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吾为皇太女 > 第4章 苦蓢

吾为皇太女 第4章 苦蓢

作者:谢与迟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5-23 02:53:57 来源:转码展示1

林今棠走下楼,掌柜见了他那镇定的模样,也不由得冷静了些,等着他开口。kanshushen

林今棠却直接将门打开了。

门口哭诉的妇人猝不及防,险些摔倒,林今棠扶了她一把,看向妇人怀里奄奄一息的男孩。

小孩脸上通红,紧闭着眼冷得哆嗦,嘴角不住溢出些秽物,还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林今棠取出一条帕子裹在手上,试了下他的额头,掀开他的眼皮和嘴唇看了看,又将他衣服拉下来些。

妇人反应过来,紧紧护住小孩,怒道:“你要做什么,不许你动三牛。”

林今棠看着小孩身上鲜红的斑瘀,吐出四字:“伤寒之状。”

司棋大着胆子到郎君身边来,一听这话,连忙道:“伤寒?那怎会是某给你的吃食有问题,当是你这孩子受了风才是!”

他跟在林今棠身边久了,对这些病症也能说出个一二来。

林今棠神色有点肃重,将欲拦在他面前的司棋拽回门内:“不是一般的伤寒,可能是瘟疫。”

司棋定在嘴半开时,半晌后,哆嗦着问:“郎君,你说……是什么?”

“瘟疫。”林今棠又重复了一遍,这回围观者也都听到了。

顿时众人都顾不上看热闹,只想离那对母子越远越好,一时间摔倒之人无数,哀嚎声和孩子们的哭声不绝。

妇人嘶吼道:“你,你胡说!你这是随口编出来的谎话,乡亲们不要信他。”

却没人理会她,人们最惧瘟疫,哪怕只有一丝可能,他们也不敢再凑上来。

司棋难得反应这么快,迅速将门关上,将板凳桌子搬来抵住门,林今棠拿火柴点了火,将帕子烧尽,语气平静地吩咐:“打盆热水,取皂角来,我洗手——你们最好也洗洗。”

掌柜原本还担心他刚才碰了那小孩会否沾上疫病,这会儿看他从容不迫地做这些事情,硬生生流露出几分得道高人的风范,又心安了些。

“小郎君莫非是行医的?”掌柜问。

林今棠本就想让他心安,直接夸大了道:“祖传。”

掌柜又问:“那这城里瘟疫,却又出不了城,咱们可怎么办啊?”

打来热水的家丁忧心忡忡地问道:“三郎君,城门关了,该不会就是为这事吧?那这……岂不是叫我们这些在城里的人等死吗?”

林今棠边洗手边说:“不要乱说,瘟疫虽可怕,但只要没染上,就有应对之法。从现在起,但凡出门,必须罩住口鼻,水一律用自家井里的,必须烫开才能喝,杯子也都要烫一遍,煮饭吃饭前烫一遍碗筷和锅具,粮食暂且用自己的存粮,马的食物也要仔细。我们还算幸运,齐王的兵队就在城里,他们封城门,说明已经开始应对了,这比让瘟疫四处传开的要好,只要闭门撑过几日,等齐王的人将病患隔离,我们便算是安全了。”

众人一听,顿觉安心,掌柜连忙将自己妻儿老母召过来,把这话复述了一遍。

又道:“这位小郎君说得不错,封住城门没什么可怕的,只要咱们闭门不出,就能躲过去!”

掌柜儿子还是有些不放心地看着林今棠:“昨日这郎君的小仆不知煮的是什么药……”

林今棠知道这事不能瞒,大大方方地道:“某染了风寒,前些日子便有了,方才那小孩除了发热,还有呕吐之症,身上起斑瘀,气重带喘,畏寒,这些我都没有。你们若不放心,我便独自在屋中待着不出来便是了。”

掌柜嘴角扯出一个笑,却说不出一句客套话。

五大天灾属瘟疫最令人畏惧,倒也能理解,林今棠又道:“你们若是有人发热或呕吐,可立刻来找我。”

说完便回了客房,从里面插了门闩。

司棋被锁在外面,下了一跳,连忙敲门:“郎君,郎君您好歹让小的进去伺候您啊。”

林今棠的声音传出来:“你每日只负责给我送饭,放到门前地上便可。”

