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西出阳关 > 第63章 (23)叛国

西出阳关 第63章 (23)叛国

作者:一点三口言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2-28 01:21:16 来源:文学城

当初谢知义行商发现了大靖有人和回然人来往,就一直在悄悄调查这件事,可是越调查下去越发现这件事就跟深秋田间起的大雾一样,看得见摸不着,好几次以为摸着门道了,伸手一抓,却什么也握不住。

这时候谢知义就知道,叛国的这个人肯定不简单,极有可能是朝廷高官。

正是因为这样,谢知义才不得不以身犯险,只求能探听到更多的消息,和何不为师父无求交好的人也不是谢知恩而是谢知义,无求武功高强,再加上永州距边境太远,谢知义往回送消息不方便,所以这些年谢知义搜集到的线索一直是交给无求保管的。

本来打算等搜集的差不多了就带回去交给谢知恩,和他一起商量一下办法,可还没来得及,谢知恩就被回然人骗来了,没办法,谢知义深知自己的哥哥比自己聪明,为了保住谢知恩,让他查清楚是谁在和回然人私通,谢知义扮作谢知恩慷慨赴死,临终之前,也请求无求无论如何一定要让谢知恩平安回到永州。

无求一诺千金,为了让回然人相信死的人就是谢知恩,还演了一场戏,最后身负重伤,何不为找到他的时候,已经是回天乏术了,无求拼尽最后一口力气,将谢知义这些年来搜集到的线索交给何不为,让何不为查下去。

何不为翻看这些线索,发现这么多年,谢知义也只是摸到了花婆婆这个算是明确的线索,却不知道这个花婆婆到底有什么作用,来查花婆婆的人本来应该是何不为,但却因为永州的事情,何不为不得不先赶往永州。

可是他不想放弃花婆婆这条线索,所以就请了玉小真帮忙。

玉小真不如帮派,随性而为,性格任性,肆意妄为,贪财好色,但是却武功高强,嘴巴严实,办事规矩,没有那刨根问底的好奇心,请她帮忙再合适不过。

就是以前和何不为有点小摩擦,何不为觉得是小摩擦,玉小真却不这么觉得。

前头说了,玉小真贪财好色,调戏..........玩|弄了不少名门正派的弟子,后来被各大门派说成了妖女还列到了六大魔头之首,更有甚者,还发了追杀令。

可是玉小真毫不在意,甚至还耍了他们几次。

那段日子,玉小真玩得太疯,惹得中原武林中人恨她恨得咬牙切齿,哪哪都能看到追杀她的人,没办法,玉小真只好去边境一带避避风头,也是在那里,她认识了何不为和李博衍。

何不为和李博衍长得不差,玉小真对他们都动过心思,李博衍武功高但是心眼少,被玉小真下药得手过,只是当时李博衍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跟玉小真说自己喜欢男人的时候,玉小真可惜了一阵,就给了他解药,并且两人因为都喜欢长得好看的男人,迅速成为了朋友。

何不为就麻烦一点,武功高,心眼多,玉小真下了好几次手都没得逞,李博衍看不下去,掺合着帮玉小真一起绑过何不为一回,哪成想何不为那叫一个宁死不屈。

当时嚎的呀——玉小真觉得被宰的猪也没他嚎得那么凄厉过。

玉小真自认是一个讲道理的,也是一个会享受的,所以玩|弄别人的时候都是要先风花雪月,谈情说爱一番再奔目的的。

绑了何不为来,其实也没想把他怎么样,就是想和他心平气和的谈一谈,毕竟玉小真觉得,他一直拒绝,本质上是因为他到处乱窜,品不出来自己的好导致的,所以就想着把他绑来,两人接触了,何不为懂了自己的好,其他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没想到绑来是绑来了,何不为居然是这么个鬼德行。

这次过后,何不为有没有品出玉小真的好不知道,玉小真是对何不为失去兴趣了,觉得这个人又吵又烦。

但是玉小真想想自己在这么个玩意儿上白白浪费了这么长时间,错过了不知道多少好东西,心里就开始不畅快了,对何不为有些怨念,所以总是时不时的作弄一下何不为,所以何不为看见玉小真就头疼,要不是形势所逼,他是万万不会请玉小真帮忙的。

可惜,在何不为认识的人里,没有比玉小真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其实玉小真那点小怨念早就消了,不过是欺负何不为欺负习惯了,这次也忍不住搞个这样的暗号作弄他,就等着看到何不为来找他时,说这么暗号时候那心不甘情不愿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结果,何不为没等到,等到了一个好看的人。

