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西京异闻录 > 第54章 二十

西京异闻录 第54章 二十

作者:黄大侠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2-16 22:38:04 来源:文学城

“都来了,”书房里,一身龙袍的皇帝看着眼前站着的一干臣子,开口说道,“裴景行杀害牛春辉一事,该了了。”

“陛下,”牛国公闻言,第一个出列,言辞激烈地说道,“那裴景行杀害老臣唯一的孙儿,还请陛下为老臣做主!”

皇帝不咸不淡地问道:“牛国公意欲如何啊?”

牛国公咬牙切齿:“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这八个字要是出自普通百姓之口,倒是有些道理的。但牛国公身为国公,入朝几十年,要定一个人的罪,哪怕不是口吐莲花,也应该有理有据,而不是这八个字就概括了的。

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被一刀砍死的牛春辉是他唯一的孙子。

牛国公有时候也会在入睡前反省一下,是不是因为自己上辈子没好好积德,这辈子才落到一个儿子早亡,孙子不争气的下场。因为儿子早早撒手人寰,牛国公夫人伤心之余,把自己的一腔悲痛转化为浓浓的疼爱,全数灌注到了牛春辉身上。

不光牛国公夫人如此,牛春辉的娘亲,早早做了寡妇的世子夫人,也把牛春辉当成自己的命根子看待,真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放摔了。加上这位世子夫人娘家也是在西京有头有脸的人家,更加助长了牛春辉的气焰。

牛国公原本见牛春辉小小年纪没了父亲,心中疼惜不已,加上他年纪大了,和其他人一样,对孙儿本就多了几分宠溺。等牛国公发现牛春辉长歪的时候,想到这是自己唯一的孙子,牛国公也只能叹叹气,一边从严管教,一边也做好了替牛春辉收拾烂摊子的准备。

人总是从恶容易为善难,牛国公一旦有了这两手准备,所谓的从严管教就要大打折扣。等牛春辉大错已经铸成,牛国公早就无力回天,只好连同朱国公与当时的刑部侍郎三人,想尽办法为这些不肖子孙遮掩。

万幸的是,那件事中,太子也牵扯在内,这等同于皇帝帮他们一块遮掩,本来是震惊朝野的一桩有违人伦的恶行,竟然无声无息地被瞒了四年。

但就像许侍郎对裴景行说得“人心叵测”四字,他们虽然隐瞒了事实真相,却始终担心有朝一日会被传出去——那始终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的裴景行,可还活着呢!

如今牛春辉被裴景行“杀死”,牛国公认定这是裴景行要报旧仇,打定主意要让裴景行给自己孙子偿命。至于朱国公和如今已是刑部尚书的赵元瑞,自然是乐得做一个顺水人情——裴景行死了,他们才能放心。

但在场的众人当中,却又一个礼部侍郎许敬宗在。

许敬宗的来头也不小,他祖上曾与皇家多次联姻,父亲徐晋明曾三次出任科举主考官,门生遍天下,但更重要的是,许敬宗自己争气。

他早先年投笔从戎,三次南下,将周朝西南方一直不怎么安分的夜南国打得一蹶不振,就此对周朝俯首称臣,年年纳贡。后来他又弃武从文,一路官至礼部侍郎。

礼部管的是祭祀与科举等事宜,不可谓不清高,许敬宗入了礼部之后,鲜少过问其他政事,每每上朝,也乐得做一个闷嘴葫芦。

其实,这纯粹是是因为许敬宗习惯了军营里的气氛,不愿在这阴阳怪气的朝堂上多花无谓的心思。左右朝廷人才辈出,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加上当年在战场上落下旧疾,许敬宗更愿意安安分分地做他的礼部侍郎。

这次出手,全然是因为他与张斐然交好,当年裴景行跟着张斐然练武的时候,许敬宗也曾见过几次,知道这是一个可造之材。裴景行从西域回来之后,张斐然救下他的姓名,自己却不能长久呆在西京。无奈之下,张斐然只好把自家爱徒托付给许敬宗,请许敬宗替他照看一二。

许敬宗性子懒,张斐然不能在西京久留,两个人都忘了和裴景行说这茬事。不过话说话来,牛、朱与赵三家对裴景行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就连皇帝也不是完全相信裴景行能保守这个秘密一辈子,要是许敬宗早早跳出来,今天他只怕压根不能进这书房。

这不,等朱国公与赵尚书表态完了,就轮到许敬宗说话了。

“陛下,微臣昨日奉陛下之名,趁着夜深的时候,突然去关押裴街使的大牢探访,才发现那里竟然有人私下对裴街使动刑,裴街使身上全是伤痕,竟然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

