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乌夜啼——大唐凝视 > 第11章 皇室

乌夜啼——大唐凝视 第11章 皇室

作者:玄时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2-18 17:53:59 来源:文学城

一年一度的元旦宴饮,甚是隆重。宫中各处装点一新。丹霄殿更是从里到外,绚烂夺目。我最喜欢那千树繁灯,缠绕丝帛,富丽堂皇,却无半点俗气。这是皇室的风范。

丹霄殿早已准备妥当,一众皇亲国戚按品阶依次在座。服侍宫宴的人也增添了几倍,勿要使得一切周到妥贴。

秦王、秦王妃无论在哪,都显得十分耀眼,他们无论怎么依礼,又低调,但都难掩气宇轩昂,自内而外散发的贵气。三个孩子,还有妾室所生封了爵位的郡王和郡主,也都得以入宫,只是不知他们的生母今夜作何感触。

但这也是一种命运吧。我和灵心、王尚宫跟在秦王与王妃身后,时时处处须得谨慎小心。我突然发现,惠通竟然也扮成宫女,站在王妃后的不远处。她已然是有品阶的夫人,为什么会扮作宫女前来?

她看见我的疑惑,很和善又温柔地冲我笑笑。王尚宫见我的神情,连忙提醒:“惠通有些功夫在身,若殿下不在,便能贴身保护王妃。”

“哦……”我惊住了,原来,她在王府还有另一种使命。我再一次仔细看她时,她的襦裙要厚实些,估计里面是穿戴了细甲,以防不测。她的位置离我们有些距离,不在近前伺候,估计是要她不那么显眼,又便于她机警行事。

秦王!他事事安排得如此细密。但这是元日宫宴,禁军卫戍,都由他调遣,难道还会出什么意外吗?

登时,李渊入殿。他着衮冕,由宫人搀扶入座。众人起身,跪拜叩贺,山呼万岁。我第一次眼见大唐高祖皇帝。他年近六十,却仪表堂堂,自有一股说不出的英武气质。只是八年享乐君主下来,已然露出些许老态,不负当年起兵反隋的英姿飒爽。

太子李建成代众位皇子、大臣向陛下上表叩贺。只见他四十岁上下,老成稳重,眉宇间有几分中定之力,也不像是轻浮无能之人。太子妃我已经见过,虽然他们夫妻不睦的传言颇多,但今日倒是举案齐眉。

齐王李元吉坐在另一边,他倒是和史书上写得差不多,皮肤皴黑,两撇小胡子,透着凶煞。齐王妃气色虚弱,娇怯在旁,仿佛刚遭遇了什么劫难。

元旦自然少不了乐舞。太常寺奏《九部乐》。李渊精通音律,尤擅琵琶,又格外喜欢胡乐。于是以琵琶为主音调做歌舞大曲,轻拢慢捻,都是横弹,还用着手板。声音更加干净爽脆。

来往敬酒,恭贺频频。今日非葡萄酒,而是清澈透明的佳酿。只见太子先向着秦王走来:“二弟,来,这杯酒敬你。如今天下太平,但谁能忘记你开创基业,东征西战的功劳?!就是后世子孙,元旦朝贺之日,也必得不忘二弟的功勋!”

太子这祝词,掰开揉碎,怎么听都不大对劲。秦王连声推辞:“大哥言重了。大唐能有今日,四方一统,海内共治,都是父皇、大哥和众位臣属同心协力,呕心沥血的结果。”

太子听了,十分满意于这句恭维。“干!”两人仰头饮毕,目光交汇时蕴含着无限的深意,又有几杯酒往还。

秦王又回敬太子:“大哥处理政务之能,亦是少有。我曾为尚书令数日,便为政务所扰,不堪其累。大哥辅佐父皇料理朝政多年,千头万绪,毫无疏漏,实在难得。我无比钦佩!”

秦王……他也是不易,如此这般言说,他必是咽下了千般不愿,万分违心。

齐王元吉眼见这边一片和谐,便也凑趣过来:“大哥,二哥,你们这三言两语,好话都被你们说尽了,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干脆不说了,来,我也敬大哥二哥一杯!”

太子和齐王对视一眼,而秦王目光却徘徊,他眼见金銮宝座之上的李渊正向这边看来。他连忙满面笑容,招呼太子和齐王再饮。不光如此,他又招呼几个年长些的庶弟和皇叔宗亲,推杯换盏。

不一会,李渊召太子入宝殿之上,侧坐于旁。殿阶之上便只有陛下、太子两人。君臣之分,如此明显,秦王功劳再大,也登不上那高高在上的殿阶一步。而那些功劳,其实多数已日渐消弭于盛世云烟。

众臣拜皇上,然后敬太子。此时无人礼敬秦王。尤其是仁智宫谋叛事件后,太子不降反升,李渊还似乎更加宠爱太子。众人当然明白了圣心所向。

我看向秦王,他面容平静恬淡。这种时候,随波逐流,不是最好的吗?

