卑职确有急事奏呈天听,此事关乎万千百姓生死,这才闹市纵马惊扰了殿下!

都尉的话言犹在耳,晏翎自回忆中醒神,再度看向顾嬴时,目光变得森寒刺骨:“晏煦早就知道淮南道的灾疫,却迟迟未有作为,又让太后出面遣我离京,便是为了让我葬身此地?”

他直呼奉元帝的名讳,吓得秦遇面色惨白:“殿下慎言!”

此事明显是太后的主意,圣上为此忧心劳神,这才委派顾嬴和郑冗前来阻截。

然而就算是心腹重臣,顾嬴也摸不透太后和皇帝究竟唱的是哪一出,自是不敢妄自揣测,只能中规中矩地解释道:“陛下担忧王爷,命王爷速速归京。”

晏翎对他的话置若罔闻,又问:“你是何时得知淮南道灾疫一事的?”

顾嬴知道他是何意,淡声道:“下官临行之前才知晓。”

郑冗赶紧附和:“下官也是。”

一时间,房内死寂沉沉,众人屏气凝息,俱是一言不发。很快,柳长风开口打破了这方沉寂:“太后以淮南道数以万计的性命做筹码,只为请君入瓮——还真是棋高一着啊。”

晏翎对上他笑意深沉的眸子,须臾后问顾嬴:“若我抗旨不归,陛下会如何发落?”

顾嬴锁紧眉峰,语重心长地唤了他一声:“殿下……”

晏翎未予理睬,转而将视线落在柳长风身上:“前路生死未卜,鹤临可愿与我同往?”

柳长风笑道:“吾与二郎荣辱与共。”

*

奉元帝兴许早已料到晏翎会违抗他的旨意,这才派遣郑冗与顾嬴随行,无论是照拂他的旧疾、抑或是防范未然,皆为可行。

既然晏翎执意不归,顾嬴也无法劝阻,索性拉上郑冗随他们一道南下。

出了庐州城往东南行三十五里便是梦县,梦县地势低平,上游的堤坝被洪汛冲破,摧毁了无数屋舍良田,死于洪汛的人畜尸身无人收拾,腐烂后招引大批虫鼠,继而诱发瘟疫,自梦县四处扩散,以致毗邻的泽县、庆阳县、涪恩县均染鼠疫,就连安庆府也未能幸免。

离开庐州前郑冗备足了几大袋药材,每日熬煮一帖给众人服下,以做预防之用。

梦县周遭良田均已被毁,及踝的青苗趴伏在落满泥沙的稻田内,毫无生气。

这场汛灾已过数日,官道两侧堆满了沙石断木,均是从高地冲洗而来。

四散横陈的腐尸虽被官兵们给处理干净了,可空气中的尸腐气却经久不散,饶是用棉质面巾裹住口鼻也能隐隐闻见些许。

晏翎撩开挡帘,将梦县郊野的境况尽收眼底。听顾嬴说,皇帝已经调派了官兵和太医局的医士前往疫区赈灾,也不知城中的境况如何,是否得以控制。

淮南道方圆数百里均是他的辖地,若此行无法解救万民,他便要背负着千古骂名,遗臭万年。

晏翎自忧思中回神,目光触及柳长风的视线,犹疑片刻后问道:“伤口还疼吗?”

柳长风后背无一块完整的皮肤,虽不伤及筋骨,却也足够折磨人了。

“疼,钻心的疼。”面巾遮住了柳长风的大半张脸,独留一双可怜兮兮的眸子。

晏翎知道他在做戏,遂将目光挪开,又问道:“此行凶险难测,你当真毫不畏惧吗?”

柳长风揣测他话中之意,避重就轻地回答道:“千年后有一场祸及万万人的瘟疫,经年难愈,以致各地停工罢学、亡命者逾千万。无独有偶,我便是那场瘟疫中的幸存者之一。二郎觉得经历过灭世之灾的人,还会畏惧区区鼠疫吗?”

自古疫害毁天灭地,令人闻风丧胆,可从他口中说出来竟与饭后闲谈毫无二致。晏翎双眸微眯,似笑非笑道:“小侯爷好胆识。”

柳长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他也十分清楚古代医疗条件的局限性,若说毫无惧色,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信,之所以夸下海口,不过是认定了晏翎而已。

他说:“因为我信任二郎,所以无畏无惧。”

晏翎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忽然自嘲一笑:“你真的让我捉摸不透。”

柳长风怔了怔,顿觉自己百口莫辩:“我向二郎剖白,二郎却说看不透我,难不成真要我把心挖出来,你才知道它是真是假?”

晏翎敛眸,不再去看他。

真真假假,又有何妨呢……

行至护城河外时,几列狰狞的地刺横陈在桥面,驱车的暗卫不得不收勒马绳,被迫停下车马。

一行人等自车厢内行出,遥遥望去,城墙脚下搭建了数个草棚,四周用栅栏封实,无论人畜,都难以逃脱。

棚栏里似乎困着不少人,偶尔可见一两双污浊不堪的手臂钻出栅栏,仿佛在渴求什么。

晏翎蜷紧十指,而后对随行的暗卫说道:“清除路障,准备入城。”

暗卫得令后立即行动,但很快就被守城的兵卫发现了,明白他们都意图后,兵卫们纷纷持长戈往这边赶来,为首的军官怒喝道:“尔等刁民怎敢妄动刺棘!”