“郎君,小的知道您不是染了疫病,您让我进去吧。”

林今棠道:“不管我染没染病,都不便与你们接触,否则你们也会遭人防备。行了,你去给我取几本书来,我自己读书,用不着伺候。”

司棋简直急得要哭,然而见林今棠打定主意不再理他,也只能去取书。

林今棠听见门口清净了,便开了一丝窗户缝。

街上已然变得空荡荡,只有先前那个妇人抱着孩子呆滞地坐在地上。

林今棠想起有人与他说过:你生为草芥,便要知道命不由你,到处哭诉你的可怜有什么用,不过是给别人添一段见闻罢了,你看,有人来救你吗?

诚不我欺也。

林今棠默默阖上窗。

过了一会儿,街道上传来一阵马蹄声,林今棠再开窗,便看到士兵装束的人将那妇人接走了。

客栈里的人相安无事地度过了一晚,连消息也不敢出去打探,只能偶尔透过窗看到士兵来来往往。

到了第二日,终于有士兵敲上了客栈的门,来人很是客气地说:“不用慌,我等奉王之命来巡检,查查有没有人染上疫病,还请你把客栈里的人都叫出来。”

掌柜立刻道:“我们都好好的,就是楼上有位小郎君,一直发热,我们也不敢近他的身啊,要不您挪驾上去给他查查?”

司棋都没来得及说话,就听掌柜把郎君给卖了,有些愤慨。

他领着人上去,林今棠拿布巾蒙上自己的口鼻,这才打开门。

按照规定,林今棠得跟着他们去给大夫检查一番,林今棠配合地答应了,司棋便让马夫和家卒照看马车和家当,自己跟在郎君后面。

路上司棋抖机灵,跟领路的士兵打听了几句,才知道这病出在齐王眼皮子底下,处置及时,故疫情并不严重。

染病的患者和他们的亲人朋友都已经被隔离开,街上已不许人无故走动,林今棠他们住的客栈远离城中,这一片发病的人也不多,已是最后检查的一批。

那士兵还劝道:“你们就放心吧,你们周围这几条街,家家户户都躲门里不出来,不容易传染,这位郎君得的说不定只是普通风寒。”

司棋连忙道:“那自然是,我家郎君自己便是医师,不会诊错的。”

士兵:“哦?现在城里的大夫都被集中起来了,每个人一日便有二两银子工钱,小郎君可要来凑个数?”

司棋笑容僵了,他显摆自家郎君,可不是想让郎君去涉险的。

林今棠道:“莫听顽仆夸大,某于医术只是略通一二,当不起‘医师’之名。”

士兵遗憾道:“原来如此。”

——

“疫源乃是从城南池水而来,我们从池底打捞出了染病的死羊尸,基本可确认是四天以前出现的,这池水是我们施粥所用,粥棚共四处,东南西北各一,另外三面都用大井里的水。想来是因为井水口窄,看守密集,不方便做手脚,所以投疫之人才挑中南面的池水。”

纪潇坐在营帐中间,这帐篷搭的简陋,一矮桌,一小床,议事只能跪坐而谈。

她身边摞着的是有关前几日郊野行刺者的探报,本也算得上紧急,却在这时都被抛到了一边,显得无关紧要了。

她言简意赅地问:“病者多少?”

亲兵答:“还剩下两条街未搜完,目前整个汲县连带军中有九十六人染了疫。”

“只有这些?”

“是,以前在城南住的,多是些富商和大户,要么已经离开了,要么家中都有余粮和蓄满的水缸,领粥的百姓不多,施粥也施得少。不过这些人的亲属、近友以及近日来往过城南的人另占三成,目前虽无病兆,却不知可有病根蛰伏。”

纪潇冷笑了一声:“动这种手脚,凌迟亦不为过。”

可这一声冷笑末了,纪潇又沉默起来。

半晌后她启唇:“此事不可泄露,违者斩。”

亲兵俯下-身去,额头贴地:“是。”

纪潇:“投疫之人可有眉目?”

亲兵道:“属下将疫病出现前后三日的当值者、挑水者、煮粥的伙夫和经手施粥的士兵挨个查过,如今将目标确认在南池,便只扣下了二十四人,皆关押在柴房,其中十八人是来挑水做工的老百姓,六人是当值士兵,这些人中有一半得了病,是分开关押的……”

将诸多事顺过一遍后,纪潇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人。她器重的几个亲兵带人去追查刺客一事,至今未归,便指了个小头领办事,未料到这一指竟是再适合不过,面面俱到。

“你叫什么?家何处?何职位?”