许敬宗这话,其实是有夸大的成分,那些狱卒虽然背后有人撑腰,但也不敢对裴家子弟用大刑。

“好大的胆子!”皇帝虽然也想让裴景行死,但念在裴瑾当年救驾有功的份上,还是想让裴景行死得痛快,留个全尸。

如今听到许敬宗的话,皇帝心里是不舒服的——当初要不是裴瑾挺身而出,死在废太子旧部刀下的就是他了。虽然臣子们平日里都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真在性命攸关的当口,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裴瑾一样做的。

如今他为了自己的儿子,要想方设法不着痕迹地弄死救命恩人的儿子,对这个捡漏当了皇帝的人来说,已经是一桩无比愧疚的事情。

皇帝当然是不会错的,错的只能是别人。

皇帝把目光看向刑部尚书赵元瑞,直接问道:“怎么回事?”

赵元瑞在心里把许敬宗骂得狗血淋头,面上却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回陛下,臣也不知大牢里竟会有狱卒私下对犯人用刑。”

那就是那些狱卒平日里憋屈久了,好不容易进去一个威风的金吾卫街使,就把平日里受的那些气都撒到他身上。

皇帝刻意忽略那些显而易见的疑点,把裴景行受刑的事情归咎到狱卒身上,打算日后严惩这些狱卒,就算替裴景行出气了。

许敬宗要的不是这些,他看皇帝问了一句话后,便放过赵元瑞,就知道这件事比他想得还要困难。但迎难而上,才能显出他许敬宗的本事。

“陛下,我看当日的证词,双方各执一词……”

“什么各执一词,分明就是他裴景行在狡辩!”牛国公打断许敬宗的话,怒道,“许敬宗,你莫不是想替杀人凶手说话吧?”

许敬宗并不因为牛国公咄咄逼人的态度而替自己争辩,不缓不慢地说道:“陛下既然要我们来断案,那就应该把疑点都查清楚。牛国公不查案便想了案,你难道想让天下人都以为朝廷里全是废物不成?还是说,牛国公想仗势欺人,一手遮天?”

这话诛心,哪怕牛国公此时恨不得立刻将裴景行大卸八块,也只能对上座的皇帝表忠心:“陛下,臣并无此意。”

“好了,”皇帝做了个和事老,“许侍郎说的有道理,但是当时屋子里只有牛春辉与裴景行二人,除非牛春辉自裁,否则杀手还能是谁?”

“陛下,我有几个问题,想问牛春辉的贴身小厮,还请陛下准许。”

许敬宗所说的贴身小厮,也就是第一个冲进去,大叫“金吾卫杀人”的那个。

皇帝看向牛国公:“那小厮现在何处?”

牛国公回道:“此人护主不力,被臣命人打了一顿,现在被关在柴房里。”

“带过来。”

皇帝一声令下,不多时,那小厮便被人抬着过来了——打得太重,又没有大夫及时救治,这小厮的一双腿已经废了。

这小厮姓柴名头,头一回进宫,吓得心惊胆战,哆哆嗦嗦地给皇帝叩头,结结巴巴地说道:“奴才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请安的架势,都是柴头从戏文里学的。不过要紧关头,谁也没空理会柴头这礼行得合不合适。

皇帝看向许敬宗,说道:“许侍郎,你问吧。”

许敬宗出列,走到柴头面前,开口问道:“当日裴街使为何找牛春辉?”

柴头不敢答话,倒是一旁的牛国公鼻子出了口气,喝道:“许侍郎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吞吞吐吐,成何体统!”

柴头只好回答道:“少爷看上裴街使的相好,想要抢过来,就约了裴街使。”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愣。

牛春辉荤素不忌一事,是众所皆知的,但众人都没想到裴景行也有这嗜好,连皇帝都忍不住伸手捋了捋胡子。

许敬宗又问:“既然是为了抢人,你们怎么会任由牛春辉单独见裴街使?要论单打独斗,三个牛春辉都不是一个裴景行的对手。”

“这……这……”柴头不敢说出实情,情急之下,只好把这事都推到已经死了的牛春辉头上,“这是少爷的命令,奴才不敢不从。”

牛春辉已死,许敬宗也就不深究了,转而问道:“那你说说屋子里的情况。你进去的时候,牛春辉已经死了么?”

“我冲进去的时候,少爷已经倒在血泊里了,裴街使就站在少爷面前,那把刀……刀就在少爷身边不远处。”

“那刀没有插在牛春辉身上?”

