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乌夜啼——大唐凝视 > 第31章 年关

乌夜啼——大唐凝视 第31章 年关

作者:玄时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12 11:59:30 来源:文学城

武德九年终于到来。

长安一个冬天都未飘雪,只是时常彤云密布。四周单调和静谧的让人难受。天策府内秩序井然,新年的装饰按照规制,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不知是不是由于王妃殷勤入宫,暖化了陛下不少,废黜秦王为庶人的消息,倒是再也没有提到过。我想,如果我不是能够预知未来,也一定不会嗅出什么特别的味道,只有半年的光景,这里便要天翻地覆。

元日,未有去年那般热闹的宫宴,只因陛下生了场病。虽然朝贺的礼仪一切照常,但宫宴却着实省减了不少,只有几家至亲宗族入朝入宫陪侍。

陛下精神不济,尹德妃和张婕妤就不便玩出花样。太子妃有了五个多月身孕,行动不便,斗志骤降,齐王妃一向少言,宫宴里似乎没有这个人一般。

所以,这年的元日,便这么平安过去。

这些与我,都是分内差事,不需多言。而我在这般年关之中最期盼的,却仍然是可以穿些不同样式的襦裙。有趣的是,那日殿下突然问我到了年下想要什么赏赐。我说想要漂亮的襦裙,还有一枚梳篦和步摇。

殿下听了,竟然笑得那般爽朗:“你倒不客气了,你一个宫女,有什么机会穿戴?”

当然没有。我摇了摇头。然后颇为沮丧的说:“人家收着看看,也不行吗?”

他显然是喜欢看我略有尴尬的样子:“那,岂不可惜了?”

我便也直来直去,口吻中满是嗔怨:“是你问我的,我又没找你讨赏……不给算了。”

他只顾观赏着我的样子,突然收住笑,轻声说道:“以后!”

我看他露出这一阵子少有的轻松,心中也很欣慰。他日夜在外周旋,人与事,经常一波接着一波,也实在辛苦,无论什么方式,能讨他笑上一笑,我都会由衷高兴。

两个长孙无忌送来的宫女,的确也能使得上劲了,我却轻松一些,随侍殿下的时候要比之前多。

一般年节,他会邀请众将在府中宴饮,今年也不例外,此刻最不做作的方式便是一切如旧。我也的确侍候了那场酒宴,但我却能看得出,一众人等脸上复杂的神情,都在借酒发散。恨不得如梁山聚义一般,摔杯为号,就此杀出府门。我也感受到了大家对秦王发自内心的拥戴,似乎真的是天命所系,有这么多人,毫不迟疑的把生命和未来奉献给他们心中纵横天下十余年,无往不胜的秦王。

还有最艰难的两场酒,一是李靖,二是李世勣。不得不说,秦王的确想把他们拉拢到帐下。但如果到了这两人的份儿上,一般的金银财宝、官职禄位都是很难打动。李靖曾经是殿下早年作保举荐给陛下的,本就是有恩于他,后又屡次举荐李靖带兵征讨四方,成就功名。但李靖也是战神,心中骄傲,看着秦王总有点既生余,何生亮的意味。无论秦王如何置美酒,推杯相邀,晓之以情,李靖生生就不吐口,最后总算送给秦王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殿下比任何人都懂其中要义,其实无须再问!”

秦王咀嚼这句话,几乎一日一夜不安。带着长孙无忌在书房分析长谈,总算大致确定了李靖的意思,这也算个不错的答案——至少他不会轻率地将可以左右国家安危的兵力导向太子。

更有李世勣。此人比秦王年长许多,同样声名在外。如今镇守并州,趁着年节回京述职。他原本便是陛下要节制秦王在洛阳兴风作浪的重要人物,如果他站在了太子一边,秦王的胜算至少要折了一半。秦王设宴之前,更是百般布置,小心琢磨。我也第一次见到从来都是口若悬河的殿下,在李世勣面前,被生生的怼了回来,一句:“殿下所问之事,原本就是殿下和太子之间的家事,臣一个外人,怎么好去过问呢?”

比起李靖,李世勣越发不能倒向太子。这个答案,有可能是揶揄,也可能是保持中立。秦王的确表露了对李世勣大大的不满,在李世勣离去之后,他把夜光杯重重地掷在桌案之上。

王妃手中正捏着灵心送来的年节之礼,等着殿下。那彩色络子的颜色顺序和上次不同。殿下酒后归来,情绪本就不佳,看到王妃手中之物,悄然明白,太子已经找过常何。他心中腾起了波澜,但却没有发生什么。一来具体说了些什么还要细细打探;二来他酒后不免粗声大气,怕轻薄了王妃,便抬腿去了新来的侍妾王氏房中。这一夜恐怕这位美人感受到的可能并非闺房乐趣,而是不小的疼痛,甚至惊惧。

正月中,陛下已然痊愈,传了口谕到府中,诏殿下和太子一同到齐王府中宴饮。殿下听到之时十分疑惑:“父皇此时邀我们都到四弟那儿去,会为了什么?”