这群兵卫着银甲戎装,戎装肩兽为虎首、臂甲以金线描边、盔缨由锦鸡尾羽编织,周身戎甲共计一千八百二十五片,正是驻京的飞羽营士兵所着服饰。

没想到皇帝居然调派飞羽营的精兵来淮南道清理灾后事宜,他此举是何用意,试探?还是无心之举?

军官没有得到回应,当即恼羞成怒:“尔等扰乱兵治,罪无可恕,来人!给本官拿——”

“放肆!”齐渊手持长刀对那暴怒的军官喝道,“睁开你的狗眼仔细看看,你口中的‘刁民’究竟是谁!”

那军官被齐渊吼得一震,旋即望向他身后的青衣男子,对方因布巾覆面之故无法辨清容貌,可是那双眸子,似乎颇为熟悉……

遽然间,一个不切实际的念头从脑海中忽闪而过,军官再次抬眼时,多了几许震撼与错愕在里面:“你……你……”

晏翎淡声开口:“从六品飞羽营昭武副尉,竟沦落至县城做守城护卫了?”

昭武副尉龚左愕然:“您……果真是殿下?”他正想携众军士参拜,但顾及到有不熟识的人在场,遂将这个念头掐灭,只恭声道,“末将……下官龚左见过王爷——见过诸位大人。”

很快,他对晏翎解释道:“今次淮南道灾情严峻,陛下恐有流民作乱,遂命下官及其他几位副尉分镇各县,并协同太医局的大人管治疫民。”

晏翎向他说明了来意,龚左闻言脸色陡变:“殿下万万不可不城!梦县衙门已荒废了半月有余,城中百姓多已染上疫症,只是症状稍轻者于家中自救,膏肓者则运送至的疫棚——也就是殿下您所见的这些草棚,送往此处集中看押。朝庭援派而来的臣子除我等武将和太医局的医士之外,便只有一个左司郎中了,他如今正缩在县令府上闭门不出。”

“重症者如何处置?”

“咽气后运往城西焚掉。”

晏翎脸色微变:“可有在城中施医布药?”

龚左道:“城中药材早就耗尽,邻近的州县业已售罄,太医局好几位医官都染上了疫症,我飞羽营将士亦未幸免于难。”

“左司郎中由何人担任?”

“杜恩远。”

杜恩远……左相刘玄师的门生。

此刻正值午时,烈日当空,炙得人头晕眼花。晏翎亦不多言,对龚左道:“本王途径梦县,欲与县令过府一叙,烦请龚副尉代为通传。”

*

今日早朝时,各部就当季开具票拟之事做了汇总,奉元帝无心聆听,似在走神。

待众人汇报完毕后,他忽然问道:“欧阳尚书,若要建一座五亩的水榭别院,需得多久?”

工部尚书欧阳胥略微思索片刻后说道:“虚得考虑天时地利,以及人力物资等范畴,快则半载,慢则一两年。”

奉元帝闻言后似又陷入了沉思,太后疑惑地瞥了他两眼,正打算开口询问,却听奉元帝丢下一句“退朝”便飞速离去了。

起一念,则行一念。经由钦天监勘测风水后,奉元帝的水榭行宫选址定在了玉清宫以东,并着令工部诸人以半载为期,在重阳日之前竣工。

近来天气阴晴不定,楼少游不慎染了风寒,已有好几天未上朝。今日晴空万里,他服过药后便与小厮将书房里的籍册搬来院中翻晒,折腾许久才了事。

楼少游于满院书册中站立,白净的书页折出莹亮之光,悉数落在那身雪白的绸缎上,他徐徐打量着这些书籍,顿觉淤积在心底的阴霾淡散了不少。

幼时祖父曾教导他,圣贤之书当配圣贤之德,方可为圣贤之人。书者,当以一笔平天下、一笔治天下。

为此,他奋笔疾书,便是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身居庙堂,为天下百姓请愿。

如今他已跻身庙堂,也能书百姓之愿,却唯独不能书他自己的意愿。

一阵和风拂过,吹动着满院书页翻飞,沙沙声与院中的梧桐叶齐鸣,甚是悦耳。

楼少游微微回神,将脚边的书籍理了理,然后打算洗沐更衣,却在转身时瞧见石门下立有一道赭黄的身影,他心下一惊,连连后退了好几步。

两人相隔甚远,且楼少游平日里从未将情绪堆在脸上,故而奉元帝并未发现他的异样,一面行进一面笑道:“满院书香气,修得佳人身——楼卿真不愧出自书香门第。”

楼少游顿了顿,旋即迈出几步对他揖礼:“陛下圣安。”

奉元帝托住他的双臂,眉目间尽是笑意:“此处不是朝堂,你我亦不必以君臣相待。”

楼少游敛眼,不动声色地挣出双手:“臣不敢。”

奉元帝对他的性子见怪不怪:“少游不打算请我吃杯热茶吗?”

楼少游默在当下,未有应答。

奉元帝像是吃准了他的性子,不怒反笑,拉着他的手往前厅走去。

府中的小厮和侍婢都没见过皇帝,也没设想过此人就是皇帝,见他拉着自家主子一路行去,便三五成聚,兀自揣测起来。

楼少游面色苍白,他试图挣开那只扣在腕间的手:“陛下,此举有失仪态,还请陛下——”

厅门被用力合上,奉元帝将他压在门上,一手搂腰一手抚面,生生截断了他的话:“朕不要仪态,朕只要你。”

楼少游浑身僵硬。

奉元帝与他对视着,须臾后把脸埋入他的颈侧,沉哑道:“多日未见,朕想你——很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