“你就是玉姑娘。”顾修谨理解周全的说:“在下顾修谨,是何不为的朋友,这厢有礼了。”

“你就是顾修谨啊。”玉小真本来看到顾修谨好看还开心了一下,可是听到他的名字就开心不起来了。

“玉姑娘认识我。”顾修谨有些奇怪,他敢保证自己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个女子,因为且不说顾修谨能过目不忘,就这等紫色韵味的女子,要是见过肯定是会有印象的。

“你认识李博衍吗?”玉小真不死心的问,万一是同名同姓也说不准不是。

哦,顾修谨懂了,原来玉小真认识李博衍,李博衍大概跟她提过自己:“认识。”

“哦,那可惜了。”玉小真轻声嘀咕一句,虽然玉小真喜欢美男,但是原则还是有的,李博衍跟他说过,他看上了一个叫顾修谨的男人,既然是朋友看上的,玉小真自然就没有横刀夺爱的道理。

以前玉小真就只是听李博衍说过顾修谨这个人,纯靠想象,到底是不真切,现在当面看了,不得不感叹,难怪李博衍愿意冒着被他家总督打的风险把暗影令给他。

确实很不错。

“嗯?”可惜什么?顾修谨以为自己听错了。

顾修谨虽然自信,可也没有自负到理所当然的以为这刚见面的姑娘家会看上自己,所以顾修谨难得的迟钝一次,根本就没察觉,自己从被人惦记到被人放弃,只在短短一瞬而已。

“没什么。”玉小真笑着说:“你先进来吧。”

何不求和谢梦安告诉顾修谨,这些年来谢知恩虽然被回然人盯得紧,但是也一直没有放弃追查大靖究竟是谁在和回然私通,谢知恩现在手上只有线索没有证据,怕贸然告诉沈丞相打草惊蛇,所以一直都是暗中调查。

这些年谢知恩动用自己所有的人脉探查,谢知恩虽然很小心,但是既然有动作就很难不留下线索,沈书行也是发现了谢知恩私底下和他人频繁的往来察觉到不对,才派顾修谨到永州的,只不过是借了收粮的幌子而已。

顾修谨接到自己老师任务的时候就明白,老师是怕谢知恩生出异心,借着收粮试一试他听不听话,故此顾修谨才分毫不让,没想到,就是这么巧,居然将谢知恩逼入绝境,最后不得不以死终了此事。

顾修谨初次听谢梦安说起的时候,心中难以言喻,在佩服谢家兄弟之余,难免有些唏嘘。

谢知恩死了,或者更准确的说,在回然人眼中,谢知义死了,那谢知恩和沈书行之间的纽带就断了,沈书行再无威胁,谢梦安就可以把这些事情说给沈书行听了。

谢梦安告诉沈书行,谢知恩虽然查的艰难,可是却推测出,叛国的或许不在帝都庙堂之上,而在边境圣听不达之处。

边境一带多军将,所以顾修谨才进了兵部,大靖皇帝主战,丞相主和知识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当沈丞相跪于大殿之上,将自己的得意门生举荐到兵部的时候,满朝哗然。

这在他们看来,无疑是丞相对皇上示弱,也意味着丞相开始松懈,开始同意皇上的观点,也正是如此,顾修谨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进入兵部并身居高位。

丞相主动示好,皇上自然要显示自己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

亚正是因为这样,顾修谨才能顺利的得了这个差事,以巡察使的身份,光明正大的查看边境这些武将是否有人生了异心。

何不为查出来的花婆婆,常年盘踞金州,所以金州驻城将领苏凛就是顾修谨第一个怀疑的对象。

说真的,顾修谨本来是不太相信是他,也不太愿意是他,毕竟这些年大靖能拿得出手的武将没几个,苏凛是有真本事的,老师不愿打战亦不喜武将,可就算这样,他也夸过苏凛,说过苏凛可保大靖边城十年安稳的话。

更何况,十三年前,金州被迄幹围城,敌军绑架了苏凛年仅三岁的女儿苏落鸢,逼迫他开城投降。

谁都知道,苏凛的夫人白冉追随他东征西战落下一身伤病,当初苏夫人怀孕时体弱,大夫说怀孕太损耗身体,会把她的身体拖垮,因此苏将军曾劝过夫人放弃这个孩子,说,就算是没有子嗣,能和夫人举案齐眉,白头到老便是一生所愿。