王妃道:“的确有些蹊跷。不过这些年,你们似乎也很久没有父子四人单独相聚一起了。往好处想,这两年经历了不少事,也许是父亲想找个机会单独聊聊吧。若可以,也能和解些。”

“如今我和太子之间,还能怎么和解?我就算是被父皇罢去了王位,太子也不能安心。好好的兄弟,走到你死我活这个地步……”殿下感慨道。

王妃也一样叹气,安慰道:“不过若只看今日情形,你也不要太担忧了。毕竟父皇也在场,至少可以肯定没有毒酒。”

“哎!”殿下叹道:“更衣吧”。

我却比殿下和王妃都要来得紧张。我不记得齐王在宴席之上准备刺杀殿下的事,发生在这之前还是之后。虽然肯定不会殒命,但他也不能受伤。

于是,我备了贴身的金丝细铠,捧了上去。殿下惊奇得问:“这是干什么?”

“殿下……还是小心些好。万一……这细铠也能护得您周全……”

“与父皇一道同去四弟府中,想来还不至于出事吧?”他反问道,觉得我多此一举。

我努力一下:“这也看不出什么,殿下不如……奴婢还是给您贴身穿着,以防万一。”

他显然嫌我多虑,笑着摇头。王妃也在一旁看得不知所以:“殿下说不必,便不必了吧。”

“是……”我无奈,只好拿去细铠,给他换襕袍,束好腰带,戴上襆头。

殿下看我仍然是一脸担忧,开口解释一句:“若大哥和四弟在父皇面前动手杀我,这不是太讽刺了吗?万一伤了父皇,这大逆不道之罪他们也承担不起。你不必担心。”

“是。”我低头应声,又补了一句:“殿下万万多加留意!一切小心!”

殿下似乎从未见我如此啰嗦,似乎开始重视我的提醒,便点了点头:“好!”于是快马出门。

“今日有什么不妥?为何你如此紧张?”王妃也很好奇地问道。

“奴婢……奴婢也不知为什么,只想多提醒殿下一句。多留心总没坏处。”

“我知道你是好意。只是也别太疑神疑鬼,倒扰了殿下的判断。”王妃对我正色道。

“奴婢知错……”我回过神来,连忙认错。

“晚上无事,唤孩子们过来,一同温书吧。”王妃最近与孩子们一起的时候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对眼下发生的事心有余悸,便更加重视亲情。

入夜时分,孩子们用过膳,分别回了寝居休息。我刚刚点起灯烛,还没站稳,便眼见秦王一把推开了门,撞了进来。

他目色沉沉,眼中闪着不知名的情绪,一股酒味也随之飘了进来。王妃赶忙起身,我也上前搀扶。他没有醉,但看样子,身子却沉重得很。

我扶他坐下,连忙奉上温热的茶盏与解酒汤,先服侍他喝下。他一口气灌了下去,看着我:“你说得没错,若不是我多加小心,今晚便十有**回不来了!”

“二哥,发生了什么?”王妃问道:“他们难道真的想在父皇面前杀你?”

“元吉!的确这么准备的。幸好思伽一再提醒,我刚入府就发现了望和阁周围埋伏了人马,据我判断,大概有三五百人。而且兵器齐备,都是精锐。我一人只身赴宴,如果他动手,我肯定没有反抗之力。”

“那后来呢?”王妃急切地问下去。

“酒案之下也埋伏了匕首。我察觉到了,便设法让元吉露出破绽,也让父皇发现。若不如此,恐怕他还真的要领兵冲出把我一刀杀死了。”

“父皇也察觉了?父皇怎么说?!”

“哪匕首掉了出来,元吉狡辩,遮掩了过去。又见大哥那副样子,父皇肯定心知肚明了。这不,提前结束了酒宴。出来的时候,父皇也是带过兵的人,当然闻风而动,能判明形势。但也没有捅破,叹了口气走了。”

“父皇这是为什么?太子和齐王,再怎么犯错,如此大逆不道,毫无天理,他也如此维护,而我们如此谦和隐忍,从无害人之心,他也视而不见吗?”王妃不解,提高了声音。

“无垢,如果承乾懦弱,泰儿才智过人,早就能自立一番事业,闯荡天下,你会护着谁?”

“我……”如此睿智的王妃,竟然无言以对。

“多半是承乾吧。”殿下说道:“这是人之常情。一来长子不同,他令我们初识了为人父母的滋味,地位是不能取代的。二来,父母虽然总以最优秀的孩子为荣,挂在嘴上,但实际总是庇护天资不高,让自己操心的那个……”

王妃点了点头。的确如此。她倒沉默了片刻。“那父皇今日的本意是?”

“其它的意思我倒看不出来。无非是让我们不忘兄弟之情,不惹出什么祸事来。可元吉!元吉竟然要在这种场合公然杀我,不知父亲现在的心情……将心比心,我倒是真有些担心。幸好思伽百般提醒让我警觉。”

“不管如何,倒是又躲过一劫了。我想,父皇这次亲眼见到你身处危险,他们如此肆无忌惮的大开杀戒,也许会另有安排。”

秦王叹息一声:“不说这个了。有一日,便过一日。今日酒不沉,我在这里歇下可好。”

王妃笑得掩住了嘴:“哪一日会不好?让思伽伺候你沐浴,我等你。”

我早已备下水,在殿后服侍他。他放松下来,不说话,闭目,享受着我把水温柔的淋在身上。那油膏微微的香气,舒缓着他的精神。我当然会抑制自己的幻想,尤其当我触及到他的皮肤。

我心中竟然如此迷恋他。迷恋他度过每一个困难,想出每一个对策,染上每一层思虑。

我的秦王殿下,今日你戏说的那句“以后”,是也要在将来把我纳入后院为妾吗?我不要,我宁愿在你身边一直做着宫女,也不要华丽衣食,却数日间与你不得相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