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游戏竞技 > 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倚天卷终

谢逊一惊,这才仔细看这个人。三十来岁,眉清目秀,一副书生模样。

谢逊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这个人答道:“微臣朱长龄。”

谢逊心道:“果然是你。”

庄铮道:“朱兄祖上是大理段氏的家臣,传下来一阳指这门绝技。在平定云南的过程中,朱兄出了很大的力。”

谢逊点点头,道:“你想要换什么种类的武功?”

朱长龄躬身道:“微臣是要把这门武功献给陛下,不求其他。”

谢逊眼睛一眯,看了看朱长龄,道:“好,那我就先谢谢你了。”

朱长龄听谢逊不提回报自己,面露喜色,道:“这是微臣应该做的。”

谢逊看他的表情也不似作伪,他这么一说,自己更不能回报得轻了,而且听他的口气也许他要的就不是武功。

这个人确实家学渊源,比一般的赳赳武夫更适合为官。不过,这也正常,不想往上爬,你又何必出世?他的做法虽然卑鄙,但绝对是多数人的选择,差别是够不够聪明。

谢逊问道:“大理段氏,武功独树一帜。听说他们有一门武功叫六脉神剑,你知不知道这门武功?”

朱长龄道:“微臣只是听说过,据说这门武功极为难练,就算是段氏,几百年来也只有一人练成过,此后就再没人练成过。”

谢逊问道:“那这门武功现在还有传承吗?”

朱长龄道:“应该没有了吧。这门武功只存在于传说中,根本也没人练成过,有和没有也没什么区别。”

谢逊道:“我对这门武功很有兴趣。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个任务。”

朱长龄大喜,这是要飞黄腾达的节奏,忙躬身道:“请陛下吩咐。”

谢逊道:“我派人辅助你去帮我寻找这门武功,如果找到了,我必有重赏。”

朱长龄有些为难,重赏是好,可是这么寻找“六脉神剑”无异于大海捞针,就算自己是出身天南,可也并没有增加多少胜算。弄不好大理还没被灭时,这门武功就失传了。

可是,谢逊这不是商量,而是命令,自己没法不执行,这不是讲难处的时候,而其中的困难也不是该谢逊考虑的。错过了这次机会,可能自己就再也无法出现在谢逊面前了。

朱长龄咬牙接受了任务。

谢逊命令韦一笑派人辅助朱长龄,暗中嘱咐韦一笑:“如果发现有段氏后人活着,不要让朱长龄害了他的性命。”

朱长龄这个人够聪明、够果断,也够贪婪,是个经典的反面角色。如果真的有段氏后人掌握这“六脉神剑”,朱长龄未必不会谋害了他,把神功据为己有,再献给谢逊,以谋求最大的利益。自己只是想要这门武功,不想害了无辜人的性命。

朱长龄下了十年苦功,居然真的被他把“六脉神剑”找到了。

原来,段氏一直都没有断绝,忽必烈灭了大理国后,采取怀柔政策,让段氏子孙世袭总管大理。灭国之后,继续管理大理近百年。

大理历来崇尚佛教,在五绝之一南帝段智兴以后,武道衰落,段智兴甚至将“一阳指”传给外人。但大理段氏的武功在天龙寺一直都有保存,只是他们已经不再是武林中人了。

在谢逊平定云南时,段家之人知道谢逊不善待佛教,少林都被逼的封山,远不如蒙元朝廷对待佛教友善,所以也就不愿归降谢逊。自知已经保不住云南时,就隐姓埋名,悄然遁去。

谢逊对大理段氏的了解全部来自于武侠小说,根本就不知道大理灭国后还有后人存在,否则他早就前往大理会一会段氏后人。

朱长龄通过蛛丝马迹,真的在云南一座不起眼的佛寺中找到了段氏后人。

知道了朱长龄的来意,已经出家为僧的段氏后人很爽快的就把“六脉神剑”交了出来。

“六脉神剑”空有无敌之名,其实也只是段氏内部的传说,在外面根本就没人知道。其中对内力的要求更是非人力可为,为了这样一件对自己毫无用处的东西去和谢逊这样的大魔头周旋,实在得不偿失。把“六脉神剑”交出去之后自己就真的可以六根清净了。

谢逊没有食言,既然朱长龄真的为他寻来了“六脉神剑”,自然不能亏待他。

谢逊把他调到了韦一笑手下,给韦一笑当助手,成为第二号特务头子。

这种人在武侠世界的道德规范下,自然让人鄙视,但在官场内,却是如鱼得水,反而平步青云。

谢逊得到“六脉神剑”时,已经年逾六十,功力之深,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能自由运用“六脉神剑”,出手剑气纵横,锐不可当。