我看他正要举杯再一次向皇上敬酒的时候。两个差不多大的孩子不知从哪儿跑出来,突然在他身边把他缠住。

大一些的孩子张口唤他:“叔父,承乾说你能拉开那么大的弓!”然后用手比划了一下。

秦王登时满脸笑意:“承道……等你长大了,你也可以。到时候,叔父教你。你和承乾,好好比试比试!”

“好啊!叔父,你可要记得。等我满了十二岁,你就教我。好不好?”

“好……叔父答应你!”秦王慈爱地看着承道。“承乾,你跟承道哥哥一起去向皇祖父敬酒吧。”

我听了这句话,眼中快要流出了眼泪:“承道……这可怜的孩子,太子的长子……一个明快活泼的孩子。他如此仰慕他的叔父,满心崇拜,但,他可能永远都等不到他的十二岁……”看来他们叔侄关系好得很,他未来如何下得去手……

承道和承乾是皇孙一辈最年长的,两人年纪相差无多,平时一块儿读书,形影不离。他们对宫中礼仪已经掌握得娴熟,上前恭敬地向李渊行礼。李渊看着孙儿,高兴地不得了,一左一右将两人揽在怀里。

“承道,承乾,你们要专心读书习武,要像你们的父亲一样!看着你们如此出息,朕才能老怀安慰。”说着,他把水晶碟中的果子塞进承乾的嘴里。看宠溺的程度,似乎是承乾更甚。

两人又去到太子那,礼仪官肯定教给了承道,在外人面前面对父亲也不得随便,他便恭敬地站在太子身前。但承乾却得向太子,他的大伯父恭恭敬敬地行礼。建成将承乾扶起,揽着承道说:“承道,承乾文章好,你得向他学习,可不能光想着习武练剑呐!”承道哼了一声,对父亲夸赞弟弟不那么服气。

秦王在侧面的案几,眼见这一幕,我想,他的心何尝能安?恐怕也有锥心之痛吧。

丹霄殿的另一侧,也就是我所侍立的位置。秦王妃也正在和李渊的一众嫔妃、太子妃等命妇周旋来往,女人之间的谈话就更加细碎无着,一点芝麻大的事便能掀起波澜。

我看秦王妃脸色绯红,手总是轻轻掩着胸口,想必她不太善于饮酒。但太子妃倒是好酒量,像是想看秦王妃出丑一般,不停的找各种理由,给她灌酒。

我只是身后宫女,除了依礼为她添酒,又如何能帮到她?好在有齐王妃,看着娇弱,又听说刚小产不久,却连连替秦王妃挡着。我又想到今天早晨秦王妃的话,不知道他们几个究竟是如何的关联。

我今日本来是要服侍长乐郡主的。但刚才我带着郡主前来的时候,太子妃竟然还认得我,脱口便讽刺道:“弟妹,你这宫女可调教好了吗?可千万不要像上次那般失礼!”

秦王妃眼见如此,便笑着对答:“懂规矩多了。多亏了太子妃上次的教导,倒省了我的麻烦。”

然后吩咐道:“思伽。你去给丽质收拾一下,等会儿就是郡主们给陛下行礼了。”

“是……”我知道,王妃是想让我躲开。我打心眼感谢她,说实话,所有见过的宫妃中,太子妃的确更让人恼火。

尹德妃每次都要仔细打量秦王妃的穿戴。她最喜欢这些。今日王尚宫还给王妃特意换下一只步摇,说洛阳宫中的东西,入宫不戴。尹德妃十分介意当年秦王拒绝她去洛阳宫私下挑选宝物的事,都几年了,还时不时挂在嘴上

“秦王妃,今日这只镯子,我看着眼生。可是秦王特意为你挑选的?这秦王,虽然一味征战,但对金珠宝贝,却从来看不走眼。”

秦王妃估计早就习惯了,张嘴就来:“哪里比得上德妃手腕上那支冷光云影翡翠镯呢,听说是吐谷浑汗国的求亲特使不远万里献给父皇的,父皇又送给德妃,待您可真是亲厚!”

