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游戏竞技 > 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 > 第七十章 寻秦卷终

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 第七十章 寻秦卷终

作者:一九八零年代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10-11 05:43:28 来源:转码展示1

项羽这边想战,秦军却不应战,只是堵住了他前进的去路。可他的后方却战火不断,频频传来危急军情。

楚军不是不能作战,可是秦军以压倒性的兵力,又有内应配合,楚军是节节败退,很快就丢失了多土地。

项羽也着急上火,可是蒙恬这边稳如泰山。

楚军内部也开始出现异心。项羽能通过个人魅力笼络住很多人,但却不可能是所有人。

人都是自私的,没有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会稽成了一座孤城,眼看造反成功无望了,悲观的情绪蔓延开来。

夜里的会稽显得格外沉寂,忽然传来了一阵悲凉的歌声,是楚歌。

项少龙让大秦军士都学习唱楚歌,这时齐声高唱,歌声从四面八方传入城内,在间谍的带领下,城内的士兵也跟着唱了起来,绝望之情弥漫了整个城池。

项羽听着这四面楚歌,心中再也没有斗志,这么多江东儿郎,拥护他起兵造反,却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被杀的丢盔弃甲,到头来,真的被一网打尽。自己愧对祖先,也愧对这些子弟兵。

项羽顶盔掼甲,拿起一杆长枪,打开城门,迎着强弓硬弩,冲了出来。

困守下去也是死,可是自己绝不可能投降。项羽是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他是天生的王者,败就败了,唯死而已,但他也不想拉着众将士陪葬,希望以自己一死,结束战争。

项羽单人独骑冲到了阵前,大喝道:“请晋王出来相见!”

项少龙得军卒来报,出来一看,还不到半年,那个风华绝代的西楚霸王已经变得沧桑、萎靡。

项羽才二十出头,可看上去就像已经四五十岁般苍老了,灰败的面容,眼窝深陷,凌乱的胡须,也没有整理,整个人再没有了当时的自信,有的只是暴戾之气。

项羽对项少龙道:“晋王,今日就用项羽的死,换我楚军众将士的生,如何?”

项少龙有心劝降项羽,可也知道是白费口舌,如果他投降了,那他还是项羽吗?他投降了,又该如何安置?他投降了,项少龙自己的英雄梦也就破灭了。

项少龙道:“好,他们投降,我保他们不死。”

项羽道:“好,接好项某这大好的头颅!”说罢,将长枪一插,立在身旁,拔出宝剑,挥剑自刎。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项羽结束了他短暂而璀璨的一生。

看着栽倒在马下的项羽,项少龙慨叹:“西楚霸王还是没有摆脱自刎的命运,世间再也出不来这样的人物了。可惜!可叹!”

在接受叛军投降时,项少龙又意外地看到了两个历史名人:张良和韩信。

张良是韩国人,他的祖先五世为相,国破家亡后,他变卖资产,手握巨资,想寻找刺客,为他报仇雪恨,奈何一直没有成功。遇到项羽后,二人一拍即合,他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包括自己,都投入到了反秦事业中去,成为了楚军中的军师。

而韩信虽是将才,只是本身武艺不高,参加过秦廷的武举考试,却根本取不上名次,想要事秦,就要从大头兵做起。项羽起兵,给了他机会。项羽的部将钟离眛与他是好友,所以把他推荐给项羽,他就成为了楚军将领。

可惜,张良和韩信都没有想到,这场轰轰烈烈地造反,持续不足半年,秦军反应之迅速,实力之强大,压过了一切计谋,他们的能力还没来得及施展,楚军就已经败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算计都是徒劳。而项少龙虽然答应不杀他们,可是反叛之人,绝不可能再受到任用,他们的余生只可能是战俘,顶天是个平民,永远也没有用武之地了。

而韩信的际遇给项少龙提了一个醒儿,他有了建立军校的想法,专门培养职业军官,让以后像韩信这样武艺不高,但有军事天赋的人,能有晋升的渠道。武艺高强当然好,但对于真正的统帅来说,这反而并不重要,无论什么都专业化,一直是项少龙的追求。

