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游戏竞技 > 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 > 第七十七章 武当绝学

张三丰自负天下奇才,以残破的《九阳真经》创出武当一脉的绝世武功,自信《纯阳无极功》已不弱于全套的《九阳真经》了,而悟出以柔克刚的道理更是前无古人。

此刻看着谢逊,心中自嘲:“小看了天下英雄。”

张三丰也摆开了太极拳的架势,他虽然只看了一遍,但已经完美的将太极拳复制出来,这里既有张三丰的天赋使然,也是他多年来对道藏的积淀,这方面绝非谢逊能够比拟。

谢逊也紧盯着张三丰,怕有分毫错过。招式没有任何不同,可在张三丰手中使出来,意境上又完全不同,其中的玄妙,非语言所能描绘。

谢逊知道自己这次是来对了,张三丰对太极乃至道门武学的理解旷古绝今,单是看到老道耍这一次太极拳,就不虚此行。

张三丰练完,开怀大笑,上手一练,又有领悟,对谢逊道:“退思大才,让老道获益匪浅啊!”

张三丰生性豁达,断不会贪图创拳的美名,从谢逊处受益,就一定会承情。

谢逊道:“是我要多谢真人提点,只是这一遍,就胜过我以往练的百遍、千遍。”

张三丰看了看自己的弟子,都是一脸茫然,心中暗叹。自己的弟子资质都是上层,要不然自己也不会收为弟子,可是毕竟年轻识浅,跟这谢逊一比,就差了。

张三丰看重谢逊的天赋,有心收他做自己的弟子,可是自己从他那得到太极拳的精要,再要做人家师父,就有点儿惭愧,实在不好意思开口。

张三丰对谢逊道:“退思,这拳法叫什么名字?

谢逊道:“这是我读老庄时有些感悟,拳理还不是很通透,就没有起名字,不如请真人赐个名字吧。”

谢逊已经把创拳的名头据为己有,就把冠名权交给张三丰吧,也不能太无耻了。

张三丰虽是高人,但也免不了喜怒哀乐,听谢逊的话,心中大喜,道:“既然退思谦让,老道就厚着脸皮起个名字,就叫太极拳吧。”

心中觉得,谢逊这个年轻人的品行、心性更是不可多得。

却不知谢逊实际年龄比他还要大的多,眼界、心胸非是一般人可比。

谢逊道:“好名字!”

心中也是一松,万一张三丰起的名字不是“太极拳”,让自己情何以堪。

张三丰道:“老道虽然对这拳术有些感悟,可是还是不够,老道打算闭关一段时间,全心钻研这套拳法,也梳理一下我武当武功的脉络。退思如果无事,就先在武当山住下,等我整理出来后,再传与退思。”

功要传,但绝口不提拜师。

谢逊大喜,武当一脉,号称内家始祖,能得张三丰的悉心指教,于自己的好处实在是不可估量,当下也不推辞,就留在了武当上。

张三丰对宋远桥等几个弟子道:“远桥,为师闭关期间,你代为师招待好你谢大哥。你谢大哥武学修为,远在你之上,要虚心请教,也听听为师以外的人对武功的理解,取长补短。”

又对谢逊道:“退思,我这几个不成器的弟子人品、资质也还好,你不妨指点一二。你要是对我武当的什么功夫有兴趣,也不必客气,老道绝不藏私,这太极拳对我武当一脉意义重大,老道无以为报。”

谢逊道:“真人太客气了,只看真人练这一趟拳,就知道,没有我,这太极拳依然是真人的囊中之物。真人放心,这几日我就与几位贤弟互相印证武学。”