“没有。”柴头摇摇头,“我看得清清楚楚,那刀就落在少爷身边不远处,也是因为这个,少爷才失血过多而死的。”

“你懂的倒是多。”许敬宗绕着柴头走了一圈,又问,“杀了牛春辉的那把刀,是裴街使的佩刀么?”

“不是的。”柴头知道这件事上不能撒谎,只好如实回答。

“那这把刀是怎么来的呢?”许敬宗看向在场众人,“如果真的按照这小厮所说,两人一言不合,裴街使怒极动手,那为何不用自己随身携带,用惯了的刀,反而用别的刀呢?”

“是少爷的!”柴头见许敬宗问出这两个问题,赶紧回答,“那把刀是少爷的,平时就放在屋子里。至于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刀,或许是因为裴街使故意的,这样大人们就会有这个疑问,裴街使就能趁机逃脱罪名了!”

这话也就柴头说得出口,别说许敬宗了,哪怕死了孙子的牛国公都不信裴景行蠢笨如此,想出这种法子来洗脱罪名。

不过许敬宗也懒得与柴头多费口舌,他最后问了一遍:“你真的亲眼看见那刀没有插在牛春辉身上,而是落在旁边?”

“没错,”柴头一口咬定,“就是因为裴街使恶意行凶,把刀拔出来,才让少爷失血过多而死。”

许敬宗一拍掌,转头看向刑部尚书赵元瑞:“赵尚书,当日裴街使被捕,他的衣服和那把刀都应该还在刑部大牢吧?”

“没错,”赵元瑞不明就里,点头道,“还在的。”

“可有损毁?”

赵元瑞瞪了许敬宗一眼:“自然没有!”

许敬宗转而看向皇帝:“陛下,臣请陛下下令,将这两件东西带上来。”

“许侍郎这是何意啊?”

许敬宗故意卖了个关子:“自然是有用了。”

刀和衣服很快就带上来了。刀上血迹还在,牛国公一见到这把杀了自己孙儿的刀,便开始掉眼泪。

许敬宗上前,展开当日裴景行穿的外衣,问柴头:“当天裴街使穿的,是否就是这件外衣?”

柴头不明就里,答道:“是。”

“外面没有再套其他的了?”

“没有。”

“屋里是否有衣物、布料、棉被一类的东西?”

柴头想了想,摇头道:“也没有。”

许敬宗看向众人:“这把刀不过三尺,若是在这个距离下拔刀,那么刀带出的血迹必然会溅到面前的人。裴景行当日穿的是这件衣服,如果他真是凶手,在杀害牛春辉之后拔刀,为何衣服上没有半点血迹?”

许敬宗说得森然,皇帝想起当日裴瑾挡在自己身前,被废太子旧部一刀穿心,那旧部抽刀时带出的血迹溅在他脸上,这种距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的恐惧感,他是再也不想经历了。

可就在这书房里,皇帝想起裴瑾临死时的那张脸,内心一阵阵的慌乱——

他是不是做错了?这桩案子疑点重重,他是不是应该让许敬宗继续说下去?

“或许是牛春辉自己拔的呢?”赵元瑞说道,“人快死的时候,心智错乱,牛春辉觉得胸口疼,把刀拔出来,也是有可能的。”

许敬宗似笑非笑地看着赵元瑞:“牛春辉好歹也进过太子卫,上过战场的。”

赵元瑞老脸一红,不再说话。

朱国公看赵元瑞吃瘪,开口道:“又或许是裴景行用了妖法,把刀拔出来。”

“如果裴街使会妖法,杀了人还会被发现么?”许敬宗反问道,“要我是凶手,我会妖法,我杀了人之后,要是有拔刀的时间,早就逃之夭夭了。”

话说到这,谁也不能反驳了。

许敬宗再接再厉:“陛下,依臣看,这小厮行迹鬼鬼祟祟,说话吞吞吐吐,其中必有隐情,这案子不能就这么了了!”

皇帝还沉浸在当年的恐惧之中,听到许敬宗这话,不再多想,摆摆手说道:“这件事就交给许侍郎了。”

“陛下,这于理不合!”赵元瑞上前一步,恳切地说道,“许敬宗只是礼部侍郎,何时能断案了?”

许敬宗轻飘飘地瞥了赵元瑞一眼,没说话。

倒是皇帝吹胡子瞪眼,骂道:“交给你,再想对裴景行用私刑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闭嘴!”

赵元瑞脸色煞白,朱国公与牛国公二人也是一颤。

有了皇帝的首肯,纵然许敬宗是礼部侍郎,也成了这桩案子的负责人了。

久等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二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