亲兵恭敬答道:“属下姓姜,单名双吉喆,字庆晖,家父是京城鸿胪少卿。幸得云麾将军赏识,任团校尉。”

纪潇起身理了下衣摆:“升右都尉,改日回京禀圣人。”

“谢齐王提拔。”姜喆心中大喜,喜后又有些惊。

这齐王非皇太子之尊,却敢随口许下官职!

纪潇做了个手势,示意他跟上,随后便出了帐篷,准备去审审那些关押起来的人。

那是一处无人住的民宅,门口不见守卫,倒是院内围了一圈人。

姜喆咳了两声,那帮人闻声回头,立刻各归其位,躬身行礼。

于是被围在中间的人便露出来,原是杨太医在替一人诊治。

那人抬眸,一张脸映在眼中,姜喆忽然就明白了士兵们不守规矩的原因。

纪潇不动声色地一怔,目光只是掠掠扫过林今棠便又撤开,抬脚进了院子:“这是怎么回事?”

杨太医起身行过礼,才道:“这小郎君有发热之状,被送到我这里来,我观他不似疫病,故而到外院替他诊治,免得他病中体虚,在屋中易被感染,幸而也的确只是寻常的风寒。”

纪潇莫名心里一松,伸手扶他:“杨公何必亲自来,此地不安全。”

“您都来得,我为何来不得。”杨太医想起纪潇的伤,面露严肃,“您要进去,还请先把盔甲穿上,捂个严实才行。”

纪潇有些嫌麻烦,“倒也不必这般,我蒙个脸便是……”

杨太医望着她,悠悠一叹:“您不顾及自己安危,微臣也只能如实禀告圣人了。”

纪潇:“……”

这招“找你爹告状”杨太医屡试不爽,其阴影从纪潇孩童时期延续至今,纪潇只好妥协:“杨公为我着想,我的确不该辜负这番用心,来人,把吾甲胄拿来。”

未等甲胄取到,里面便匆匆跑出来一人,禀道:“报,有个人方才撞墙自尽了,我们在他身上搜到了这张纸条。”

那人将纸条举过头顶,姜喆替她接了过来,展开在她面前。

只见上面写着:齐不日便归,投疫羊于水。

审问仍要继续,但不出意料,并无所获。

此事在凶手的畏罪自杀下彻底成了一个悬案,却也恰恰昭示了背后有人操纵。

自杀的人是一个已经染病的士兵,纪潇让人给他换上农夫的衣服,拖出去烧了。

她交代完事情,出去看到那美人还静静坐在院子里,杨太医已经去替疑似得病的亲兵诊治。

纪潇本有很多事等着她忙活,却不禁驻足了一下:“你怎么还在?”

林今棠恭谨地道:“草民初来汲县,这里道路错杂,已不知借住的客栈在什么方位。”

原来是认不得路。

纪潇随便拉了个士兵,本想说送这位郎君回去,到嘴边又顿了顿,问林今棠:“听你口音是官话,可是西京人?”

林今棠:“是。”

“哪家的?”

“家是武安侯府。”

“既然是侯府的郎君,小王理应照应一下,不如搬过来住吧?”

林今棠犹豫一下,还是应下了。

那客栈掌柜那副做派,也不好再死皮赖脸地待下去,是该重新找个地方了。

纪潇离开后,拉着姜喆问:“你可知京城有个武安侯府?”

姜喆:“知道,是十五年前大将军林晔牺牲后加封的爵位,家里现在没人在朝堂上,在京中……也低调得很,也难怪您不知。我记得林大将军留下了三儿一女,方才那位应该是其中之一。”

说低调已是客气抬举了,实则是没有存在感,真正的权贵都不屑跟这侯府有往来。

纪潇露出恍惚想起来的神色:“可是那个,‘北苏南林’的林?”

姜喆笑道:“正是。”

北苏的“苏”恰好是齐王的亲外祖父,当年比肩并称的两位英豪的晚辈在这小小汲县相遇。

“倒是个缘分。”纪潇勾了勾嘴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