可是苏夫人坚持,许是她太了解自己的身体,怕自己时日无多,想给苏将军留个念想,苏将军拗不过,只能尽自己所能访遍名医,只求能保母子平安,可惜啊,天不遂人愿,苏夫人生下苏落鸢不过半年就撒手人寰了,只留下父女两人相依为命。

苏将军将自己所有的感情全寄托在了自己女儿的身上,世人都知道苏落鸢是苏凛心尖上的一块肉,是生命中唯一的寄托与希望,就是因为这样,迄幹才抓了苏落鸢作为人质。

迄幹人本来以为有这么一块筹码在手,肯定是胜卷在握,没想到苏凛宁死不屈,双目赤红,怒吼着让城门上的将士放了箭。

那一战,苏将军胜了,可是他冲出城门在尸山血海中寻找自己女儿的尸体,三岁的孩子,就那么大一点,沙场上那么乱的地方,早就已经被铁蹄踏的尸骨无存了。

据当时跟着苏凛的老兵回忆说,当时苏将军浑身被鲜血染得通红,跪在遍地中尸骸,指头都刨烂了,都只有找到一支已经扭曲变形的小银镯,那是白冉给孩子。

苏将军就抱着这只镯子,哭得撕心裂肺。

就这样的苏凛,顾修谨是不愿相信他会叛国的,可是这些天来苏凛做的事情,特别是凝雪这件案子,让顾修谨有些心慌,若苏凛真的叛国,大靖边境危矣。

皇上主战,肯定是力保苏凛,所以只有快点拿到证据才行,若是不是苏凛,便可安心,若是苏凛...........唉..........但愿只是一场误会。

顾修谨进了玉小真的房间,玉小真小心的查看了一下周围,确定没人在旁边才关门进去。

顾修谨目的明确,也不拖沓,直奔主题:“不知道,玉姑娘在金州可有查出什么。”

玉小真说:“花婆婆生意做得广,不止是和回然人有牵扯,鲜逻、迄幹、穆和,甚至大靖境内一个都没落下过,接触的人又多又杂,生意又光又密,再加上为人小心,手底下的人,有东西的衷心,不忠心的又没什么东西,很是难搞。”

这是在顾修谨意料之中的,要是好查,谢知义也不会查了那么多年只摸到一个花婆婆了。

玉小真接着说:“不过何不为说的一点我不赞同。”

“什么?”顾修谨问。

“何不为说过,谢知义是怀疑通敌的人只在边境的,可是太|安钱庄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顾修谨点头,说的应该是太|安钱庄闹了家贼的事,这件事在陵安闹得很大,但是被谷家想尽办法压在了陵安周边的地界,所以这些远些的地方还没开始闹,可是这和叛国有什么关系?

“我一直在观察花婆婆,所以她手底下有哪些得力的人,我都清楚,前段日子,我看他们突然往金州的太|安钱庄里兑银票,我起初没在意,后来发现他们来的次数太多,就留心了些,后来悄悄潜进太|安钱庄看了账本,发现他们来的这几次,几乎把他们放在太|安钱庄的银子全拿走了,结果没几天。”

玉小真顿了一下,玩味的看着顾修谨说:“太|安钱庄的人就领着四海镖局悄悄到了金州,为了不让人发现,趁着夜色几乎将放在金州钱庄里的大部分存银取走,你说这会不会是巧合?”

顾修谨眼神晦暗不明的看着玉小真。

玉小真伸了一个懒腰笑笑说:“我知道太|安钱庄出事,还是何不为告诉我的,他说太|安钱庄在陵安的存银不够,一定是要去别的地方取的,金州旁边有个长廊,全是行商的,商人拿着银子到处跑不方便,势必会换成银票,要说存银丰富,又不必担心会有人来大量兑换银票的地方,出了金州就再没有了。”

“所以他让我把身上的银票全兑了,免得到时候不方便,可是我收到他的信已经是花婆婆取完银子之后的事了,你说她们是不是很厉害?”

岂止是厉害啊,顾修谨没想到,自己还是想得太简单了,能这么快把消息传到金州,只能是身处陵安的人...........陵安的人?

“花婆婆的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顾修谨问。

玉小真低头认真想了想:“大概是一个月之前。”

大概他们也是怕让太|安钱庄的人发现不对,所以故意把时间拖长,这样的话,就不会太引人注意。

玉小真看着顾修谨沉思的样子问:“怎么了吗?”

顾修谨摇头道:“没什么,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有。”玉小真语气轻松的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好像有人在帮我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