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闲庭漫步 > 第171章 皇宫(二)

闲庭漫步 第171章 皇宫(二)

作者:曈穆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16 05:43:15 来源:文学城

三人踏入鸿鹄院,二皇子与一众同派江湖人已等候多时。入目:左侧乃连恒行、秦珵与歧戈,以及一个空位;右侧乃颜彩漪与旻羲瑶,以及两个空位。

当目光扫到歧戈时,挽君衣不禁微微颤抖,惊惧丛生。

与她十指相缠的离朝皱眉,自是有所察觉,遂将心上人的手握得更紧又暗暗传渡内气,以此无声告知她——自己在这儿,不用怕。同时顺着君姑娘的目光追寻,寻见的果然是先前那个让君姑娘害怕的人。

他是谁?为何君姑娘会怕他?

之前离朝有问过君姑娘,可君姑娘却说不认识此人,只是莫名觉着恐惧,宛若瞧见从无妄深渊爬出的恶鬼一般。

“参加二殿下!”这时,侍卫高呼一声,约莫在作提醒,一旁的翦瑀已然抱拳行礼。

见此,离朝暂且放开君姑娘的手,向澄兄一礼,随后与君姑娘坐于右侧空位。

因着对面即是那“恶鬼”,离朝便坐在与恶鬼相对的位置,复又紧握着君姑娘的手,目光也一直凝在她的身上。待见得君姑娘的面色转好,并向自己投来安抚的目光,她才稍稍放心,轻轻一笑。

“咳咳。”二皇子兀的清嗓,将众人目光吸引来后,站起,向他们行以抱拳躬身礼,并再度出言致谢。

此礼虽虚,但尽显诚意,也表明他对众人的重视。众人自不会驳面,纷纷回礼,就连邪道的岐戈亦如此。

礼毕,连恒行出言:“能为天下百姓而战乃我等之幸,只是此间情况多有迷雾笼罩,还望二殿下能予一明灯,照亮前路。”

言下之意,在这里的人,不算那邪道,皆是心系百姓,为百姓涉险局,而不是为了二皇子,提醒他莫随意拿人当棋子摆布。另外皇城局势混乱诡异,希望他能将情况如实告知。

这些,二皇子心里清楚,倒也不怪他们不与自己交心,毕竟自己这边亦无有坦诚。至于皇城势力情况,他自会告知,隐瞒于谁都不利。

“自然,吾会点亮明灯。”

与此同时,朝龙殿。

与往日上朝情况大不相同,今次无有青色朝服者,只有保皇派赤衣大臣以及一众服饰各异的江湖人。且皇帝难得正经,安稳坐于龙椅。

加入保皇派者有:恒桀、冉廆、贺致铭、相胥、封扬,这五位正道,以及白卿、徐虓、暨和君,这三位邪道。

其中以徐虓的情报可知:暨和君为丞相方细作。而正道人也估摸着不会真心实意帮皇帝。

左右保皇派大臣对这些人皆不信任。只有魏副相暂且将他们当作自己人,愿意与他们站在同侧。

不作耽搁,皇帝笑呵呵地问:“众爱卿有何法子平此内乱?”

当即就有大臣出列进谏:“禀圣上,臣以为可以趁谒氏还未自牢中出来,联合二皇子一党打击谒氏一党,先清除其江湖党羽,再威逼利诱那些立场不坚者,而后于朝堂名正言顺处死奸臣谒氏。”

其话音未落,即响起一声嗤笑。

“何不直接趁此机会杀了那姓谒的,先斩一王,而后我等再斩另一王,这内斗不就完了?”出声的自是恒桀。

而这言论当即迎来大臣的怒驳。

“实乃莽夫!朝堂之事岂有如此简单,那谒氏一党大多手中权势不小,对我朝江山社稷有莫大影响,若以残暴方式斩谒氏,谒氏一党必将生惧而选择鱼死网破,到时只会迎来更大的内乱,战事恐难以避免。且谒氏方还有太子在,他们必拼尽全力相护,亦不会轻易投降。

至于二皇子,他手中虽无有太多势力,但民心盛,若其不先起兵戈而我等先灭之,恐怕民心大失,百姓恐出现起义之事,局势亦将更为混乱。何况现下中立一派意向不明,我等不可莽撞行事。”

“啧啧,聒噪。”恒桀掏了掏耳朵,一副嫌弃模样,可是将那大臣气红了脸。

好在有魏副相站出来打圆场:“请两位稍安勿躁。圣上,臣有一言。现下除掉谒氏也好,阻碍谒氏出狱也罢,皆有些为时过晚,我等不如趁此机会,将谒氏之耳目除掉。”

“耳目?”有年迈老臣出声,有所疑惑。

“不错,我等合该先斩宦官。”

此言出,皇帝身边侯着的老宦官瑟瑟发抖。偏偏皇帝还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

那宦官即刻跪拜于地,哆嗦道:“圣、圣上,老奴对您是忠心不二,绝非与那些吃里扒外的东西走一条路,请圣上明鉴!”

音落,皇帝看向魏副相,并未出言。

魏副相明意,问那老宦官:“敢问孙公公可知晓——臣服于谒氏的宦官都有哪些人?”

“老、老奴,知之不多,那些人晓得老奴忠心于圣上,甚少于老奴跟前暴露立场,只有几个心性浮躁的,于老奴跟前示过威,扬言臣服谒相、不,谒氏,不尊圣上。”

闻言,魏副相颔首,进谏:“圣上,可留孙公公一命,让其指认谒氏党羽。我等可以此为突破口,寻到宦官之核心统领,暗杀之,命孙公公上位,化敌之耳目为己用。

自然需得行以威逼利诱之法,让听话之耳目活,不听话者死,杀鸡儆猴作与言官看,再辅以圣旨免罪,只要能改邪归正、将功抵过。如此渐渐削弱谒氏势力。”

稍顿,又接一语:“恐怕谒氏亦有威逼利诱那些大臣,还请圣上派人调查,保那些大臣家人平安。另外,请圣上下狠心,废太子!”

