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游戏竞技 > 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 > 第五十七章 秦王亲政

最后项少龙建议,还是逐步推行,先在与吕不韦关系不大的岗位改革,不要动吕不韦的利益。

与吕不韦一番讨价还价,管中邪封为都尉,距离将军仅一步之遥,正式步入军官的行列,蒙骜帐前听命。李斯被任命为廷尉,掌管全国的司法审判,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而项少龙开始了亲自履行左相职权,每日上朝参政、议政,再不复往日悠闲。

公元前240年,这一年堪称多事之秋,庄襄王去世没多久,大将军蒙骜病逝。

此时的秦军,项少龙地位超然,逐步转向文职,麃公垂垂老矣,徐先、杜璧可称大佬,可王翦后来者居上,大有接过蒙骜的权杖的架势,成为军中擎天柱,威震诸国。像桓齮、杨端和则是军中新贵,紧跟着储君,未来也是秦军的顶梁柱。

老将们正在退出历史舞台,杜璧在军中的话语权大增,而储君是吕不韦私生子的流言从未停止。

徐先对流言默不作声,杜璧愈发猖狂起来,勾结巨贾蒲鹄,以及咸阳武士行馆的馆主邱日升,势力大涨。

其他人都没有表露出对流言的想法,可是储君却越来越不耐,他找来项少龙商量对策。

其实项少龙并不担心成蛟能成事,历史上他也没有成功,无论从哪方面,他都没有机会,远不如吕不韦的威胁大。可是储君对自己的身世问题异常敏感,大有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架势。

项少龙劝道:“储君,其实你大可不必在意成蛟。现在朝中真正有势力的,也就杜璧在帮他,蒲鹄虽然富有,可也就是个商人。再有两年储君就可以亲政了,他们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来,现在稳定最重要。”

政储君沉着脸,道:“东三郡紧靠赵国,民心不稳,他们以东三郡为基地,扩充势力,勾结赵将庞煖,早晚是大祸患。”

项少龙诧异地看了储君一眼,没想到储君对他们这么了解,看来储君早就有除他们之心,已在他们身边布置眼线。

说到勾心斗角、政治斗争,项少龙真的不在行,远不如吕不韦、杜璧等人,更不用说未来的始皇帝了。

项少龙问道:“储君想怎么办?”

政储君道:“趁早逼他们造反,直接剿灭。”

项少龙看着储君满脸的狠戾之色,知道政储君决心已定,想要一劳永逸,就算有所损失也在所不惜。

项少龙只能选择支持,道:“那就逼他们统兵攻赵,咱们率军尾随,一有异动,咱们就立刻剿杀。”

政储君一挥手,道:“有没有异动都要灭了他们,回来就报他们造反。”

项少龙一惊,暗叹:“自己差得远了,成蛟反不反都是必死之局。”

这道政令下达的异常顺利,朱姬对流言也是如芒在背,对储君的这条计策很是赞同。

蒲鹄在屯留招兵买马,打造兵器,成蛟只有十七岁,杜璧带着他一到屯留立刻起兵造反。

可惜项少龙统兵十万,随后就到,根本就没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以摧枯拉朽之势,荡平了这次叛乱。

成蛟见势不妙,根本就不迟疑,立刻逃到赵国。杜璧和蒲鹄兵败被杀,成蛟的部下皆连坐被杀,屯留的百姓被流放至临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将军壁死,卒屯留蒲鶮反,死,戮其尸。“壁”指的是讨伐成蛟的将军,“蒲鶮”是屯留的士兵。杜璧和蒲鹄是原着中的人物。)

成蛟降赵后,被赵王封于饶。政储君大怒,想要出兵讨伐赵国。

项少龙劝住了他,道:“李牧还在,此时伐赵,损失太大,留成蛟在赵国,我们随时都有出兵的理由。李牧在赵国早晚会被害死,到时候咱们就用成蛟做借口,一举灭了赵国。”

政储君最后听从了项少龙的劝告。成蛟一去,再无可与政储君争夺王位的人,也让储君长出了一口气。

吕不韦凭借和朱姬的香火之情,不断的向太后索要权利。朱姬虽然得庄襄王警告,不能完全信任吕不韦,可还是不可避免的给予了吕不韦很多支持。

朱姬生性放荡,难忍宫中寂寞,想要和吕不韦旧情复燃。可是吕不韦一来年龄大了,恐怕满足不了太后的**,二来惧怕储君发现,不敢秽乱后宫。

不由得感叹:“要是嫪毐没被项少龙阉了该多好,此时正是用武之地。”