谢逊的醉心武学,导致整个国家都出现了一股尚武精神。无论男孩儿、女孩儿都去拜师学艺,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拜进名门大派、学到高深武功的。那想学武就还有一条路,就是参军。

谢逊在军中推广武术,其也不乏高深武功,要是真能练得好,也是有机会传授的。不过军队的培养方式是上大课,武林门派的培养方式是一对一辅导,这其中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不过聊胜于无,总比一点儿机会都没有要强。而且军队的整体氛围更加残酷,这种大面积撒网,也不追求个个都成才,淘汰了也不觉得可惜,其实更容易造就坚毅的品质,也更锻炼人。

谢逊对于国家政策干预不多,除非谢无忌来问,否则他就一心钻进武学里,不理世事。

全民尚武固然好,可是也变得更加好斗。为了让这种激情得到释放,谢无忌不停地对外扩张,把蒙古人赶回草原依然不罢休,继续追逐他们一路向西。

军队中崛起了很多新锐将领,张定边、陈友谅、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战功赫赫。中华文化也一直向西传播。

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被谢无忌打得支离破碎,仅存的金帐汗国和察合台汗国也被剿灭。而早在伊利汗国刚分裂之时,谢逊就让波斯明教在这里传播中华文化,这里的人也早就厌倦了蒙古贵族之间不停地战争,心中无比向往中原富庶、安定。

当谢无忌的军队到来时,蒙古人闻风而逃。谢无忌把自己的弟弟谢中原——谢逊和伊莎的儿子,委派过来,在波斯明教的协助下接管波斯,稳住了这里的民心。

谢中原生于中原、长于中原,虽然母亲是波斯人,可是他一句波斯话也不会说。他的出身有利于稳住民心,而他的文化属性又决定了这里的人必须接受中华文明,才有机会出人头地。再过几十年,也许就没有人再说波斯语,而都说汉语了。

但波斯文明古老而又璀璨,这些都是人类的瑰宝。谢逊虽然有意要传播中华文明,但也不能让这些文明石沉大海。他嘱咐谢中原,趁着还有人懂波斯语时,把波斯所有的书籍都翻译成汉语,传回中原。

谢无忌这个皇帝做得越来越有模有样,勤政爱民,励精图治。汉人王朝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昌盛。

谢无忌在位六十年,不断地开疆拓土,版图之大已经超过了当年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将中华文明一直带入了欧洲。

张三丰仙游之后,谢逊更是无可争议地稳居天下第一高手的宝座,守护着谢氏王朝。

不过,即使没有谢逊,谢氏王朝也是稳如泰山。谢逊一生只有四位妻子,育有两子两女,到了谢无忌这一辈开始开枝散叶,儿孙满堂。

谢逊为谢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谢氏一族文武兼修,武学积淀深厚。曾经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的绝学,尽入谢逊之手,中神通王重阳的先天功虽然没有,但出身全真的百损道人的绝学“玄冥神掌”也在谢逊的手中,加上九阴、九阳,乾坤大挪移、龙象般若功这等绝世神功,更不论武当、古墓、崆峒等派的绝技,谢逊的“藏经阁”已胜过少林了。

经过谢逊的培养,皇室高手层出不穷,虽是皇族,也俨然是武林第一世家。即使是少林复出,张三丰重生,也不能与谢氏争雄。

谢逊以武入道,超凡入圣,最后为追求道的根本,又将武学放下,潜心修道,精研道学,已可与张三丰在世时并驾齐驱。

谢无忌退位时,谢逊都已经一百多岁了,四位妻子相继离世,就连他的玄孙都已经长大。

江山稳固,五世同堂,谢逊这一生真的满足了,再没有任何遗憾。他隐隐感知天地间的一股力量,要把他带离这个世界。

就在谢无忌退位,新皇登基之际,谢逊忽有所感,一声长笑,在众目睽睽之下,白日飞升,留下了永世不灭的传说。

有幸看到这一幕的谢氏子孙,再加文武百官,无不震惊,心中对谢氏王朝更加的忠心。这是一个有仙人庇佑的王朝。

这不是传说,也不是自吹自擂,而是有无数人亲眼目睹,他们也会把这一幕告诉自己的子孙,要他们永远尽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