张三丰飘然而去。

谢逊也就留下来,与宋远桥练武切磋,而俞莲舟和俞岱岩就在旁边看着、听着。

宋远桥是谦谦君子,对谢逊很尊重,太极拳的奥妙自己还无法领悟,但看师父的重视,就知道非比寻常,对谢逊虽然口称“大哥”,却不敢平辈论交。

张三丰这一闭关,就是三个月。三个月时间不算长,对于创造一门拳术当然不够,但对于完善一门拳术,尤其还是张三丰早已经心有所感,终于被谢逊点破来说,三个月,差不多了。

谢逊在一段时间对宋远桥细心指点,也从他那里学来了武当派的绝世轻功“梯云纵”。

张三丰一出关就叫来了谢逊,把自己整理的《太极拳经》交给谢逊参悟。

谢逊首先想到的却是这本书价值连城,适合收藏,以后拍卖一定能买个好价钱。

谢逊拿着这本书仔细观看,有不理解的,张三丰也仔细解释甚至亲自下场与谢逊放对,让谢逊领悟得更加深刻。

得知谢逊学习了梯云纵,张三丰又亲自为谢逊讲解。

谢逊又在武当山住了多半年,这期间,张三丰又把《纯阳无极功》拿出来授予谢逊。

《纯阳无极功》是张三丰结合道门经典对《九阳真经》理解的升华,虽不如《九阳真经》博大,但更加精纯。武当派不是没有其他武功,可是和太极拳一比,有些拿不出手。

张三丰心胸豁达,没有什么门户之见,不是个敝帚自珍的人。现在也没有完整的武当派架构,甚至没有正式成立宗门。日后武当派名扬天下,行政上是宋远桥出了大力,后来又是俞莲舟接任掌门,张三丰只是作为武当派的图腾供人膜拜。

张三丰的心胸让谢逊大为佩服,自己是万万不及。谢逊就没有将全本的《九阳真经》和盘托出的勇气。

一来《九阳真经》干系重大,与张三丰又渊源很深,不好解释如何落入己手,他也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有《九阳真经》;二来《纯阳无极功》已经自成体系,多出很多张三丰自己的感悟,并不比《九阳真经》弱,还是武当武学的基础,最适合武当的传承。

不过谢逊虽不明言自己有《九阳真经》,但在研习《纯阳无极功》时,还是把一些精要,化作自己对《纯阳无极功》的理解,透露给了张三丰。

张三丰本想还谢逊的人情,才传授《纯阳无极功》,没想到又从谢逊那里得到巨利,一时间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谢逊当然不会去练《纯阳无极功》,但通过对它的研究,使自己对《九阳真经》的修习,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谢逊对武学一道想得很清楚,不能贪多,自己要尽可能地去了解,却不能都下功夫去练。这次来武当山也是,他要明的是“理”,而不是要学“术”。杀人技法不过如此,谢逊要的是个人修为的精进。

张三丰现在对谢逊是喜爱到了极点,真想把他留下来和自己一起修道,可也知道不可能,谢逊终于还是来辞行了。

张三丰想挽留,可是最终还是作罢,道:“退思,你天赋之高,老道平生仅见,与你交流也让老道获益良多,只盼你能常来武当,与老道畅谈。”

谢逊拜倒,道:“这次上山,让我对武学有了更加系统、清晰的理解,谢逊无以为报。在谢逊看来,武当武功不弱于少林、全真,只有这么两个人修习太可惜了。如今我汉人倍受欺压,愿开启武风,让我汉人,人人习武,自强不息,驱除鞑虏,复我中华。武当派困于山中,实在可惜,如果真人愿打开山门,开枝散叶,推广武学,谢逊愿尽绵薄之力。”

说着从怀中拿出二百两黄金的银票,交与张三丰,说道:“些许俗物,真人不要推辞。”

张三丰听闻谢逊的宏愿,对谢逊更是欣赏,他也不是俗人,对谢逊的馈赠并不推辞,道:“退思有大才华,也有大慈悲,老道谢过了。”

谢逊转身下山离开,宋远桥三兄弟一直送到山脚下。

回顾这近一年的时光,谢逊功力精进不少,最主要的是境界与以前有了质的飞跃。

谢逊心情极为愉快,一路快马加鞭,回到了家中。

父母看谢逊这次回来得挺快,心中高兴。最主要是这次一直都有信件,知道他的情况,不像上次,一去五年,音信全无。

这段时间,殷天正来信说他已离开山寨,独自前往西域,在那里闯出了些许名头,盼望谢逊能过去,兄弟二人联手,定能出人头地。

而陆道源则来信说酒业生意红火,已经大赚特赚,让谢逊快来取分红。

谢逊则回陆道源说自己现在并不需要钱,就把钱存放在陆道源那,等需要时再去取。

陆道源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对待钱的人。换作自己,千里万里也要把钱取来,攥在自己手里。放到别人那里,还不是特别亲近之人,怎么能放心得下?

陆道源对谢逊愈加赞赏,就想和他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合作,邀他有空来吴中续谈。

谢逊倒是不急,决定在家先休息一段时间,好好陪陪父母,也把在武当上所得在仔细体会一下。

谢逊居住的村子就叫谢家村,村里大部分人都姓谢。

这段时间,谢逊的一个同宗弟弟,叫谢虎,十四岁,天天来找谢逊。

这个谢虎小的时候就喜欢缠着谢逊,让谢逊教他练拳。自己的拳法也不是什么不传之秘,就教给他一套八极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