尹德妃听了,心下喜欢。“这当然是陛下的心意。你看,张婕妤那云雀丹凤的步摇,也是一并送来的,多精致啊……我都羡慕得很。”

这些女人的话题,一向如此。连我都听着腻烦,她们却在一次次的宫宴上乐此不疲。我看到秦王偶尔会向这边张望。也会给我使眼色,意在让我好好服侍王妃。我看惠通也一直侍立在不远处,神情专注。

不一会儿,几位小郡主由命妇们领着,一转眼便到了阶前向陛下行礼。李渊颔首微笑,没理会太子妃,反而对着秦王妃笑道:“无垢,一看你绯红的脸色,便知你这酒已到七八分了。”

“臣妾实在不善饮酒,让父皇笑话了。”王妃谦和地回话。

李渊一点也不生气,反而笑着招呼秦王:“世民,无垢的酒你还不赶紧过来替着,难道真的要你无垢醉眠丹霄殿么。”

秦王起身,笑着说:“父皇,无垢常说自己不善饮酒,便不能陪伴父皇宴饮,十分遗憾。每次都不要我替她。一定想要练出些酒底,好陪伴父皇。”

李渊笑着嗔怪:“胡说!酒底岂能靠练得出来。若有闪失,你倒哪里再寻这么好的妻子!罚酒三杯!”

无垢听了,婉转笑曰:“谢父皇为儿臣着想。不如儿臣下面该敬的酒,也算在这三杯里吧!”

李渊笑了:“无垢,你都三个孩子的娘了,还这般灵巧。怎么,你还害怕朕英武豪气的二郎,喝多了不成?”哈哈哈哈,李渊开怀大笑。众人也都笑起来。

“丽质,婉儿(建成长女),亦湘(元吉长女),到皇祖父这儿来。”三个郡主年纪都还不大,一股脑埋在李渊怀中。小女孩娇嗔婉转,玉雪可爱,恐怕天伦之乐也就是如此。

只是李建成和太子妃,看见李渊与世民一家如此亲昵,心中有些不悦。正欲起身,想法邀宠。却见匆匆来人禀报军情:“陛下,驿站来报,突厥吐利设与苑君璋寇并州,十万火急!”

李渊脱口而出:“什么?突厥竟敢趁年节之际来犯我疆土。世民!朕命你即刻与兵部协商,调兵遣将,抵御突厥!”

“是”!世民刷地起身,虎虎生风,然后拱手领命:“儿臣即刻回天策府,会同兵部协商方案!”他洪钟一般的嗓音响彻丹霄殿,离开筵席,径直而走。天策府一众将领和兵部官员也随之而去。

李渊下令之后,面色却有些变化,也许是看到了世民率众人离去之后,丹霄殿竟然空了一半。

李建成和李元吉对视一眼。建成眼见李渊虽然仍然让世民奉自己储君之礼,但却待他们一家极为亲厚。这显然是想更多地弥补世民。又见父亲一到战事,不假思索就委世民以重任。这足以说明父皇心中还是信任他。之前所下的那些功夫究竟起多少作用,恐怕还是个疑问。

一场华丽的宫宴,便在“突厥来袭,并州戒严”的号令中进入快速收尾。尹德妃与张婕妤陪同李渊回到寝宫,王公贵胄也接连散去。

承道和承乾,两兄弟仍然并肩行走,依依不舍。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未来真正的关系,是你死我活。

丽质与婉儿,亦湘,也是一处玩儿大的女伴,少时同被娇养,却不知日后仅丽质一人能锦衣玉食。

而我,今日未有什么波澜。宫中侍儿多且熟练,我不算辛苦。但即使站在一旁为看客,我的眼睛也几度湿润,神情也几度煎熬。

我爱这繁华宫宇和疆土,但我只愿永做看客。

王妃在宫中极尽雍容端庄,但在回府的马车上,却终于忍受不住,连嚷难受。几乎倒在灵心身上。好在我早已让宫人备好解酒汤,连忙服侍她喝下。

她酒意慢慢散去。她见我神色慌张,说道:“无事,我不能多饮酒。但每次都少不了要硬撑……”

“王妃,委屈你了。”

“为了殿下,我没有委屈不委屈。”

王妃一连串的吩咐我:“对了,你回去,就到书房去伺候殿下。记住,要给他多上些茶。他酒后,总是渴得厉害。再备些甜汤。他在这种宴会上什么都吃不下……遇到战事,恐怕又得到了半夜。”她声音逐渐喘息起来。

“你派人去通知高承衣,让她今晚去书房侍寝……不管多晚,都要让她等着。她服侍秦王最久,我信得过。”

“是,奴婢记下了……”我连声说。

“灵心,你也去告诉乳娘,陪着孩子们,要寸步不离,他们今天入宫玩儿得欢,别病了……”

“再给承乾送些护膝的膏药,他跪坐久了便会嚷痛,你去,给他好好敷敷……”

她一面和灵心交代,一面就犯了气疾,气喘吁吁。这病最忌饮酒,怪不得刚才她一直掩着心口。灵心很熟练地给她服下药丸。“都记下了。王妃,这药吃了便好些”。灵心说道,她与王妃要随意些,毕竟同在一处多年。

王妃只剩喘息之力,由着灵心把药给她送入口中。她倒在我的身上,我不能动,倒是把她的肩膀向上扶了扶,好让她更加舒适些。

不过一场家宴,也似乎一切寻常。但暗潮汹涌,却是对人更大的折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