好在天下的男人多的是,没了嫪毐,再寻一个男人就是了。

吕不韦最后还是送给太后一个假太监,好自己脱身。

朱姬也顾忌储君已经长大,怕被储君发现,就带着自己的面首去了雍都,远离咸阳,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

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太后养小白脸儿的事还是传出来了。不过储君这次没有和任何人提及或抱怨此事,包括项少龙,就像不知道一样。

而朱姬害怕储君找她麻烦,对储君提出的政令也都很顺利地同意。

吕不韦借印刷术将他的《吕氏春秋》传遍天下,使他名噪一时,大有秦国第一人的架势,却不知这样更让储君记恨。

项少龙坐镇咸阳,勤于政事,同时紧握军权,为储君保驾护航。

时间悄悄走到了公元前238年,这是政储君准备亲政的年份。

还没等政储君亲政呢,先传来了楚王病逝,谥号考烈王。而春申君在奔丧的途中,被李园杀死,并诛其全家。李园妹妹的孩子被立为新楚王。

最先有反应的是赵穆,春申君一死,再也没有人能控制赵穆了。

赵穆这些年一直惦记着当初项少龙提到的取赵王而代之的建议,可是由于顾虑着春申君黄歇对他的控制,虽然在赵国权倾朝野,却一直不敢妄动。此刻没了春申君,他就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野心了。

赵穆和项少龙早就讨论过这个问题,甚至只要有李牧在,自己就很难篡位,他笼络住郭开向赵王进谗言,诬陷李牧谋反。

赵王想要纳倡女入宫,遭到了李牧的强烈反对,却在赵穆和郭开的支持下被立为王后,是后来的赵悼倡后。

赵王后是个很厉害的女人,她阴谋设计原王后的儿子太子嘉,使赵王废了他,改立她的儿子迁为太子。她一直很恨李牧。

赵王在内外夹击下,相信了李牧谋反,杀了李牧。

李牧一死,赵穆立刻发动政变,杀死赵王,自立为君。

可惜赵穆高估了自己的统治力。宗室将军赵葱、大将军司马尚、齐将颜聚起兵勤王。

庞煖老迈,无力参与这乱局,赵穆派乐乘、扈辄平乱。

赵国乱成了一锅粥。燕王喜又头脑发昏,觉得有机可乘,派老将剧辛攻赵。

赵穆腹背受敌,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向项少龙求助,难道他觉得他和项少龙有交情?也许是觉得落在项少龙手里要比落在赵葱或是燕王喜手里要好,即使引狼入室也在所不惜。

听到项少龙的汇报,政储君向项少龙问策。

项少龙道:“储君马上就要亲政了,眼前的头等大事是储君的冠礼,可以战备,储君冠礼后,大权在握,再没有任何掣肘,到时候誓师北伐,大局可定。”

政储君大喜,亲政后北伐,那这灭国的功劳就要完完全全地落在自己头上,道:“好,咱们再办一次最盛大的阅兵,让各国看看我大秦的军威,也能让他们不敢妄动。”

自从看了那次红色娘子军的阅兵,政储君一直都想搞一次全军大阅兵,早就在计划亲政时的阅兵仪式。

亲政前夕,政储君召回王翦,项少龙也紧随左右,率大军前往雍城蕲年宫进行加冕。

储君终于成为了真正的秦王。一场盛大的阅兵,让各国使者噤若寒蝉。

燕太子丹目睹秦军强悍,暗骂燕王喜糊涂,这个时候就应该联合抗秦,燕赵多年来战事不断,内耗下去只能便宜秦国。他赶忙上书燕王喜,痛陈罢兵联合的必要。

秦王政亲政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发兵,而是秘密处死了太后的面首,将太后囚禁在雍城。

太后的这个面首从出现到死,秦王政从来就不曾和任何人提过,好像他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历史上嫪毐的结局是注定的,无论他是不是谋反,不是谁都能做秦始皇的后爸。而这个面首即使只是想过安稳的小日子,不想要权力,他依然是死罪。

战争不是说停就能停的,燕王喜还没等接到太子丹的上书,秦军就已经出发了。

这次出征项少龙没有去,他坐镇咸阳,既要总揽全局,也要防止咸阳生变。

总指挥是王翦,先头部队由桓齮、杨端和统领,小将王贲、蒙恬、蒙毅随军出征。

项少龙接管了有桓齮统领的机动部队,保卫秦王。

秦军一入赵境,先与赵葱和司马尚的军队接上了火儿。

燕王喜得知秦国出兵,又收到太子丹的劝告,当机立断,立刻收兵。

赵穆没了燕国的攻击,马上回师与秦军夹击赵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