“这这这……这不可!”皇帝还未言,就有老臣吹胡子瞪眼,站出来反驳,“圣上只有两个皇子,若废了太子,仅剩二皇子可选,可二皇子勾结江湖人,不顾江山社稷,执意于此战乱之际做局引内战,怎可选此等野心膨胀、心思冷酷之人为帝王后继者!”

“依大公之意,太子就适合为帝?那等品行不端,与奸臣为谋又结党营私之人?”魏副相心中有气,平日这些老顽固看不清局势,胡乱暗中护太子也就罢了,怎得如今在太子就差称谒氏为父之际,还如此冥顽不灵?

那老臣似是无言以对,开口半天吐不出一字,可是尴尬至极。

见此,魏副相暗叹,想予其一台阶下,但有人抢先一步。

苏维钰之师,年迈多病又最为德高望重的老臣——窦老臣出列,平和缓慢道:“都和气一些,现下不是太子为谁的问题,而是如何解决这场内乱不是?不如先按小魏所言,解决耳目问题,至于太子,待得内乱结束,圣上自有定夺。”

“窦公说得极是。”应此话的竟是皇帝。

皇帝发话,魏副相只好拱手妥协,旋即欲再度进言其他,然变故陡生——有人大胆闯入朝龙殿。

来者乃是为宦官簇拥着的太子,以及——谒氏。

……

另一边,二皇子方集会已散。

集会上二皇子坦言如今的局势以及势力分布。他所说手中掌握的势力与先前白卿所言差不多,不过一位四品谏言官、两位五千将、一位辅长公,以及……

苏家。苏维钰之父除了是凤城掌首之外,还是一品安定官,官职与名望皆高,可惜被灭门之后仅剩下苏维钰这个暗官,与苏家利益相关的势力尽皆为皇帝收于麾下。

此外,镇守皇城的禁军至少有十万,东西禁军为皇帝所掌,南北禁军为丞相所掌。朝中大臣亦分站两派,中立者并非是支持二皇子,而是为人授意,捧杀他的同时又引两虎注意他而合力灭之。

可以说乾思泓唯一有利的即是民心。然民心高在此局中难有大作为,除非逃离此局,在外带百姓起义。

集会上有二人提出想法。其中之一竟是岐戈,他提出策反加入另两派的江湖势力,于暗中运作,激化两派矛盾,引鹬蚌相争两败俱伤,而后渔翁得利。

此提议当即遭连恒行反对,因为猜也能猜得到那两方肯定想尽办法保全自身,再利用第三方来消耗对手势力,势弱的他们根本无法置身事外。

因此他提议:从一开始就摆出无所畏惧的姿态,不与任何一方结盟,让另两方误认为我方有恃无恐,引得敌人忌惮。

即便另两方联合也肯定会互相算计得失,毕竟他们之后还要决出雌雄。而我方要放出消息,一旦察觉他们联合,就会与其中一党鱼死网破,如此保三方暂且平衡。

接着就要趁此时机,拉拢策反皇城中的大小势力,亦可寻得皇城百姓相助,这般一点点将胜算握于手中。

此提议得到大多数人赞同,二皇子亦暂且决定按此行事,只有挽君衣沉默不言,不过也未反对。

待集会结束,离朝得以与君姑娘单独相处,不禁好奇询问她方才为何会沉默。

“可还记得周将军之前所言?”

回想一番,离朝点头,猛然意识到问题所在。

“保皇派与丞相派并非完全对立,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必要互相算计。”

“不错。但他们约莫会将计就计。”君姑娘面色凝重。

闻言,离朝霎时明白了为何如此,轻声道:“为了让我等掉以轻心、判断失误,以及将澄兄的底牌尽皆引出?”

君姑娘微微颔首,又言:“此局,只有一条路可走……”

即使她言语未尽,离朝也清楚,不论是与皇帝结盟还是与丞相结盟,亦或如连盟主所言三足鼎立,皆是行不通的,唯一一条路即是行懦夫之举——走为上策。

可皇城兵马甚多,又皆在另两方手中,该如何带澄兄和其他江湖人逃走?

许是觉察到自己所忧为何,君姑娘兀的闯入自己怀中?离朝不自觉地回抱,还未来得及询问,耳畔便拂过轻轻四字——

“玛蒙地宫。”

日常感谢评论收藏灌液的小天使们*^O^*

说明一下:虽然皇帝和丞相没必要你死我活,但是保皇派的大臣不这么认为,他们一直拿丞相派当作眼中钉,只要有机会就会尽力搞死丞相派。

且在上位者眼中,两方互斗是一种保持朝堂势力平衡的方式,也是制约对方的方式,所以不会阻止互斗,但肯定不会一定要与对方鱼死网破,除非有必须这么做的理由,比如察觉丞相真心实意想谋反之类的。

而第三方是必除的,因为二皇子是龙星,有很大可能夺位且成功。

所以在另两方联合的情况下,势弱的二皇子硬拼是不能硬拼的,用计也没法用,敌人不傻,他们也没有那么多支撑计谋的筹码,于是只有一条路可走。

当然,因为有岐戈在二皇子这边,所以事实上二皇子他们的讨论,连恒行的提议基本是不可信,都是做给岐戈看的,其他两方也会对江湖人有顾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1章 皇宫(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