对于整个大秦而言,这次反叛破坏力很有限,但吴越之地却被破坏得极其严重。

扶苏对这里再一次免税,同时加强移民,进一步分化这里的民众。国家又进入了和平的快速发展时期。

项少龙二次为相,国家稳定、繁荣,他工作的重心转到了造船业上来,把目光放在了东方的沿海岛屿上。

经过十年的发展,东方沿海岛屿尽皆纳入版图。大秦的势力伸进了太平洋,也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蓄积着能量。

东方海岛没有仙山,只有还很落后的部落。他们看到了大秦的先进和繁华,很自然的心生向往,仰慕文明,不再甘心继续做个野蛮人,收服他们很顺利,基本不费刀剑。

秦二世十年(公元前201年),项少龙再次卸任丞相。萧何以五十六岁的年龄,接任相位。

中科院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也累累硕果。

商品玻璃、水泥被造了出来,冶炼技术也突飞猛进。数学、物理、化学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进步,进一步刺激生物、医药的发展。

商品玻璃被应用于门窗,光学玻璃的出现对光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同时显微镜的出现为进入微观领域打开了大门。

而水泥则为国家的基建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材料。

项少龙没有刻意追求热武器的出现,因为热武器过度的杀伤力,让他望而却步。但项少龙也知道,只要科技的发展程度到了,这些东西自然就会出现。

如今的大秦,无论经济、军事都是冠绝当代。由东向西、从南到北,地域之广阔,旷古绝今,东南方向伸入太平洋,北方则深入草原,直达人迹罕至的酷寒之地,西方控制西域,只有青藏高原,暂时还没有涉足。相对于人口的稀少,大秦也无力再继续扩张了。

学校、医院被大量建立,人民受教育程度虽然达不到后世那么普及,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后普及教育依然是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办教育能办亡国的,教育是稳赚不赔的投资,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

随着识字人口的增多,项少龙又推出了报纸业。但这些报纸是国有的,是作为国家的喉舌,可不是给人用来针砭时弊,妄议朝政的。

报纸向民众灌输国家、民族的概念,也形成了完整的中华民族观念,爱国主义也开始成型。

他为国家设计了国旗、国徽,并把这些都印在了军队的制式军装上,空前地增加了凝聚力,以后这个民族无论遇到什么危难,都能团结一致,保卫家园。

民主思想项少龙是不敢传播的,那会要了自己的命。而且以此时的人口素质,真要是民主了,也就天下大乱了。每一个民族都有他独特的思维方式,民主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吃错了,照样毒死人。

时代发展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作为一个领路人,项少龙觉得自己做得已经够了,接下来自有后来人继续操劳。自己保住了自己的富贵,又推进了民族的发展,回头看看这一生,满足了。

扶苏真的是一个好皇帝,对项少龙异常尊重。项少龙和他谈了很多对未来的畅想,对世界的认知,他无论对错,自己是否都能理解,先都记下来,回去再慢慢琢磨。

项少龙觉得和扶苏的关系,要比和始皇帝更和谐。有了皇帝的全力支持,才使项少龙对国家的改革得以顺利进行。抑制豪强,打压土地兼并,优先发展农业的同时,不忘手工商业的发展,辽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让百姓的生活富裕了起来。

卸任丞相后,他没有舍得辞去中科院院长的职务,虽然他已经什么都不做了,但一直还挂着院长的名头。他很在意这个头衔,对科学的迷信,让他最舍不得的就是这个科学家称号。他也一直为提高科研人员的地位而努力。科学,可以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起着重要作用,意义非凡。

项少龙的几位夫人相继离世,没有子嗣,不能不说他还是留有遗憾,尤其在年老之时,感觉更加强烈。年轻时没觉得,后来被封为晋王,就不敢再想了。身为异姓亲王,是荣耀,也是枷锁。

项少龙不是没有晚辈在他身前尽孝,比如妮夫人的儿子赵盘,也有各位夫人家族的晚辈,每一个人对项少龙都是极尽孝顺,就算项少龙不肯利用权力为了他们徇私,走后门儿,可在他们的生活和培养上,还是不遗余力。可这些人终究不是他的血脉,心中还是差了一层,说到底项少龙也就是个俗人,思想境界还差得远了。

项少龙在度过他八十岁生日之后,安详的闭上了双眼。

扶苏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举国哀痛,铭记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对于他富有传奇性的一生,争相传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